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历史上最传奇最成功的太监其实是童贯!

揭秘:历史上最传奇最成功的太监其实是童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74 更新时间:2024/1/8 9:34:49

童贯,开封人,字道夫,号称北宋“六贼”之一。童贯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般的悲喜剧色彩。他的一生中,开创了几项中国历史之“最”:中国历史上握兵时间最长的太监;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中国历史上获得爵位最高的太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使外国的太监;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册封为的太监。

长相英俊

人们对童贯的印象,大概都来自于《水浒传》。当时童贯官拜掌控朝廷军事大权的枢密使,围剿梁山草寇责无旁贷。然而,当他统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的时候,却中了十面埋伏,被杀得只身逃回了汴京。但是至于童贯长得什么样,书中就没有详细描述了。其实翻一翻《宋史》,首先就能看到对童贯的外貌描述。

其人有三大特点:第一是“颐下生须十数”,颐,便是下巴,也就是说童公公的下巴不同于一般公公,他的下巴是“生须十数”,可毕竟还是比不过一般的成年男人,所以胡子可以数的清楚,只有稀稀拉拉的“十数”。但如果按照古人“须长为美”审美标准,童公公仅凭这“十数”便足以笑傲群宦了。第二是“状魁梧,伟观视”,说明这位童公公不但英俊,而且很魁梧,看上去还很伟岸,委实是一个“长身丽人”。第三是“皮骨劲如铁”,双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一眼望去,阳刚之气十足,不像是阉割后的宦官。这可能和他年近二十岁才净身有关。

“仗义疏财”

童贯为人出手相当慷慨大方,只是他仗义与疏财的对象都是那些后宫嫔妃、宦官、宫女,以及能够接近皇室的道士、天子身边的近臣。这样皇帝耳边经常可以听到关于他的好话。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阳刚外形的人,却性情乖巧,心细如发,对皇帝的心理具有极强的洞察力,每每能够事先预知皇帝的意趣意图,于是说话做事很少荒腔野板,从而大得皇帝欢心。

童贯净身入宫时,便拜在同乡、前辈太监李宪门下作徒弟。这位李宪是神宗朝的着名太监,在西北边境上担任监军多年,颇有些战功。童贯读过四年私塾,有些经文根底,跟随李宪出入前线,又打下了军事上的根基,很有点能文能武的味道。加上他曾经十次深入西北,对当地的山川形势相当了解。这使他在宦官中很不寻常。不过,看起来李宪对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提拔照顾,致使童贯进宫二十余年,始终没有出人头地。如果不是赵佶这种性情的人作了皇帝,或者换句话说,如果神宗皇帝能多活二十年的话,他说不定会默默无闻地老死在皇宫里。

老谋失算

从时间上推算,徽宗入继大宝时,童贯已经四十八岁。这个年龄,正是人生经验、阅历、精力臻于巅峰之际。徽宗以内廷供奉官的名义,派他到杭州设明金局收罗文玩字画,第一次为他打开了上升的通道。一般说来,内廷供奉官大体相当于皇宫的采购供应处长,并不是一个多高的职位,却是一个很有油水的肥差。童贯没有满足于捞取好处,他对这次机会的利用,称得上老谋深算,意味深长。

据《宋史》记载,童贯进宫后,以其办事才能和宰相蔡京的推荐,颇得徽宗重用,顿时风生水起。公元1111年,即政和元年童贯进太尉,领枢密院。从此,童贯位列三公,宣和七年,童贯因收复全燕之境,封广阳郡王,统率大军重镇边疆,驻扎大原。当时,金已灭辽,大举兴兵南侵。童贯见大势已去,由大原遁归汴梁,且不听钦宗令他留守汴京的命令,而随徽宗南巡。于是,大学士陈东等上书劾蔡京、童贯等六人为误国六贼。童贯的主要罪名是“结怨辽金,创开边隙”。其实辽金之怨非童贯所结,边隙亦非童贯所创。童贯掌握兵权二十年,在与夏、辽,金战斗中,有胜有负,但还算尽力,并无投敌误国。北宋之亡,根本在于朝庭腐败,经济崩毁。童贯为众矢之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出身太监,朝中大臣多看不起他。加上童贯骄恣而为,上下结怨。徽宗禅位,钦宗登基,童贯失恃,靖康元年,也就是公元1126年,被一连三贬。

虽然童贯被贬谪,人们仍畏他诡诈,畏他勇力,所以,张澄奉诏追斩童贯,不敢轻意动手。张澄一路追到南雄州,先派随员上门“拜谒”童贯,假称有圣旨赐给茶叶、药物,要童贯回京担任河北宣抚,明天中使即可到来传旨。童贯信以为真,拈须而笑:“还是少不了我!”并留下张澄派来的随员。第二天上午,张澄来了,童贯欣然出迎,跪接圣旨,张澄当即宣诏,申斥童贯十大罪状。待童贯省悟过来为时已晚,被张澄派来的随员-刀砍下头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宋徽宗为何重用蔡京:宋朝第一奸臣蔡京的官场沉浮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蔡京对宋朝的贡献,南宋投降元朝的文官,宋朝蔡京是一个什么样人

    宋徽宗的知音蔡京是宋徽宗艺术上的“知音”、政治上的“导师”、生活上的“良伴”,正是他引导着宋徽宗一步步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蔡京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很早就得中进士,跟他的弟弟蔡卞一起做朝廷的中书舍人,类似于现在的国务院办公厅副主任,才能很早就得以显露。另外,前面提到的北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蔡就

  • 朱元璋评元末起义者:忘恩负义的盗贼愚民妖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中秋起义,朱元璋是怎样的一个人,朱元璋的人品

    朱元璋本人就是大元王朝的推翻者。他食元朝之毛,践元朝之土,世受元朝雨露之恩,却起兵打倒了大元,这怎么解释?虽然谁握住了刀把子谁就有了话语权,但要把这个道理讲圆满,也实在太考验人的智商了。朱元璋开始是这样解释的:他当初参加起义,只是为了吃饭活命,并不是为了推翻元朝。他不断强调自己加入起义军实在是迫不得

  • 揭秘战国时期那些奇女子:看女子如何掌权治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秋战国时期的公主,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称呼,历史上掌权的女人有哪些

    一般认为,刘邦的老婆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际上的女皇帝,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来说,这没有错。不过,要是说起女人在一个独立的国度里执掌政权,却是在她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并且还不是一位,而是同时出现了两位,这就是赵国的赵太后和齐国的君王后。秦统一中国以前这段历史被称之为战国,顾名思义,这段时间战火不息

  • 西门庆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家里都有些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西门庆是好人还是坏人,西门庆是什么角色,西门大官人是什么意思

    导读:水浒传中,除了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之外,将剩下的正常人按照职业来划分,大约可以分成:士农工商,这四种。士农工商,国之四民。古代所谓四民,粗略的讲,就是指大学士、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在水浒传中,士,农,工这三种职业还算比较常见。商,就有点少见了。西门庆就是水浒传中比较知名的商人。《水浒传》第二

  • 对比出差距:项羽与刘邦在《史记》中的直接较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邦项羽对比分析,刘邦项羽对比议论文,史记和汉书的区别在于

    楚汉相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之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约于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一百三十卷,卷七是《项羽本纪》,卷八则为

  • 《水浒传》里“四大恶人”:西门庆、高衙内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水浒传又名叫什么名字,水浒传里的李逵,水浒传中的小李广是谁

    水浒里坏人不少,如果以观众的讨厌程度,或许以下四人可能为四大恶人,尽管他们做的事在今天某些人看来并不是事,但由于水浒是观众们耳染目睹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喜怒哀乐来评判,自然会得出内心的结论:第一个人物叫高衙内。他不是高俅,连高俅那最简单的架势都不会,甚至也没有高太尉的运气,能与皇帝接触。居然拜倒在高太

  • 面对当年的胯下之辱,韩信是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能受胯下之辱故事,韩信胯下之辱是真的吗,类似韩信胯下之辱的典故

    面对当年的胯下之辱,韩信是怎么做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提到“胯下之辱”这个典故,想必大家不会陌生,那么飞黄腾达后的韩信,是如何对待当初的无赖呢?众所周知,韩信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将才,自古更是流传着“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说法。小时候的韩信家境贫寒,经常被周围人所耻笑不待见,

  • 孝庄钱皇后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孝庄对董鄂妃鞭尸,历史上真实的董鄂妃,孝庄太后跟慈禧有啥区别

    孝庄钱皇后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女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紫禁城,也就是如今的故宫,从明朝开始,已经走过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这座看似孤傲的地方却因为皇帝与后宫众嫔妃的爱恨情仇而变得温柔,其中有一位女子,她是紫禁城第一位真正女主人,因一场战役命运忽变,结局惨如婉容。她是孝庄钱皇

  • 赵云跟随刘备多年为何没有得到重用 公孙瓒到底说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云一开始是跟公孙瓒的吗,公孙瓒为什么借赵云,公孙瓒为何不用赵云

    还不了解:赵云和刘备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云跟随刘备多年,刘备为何不敢重用他?赵云,从西元200年起,就一直追随刘备,参与过博望坡、赤壁、川、汉中之战等重大战斗,从西元200年至刘备逝世,历时23年。赵云的武力与指挥能力也是众人皆知,可是为什么刘备却迟迟不肯

  • 作为曹操人生中的转折点 曹操是怎么在赤壁之战输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人生三个重要的转折点,人生转折点的感悟,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对赤壁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一生的转折点,曹操是怎么打输赤壁之战的?曹操一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赤壁大战的失利,自从曹操出兵以来,一统北方之后就一直想要实现快速一统的理想。而且建安十三年时,荆州的刘表逝世,无疑是给曹操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新任荆州接管人刘琮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