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哥舒翰在安史之乱为何还对抗不了安禄山的叛军?

哥舒翰在安史之乱为何还对抗不了安禄山的叛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63 更新时间:2024/1/18 19:07:18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朝时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上武力由强而弱的转折点。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哥舒翰可以说是吐蕃的克星,在其任职陇右节度副使之时,曾多次击败吐蕃的进攻,公元749年,哥舒翰带兵成功攻下石堡城,虽说损失有些大,也算是大功一件。

守卫边境安危的同时,哥舒翰屡立战功,也成为玄宗年间数一数二的名将。其下辖的陇右、河西的部队,也成为大唐战力最强的部队之一。

公元755年,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反叛,唐玄宗惊恐不已,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自然也成了抵御叛军的中流砥柱。理论上讲,哥舒翰能力出众,他的部队战力也不弱,却在灵宝之战被叛军杀得大败,他本人也被安禄山所俘,那么,为何哥舒翰打不过安禄山的叛军呢?

杨国忠从中作梗,离散军心,大军和朝廷互相猜忌

在安禄山起兵前后,那个英明神武唐玄宗早就不见了,唐玄宗原本十分信任安禄山,在得知安禄山反叛后,一度也没了主意。封常清高仙芝随即被派到战场,这两位也是大唐的名将,可惜唐军承平日久、准备不足。加之临时凑集的军兵毫无战力,面对叛军的进攻,唐军难以抵挡,战败后,便退守潼关。

慌乱之中的唐玄宗,轻信了监军边令诚的谗言,在本是用人之际的危难时刻,唐玄宗下令杀掉了封常清和高仙芝。潼关是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没有封常清和高仙芝,必定要有人顶替上来,哥舒翰自然成了最佳人选。

史料记载:

“翰至潼关,或劝翰曰:‘禄山阻兵,以诛杨国忠为名,公若留兵三万守关,悉以精锐回诛国忠,此汉挫七国之计也,公以为何如?’翰心许之,未发。”

宰相杨国忠和哥舒翰本没有矛盾,但哥舒翰犯了一个大错。杨国忠是奸臣不假,也是安史之乱的责任人之一。但在一定程度上,杨国忠仍左右着朝廷的对策和唐玄宗的判断,一旦得罪了杨国忠,后果不堪设想。

是时,哥舒翰统兵二十万镇守潼关,有人给哥舒翰出了个馊主意,那就是让哥舒翰留下三万人守住潼关,率剩下的十几万兵力回去诛杀杨国忠。安禄山造反打的旗号就是清君侧,杀掉奸臣杨国忠,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安禄山是要将唐王朝取而代之,杀杨国忠只是幌子。

哥舒翰同意了旁人的建议,但他并没有真的这么做,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也还好,可是这件事被人泄密,传到了杨国忠的耳朵里。杨国忠气得咬牙切齿,随后他上奏唐玄宗,要求哥舒翰尽快出兵讨伐叛贼。

杨国忠本就是大奸臣一枚,在他心中,江山社稷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他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废掉哥舒翰,保住自己的地位。

作为名将,哥舒翰很清楚,现在能否守住潼关都是个问题,如果仓促出关迎战,八成无法取胜,甚至还会丢掉老本。可惜唐玄宗对杨国忠言听计从,哥舒翰被夹在中间两面为难。

封常清、高仙芝的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如果他不出战,后方可能就要杀他,如果他出战,失败的几率很大。另外一个问题,朝廷和军兵互不信任,主帅徘徊不定,杨国忠有意陷害哥舒翰。在杨国忠的影响下,唐玄宗也会怀疑哥舒翰,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唐军难以齐心抗战。

不论军兵素质如何,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就是士气和决心,此时的唐军军心涣散,和朝廷上下离心,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能出战。

安禄山兵强马壮,兵锋锐不可当

安禄山很不简单,从一介小兵,爬到了三镇节度使的封疆大吏,这是绝对的实力,绝非偶然。河北地处边境,常常要对外作战,敌人主要奚族、契丹为主,虽说唐军承平日久,但安禄山所部一直有仗可打。

对比其他唐军,安禄山的叛军战斗力更强,另一方面,安禄山治军甚严。在长时间的准备中,不仅兵马齐备、粮草充足,在其笼络下,三镇的军兵也大多成了安禄山的私人武装,唯安禄山马首是瞻。

起兵不久,叛军便控制了河北,随即安禄山派兵向西挺进,很快便攻下了洛阳、潼关,长安近在咫尺。哥舒翰所辖人马,大多数是临时拼凑,战力不足,虽说有二十万之众,但对比安禄山的铁骑还是有很大差距。

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很多,而当时哥舒翰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要想取胜很难。而要想不败相对容易,只要在潼关来个坚壁清野,即便安禄山兵强马壮,一时间也奈何不了潼关的守军。

这就好比长平之战后的白起,白起本想一鼓作气攻灭赵国,可惜在范雎的操作下,秦国和赵、韩国和谈了,这让白起也无能为力。数个月后,待赵国恢复部分元气,秦昭襄王再次命白起出战,而白起拒绝出战。

作为战神般的存在,白起当然清楚,当时已经不是出兵的最佳时机,赵军同仇敌忾,并且联合其诸侯国一同抗秦,而秦军在长平之战同样损失惨重,所以此战必败。

哥舒翰的处境艰难,前狼后虎,打的话必败无疑,不打将被后方盯死,他只能硬着头皮出关迎战。

哥舒翰状态不佳,指挥失当

史料记载:

“翰好饮酒,颇恣声色。至土门军,入浴室,遘风疾,绝倒良久乃苏。因入京,废疾于家。”

在接手潼关守卫任务之前,哥舒翰已经中风有病,这跟哥舒翰的生活习惯有关,作为大唐的顶级将领,其待遇也是相当不错。所以哥舒翰常常不加节制地纵情声色、饮酒作乐,随即引发了风疾,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痛风。

疾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哥舒翰的判断,使其得罪了杨国忠,在灵宝之战中,哥舒翰还中了叛将崔乾佑的陷阱。在狭窄山道中遭遇伏击,二十万大军被打得只剩下八千人,哥舒翰本人也被俘虏。

从到潼关驻守到灵宝之战的失败,哥舒翰一直不在状态,判断屡次失误,这也是战败的原因之一。

直到被俘虏了,哥舒翰又犯迷糊了,竟然向安禄山跪地求饶:

“肉眼不识陛下,以至于此。陛下是拨乱之主,天命所归。”

见一代名将跪倒在自己面前,安禄山相当受用,随后哥舒翰被关了起来,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称帝后,不久哥舒翰就被杀了。

一代名将,一战折损二十万军队,还落得个晚节不保的下场,呜呼哀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侯景是谁?“侯景之乱”之后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候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下场十分悲惨,由于他发动的“侯景之乱”造成了百姓断粮绝食的空间大饥荒现象,在他死后,他的头颅被梁元帝萧绎挂与闹事中,后来又将其头颅烹煮,并命人涂上油漆,拿到武库收藏。而他被遗留在闹市的尸体,则被百姓们纷纷前来抢食,就连他的妻子溧阳公主也分食其肉。当他的肉体被抢夺完后,还有人将他

  • 让关羽镇守荆州真的是刘备不得已的选择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还荆州三郡,关羽要是没有丢荆州会怎样,刘备为何让关羽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关羽趁机乘大船进攻,俘获于禁等人,重创曹魏,威震华夏,接着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关羽大意失荆州,小心也保不住荆州,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的庞统庞士元早有预言:“

  • 耿通是何许人也?朱棣为何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会杀建文帝吗,朱棣打到南京为啥没人勤王,朱棣兄弟下场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屡次被朱元璋授命总领北方军事 [22] 。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 [2-3] ,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造反 。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

  • 探索李清照“愁”的一生,她不同时期有着怎样不同的“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清照代表作,李清照的词,李清照关键词

    李清照,号义安居士,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出生于书香门第,文学造诣颇高,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清照的“愁”吧。李清照。她不幸而充满遭遇的一生,是与南北宋之交动荡激烈的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她高超的诗文成就以及学术水平是其它封建女性无法比拟的,而她超前的性格、独立的人生

  • 李世民对李泰如此喜欢 最后为什么是李治坐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治为什么那么喜欢武则天,李治为什么怕武则天,李世民会后悔传位李治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泰和李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这两位皇子都是长孙皇后亲生嫡子,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按理说同母兄弟应该相亲相爱,然而这两位皇子为了得到皇位,各种你争我夺勾心斗角,最终却“鹬蚌相争”,让李治这个“渔翁”得了利。年幼时的李承乾也是个惹人疼

  • 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太宗的儿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按理来说,出生在皇室之中,应该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毕竟拥有无尽的荣华富贵,可以为所欲为,惋惜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生活在皇室之中,因为权力的熏陶,反而更加容易给自己带来悲惨的结局。李世民有14个儿子,可是他的这些儿子当中,大多结局都比较

  • 武则天退位后手里连权力都没有 期间为何没有动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是自己退位的吗,武则天究竟如何退位的,武则天为什么退位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退位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而且在张柬之等人发动起义后,武则天还能从皇位上安然退下,保全自己。自古以来就没有多少人能做到,而武则天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做到了,那么为什么年老的武则天在没了权力之后还没人敢动她?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太后不在少数,但大都在皇帝长大以后

  • 武则天一共生下四个儿子 他们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武则天和儿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武则天的4个儿子,分别是李弘、李贤、李显、李旦,老大老二比较聪慧,老三老四相对无能。但是,两个聪明的不长命,两个“无能”的却存活了下来。他们都是怎样死的?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看看武则天4个儿子的结局。大儿子李弘。李弘是唐高宗李治和武

  • 太子李承乾为什么被废 他到底做了什么惹到李世民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子承乾为什么被废,太子李承乾谋反事件,唐废太子李承乾的墓在哪里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废太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皇权跟储权有天然的矛盾,但是唐太宗废太子李承乾,完全是因为李承乾自己在作死。唐太宗立李承乾为太子时,太子才8岁,李世民对自己的太子可谓是很上心,也算是大费苦心,幼年时候的李承乾也不负所望,史书都是用“性聪敏”、“丰姿峻嶷、仁孝

  • 杨贵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 杨贵妃为什么不能生育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贵妃和唐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的《长恨歌》讲的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故事,说起来,两人之间也是实实在在在一起了十一年,但奇怪的是,明明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