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京师保卫战:明朝第一次面对亡国的直接威胁

明京师保卫战:明朝第一次面对亡国的直接威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57 更新时间:2024/1/19 9:55:57

明京师保卫战是明朝以于谦为首的军民抵抗蒙古瓦剌军侵犯的正义战争。

瓦剌是居于漠北的蒙古族三部之一。明朝初年,脱欢统治瓦剌。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死,子也先继父即太师位,自称淮王。他东征西讨,势力大盛,梦求再现大元一统天下的局面,其锋芒直指中原的明朝。

正统十四年(1449年)初,也先遣使2000人向明朝贡马,诈称3000,希图冒领赏物。明廷按实际人数给赏,并削减了马价。也先闻悉大怒,七月,统率所部进攻明朝,自己率领人马攻打大同。时太监王振专权,他挟英宗仓促亲征。八月初,英宗带领50万大军前往大同迎战,刚至大同,王振听说各路军马接连失败,急忙退兵至四面环山的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境内),被也先追至,从征官员和士兵死伤过半,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也先乘明廷无主,国无重臣,主力溃散,京师空虚,人心未固之机,继续南攻,企图占取明都城京师,迫明投降。

败讯传到京师,举朝震恐,文武百官聚集在殿廷上号啕大哭。皇太后命英宗弟朱祁钰监国,召集群臣,共商国事。翰林院侍讲徐珵主张迁都南逃。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坚决反对。

他说,主张南迁者,罪当斩首!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动则大势便去。他针对危局,奏请确立新君,主持朝政,以固人心。并迅速调集各地勤王兵入援京师,誓死抗击瓦剌军,保卫京师的安全。于谦的主张得到皇太后、朱祁钰及大多数朝臣的赞同和支持。经批准,于谦将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的运粮军,全部调进北京。有了这些人力和财力条件,京师人心渐趋安定。八月,于谦升任兵部尚书。为了进一步稳定人心,在百官的强烈要求下,招致“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被抄家灭族,他的三个爪牙被激怒的百官打死在殿廷上,人心大快,主战派的正气得到伸张。九月,群臣合请朱祁钰即皇帝位。几天后,朱祁钰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以次年为景泰元年,他就是明景帝。景帝登位,使瓦剌借英宗要挟明廷的阴谋破产,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十月初一日,瓦剌军分三路大举进攻京师。东路军2万人从古北口方向进攻密云,作为牵制力量。中路军5万人,从宣府方向进攻居庸关。西路军10万人由也先亲自率领,挟持英宗自集宁经大同、阳和(今阳高),攻陷白羊口(今天镇北)后,挥师南下,直逼紫荆关。

明廷得知瓦剌已向京师逼攻,立即戒严京城。初五日,诏诸王遣兵入卫。初八日,景帝命于谦提督各营兵马,将士皆受其节制。刘安王通被赦出狱,协守京师。

初九日,也先抵紫荆关亲自督战。投降瓦剌军的明朝宦官喜宁熟知紫荆关关防部署,引导瓦剌军偷越山岭,腹背夹攻关城,守将韩青、孙祥战死,紫荆关被攻破。瓦剌军便由紫荆关和白羊口两路进逼北京。

明廷召集文武大臣商讨战守京师策略。京师总兵官石亨提出:“毋出师,尽闭九门,坚壁以老之。”于谦认为不可,面对强敌,不能示弱,主张到城外背城迎接敌人,将22万大军列阵于京师九门之外。石亨和范广镇守德胜门(位于城北西侧);都督陶瑾镇守安定门(位于城北东侧);广宁伯刘安镇守东直门(位于城东北侧);武进伯朱瑛镇守朝阳门(位于城东南侧);都督刘聚镇守西直门(位于城西北侧);副总兵顾兴祖镇守阜城门(位于城西南侧);都指挥李端镇守正阳门(位于城南);都督刘德新镇守崇文门(位于城南东侧);都指挥汤节镇守宣武门(位于城南西侧)。于谦身先士卒,到防守的重点德胜门亲自督战。军阵布署完毕后,“悉闭诸城门”,以示背城死战的决心。于谦还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顺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

十月十一日,瓦剌军抵北京城下,列阵西直门外,把英宗置于德胜门外空房内,企图迫使明军献城。于谦暂隐主力,采用小部兵力处处袭击,搅乱敌军。当天晚上,高礼、毛福寿在彰义门北迎击瓦剌军,杀敌数百人,军威大振,迫使瓦剌军不敢贸然进攻。也先采纳喜宁的建议,借议和诱于谦等人前往迎驾,乘机擒获,明军将无首而溃。于谦一方面派王复、赵荣去瓦剌军营进见英宗,另方面针对朝廷有些人想议和的心理提出,现在只管备战,其他一概不闻。也先议和的阴谋没有得逞。

十三日,也先集中主力进攻德胜门。于谦早料到瓦剌军可能要从这里进攻,就派石亨预先埋伏于德胜门外道路两旁的空房中,明军只派少量精骑迎战瓦剌军。接战后,佯装败退,瓦剌军以万余骑追来。待瓦剌军进入明军伏击圈时,范广出敌不意,指挥神机营突发火炮、火铳,同时,石亨所领伏兵突起夹攻。瓦剌军大败,有“铁元帅”之称的也先的弟弟孛罗和平章卯那孩都中炮身亡。瓦剌军又转攻西直门,明守将都督孙镗率师迎接。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明军斩敌前锋数人,迫其北退,孙镗又率军追击。瓦剌军合围孙镗,孙镗尽力拚杀,一度退到城边。幸高礼、毛福寿和石亨率兵前来增援,瓦剌军三面受敌,被迫退去。

这次战斗后,于谦根据战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重新作了部署,加强了西直门和彰义门之间的军事力量,命毛福寿于京师西南各要口设置伏兵,以待策应。将领之间要加强联系,互相应援。瓦剌军在德胜门和西直门受挫后,又在彰义门发动进攻。于谦命武兴、王敬、王勇率军迎战瓦剌军。明军神统、弓矢、短兵前后相继,挫败了敌军的前锋。但明军自己也乱了方阵,瓦剌军乘机反击,明军败退,武兴中流矢死。瓦剌军追到土城,土城一带的居民,掷砖投石,阻遏了瓦剌军的进攻。明援军赶到,瓦剌军仓皇逃走。

也先原以为明军不堪一击,京师旦夕可陷。但经过5天的激战,明军屡获胜利,士气旺盛。瓦剌军屡败,士气低落。

而进攻居庸关的5万瓦剌军,因天大寒,明守将罗通汲水灌城,墙壁结冰,瓦剌军无法进攻。经过7天的战斗,瓦剌军的进攻均被击退。罗通三次出关追击,斩敌无数。也先又听说明援军将集,恐断其归路,遂于十月十五日夜下令北退。于谦命明军乘胜追击,二十四、二十五日明军在霸州(今河北霸县)、固安等地大败瓦剌军。各地人民因不堪瓦剌军的骚扰,也组织起来进行袭击。明军夺回了瓦剌军沿途掳获的许多的百姓和财物。至十一月初八日,瓦剌军退出塞外,京师围解。

京师保卫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也先退走后,声言要送英宗回朝。明廷内部出现了议和妥协的苗头。于谦沉着谨慎,指出也先的阴谋在于借此向我索取财物,万万不能中敌人的奸计,申戒各边镇将帅要一如既往地做好防御工作。也先在景泰元年(1450年)的几次侵扰边寨均被明军击退。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卫力量,于谦又对京军三大营进行了改编。明朝边疆和京师防守力量的增强,使也先无隙可乘,也先利用英宗进行诱降、胁和、反间的政治阴谋又被明朝识破,拒绝与他议和言好。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恢复与明朝的通贡和互市,也先于景泰元年八月无条件将英宗送回北京,恢复了与明朝的臣属关系。这充分显示了于谦领导明军抗击瓦剌军、保卫京师的彻底胜利。英宗回到北京后,当了名誉上的太上皇,幽居南宫。

于谦受命于危难之际,领导明朝军民打败了瓦剌军大规模的武装进攻,保住了京师,使明朝在军事上转危为安。京师保卫战的胜利,除了军民的支持外,于谦正确的战略决策和卓越的指挥才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胜不骄,败不馁,临危不惧,自始至终保持清醒头脑,果断沉着,迫使敌军在武战不胜、求和不成的条件下就范。他号令严肃,赏罚分明,因而能做到“片纸行万里,无不惴惴效力”。于谦“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优秀品质永远值得后人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百大武将排名: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战神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百大武将排名、文治大于武功者滚粗冷兵器时代优先,对外作战优先,屠城、虐待士兵者降低排名甚至不上榜。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名将众出,很多名字都是耳熟能详的。那么在排名上谁更胜一筹呢?我们在这里揭晓答案。好男儿谁没英雄梦呢?血战沙场,马革裹尸,为国为民,保家戍土!一起来看看,那些叱咤疆场的历代英雄吧

  •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状元?南宋状元文天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状元不计其数,其中也不乏文武双全、英名盖世的天下奇才,然而,最为后世钦敬的却是南宋(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被后人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我却说,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状元。文天祥原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 号文山, 江西吉州庐陵(今吉安县)人。据我所知,文天祥之所以得到后

  • 斯大林晚年为何性情大变 私人医生日记透露隐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一名私人医生的日记21日首次在俄罗斯报章上刊登,揭露斯大林可能因吸烟过量而患上脑动脉硬化,严重损害他晚年时的决策和行动能力,甚至无法分辨敌友和好坏,使他喜怒无常的性格变本加厉。斯大林1953年临终前,米亚斯尼科夫是其中一名在其病榻前照料的医生之一。俄国《莫斯科共青团报》前(21)

  • 王政君如何间接将西汉王朝推向灭亡?真实王政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王政君的命运实在波折:还没等到出嫁先夫就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做了太子妃生下了儿子得以“母以子贵”,逐渐成为掌握实权的皇太后、太皇太后。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将西汉王朝推向灭亡的就是她的侄子王莽。政君,西汉元帝的皇后,汉元帝时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后经成帝、哀帝、平帝三朝,贵为天下国母,先后以皇太后

  • “圣人可汗”隋文帝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杨坚,被称为圣人可汗的他,被儿子杨广给毒死了,在位23年,终年64岁,葬于泰陵。一代圣君,就此消逝,而他留下的遗产——五个儿子却是没能如他所料那样相亲相爱,互帮互助。最初,杨坚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跟独孤皇后就是情深意重的模范夫妻,杨坚对独孤皇后发誓,绝不许孩子们有

  • 邓禹是怎么死的:东汉开国第一功臣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邓禹是汉光武帝刘秀身边的谋士,汉明帝刘庄时期,评选东汉帮助刘秀打天下功劳最大的《云台二十八将》中NO.1。宋代军事理论家何去非曾将邓禹视为刘秀能够成就霸业的关键人物,比之为西汉的萧何。邓禹是谁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和刘秀老婆阴丽华是同乡。邓禹从小的学习成绩很好,十三岁就到京城长安最有名的大学学习新

  • 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是谁?汉献帝刘协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汉献帝刘协不仅享受天伦,寿终正寝,死后以天子规格和礼仪下葬,而且他在有生之年还广施仁政,悬壶济世,造福一方,为民传颂,堪称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破巢之下几完卵?亡国之君多悲惨。在历史上,亡国皇帝被毒害、刺杀、砍头的例子不胜枚举;而那些有幸能够委曲求全、苟活性命的,其结局自然又是另一番境

  • 末代太子朱慈烺的悲哀:国破家亡后下落无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老八临死前给雍正的信,任伯安下场,与国破家亡有关的成语

    朱慈烺:末代太子的悲哀仁者可急中生智,奸诈之流也有临危之小聪明。多尔衮很快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好主意,那就是——让人指出太子是假的,以“冒充太子”之罪将太子杀掉。恐怕没有一个末代太子比朱慈烺更惨的了。首先,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由于他父亲崇祯风风火火地想把国家治理妥当,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 盘点:世界历史上活活把自己撑死了的八大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活得生不如死的名人,历史上被烧死的名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1、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亚历山大大帝,生于马其顿王国首都派拉城,曾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十八岁随父出征,二十岁继承王位。是欧洲历史上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马其顿帝国最富盛名的征服者。他雄才伟略,勇于善战,领军驰聘欧亚非大陆,使得古希腊文明广泛传播,是

  • 《平凡的世界》改编大结局 准备好掉眼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平凡的世界大结局解析,平凡的世界最后结局,平凡的世界田晓霞结局

    由上海尚世影业、北京电视台、华视影视、上海源存影业出品,著名导演毛卫宁执导的农村情感大戏《平凡的世界》即将迎来收官大结局。这部改编自路遥同名小说的农村大剧集结了王雷、佟丽娅、袁弘、李小萌以及资深戏骨刘威、尤勇智等实力派演员倾情演绎。自该剧开播以来历时近一个月的播出,引发了大量社会关注和讨论,口碑收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