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上位之后 曹丕会念手足之情放过曹植吗

曹丕上位之后 曹丕会念手足之情放过曹植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040 更新时间:2023/12/8 17:08:18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植和曹丕,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曹丕和曹植有过王位之争,最后却是曹丕上位,曹植的后半生生活是什么样的?曹丕有没有放过他?

权利斗争是残酷无情的,曹植在争夺储嗣的斗争中失败,虽然没有被曹丕杀掉,但曹丕和曹叡父子俩可将他折腾得不轻。

曹操一生有二十五个儿子,但被曹操认为是储嗣候选人的只有四位,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分别是:曹昂、曹冲、曹丕和曹植。

曹昂是曹操的长子,他的母亲是曹操妾室刘夫人,但刘夫人很早就去世,所以他是由曹操正妻丁夫人抚养的,所以他的身份也相当于是曹操的嫡长子。

曹昂是个很卓越的孩子,很早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曹操也对他赋予厚望,一直将其视为最佳的继承人。

197年,曹操攻打张绣,张绣在门客的建议下投降曹操。

曹操入城后,看上了张绣的婶婶邹夫人,并将其暗纳为妾,因此惹恼张绣,说了很多曹操的坏话。

曹操得知后,准备伺机杀掉张绣,但不巧被张绣察觉,他为了自保,便趁曹操到城外居住的时候发动叛乱。

在混乱中,曹操的战马绝影被杀,曹昂为了让父亲逃走,就将唯一的坐骑让给他,结果自己被张绣杀掉,与其一起被杀的还有大将典韦和曹操侄子曹安民。

昂不能骑,进马于公,公故免,而昂遇害。

这件事发生之后,曹操十分悔恨自己的行为,导致自己失去了最卓越的儿子,丁夫人还为此离家出去,差点就斩断了与曹操的婚姻。

曹昂去世之后,曹操第七子曹冲开始崭露头角,他从小就异于常人,智力和心思就如同成年人,被许多人认为是神童,曹冲称象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印证。

曹冲心胸开阔,为人孝顺仁厚,常常为犯了小错的人开脱,从曹操手上救下不少人,曹操因此十分喜欢他,将其作为接班人来培养。

冲仁爱识达,皆此类也。凡应罪戳,而为冲微所辩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

但不幸的是,曹冲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曹操非常伤心,还对儿子们说,曹冲之死是我的不幸,但却是你们的大幸。

曹操的言外之意就是,曹冲已经被他当做继承人了,惋惜他死了,其他儿子这才有机会成为新的继承人。

多年以后,曹丕成为了魏王太子,他在回忆弟弟曹冲的时候也说,如果曹冲还活着,我无论如何是无法成为太子的。

曹冲死后,有机会争夺储嗣候选人的只有曹丕和曹植这对亲兄弟了,他们都是曹操继配夫人卞夫人的儿子。

曹植富有文人气息,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能作诗赋,且记忆力超强,读书过目不忘。

曹冲去世后,曹操发现曹植文采斐然,性情坦率自然,也不刻意追求生活上的享受,穿着的衣服都很简单,出行的马车也十分简陋,很对曹操的胃口,曹操因此开始将注意力转到他身上。

210年,铜雀台建造完成,曹操大摆宴席,命众人写诗作赋作为庆贺。

曹冲一气呵成,写成著名的《登台赋》,让曹操大为赞叹,不久后就封他为平原侯,后改为临菑侯,食邑一度达到万户之多。

214年,曹操出兵攻打东吴,临走前他让曹植担任留守,还对他说,我23岁的时候担任顿邱令,现在回想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没有什么后悔的。现在你也23岁了,正是发愤图强的时候啊!

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

曹操让曹植担任留守,还对他说了一番意义非凡的话,对外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他有意立曹植为储嗣。

因为曹植的逐渐获宠,许多人嗅到了风向,便开始支持他争夺储嗣之位,这些人中比较出名的有丁仪、丁廙和杨修等人。

与此同时,因为曹丕是曹操存活的儿子中最年长者,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所以支持他的人也很多,比较出名的有贾诩崔琰、司马懿和陈群等人。

双方开始在暗地里你争我夺,斗争得特别激烈。

这里不得不说说杨修,此人十分聪明,特别擅长揣测曹操的心思,再加上他又是曹操身边的近臣,还担任着丞相府主簿,所以在他的帮助下,曹植好几次差点被曹操当即立为为储嗣。

还有丁廙,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在曹操面前力荐曹植,曹操最终被他说服,心里越发偏向立曹植为储嗣。

反观曹丕,他的才华也很不错,但风头完全被曹植压制着,而且他的才能也不能说是特别突出,因此很长时间都被曹操给忽略了,因此怎么看他都争不过曹植。

不过,曹操在立储嗣这件事上考虑的问题太多,态度一直狐疑不决,所以他没有在第一时间立曹植为储嗣,这就造成了一些很不好的后果,让争储形势发生了根本逆转。

简单来说,曹植就是喝酒误事,结果将一手好牌给打没了。

曹植第一次喝酒误事发生在217年,那时候曹操被封为魏王没两年(曹操于216年进位为魏王),曹植因为在宫中喝醉酒了,就逼迫守门卫士打开司马门,驾着马车大摇大摆地从驰道穿越而去。

司马门是天子才能走的道路,曹操的主张一向是在名义上拥护天子,所以曹植的行为无疑会让外界对曹操真实的想法产生不必要的瞎想,这对曹操是十分不利的。

曹操因此十分生气,他觉得曹植性格高傲,太过任性妄为,不是个可堪大任之人,因此不再宠信曹植了,曹植也失去了成为太子的机会。

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

曹植喝酒误事,被迫退出太子争夺战之后,曹丕的机会就来了。

为了让曹丕成为太子,司马懿和吴质等人可没少下功夫,他们采取了各种计谋,主要的目的是,在贬低曹植的同时,拔高曹丕的能力和威望。

最后效果十分不错,在司马懿等人的帮助下,曹丕展示出了很强的能力,曹操因此对他越来越满意,于217年的时候立他为魏王太子。

曹丕虽然成为了太子,但这也不太代表曹植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事实上曹操没有完全放弃曹植,就看曹植能不能及时改正自己,然后重新获取曹操的信任了。

但很惋惜,曹植因为再一次喝酒误事,结果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219年,曹仁在樊城被关羽围困,形势十分危急,曹操让曹植以南中郎将的身份行使征虏将军的权力,领兵去救援曹仁。

曹操这是在给曹植机会,曹植如果能把握好,最终将曹仁给解救了,那么曹操必定会对曹植的态度产生极大改变,曹植也将会再次有跟曹丕竞争的资本了。

但是,就在曹操将要颁布任命的那天,曹植却因为喝酒大醉,结果无法接受任命。曹操因此觉得曹植确实没什么改造的希望了,于是彻底放弃了他。

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於是悔而罢之。

据记载,曹操在下达任命之前,是曹丕最先得知的,他为了不让曹植出征,便在曹操的任命下达之前去请曹植喝酒,结果曹植喝醉酒了,不省人事,因此无法接受任命。

魏氏春秋曰:植将行,太子(曹丕)饮焉,偪而醉之。王召植,植不能受王命,故王怒也。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曹丕的用心就十分险恶了。但也怪曹植自己没什么心机,结果被曹丕给算计了。

曹丕的地位稳固之后,曹植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他最倚重的三位谋士之一的杨修,被曹操察觉到参与了夺嫡之争,因此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将其处死,将曹植吓得不轻。

220年正月,曹操去世,曹丕继承了魏王之位。

不久之后,曹丕又废掉汉献帝,将东汉灭亡,自己登基称帝,建立曹魏政权。

那么,曹丕称帝之后,对曹植都干了些啥呢?

起初曹植还比较老实,只是待在自己的封地饮酒作诗,享受人生,不怎么过问朝政,曹丕因此对他也比较放心。

但曹丕篡汉之后,曹植的反应就有点大了,他竟然穿着丧服为灭亡的汉朝悲哀哭泣。

曹植此举或许是表明他尊汉的立场,但却严重触动了曹丕敏感的神经,曹丕气急败坏地下诏对曹植说,我是顺应天命成为皇帝的,你哭什么呢?

因为这件事,曹丕对曹植十分不满,他认为曹植可能对自己有异心,还非常担心他振臂一呼,带领亲信和汉朝遗老来反对自己,便开始对他严加防范,并进行严厉打击。

曹丕先是捏造罪名将曹植三位谋士中的另外两位丁仪和丁廙杀掉,斩断了他的羽翼,然后准备对他下手,但被曹丕母亲卞夫人阻止。

曹丕自然是不甘心的,便又想了个办法,那就是不断改封曹植,让其疲于奔命,从而无法建立自己的势力。

221年,曹植被改封为安乡侯,但食邑从一万户变成八百户;同年八月,曹植又被改封为鄄城侯,一年之内第二次搬家。

222年,因为曹植的表现良好,被曹丕封为鄄城王,食邑增加到二千五百户。但仅仅一年之后,曹植又被曹丕改封为雍丘王,再次开始搬家。

每改封一次,曹植的财富都减少一次,而且曹丕给他的亲兵人数也在不断减少,到最后只剩下二百多老弱病残,这点兵力怕是连土匪都打不过。

225年,曹丕在出征途中去跟曹植见了一面,曹植的态度很温和,没有表现出怨恨,曹丕很满意,因此增加他的食邑五百户。

我们可以发现,曹丕对曹植的态度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的,这主要是因为在曹丕的不断打压下,曹植意识到自己就是待宰的羔羊,所以心态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再那么盛气凌人了,而是夹紧尾巴做人,因此得到了曹丕的谅解。

因此,在曹丕执政的七年间,他都没有对曹植下手。

但曹植的生活其实是很痛苦的,因为他身份的敏感,所以朋友大多都离他而去,可以说是人走茶凉,十分悲凉。

曹植的生活水平也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下滑,毕竟他的财富在不断滑水,像以前那样大摆宴席招待宾客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自己喝点小酒读读书罢了。

226年,曹丕去世,其子曹叡继位,是为魏明帝。

曹植因此十分开心,认为自己的春天来了,便洋洋洒洒写了一封长信给侄子曹叡,陈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希望重新得到任用。

但曹叡是个极其冷静而又睿智之人,他了解叔叔曹植依然存在一定的威胁,所以给曹植泼了一盆冷水,只是表面上赞许了曹植的壮志雄心,但并不予以任用。

不仅如此,曹叡还加大力度对曹植进行约束和限制,曹植的日子更难过了。

229年,曹丕改封东阿,此时他已经心如死灰,开始潜心修学,著书立作。

但曹叡依然不放心,于232年的时候改封曹植为陈王,封地在陈郡。但曹丕到陈郡后不久就郁郁而终了,死时年仅四十一岁,留下两个幼子曹苗和曹志。

从曹丕称帝到曹植去世,曹植历经二朝,一共十二年,但他很多时间都奔波在去往新的封地的路上,总体上是受到刻意打压的,因为曹丕和曹叡都很担心他东山再起,继而威胁到自身的统治地位。

从曹植人生最后十二年的表现来看,他或许是幡然醒悟了,对自己以前做的荒唐事感到十分后悔,因此非常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这从他向曹叡请命,以及他在作品中抒发的情绪就可以看出来。

但惋惜的是,曹植醒悟得有点晚了,他已经失去了人生的主动权了,曹丕和曹叡作为统治者,怎么可能给他机会呢?只能说,曹植能活下来,就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不过,曹植人生最后十二年虽然在政治上不得志,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却更上一层楼,写出了《洛神赋》和《野田黄雀行》等著名作品,一举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也对后世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总结一下:

胜者为王败者寇,曹植争夺太子失败之后,曹丕不杀他自然是念及手足之情了,但也绝对不会让他再有任何机会东山再起,这就是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曹植晚年主要的情绪是悔恨和失意的,这也间接导致他过早去世,确实是惋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在汉初三杰之中谁的功劳是最大的?又是如何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灭秦谁的功劳最大,汉初三杰指的是哪三个人,韩信张良萧何谁厉害

    在中国历史上,刘邦是由一介布衣到登上天子宝座用时间最短的一个,在他速成的过程中有三个人对刘邦来说至关重要,他们就是:韩信、萧何与张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按照《史记》和《汉书》为这三人做“世家”和“列传”的顺序,确实是一萧二张三韩,但是我们看

  • 韩信这颗无与伦比的璀璨明珠是如何落幕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唐荣耀为什么珍珠最后要走,珍珠最后为什么要走,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中国历史一直有狡兔死、走狗烹的传统,所以名将名臣得善终者不在多数,。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纵观中国千年的历史长河,若说其打仗的本事,韩信无疑是可以跻身前列的,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要说结局,韩信的结局也无疑是令人唏嘘的。刘禹锡就曾经无不感慨地吟诵到“

  • 曹操手下能人那么多 最厉害的谋臣有几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魏阵营名将排名,比诸葛亮还厉害的12个谋士,曹魏第一谋士

    还不了解:曹魏谋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手下人才那么多,其谋臣肯定也不少,曹操最厉害的几个谋臣是谁?他们有多厉害?三国时期,三分天下,北方中原曹魏,南方江东孙吴,西方川地西蜀,当时属曹魏国力兵力最为强大,但是曹操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是靠他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吗,

  • 诸葛亮和司马懿既是对手又是谋臣 司马懿为什么会是最后的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和司马懿对比,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怕的人,为什么司马懿最后会成功

    对诸葛亮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和司马懿作为三国时期有名的谋臣,后人给两人的印象确实一忠一奸,司马懿为什么会是最后的人生赢家?今天且不论忠奸,单就两人的智慧谋略来看,到底谁更聪明呢?有人说当然是诸葛亮了,诸葛孔明上通天下知地,能借东风、算后事,三国故

  • 被雍正宠了13年的李卫,在乾隆时期是何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卫是雍正的包衣奴才,雍正为什么不考虑弘昼,历史上的李卫和乾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清朝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秋天,雍正皇帝接到一份奏折,他看后眉头紧皱,然后径直去了南书房。在南书房,雍正把手里的奏折递给了大学士鄂尔泰。鄂尔泰此时的地位等同于内阁首辅

  • 关羽实力和庞德实力相比 两人更的实力更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庞德比关羽小多少岁,诸葛亮为什么要害关羽,庞德和关羽之战

    很多人都不知道关羽和庞德,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关羽作为三国时期有名的武将,关羽和庞德相比,两人谁更加厉害一些?在三国中,关羽的武力值排名,一直饱受争议,因为他毕竟被尊为武圣人,又曾温酒斩华雄,一刀秒杀袁绍账下四名将“河北四庭柱”中的前两名-颜良、文丑,这三人在三国中的武力值定位也极高,

  • 一个战略稳住东吴数十年,鲁肃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吴鼎盛时期的兵力,三国志战略版徐庶,庞统死是为了让刘备打益州吗

    没又周瑜、陆逊的赫赫战功怎么当都督?鲁肃是如何位居人臣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四大都督,其中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吕蒙从蜀汉夺回荆州;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战胜刘备、石亭败曹休,唯独鲁肃没有实质的战功,却可以当上都督,这是为何?原因就是他在诸葛亮提出“隆中对”

  • 朱允炆在朱棣攻入南京后是什么下场?他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找了一辈子朱允炆,为什么朱棣打下南京就成功,朱棣把朱元璋一个人留在南京

    建文元年因建文帝因削藩引起燕王朱棣的不满,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联合各个藩王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叛乱开始的时期,燕王朱棣尚不占据兵力上的优势,当时燕王朱棣的军队只有十万人,而除了他的封地北京之外

  • 孙权统领后宫有什么秘诀吗 孙权后宫为什么是一片祥和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最后称帝了吗,孙权称帝后追封孙策为什么,公孙恭破局

    很多人都不知道孙权后宫,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孙权后宫中的女人那么多,她们为什么都没有争宠?孙权为什么没有选择立后?孙权有顾虑吗?说起后宫中的女人,其实在历朝历代,她们都是为了能够得到皇帝的喜欢,能够巩固自己家族的地位,从而进行这个特别激烈的争斗。在这一些争斗之中,其实并不像战场上思想那

  • 萧何对汉朝有何贡献,能让他成为开国第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萧何一开始是什么官,萧何出身,汉朝哪个皇帝最有作为?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对开国功臣论功行赏,萧何被定为首功,且位列功臣第一,在被封为酂侯的同时,被赐予了最多的食邑。那么,西汉首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