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历史上的奇葩校长:国子监祭酒跳舞哄皇后

盘点历史上的奇葩校长:国子监祭酒跳舞哄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813 更新时间:2023/12/13 23:45:49

为升官丑态百出的祝钦明

唐中宗时,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祭酒(即校长)祝钦明为了快速晋升,不把精力放在公务教学上,而总是打歪主意。《新唐书·祝钦明传》记载,韦后觊觎皇权,一心想做第二个武则天。天子将去南郊祭天之际,韦后非常想参与这一仪式,借此可进一步夺权。祝钦明揣摩到她的意图,上疏引经据典,论证韦后应当助祭。本来是一些站不住脚的歪理,中宗还是被蒙蔽采纳了这个建议,韦后当然对祝钦明非常感激。

韦后亲戚办婚礼,中宗、皇后在公众宴请群臣。祝钦明为博韦后高兴,自荐当场跳一支名为“八风舞”的舞蹈。可是祝钦明其实体态臃肿,动作笨拙,在大庭广众之下摇头晃脑,左顾右盼,极尽丑态。

后来,祝钦明被言官弹劾“谄媚奸邪、品行恶劣”,不但升官美梦破灭,还被贬到偏远的地方任职。

胆小怕事猜错圣意的费訚

明代黄瑜《双槐岁钞》第九卷记载,明朝成化年间,宪宗朱见深准备在万岁山上搭建一座棚子,用来远眺风景。针对这一有劳民伤财之嫌的无益项目,太学生虎臣上了一份言辞恳切的奏章,劝谏宪宗不要继续搭建。国子监祭酒费訚闻讯后惊慌失措,担心学生的“胡言乱语”惹恼了宪宗,怪罪下来,自己也要被连坐。于是他让学生们对虎臣进行“批斗”,把这个“愣头青”用铁丝绳索捆绑起来,等候上面发落。不料,宪宗却对虎臣的奏章大加赞赏。他下旨拆掉了修建中的棚子,并且对虎臣进行嘉奖,让吏部在遴选官员时,给虎臣安排个七品的职务。这下虎臣名声大噪,而胆小怕事、不能领会圣意的费校长则糗大了,面对太学师生们时无地自容。

厚颜无耻趋附太监的校长

王云凤是明武宗正德年间的国子监祭酒。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记载,当时太监刘瑾专权跋扈,身为国家最高学府长官的王云凤不顾身份,频频向刘瑾百般献媚。一次,王云凤荒诞地上疏请刘瑾亲自莅临太学指导。刘瑾还算是头脑清醒,说什么也不肯去丢这个人。王云凤的另一封上疏,建议把刘瑾推行的一些措施刊印成律令,颁布天下以流传后世,实在令人作呕。王云凤最过分的一次献媚,是关于减少国子监生员数量的奏请,他在上书中说:现在监生有2200多人,国家供给他们的生活费,耗资巨大,应该减少到1200人,且多数应打发回家,让他们自谋生计,到开科时候再来京城考试就行了。上疏之前刘瑾还在显赫中,上疏不久后就倒台了。所以这一言论被广泛地公开批评,人们知道这又是奉迎刘瑾个人私意的马屁奏章。裁减国子监规模,不管监生的生活,看似为节约财政投入着想,实则是断绝人才后路,属误国谬论。明武宗也作出明断,驳回了王云凤的荒唐奏章。

无独有偶,明朝后期国子监又发生了一起巴结宦官的丑闻,这次的当事人是副校长——司业朱之俊。《明史·阉党传》记载,当时明熹宗宠信太监魏忠贤,国子监一名监生陆万龄为博取魏忠贤的欢心,提出建议,要在国子监的旁边建一所魏忠贤的祠堂,让这个太监能与孔子并尊。朱之俊接到这个建议后,居然同意了,并开始筹建,幸好此时明熹宗驾崩了,才没来得及成为现实。

缺乏个人修养的王维

明朝嘉靖年间,华州(今陕西华县)人王维桢任南京国子监祭酒。清代梁维枢《五剑尊闻》卷十记载,一次,王维桢从南京回老家,途经河南。河南太守好心好意派手下人拿着名帖去迎接他,王维帧却大发雷霆。他嫌太守没亲自前来,对自己不够恭敬,居然把太守手下人给鞭打了一顿。这下太守当然不干了,就开始报复,下令把王维桢软禁在客栈里,不给吃喝,还严令城中大小店铺都不准卖食物给王维桢。这样一连三天,王维桢几乎饿死了。幸亏一位已经退休的高官出面说情,王维桢才脱离窘境。

王维桢长途奔波回到家乡华州后,华州太守闻讯后来拜访他。王维桢又不知犯了哪根神经,推说有病,拒不见客。太守央求家奴再去通报一次,王维桢却大声呵叱说:“我都已经谢绝了,他还说什么?”家奴不敢出去告诉太守,太守傻傻地等了大半天也不见王维桢回话,恼羞成怒地回去了。后来,王维桢也许感觉有点内疚,前去太守府回拜想表示歉意。华州太守却不依不饶,抓住机会羞辱一下王维桢。他让家人把王维桢让进大门,反锁了大门却不出来见客。王维桢半天进退两难,最后克制不住了,就破口大骂,华州太守也在屋中对骂。后来两个官员也觉得这样太失体统,都向上级写报告请求处罚,但事情还没个结果,王维桢就在一次地震中意外身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功盖一代入凌烟阁:权倾天下得善终的传奇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781年,汾阳王郭子仪逝世。他是唐代的传奇人物。“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功高盖主却得善终的人物。郭子仪,华州郑县人,武举出身。安史之乱时担任朔方(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安史之乱爆发,给唐王朝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震撼,唐玄宗实在是无法可想的情况下派郭子仪率兵东讨叛军

  • 北宋太监童贯因何被封王?北宋六贼之童贯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童贯(1054年—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人,北宋权宦,“六贼”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助蔡京为相,京荐其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时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宣和四年,攻辽失败,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

  • 震惊:明朝第一贪污犯刘瑾可以成为当时世界首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究竟谁是明朝第一贪污犯、第一反贪案,学界似乎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有人认为是郭桓,有人认为是胡惟庸,等等;而我个人还是认为是刘瑾,毕竟他贪的钱财是最多的,他也是个人遭到处罚最严酷的(凌迟)。刘瑾(1451—1510年),陕西兴平人,明代宦官,大贪污犯。本姓谈,6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

  • 在水浒传中有虐尸癖的心理病人是哪位梁山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水浒传中被自己人陷害上梁山的有,水浒传中被杀的落第秀才是谁,水浒传中滥杀无辜的好汉

    虐尸癖,是一种很恶心很变态的心理疾病,得了这种心理疾病的病人,都喜欢虐待死者的尸体,很不人道。虐尸癖除了现实生活中存在之外,大部分的普通人了解到虐尸癖都是从一些恐怖电影上了解到的,因为有的恐怖电影专门讲变态人士,通过虐尸的场景,来刺激大家的感官,来达到一种恐怖的气氛。但是,专门讲英雄好汉,正气凛然的

  • 谁创下中国史上最牛的战绩:十三骑兵破敌万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史上最牛的游戏3,史上最牛外交官,王猛不死能否统一天下

    唐朝开国名将王君廓是并州人,少小孤贫。在《隋唐演义》中,他是瓦岗寨的先锋,留着一把威风凛凛的大胡子,手提一把关刀,外号叫做“赛关公”。在历史上,王君廓也是一员虎将,王君廓曾率军劫掠邯郸。邯郸人王君愕劝谏道:“当今英雄并起,您应等待各方势力角逐出胜利者,然后投靠,如此则富贵可图。现在你没有尺土之地,也

  • 隋唐英雄18好汉排序,李元霸VS宇文成都谁排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宇文成都为什么打不过李元霸,李元霸和宇文成都什么关系,宇文成都和裴元庆谁厉害

    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盏灯,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谁也惹不起,为头一条好汉;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是以后瓦岗山头号猛将;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

  • 宦官也疯狂!创造“五大记录”冠绝历史的胡须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宦官小说,郑和是太监吗,宦官是什么意思

    宦官,在中国历史上是浓重的一笔。宋朝、明朝等朝代都有一些权利熏天的宦官,他们把持朝政,无恶不作。宋钦宗时,权利巨大的宦官一茬接一茬,不断的涌现出来。本文要说的这位宦官叫:童贯。历经宋微宗和宋钦宗。人称蔡京为“公相”,称童贯为“媪相”。童贯的形象跟我们平时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宦官形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史书

  • 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隋朝鲜为人知的大隋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罗士信为什么没有在隋唐英雄排名,隋朝四贵,隋朝第一大将

    导读:隋朝自581年杨坚取代北周,自立为帝开始,至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杀,李渊废隋建唐结束,隋朝仅仅存在存在38年。历史上通称隋唐并称,但昙花一现的隋朝往往被289年国祚的唐朝所掩盖。隋唐之际风云际会,人们往往熟知秦琼、尉迟恭、李靖、李勣等唐初名将,而对隋朝的名将却知之甚少,应读者朋友的要求,

  • 揭秘:历史上最传奇最成功的太监其实是童贯!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第一大太监,太监传奇,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太监

    童贯,开封人,字道夫,号称北宋“六贼”之一。童贯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般的悲喜剧色彩。他的一生中,开创了几项中国历史之“最”:中国历史上握兵时间最长的太监;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中国历史上获得爵位最高的太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使外国的太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册封为王的太监。长相英俊人们对童贯的印

  • 宋徽宗为何重用蔡京:宋朝第一奸臣蔡京的官场沉浮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蔡京对宋朝的贡献,南宋投降元朝的文官,宋朝蔡京是一个什么样人

    宋徽宗的知音蔡京是宋徽宗艺术上的“知音”、政治上的“导师”、生活上的“良伴”,正是他引导着宋徽宗一步步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蔡京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很早就得中进士,跟他的弟弟蔡卞一起做朝廷的中书舍人,类似于现在的国务院办公厅副主任,才能很早就得以显露。另外,前面提到的北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