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达与朱元璋君臣18载,最后还能善终是为何?

徐达与朱元璋君臣18载,最后还能善终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152 更新时间:2024/1/17 9:40:45

俗话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古代帝王与臣子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复杂。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在君臣之间,引得一代又一代人心肝胆颤,但又忍不住探究的,朱元璋及其功臣势必榜上有名。甚至有人说,朱元璋享受的山河是骨山血海,他对功臣们的屠杀最能说明他的狠毒与难以捉摸。而若真是如此,徐达的结局又该如何解释?

一、朱元璋下棋试徐达

朱元璋在称帝后同昔日兄弟纷纷翻脸,致使洪武年间血流成河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在朱元璋试探众功臣,抉择是否要铲除这些人的过程中,便留下了这么一则他试探好兄弟徐达的故事。

徐达是朱元璋的同乡,和朱元璋是正儿八经的“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好兄弟。在朱元璋加入郭子兴起义军队后,徐达在朱元璋的招揽下也进入起义军,并与朱元璋并肩作战,直至天下归属大明。

在此期间,徐达陪朱元璋四处奔波,后夺取并留守朱元璋的大本营应天府;在鄱阳湖之战中,徐达防范张士诚援军,肃清陈友谅残部;鄱阳湖之战后,围剿张士诚主力,基本统一江浙;张士诚势力被基本歼灭后,徐达作为主帅北征大元,实现“驱除胡虏,恢复中华”……毫无疑问,徐达是名副其实的开国重臣。后来徐达的长女还在朱元璋的主持下嫁给了燕王朱棣,次女和三女亦嫁给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两家人可谓是亲上加亲。

但就是这样与朱元璋关系亲密的徐达,在后来朱元璋变得残暴多疑时也没能避免朱元璋的试探。据说徐达虽出身乡野,却有不错的围棋才能。朱元璋对此心知肚明,却仍旧在一日邀徐达下棋,并明令徐达不能让棋。于是这场看似公平的棋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朱元璋与徐达“势均力敌”。然而就是在即将终了之时,徐达突然停了下来。朱元璋自然催促,但徐达还是不肯,只请朱元璋细看棋局——原来徐达所用的黑子被摆成了“万岁”二字。看到这个结果,朱元璋自是龙颜大悦。他大手一挥,将两人下棋所在的楼阁和莫愁湖花园赐给了徐达。

这便是民间传说的所谓“胜棋楼”的来历,也被视作是徐达能够在朱元璋手中逃过一劫的例证——徐达如此懂朱元璋,还数次恰到好处地表忠心,不活下来才是怪事。可传说毕竟是传说,虽能作为一种证据,却未必触达到了事情的本质。

二、朱元璋的用人策略

朱元璋愿意对徐达网开一面,说到底还是他用人策略的一种实践。归纳朱元璋从参加起义 至辞世的四十余年间的用人策略,我们其实可见徐达一直都是朱元璋乐于重用的人才。

在打拼早期,朱元璋用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不以前过为过”。初期为了网罗人才,朱元璋曾不问出身 。无论是主动加入自己阵营的普通人,还是从敌军阵营来的归降者,甚至是被俘的才子,只要他们最终愿意为自己效力,朱元璋都表现出不计过往的大度。而与这些人相比,与朱元璋关系深厚的徐达自然更是朱元璋真心对待的首要人选 。即便真有一日朱元璋要对众人动手,徐达也更容易同朱元璋打忠心的感情牌。

且在统一全国后,朱元璋还坚持进贤退不肖的“井之道”。所谓“井之道”,表面看来是许多官衙 、官员住宅之中都有一口井,井边立着大书“警”的石碑。实际上,这是朱元璋对朝臣们提出的行为规范。他要求臣子们要“并效忠贞”,要兢兢业业。且他还强调,自己是“明以惠章, 而刑责有不恕”的。这就是说,只要像徐达一样安分守己,又大有作为,那么朱元璋即便是为了自己的面子都不会轻易惩处他们。

三、徐达的保命锦囊——淮西集团

当然,杀红了眼的朱元璋也有可能毫不顾念旧情,亦不在乎自己打自己的脸。因而徐达能至少不亡于朱元璋的直接判罪与赶尽杀绝,或许还与他所在的明初重要政治势力淮西集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谓“淮西集团”,主要是指出身布衣,曾随朱元璋夺取天下的徐达、李善长、冯国用、冯胜、汤和常遇春李文忠等人。由于这些人基本出身于淮西一带,故统称为“淮西集团”。而说到这,你可能已经意识到,淮西集团基本就是帮助朱元璋夺得天下的主力军了。

这一集团在朱元璋建国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无需赘言。而在朱元璋需要加强集权,实现专权的过程中,这些功臣、重臣的势力也势必会被削弱。可就如同淮西集团必然要被朱元璋针对一样,它在明初也有必须要存在的政治意义。而与朱元璋有着深厚情谊,又时刻谨记君臣界限而频频表忠心的徐达,就是最合适也最幸运的“淮西集团”的遗存。

当然,坊间也有传闻,称徐达最终还是死于朱元璋之手——朱元璋在徐达病中给他送去了不该吃的食物,致使徐达病情加重,最终因病辞世。这一传闻靠谱与否我们没有足够证据。但我们至少可见,在徐达死后朱元璋及官方对他仍旧持褒奖态度。徐达不仅被尊为开国六王之首,还配享太庙。这和致仕都还被赶尽杀绝的李善长一家相比,全然可算善始善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高不是一个太监吗 赵高为什么会有一个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高有女儿,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赵高作为一个宦官,赵高为什么会有一个女儿?赵高这个女儿是怎么来的?难不成赵高是一个假太监吗?对于赵高是不是太监历来有争议,有人说他是太监,有人说他不是太监。说赵高不是太监的理由是:赵高有女儿,如果赵高是太监,阉割的男人是不能生育的。到后来明

  • 刘炫:隋朝经学家,他一生有哪些著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刘炫,隋朝经学家,刘献之的三传弟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炫(约546-约613)字光伯,隋河间景城(今河北献县东北)人。少时与刘焯友善,同受《诗》于刘轨思,受《左传》于郭懋,问《礼》于熊安生。为人聪敏,能左手画方,右手画圆,口诵,目数,耳听,五事同举。周武帝平齐,由刺史宇文

  • 英雄邓愈对明朝的建立做了何种贡献?他的后代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发动了洪都之战,最终以朱军坚守85天,陈友谅不得已撤围,朱军获得战略性胜利宣告结束。“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洪都之战意义重大,它是鄱阳湖之战的前奏,更是朱元璋灭陈友谅的丧钟。每当人们提及此战,都会将朱文正夸赞一番。其实,很多人都忽略

  •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出身如何?他有哪些独特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禅让制”和“世袭制”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两种皇位继承制度,大禹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时,禅让制就已经结束了,“父传子家天下”的世袭制开启,所以在我国历史上大部分皇帝都是继承了父亲的皇位。但也有不是皇室贵族,也不是皇亲国戚,甚至不是朝中大臣的平民子弟依靠自己的能力走上治国之路,东汉光武帝刘秀就是这么一位白手

  • 传闻中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 这件事情在正史中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和福康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福康安和乾隆到底是什么关系?福康安真的是乾隆的私生子吗?这种说法是不是真的?福康安在清朝史上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一生戎马倥偬,血战疆场:征廓尔喀,平金川,镇压台湾天地会起义、甘肃回民起义和湘黔苗民起义等却没有留下败绩记录

  • 孔子的学生宓子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宓子,宓子当时担任鲁国单父县宰一职。有一次齐国攻打鲁国时经过此地,他却下令让齐国军队抢走成熟的麦子,这到底是为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春秋末年的齐鲁两国经常发生摩擦,有一次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队伍需要从单父(现在山东省单县以南地区)经过。单父的百姓听说齐军要来

  • 曹操第二次发动的濡须之战最后是什么结果?孙权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至三国后期,曹操于东吴孙权之间前后发动了四次战争,主战场在濡须附近,濡须之战就此得名。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濡须山在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东关镇境,临河设关谓东关;七宝山在今无为县黄龙乡境,临河设关谓西关。两山对峙,形势险要,为巢湖的出口。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如果东吴丢失濡

  • 为什么会说贾谊死于自己的玻璃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西汉第一政治天才,却因太过玻璃心而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前200年左右,洛阳城有一男孩,8岁便闻名县城,20岁就被推荐给汉文帝,任为博士,一年后又升为太中大夫,他叫贾谊。成名太早的后果就是,不够稳重,急于求成。由于他锋芒太露,再加上一些政治主张,得罪了不少权贵之人,

  • 汉宣帝一生最宠爱的许平君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宣帝为什么没和许平君合葬,汉宣帝有多爱许平君,汉文帝最宠爱的妃子

    18岁的皇后许平君临盆之际,竟被人毒死了。8年后,汉宣帝一举灭了霍家满门,逼着霍成君自杀,终于为自己的爱妻报仇雪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晚年昏庸,听信谗言杀了太子刘据一家,只留下一个尚在襁褓的小男孩,也就是刘病己,即后来的汉宣帝刘询。而刘病己一出生就被丢进了长安监狱,直

  • 历史上秦琼在擒获尉迟敬德之前,发生了什么样的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要是说起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一勇将,秦琼肯定不算是在内。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从贞观元年开始,唐朝第一猛将是尉迟敬德,从贞观十八年开始,这个位置上坐的是薛礼薛仁贵。秦琼和尉迟敬德是战友,也是姻亲,但是他们对待李渊的态度,却有着天壤之别,而李世民对尉迟敬德和秦琼的态度,也是迥然不同:玄武门之变后,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