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多尔衮死后顺治下令将其挫骨扬灰 顺治为什么如此痛恨这个皇父

多尔衮死后顺治下令将其挫骨扬灰 顺治为什么如此痛恨这个皇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745 更新时间:2023/12/18 18:50:11

多尔衮当初辅佐顺治,顺治为什么将多尔衮的尸体挫骨扬灰?两人之间的仇恨为什么那么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皇太极猝死之后,在大清所有势力中,能担任扛旗角色的,大概也只有多尔衮了。16岁的时候即被封为睿亲王。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皇太极对阿济格的打压。但是小小年纪堪当重任,证明多尔衮能力不俗,而且都体现在睿字上。

自己的利益和大清的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所以,多尔衮在面临皇位之争的时候,不得不退,不得不让步,提出折中的解决方法,也就是让爱新觉罗福临,登基为帝。又应在一个睿字上。

善于听取意见,绝不刚愎自用,虽然在入关前后的政策方面,多尔衮都是听范文程的建议,但他善听人言的优点,也显露无疑,他可以快速分析局势,即便范文程不在身边,也能迅速判断形势,果断拒绝吴三桂划江而治的要求。承诺封王,但要剃发易服,清兵才肯帮忙。

面对满洲族人丁较少的短板,聪明的多尔衮执行了拉拢汉族势力的政策。比如汉臣、汉将。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都归顺过李自成,但多尔衮不以为意,既往不咎。李自成抢光了他们的财产,多尔衮却没有动他们的财产分毫,不但允许他们暂时不剃发易服,而且还允许他们穿着明代的官服上朝,甚至在短时间内连明代诸多王爷,也都暂时未作清理,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政权过渡的稳定,包括停止第1次全国性的剃发易服。所以吴三桂这样的人,甘当鹰犬,冲锋陷阵。

大清迁都北京后,顺治帝再次登基,但是真正的权柄却掌握在多尔衮的手中,他也慢慢从皇叔父摄政王,一跃成为皇父摄政王。啥意思呢?可以进太庙受供奉。权力之大,一时之间无出其右。甚至包括小福临的玉玺,看都没看清楚,就被多尔衮拿回了自家办公使用。

而到了顺治7年,多尔衮在一次围猎中,从马上跌落在地不久就死掉了,这个问题我曾经讲过,从外伤上来看,绝不至于是致命伤。这种伤势,医生也不会开错药,当时也没有人敢谋害多尔衮的性命。主要原因和皇太极差不多。只不过皇太极走得比较急,而多尔衮,在临死之前又多撑了一段时间,以至于阿济格还能听到他所留下的遗言,仅此而已。虽算不上猝死,但绝对是病死,因病眩晕落马,与皇太极一样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实际上在松山大战的时候,多尔衮的身体已经不堪重负。对朝鲜俘虏,竟然用了求和谢这些字眼儿。可见病情之痛苦。说是俘虏,其实就是朝鲜王子,多尔衮决不至于和他如此客气,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病。

在多尔衮死后。阿济格也想尝试一下,坐坐多尔衮的位子,但是顺治怎么能允许多尔衮死后又来一个人骑在自己头上,所以一举将其拿下,这其中自然有人告密,总之只是一个小浪花,阿济格的能力和智慧,是无法与多尔衮相比的。

后来就发生了一件令人大跌眼睛的事情,死后的多尔衮遭到王公大臣的攻讦,而皇帝本人出于泄愤的目的,也下诏削去了多尔衮的爵位,抄没家产,开棺戮尸,捣毁陵墓。

究其原因,比较简单,有很多朋友本就了解,多尔衮的个性比较张扬,行事比较乖张跋扈。其实这一点我要多说一句,我们看到的史料,都是被加工过,包括多尔衮也不例外,他的相关史料也曾经出现过删改的现象,受益者无非就是顺治和多尔衮的政敌们,而我对这件事的判断是不跋扈,不一言堂就无法有效执行政令,开国功臣都是一群骄兵悍将,能打能杀,久经战场,都属于不稳定因素,如果没有那么一个强势的人,能说了算的人,一个跋扈的人来管理入关后的诸多政务的话,那朝堂真的会大乱,福临当时还小,所以,多尔衮不能任由大清政权刚入主中原,就面临崩溃。

很显然,政敌们不是这么想的,他们眼里能看到的就是,你多尔衮说了算,我说了不算,言外之意就是这可不行,在多尔衮生前,无法将权柄攥到手中,那么多尔衮死后,清算就成了必然,不单要清算多尔衮,因为对多尔衮来说一切清算都已不具任何实际意义,主要还要清算的还是他的嫡系,他的亲信,他的派系,他的势力。政敌们称之为余孽。

多尔衮的居住条件方面有僭越的情况发生,据说,他的府邸豪华程度已经超越了皇宫,受人非议颇多。里面装饰的美轮美奂,比皇宫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皇帝所不能容忍的,至少在多尔衮死后,这是不能容忍的。

豪格是顺治帝的哥哥。在与多尔衮争夺帝位的时候,自废武功,没有登上梦寐以求的皇位,最后被福临得到,而这个亲哥豪格就是被多尔衮害死的,没有多长时间就死于大牢,这种事,在明清发生过不知多少次,所以我们无法按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比如说抑郁而终,或者郁郁而终,应该不会,毕竟古人又不是属麻雀的,怎么会关了几天人就死了,这是弑兄之仇。

还有就是刚才曾经提到过,跟顺治帝抢玉玺,还是那句话,生前不算死了算。多尔衮生前,某些多尔衮的嫡系们,为了讨好多尔衮,都去刻意为难顺治帝,以此向多尔衮邀功买好,而这恰恰是多尔衮看不惯的,他严正警告了这些大臣,而福临把这些都放在了心里。

满清入关后,虽然实行了大屠杀行为,但并不意味着多尔衮没有尝试缓解满汉矛盾,这方面他做过努力。他过多的使用降臣,并从汉族人士中大量收罗人才,委以重用,这让亲王和其他满贵们无法接受,他们觉得多尔衮就是满族的败类,自己打下的江山,一切好处都应该是满族自己的,而不应该分给汉族,他们只配在手下做事,所以,多尔衮这样的举措,也就是一种满汉矛盾调和的政策受到了同族的敌视。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虽然都看见,但却都在装傻的一件事,就是多尔衮惩罚了很多满清的贵族和精英军事将领,但是他们选择性忽略的是,多尔衮不仅惩罚了本族的勋贵和将官,多尔衮自己的哥哥阿济格也是该罚就罚,从来没有手软,而这种情况在他的政敌们眼中变成了-----这是你自己乐意。

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我曾经提过的一点,就是说洗牌效应,既然这个人已经死了,目前没有一个类似于他这么强势的人来继续掌握这个权柄,他以前的权力将会被释放,形成一个真空,而这种情况在任何朝代都只能存在一小段时间,不可能长期存在,所以多尔衮的权柄终究要被所有有心人所瓜分,因为这其中牵扯了太多太多的利益。

什么人在盯着这份权利呢?皇帝的嫡系,自不用说,索尼、遏必隆、鳌拜等等,这都是死忠级别的保皇派。但是在多尔衮掌握权柄的那些年,他们都被折腾的够呛。多尔衮死后他们怎么能放过这样的报复机会?所以无数个弹劾都在酝酿中,而令人没想到的是,率先点燃引线的,竟然是多尔衮生前的心腹苏克沙哈。这样一来,两黄旗的忌惮立刻消失,这里所说的消失是说在清算多尔衮这件事上的忌惮,而并不是说白黄之间没有隔阂。

竟然在清算事件上,他们达成了共识,一致将枪口对准多尔衮,那多尔衮的悲惨下场也就不足为奇了。多尔衮死后他的权柄由谁接掌呢?当然不只是苏克萨哈,他的权柄被无数利益集团所瓜分,最大的利益集团就是皇帝和保皇党,背后还有一个女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和网红热度的女人-----孝庄皇太后。

多说一句,其实在皇太极掌权期间,就逐步做了高度集权的动作,一直到顺治到康熙,到雍正,到乾隆,最终将君主专制推到了历朝历代的巅峰状态。多尔衮执政期间的专断情况反倒是沿袭了皇太极一直以来的策略,我觉得并不奇怪,但过分是必然的,多尔衮瑕不掩瑜,功大于过,至于他的嚣张,他的跋扈,前文曾经说过,未必就是个性原因,这最终涉及的还是事怎么做,谁说了算的问题。

多尔衮有可能已经预料到自己死后将会遭到清算。他可能也有过相应的安排,大家请注意,我只是说一个猜测,只是我的一个看法,不要当真。多尔衮给阿济格留下遗言后(谁也不了解说了什么),阿济格所做出的行为基本上与谋反无异,这有可能就是多尔衮在死前留下的反清算应对方法,惋惜历史总是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疑问,因为在皇太极的挑拨下,他俩的关系并不是咋地,一直都是这样,多尔衮已经深深的了解阿济格的智商实在堪忧,又为什么让他去做这种无法达成的事情呢,难倒是临终摆一道?有意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正史上真的有魏延“脑后生反骨”这一说法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真实魏延,魏延是被冤枉的吗,魏延反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

    《三国演义》虽然很多桥段是小说家创作的,但基本上还是符合史实,因此有七分真实三分创作的说法。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演义在描写魏延时,却堪称“七分假、三分真”,以至魏延留下了个“脑后生反骨”的恶名。实际上,魏延跟随刘备时间虽然较晚,但对蜀汉却始终忠心耿耿,而且深受刘备信任

  • 恶名昭著的奸臣蔡京,他的一生有多令人不齿?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左丘明身残志坚开创中国史学,历史上不得善终的功臣,恶名意思

    今天来说说北宋恶臭名昭著的奸臣蔡京,他的一生有多令人不齿?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不可否认的是,蔡京在历史上是名副其实的奸臣,他本性贪婪,而且随着职位提升,其贪婪愈发变本加厉,在已经领了仆射俸禄的时候,还发明了“司空寄禄钱”补贴自己,比如豆、柴草、粟米以及侍从们的口粮都照旧赏赐给自

  • 揭秘:古代最爱“打报告”的大臣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最爱老婆的名人,历史上唯一承认的偏爱,历史偏爱的女人

    古代皇帝九五之尊,立于万人之上,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也不得不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该网友就在论坛上贴文表示,“皇上是万人之上的存在,文武百官听你指挥,后宫要多少有多少”,除此之外如果前人已经奠定良好基础,“自己这一代就可以耍废”,让他好奇发问:“当皇上有多爽

  • 努尔哈赤死后代善的威望最高 最后为什么是皇太极继承汗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努尔哈赤想把汗位传给谁,代善与努尔哈赤的关系,代善是努尔哈赤的什么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努尔哈赤皇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努尔哈赤死后,代善的威望最高,最后继承汗位的人为什么是皇太极?代善到底输在什么地方?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六十八岁的努尔哈赤疽发于背,病死沈阳,他的十六个后妃、十五个儿子和八个女儿哭作一团。分值四大贝勒本来同心协力,勤理国政,

  • 诸葛亮一死,刘禅为什么就调查他的家产?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最后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刘备让诸葛亮取而代之是试探吗,诸葛亮死后刘禅的态度

    蜀汉宰相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可惜最后积劳成疾,病逝五丈原。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刘备托孤,因此除了祭祀以外的事情,他一个人全包,不过这却引起嫉妒他的大臣不满,认为诸葛亮这样做有占便宜,直到他死后,刘禅下令调查诸葛亮的遗产,当刘禅看到调查结果后,愤怒的对这些大臣

  • 庞统到底做出了什么贡献 庞统为什么能和诸葛亮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主要历史贡献,诸葛亮政治方面的贡献,诸葛亮对蜀国的贡献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庞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庞统年纪轻轻为什么会早早逝世?庞统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庞统为什么和诸葛亮齐名?东汉末年,天下未分之时,天下大多数人都想功成名就,挣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功名禄利,为此抛头颅洒热血,但有的却不这样想,有着天大的本事,却只想种种田,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

  • 周瑜因病死后小乔不知去向 历史上的小乔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大小乔结局,周瑜死了之后小乔哪里去了,周瑜死后小乔去了哪里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小乔结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周瑜死后小乔去向不知,历史上的小乔到底是什么样的?小乔的结局又是什么?大乔小乔是三国时期除了貂蝉之外的两位绝世美女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也算是美女配英雄,但是两位英雄却都英年早逝,孙策被人暗害,临终前将江东基业交给了弟弟

  • 张颌也是一个有谋略的将士 张颌为什么敢轻敌追击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谋略的意思,张郃与张飞交手,横扫千军张郃主输出

    还不了解:张颌之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颌做作为一个聪明之人,张颌为什么会轻敌?张颌追击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张颌为什么会身亡?谁人都知蜀汉有五虎上将,个个都是悍勇之士,威名赫赫同时也打出了,蜀汉的威名,是蜀汉的招牌之一。那么,作为蜀汉的老对手,曹魏,因此也需

  • 彭城之战项羽都能以少胜多 垓下之战项羽为什么会兵败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垓下之战为什么会输,阪泉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和刘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项羽当初以少胜多3万人战胜刘邦56万大军,垓下之战项羽最后为什么输了?秦朝末路,天下群雄并起,其中项羽本就生于名门之后,其有勇有谋,无人可挡。成为了反秦大军中的中流砥柱。灭秦后称西楚霸王,将抗秦有功之臣各封为王。可为何意气风发,

  • 范增作为项羽集团的首席谋士 范增为什么连传记的资格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项羽如果听范增的话,谁挑拨项羽和范增,如何评价范增这个谋士

    还不了解:范增无传记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范增作为项羽的智囊人物,范增为什么没有传记?难道说是范增的实力不配吗?楚汉相争四年,以刘邦垓下之战战胜项羽,项羽乌江自刎而结束,事后刘邦说其战胜项羽主要是其用了张良、韩信、萧何三个人:“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