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传说中秦始皇陵中的水银像海洋一样 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传说中秦始皇陵中的水银像海洋一样 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054 更新时间:2023/12/8 20:35:01

秦始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陵里面的水银海洋,是事实?是传奇?是夸张?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帝,秦始皇的一生充满着传奇的色彩,在众多荣耀光环和未解之谜的萦绕下,使得他的故事成为后世讨论的经久不衰的话题。甚至是他死后位列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陵,为成为今人用来探索历史,发掘文化的重要途径。不过秦始皇陵在留给后世众多惊艳猎奇的事物时,也同样遗留了扑朔迷离的谜团。秦始皇陵中的水银之谜便是其一!

水银存在的真伪性

首先有一点我们必须得承认,那就是秦始皇陵内部确实存在水银。这一说法无论是从历史文献还是近代考古发现,都可以为之打上证据确凿的标签。

我们先来看看史料的说法,据司马迁《史记》记载: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百来字的记载中,除了向后人展示宏伟辉煌的陵墓时,同样也提及了数量庞大的水银,至于水银的量是否有司马迁所言的那样如山河百川,笔者在此暂不给出自己的看法,我们接着往下看看近代考古对水银存在的证实。

2002年4月我国首次对秦始皇陵进行地下考古勘探工作,在历时长达一年的考古勘探当中,研究人员初步确定:地宫的深度是达到了35米,足足穿过了三层地下水,地宫的高度为15米。同时也还发现一个极为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在地宫的封土堆上居然存在着严重的汞异常。

考古学者运用仪器进行检测之后,推测陵墓内部确实存在大量的水银。甚至还有传闻说里面的水银居然有多达100吨。

其次,就是原秦陵考古队队长、西北大学教授段清波对此次考古的看法:

"物探考古表明,秦始皇陵地宫位于高大的封土之下,深30米,底部呈长方形,东西长80米,南北宽50米,墓室四周、顶部为石质结构,墓室的空间高度15米。经过两次科学测试,以及文献资料、相同时代考古资料推断,秦陵地宫底部存在以水银为材料制作的秦帝国水系版图,地宫顶部为四神二十八星宿的天文图像。"

除此以外,段教授还认为,秦陵地宫的设计理念是战国晚期以来形成的阴阳五行宇宙观的再现,墓室顶部象征着天,墓室底部象征着大地,以水银制作的帝国水系版图,是秦为"水德"(秦水德是秦王室以黄帝为自己祖先所推导得到的德行,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的象征。

所以通过上述的记载,我们大可判定秦始皇陵内存在水银这一事实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陵墓内置水银的目的

纵观史上那些功成名就的帝王,他们陵墓中的陪葬品无非是对其身份地位的彰显。虽然水银也是权贵的象征,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将其视为单一的奢侈品,那么得出的结论可能就会与始皇的初衷相违背。笔者虽然也从知晓内置水银的最初目的,但是通过一些丧礼文化、水银特性以及始皇的为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一,水银的特性:

又名汞,别称神胶、元水、铅精、流珠等,常温下呈银白色闪亮的重质液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可蒸发,汞蒸气和汞的化合物多有剧毒……

在光鲜亮丽的外表和富含剧毒的性质上,缺乏科学常识的秦始皇果断选择了前者。在那个金银珠宝已经烂陵墓的时代,选择用白色闪亮性质稳定的水银作为陪葬品,瞬间就将陵墓逼格提升。这也恰恰证明始皇需要这种稀有物质来彰显自己的身份。

其二,丧礼文化:

陵墓内置水银并非是秦始皇的专列,他也是众多效仿者之一。在他之前,就已经存在一些王侯在墓葬中也早已使用了灌输水银的现象了。例如齐桓公葬在今山东临淄县,其墓中倾水银为池。

而作为功高盖世的始皇,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肩比前任帝王的机会,所以在考虑到自己陵墓规格时,也就"跟风"了一把:地宫顶部装饰二十八星宿图,地下是水银灌输的山川湖海,秦始皇身穿金缕玉衣,躺在黄肠题凑的棺椁里,他的灵魂与长明灯相伴,地面的九层楼台,让他的灵魂飞升、瞻望天下。

其三,始皇的为人:

除了上文提及的张扬、跟风等个性,秦始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惜!命!作为历史上出了名的怕死的皇帝,秦始皇在渴望长生不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还弄出寻药上当的闹剧。

《神农本草经》记载了汞这种药材的功效:味辛,性寒,有毒,入心、肝和肾经,功用杀虫、攻毒,主治疥癣、梅毒、恶疮、痔瘘等。这里要说明的是《本经》虽然成书于汉代,但是其发展历史却有千百年,将水银作为药材可能在秦朝之前就有了。

其次,虽然水银的主治功能并没有保健,但是对于"饥不择食",续命心切的秦始皇而言,就算是剧毒那也得试试,生前如此,死后恐怕也是如此。

此外,在水银发现之初,也有学者认为水银在陵墓的可能是充当隔热杀菌的角色用于防腐。但是随着史学家的深入发现,很快意识到在始皇之前古人并还没有注意到水银有这些作用,所以防腐防盗这种说法不攻自破。

大量水银的来源之谜

我们不妨先来做个推算,水银的密度为13.6*10㎏/m,每立方米13.6吨,按照学者预估的100吨,那么地宫里的水银体积为7.35立方米。

数量如此庞大的水银来源何处呢?要了解,自然状态下水银的产量极低。虽然《史计》中有记载:"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擅其利数世,家颇不赀。"但是由于那个年代的技术手段的落后和采集地区的匮乏,所提取的水银也无非只做为皇室日常消费品,根本没有多到可以在陵墓内化为江河的量。哪怕是利用后期的下火土凝法,产量也微乎其微,所以司马迁《史记》中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不信的话,我们再来看看当今工业社会对于水银的生产能力。

据国内资料显示,世界汞矿资源量约70万吨,基础储量30万吨,2014年全球汞矿总产量也不过1870吨(其中中国以1600吨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可想而知,如果在两千多年前,仅中国秦始皇陵墓中提取的水银就有100多吨,那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据。但结合当时生产能力以及水银的稀有程度,几乎可以断定这个说法存有夸张成分,至于"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纯属是司马迁的夸张写作手法。

通过以上对于是否存在水银、内置水银可能的目的以及水银的来源的分析,笔者得出的结论是:秦始皇陵内部确实存有水银,但是数量绝非传闻的那样超过100吨,具体数量无从知晓。关于秦始皇陵内部的水银之谜或许只有科考人员真正深入内部时,才能将各种谣言粉碎,将真相公之于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李自成占据北京后又为何会退出?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小字硙生,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闯王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进了北京,推翻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崇祯皇帝走投无路,登上煤山上吊殉国,做到了君王死社稷。当年四

  • 南朝第一才子谢灵运为何仕途不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南朝第一才子谢灵运为何仕途不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相传源于南朝才子谢灵运。他曾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其他的人共分一斗。”(曹子建即曹植)他不是自我吹嘘,官方史书认为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 曹髦之死真的是司马昭的精心设计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髦死后为什么司马昭不称帝,司马昭杀曹髦的后果,曹髦有没有可能杀死司马昭

    曹髦之死真的是司马昭的精心设计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曹髦之死,是首个皇帝被大臣当众刺杀事件。但这一骇人听闻的大逆不道之举,实际上压根没引起什么众怒,有的只是敢怒不敢言,或者“做戏做全套”的心照不宣。同时,这一事件本身就是一次站队的过程:真正表现出忠于曹氏的,直接被司马昭杀了

  • 水银是有剧毒的 秦始皇为什么还要在陵墓中放置水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古墓为什么放水银,为什么古墓里有水银,秦始皇陵墓水银之谜

    对秦始皇陵墓水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揭秘秦始皇为何要在其陵墓里放水银?我们大家都是了解的,秦始皇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中影响最大的皇帝之一,他的墓地也是中国古时候范围最大的皇帝墓地。自从他离开人世以后,社会上有关于这位始皇帝的墓地记载和传说慢慢的开始展现出来了

  • 陆抗、羊祜的能力可以跻身三国顶级统帅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羊祜是谁,瓦岗寨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羊祜陆抗被称为什么

    陆抗、羊祜的能力可以跻身三国顶级统帅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陆抗羊祜真正军事才能如何?能否跻身三国顶级统帅?对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进行比较是个难题,搞不好就会变成“关公战秦琼”。与三国前期浩如繁星的名将们相比,陆抗、羊祜的名声并不突出,如果说他俩是“三国顶级统帅”,肯定不怎么合

  • 历史上崇祯自缢后,他的尸体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朱由检,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对于明朝时期李自成带领的农民起义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谁能想到,这是一支农民组成的起义军队居然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建立了大顺政权,李自成也因此一战成名,成为了历史上名传后世的一位起义军首领,而

  • 霍光掌权时权力那么大 霍光为何没有夺权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霍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朝时霍光手握重权为什么最终没篡权?征和二年(前91年),汉武帝将刘弗陵封为储君,汉武帝托孤霍光。元平元年汉昭帝驾崩,霍光决定从民间迎接武帝曾孙刘病已继承帝位。在西汉动荡的数十年间,霍光一掌大权甚至可以决定谁做太子

  • 三国时期赵云在蜀汉政权中的地位如何?从哪可以看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刘备早期白手起家,有三位大将忠心耿耿地追随他,这三个人就是关羽、张飞和赵云,可以说,他们三人是刘备集团的元老。刘备信任关羽和张飞,与他们结为兄弟,而对赵云,刘备也非常信任,将自己家眷的安全问题交给赵云保护。如果刘备不信任赵云,绝对不敢将家

  • 夏侯渊侄女被抢,夏侯家族为何不复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夏侯渊侄女被抢,夏侯家族为何不复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夏侯渊13岁的侄女被比她大了好几轮张飞“捡”走,这个实力强劲的家族为啥不寻仇?看待古人古事,有一种态度叫作“历史唯物主义”,它有这层意思:对于历史,要结合所处的时代予以解读;如果纯粹以当代人的视角出发,很难接近真实。关于

  • 卫子夫跟随汉武帝进宫一年多了 汉武帝为何都没有搭理过她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对卫子夫和汉武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卫子夫进宫一年多,汉武帝为何一直不搭理她?卫子夫跟随汉武帝进宫后,汉武帝在一年多的时间没有搭理卫子夫。卫子夫觉得自己前途无望,因此申请和那些老宫女一起出宫。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才重新宠幸卫子夫。而这一次宠幸以后,便愈发不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