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杨洪简介: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杨洪简介: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19 更新时间:2023/12/12 21:19:05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洪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杨洪(?―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治今四川彭山县东)人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刘璋时历任诸郡吏。刘备定蜀,任为功曹。诸葛亮向他征询意见,他认为汉中为益州咽喉,无汉中则无蜀,甚合亮意,擢为蜀郡太守,又转益州治中从事。刘备征吴失利,汉嘉太守黄元举兵反,迫成都。时诸葛亮赴白帝城探望刘备,杨洪即太子,遣其亲兵讨元,生俘元。建兴元年(223年),赐爵关内侯,复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后为越骑校尉。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建兴六年(228年)卒于任上。

人物生平

兼任太守

刘璋担任益州牧时,杨洪曾在益州多个郡中任职,刘备夺取益州以后,犍为太守李严任命杨洪为功曹。后来因李严意欲搬迁犍为郡的治所,杨洪极力劝谏未被采纳,于是辞去功曹职务,请求退居。李严打算推荐杨洪到州府,任蜀部从事。刘备前往征夺汉中时,急信要求朝中发兵援救,军师将军诸葛亮以此事询问杨洪,杨洪说:“汉中之地为益州咽喉,我国存亡的要害之机枢,如果没有汉中则没有蜀国,这是家门口的祸患;如今形势,男人应当参战,女子应参加运输,发兵往救还有什么疑虑的!”当时蜀郡太守法正随刘备北往,诸葛亮于是上表奏任杨洪兼任蜀郡太守,各项事情都办得很有条理,于是让他正式任职。不久,转任为益州治中从事。

生擒黄元

刘备称帝后,便出兵征讨东吴,发动夷陵之战,但最终被击败,退到永安。汉嘉太守黄元听闻刘备患病,而自己向来和诸葛亮不和,害怕一旦刘备逝世,诸葛亮当权后会遭到报复,于是举兵据郡反叛,焚烧临邛城。当时诸葛亮东往探望刘备病情,成都防守单薄空虚,所以黄元更加无所忌惮。杨洪当即启奏太子刘禅,派遣他的亲兵,将军陈曶、郑绰讨伐黄元。大家议论认为黄元如果不能围攻成都,就会由越巂而占据南中。杨洪说:“黄元一向性情凶暴,不讲恩信,怎么会做到这一步呢?他不过想沿江东下,希望主上平安,将他捉拿处死;如果主公有什么不幸,他只会投奔东吴求其活命罢了。命令陈曶、郑绰只在南安峡口堵截便可抓获他。”陈曶、郑绰按照杨洪所言去作,果然生擒黄元。建兴元年(223年),赐爵关内侯,再次被任命为蜀郡太守、忠节将军,后来担任越骑校尉,继续治理蜀郡。

卒于任上

建兴五年(227年),丞相诸葛亮北上驻守汉中,打算任命张裔为留府长史,询问杨洪的意见,杨洪说:“张裔天资聪明敏锐,善于治理繁杂事务,以他的才干确实能够胜任,但他的性情不太公平待人,恐怕不能让他单独任职,不如留下向朗。向朗性格中伪饰的成份少,张裔跟随您,尽量发挥他的才干,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起初,张裔与杨洪年少时十分友好,张裔在东吴流放,杨洪前往张裔家属所在的郡视察,张裔的儿子张郁在郡中当吏员,因小有过失受到惩罚,丝毫也不给予原谅包庇。张裔从东吴回蜀后听说这件事,深为忿恨,与杨洪的友情有所冷淡。待杨洪见诸葛亮出兵后,亲自到张裔那里,把自己与诸葛亮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张裔。张裔回答杨洪说:“你留下我的话,丞相是不会阻止的。”当时有人怀疑杨洪想自己作长史,也有人怀疑杨洪知道张裔对自己不满,不愿让张裔身处要职,管理后方事务。后来张裔与司盐校尉岑述关系不和,以致于互相仇恨。诸葛亮给张裔的信说:“你过去在陌下的时候,所守军营受到敌人攻破,我心里为你担忧,以至食不知味;后来你被流放南海,我心里为你悲叹,以至睡不安宁;到你从东吴回归后,委大任于你,共同为王室尽力,我自认为与你可说是古代的‘石交’(硕交、石友)。作为交谊坚固的朋友,相互之间就应帮助对方除掉仇敌,割下自己骨肉来表明自己的诚心,即使这样也无相谢的必要。况且我只是有意委托岑述,而你就不能忍受了吗?”议论者从诸葛亮的批评中知道杨洪并没有私心。建兴六年(228年),杨洪在任上去世。

人物性格

杨洪年少时不好学问,但忠心耿耿,心地清亮,忧虑公家事务就像自己私家的一样,侍奉继母极为孝顺。

开始时杨洪为李严手下的功曹,李严尚未到犍为而杨洪已作了蜀郡太守。杨洪又收纳门下书佐何祗,何祗颇有才干计谋,用他作郡吏,几年后便当上了广汉太守,当时杨洪也还在蜀郡太守任上。所以西部地区人们都佩服诸葛亮能做到人尽其用。

人物评价

杨戏:越骑惟忠,历志自祗,职于内外,念公忘私。

陈寿:①杨洪乃心忠公。②洪少不好学问,而忠清款亮,忧公如家,事继母至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祁钰已经上位八年之久了 夺门之变时为何无人救驾朱祁钰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朱祁镇和朱祁钰后来,大明风华朱祁钰上战场,如果朱祁钰杀了朱祁镇

    对朱祁镇和朱祁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祁镇夺门复辟之时,朱祁钰登基已有八年,为何身边无人救驾?引言《过清华宫》中有言“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在古代,皇帝就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拥有者,人人都羡慕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却鲜少有人能真正明白,成为睥睨众生的帝王

  • 朱祁镇重新上位之后 朱祁镇为什么要杀于谦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于谦为什么不让朱祁镇复位,于谦为什么不支持朱祁镇,朱祁镇干嘛杀于谦

    你真的了解朱祁镇和于谦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朱祁镇处决于谦,只是“夺门三功臣“的错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的这首诗,体现了于谦不怕苦难,正气凌然的形象,他在青年时期就做好了要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准备。而他,的确做到了。于谦生于

  • 三国时期蜀汉谋臣廖立简介:被诸葛亮评价为荆楚一带的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裴松之评价诸葛亮,三国时期东吴主要谋臣及武将,诸葛亮对蜀汉的贡献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廖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廖立(生卒年不详),字公渊,武陵临沅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荆楚一带的奇才。刘备的荆州南

  •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刘琰简介:官居高位却不参与政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董卓对袁绍说刘氏种指谁,刘秀为什么废郭圣通,汉朝最高行政长官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琰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琰(?-234年),字威硕,豫州鲁国(治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刘琰于刘备在豫州时即开始

  •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霍峻简介:死后,刘备亲率群僚临会吊祭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蜀汉的谋士,蜀汉第一谋士,三国时期有诸葛亮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霍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霍峻(178年—217年),字仲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其兄霍笃曾在故乡聚部

  • 明朝开国功臣汤和为什么躲过了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开国元勋的结局,明朝善终的开国功臣,明朝唯一善终的开国功臣

    明朝开国功臣汤和为什么躲过了一劫?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元璋原是穷苦的百姓,一步步走到皇位,不仅靠的自己才能,还有一开始就支持的拥护者,才导致立国后,开国功勋很多。但是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功臣呢?不仅是因为自己的残忍,还有替子孙铲除后顾之忧,建国后功臣的用处不大,

  • 朱棣登基后,朱标的子女后代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登基后,朱标的子女后代是什么结局?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一般而言,太子无缘当皇帝就在太子的兄弟另外重新找人,但明朝皇帝朱元璋却没有,因为在当时,朱元璋的思想是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嫡长子死了就只能传给自己的嫡孙了,但因朱标的嫡长子也去世了,所以就只能让朱

  • 除了姜维,蜀汉后期还有哪些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姜维之后是谁,姜维手下的将领,姜维是文将还是武将

    除了姜维,蜀汉后期还有哪些名将?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事实上,蜀汉后期除了姜维,就没有什么大将,这是为什么呢?在蜀汉历史上,我们最熟悉的当属“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这五位勇将了,他们可以是这个时代的翘楚,中期,也有天下闻名的征西大将军魏延和镇北

  •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霍弋简介:曾平定交阯、日南、九真三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时期有诸葛亮吗,弋阳郡,三国濡须口在哪里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霍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霍弋(生卒年不详),字绍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霍峻之子,三国蜀汉至西晋初时将领。刘备时为太子舍人

  • 崇祯杀袁崇焕是因为反间计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崇祯皇帝是昏君吗,崇祯皇帝后悔杀袁崇焕,崇祯为什么要杀死袁崇焕

    对崇祯和袁崇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皇帝决心处死袁崇焕,真的是因为他中了反间计吗?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明代著名抗清(后金)将领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其最重要的两条罪名就是擅自与后金议和以及擅自处死大将毛文龙。我们后世普遍认为崇祯帝诛杀袁崇焕是因为他中了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