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秘密立储的用意:因为其父的立储的失败教训

雍正秘密立储的用意:因为其父的立储的失败教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640 更新时间:2023/12/21 5:14:43

康熙帝经过反复比较,最终属意于皇十四子允禵。为了吸取两立两废皇太子的教训,康熙帝决定在册立之前,不再公布储君人选,实行秘密建储。

今北京昌平区有个郑各庄,清代称郑家庄。乾嘉时期的礼亲昭梿曾写道:“理亲王府在德胜门外郑家庄,俗称平西府。”他说的这个理亲王,即康熙帝之孙、废太子允礽的长子弘晳。有清一代,王府建在城外,仅此一例。追溯郑家庄王府的历史,要从允礽谈起。

防范废太子复立成为心病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皇太子允礽第二次被废黜。直至10年后康熙帝病逝,清廷未再册立储君。其间,诸皇子图谋储位,拉党结派,争斗愈演愈烈,极大地牵制了康熙帝晚年的精力,对朝政产生了不利影响。

康熙五十四年夏,准噶尔部突袭哈密,清廷调兵遣将,西征之役拉开帷幕。被软禁于紫禁城内咸安宫的废太子允礽认为,这是自己再次复立的机会。当时恰逢他的嫡福晋瓜尔佳氏患病,医生贺孟頫时常前来诊治。允礽遂以矾水亲笔作书,让贺孟頫送与镇国公普奇,嘱托普奇保举他带兵西征。此事很快被告发,除允礽外涉案者均受惩处,但他仍未死心,继续寻找复立之机。

此时朝中不断有大臣奏请立储,康熙五十七年,满洲正红旗人、翰林院检讨朱天保上密折请求复立允礽为皇太子。康熙帝亲自审讯后,命将朱天保押至平则门(今阜成门),在其父朱都纳看视下正法。此前,虽然不断有大臣奏请立储,但均未提出储君人选。朱天保指名复立,康熙帝深为震动。他感到,废太子在朝中仍有一定影响力,对皇权的稳固是潜在威胁。3年后,汉族大学士王掞再次密奏建储,虽然未提出储君人选,康熙帝却勃然大怒,称王掞等“以朕衰迈,谓宜建储,欲放出二阿哥,伊等借此邀荣,万一有事,其视清朝之安危休戚,必且谓与我汉人何涉……”如何防范允礽复立,成为康熙帝晚年的一块心病。

朝中部分大臣此时仍看好允礽,这同其子弘晳有一定关系。允礽嫡福晋瓜尔佳氏不曾生子,侧福晋佳氏所生长子早卒,她生的二子弘晳就成为允礽的长子。

弘晳聪慧伶俐,自幼为康熙帝喜爱。允礽第二次被废黜时,弘晳19岁。在时人眼中,允礽虽然被废黜,弘晳却一直是康熙帝的爱孙。

吸取教训实行秘密建储

至迟于五十六年底,康熙帝经过反复比较,最终属意于皇十四子允禵.为了吸取两立两废皇太子的教训,康熙帝决定在册立之前,不再公布储君人选,实行秘密建储。由于年事日高,他曾打算于次年春举行册立大典,让新立太子襄理政务,分担其劳。五十七年初,还特令大学士等修改以前定得过高的皇太子仪注。恰在此时,准噶尔部派军攻入西藏,拉萨失守,拉藏汗被杀。于是,康熙帝将立储一事暂且放下,任命允禵为抚远大将军率师西征,其意是待允禵建立军功、班师返京后,再将他册立为皇储。

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允禵率师出征。康熙帝在决策西部军务、日理万机的同时,开始为消除允礽的影响与威胁,保证自己所属意者顺利继承皇位进行一项重要准备。

据满档案记载,允禵出征当月,康熙帝决定于顺天府昌平州内,距京城20余里的郑家庄建造行宫、王府、城、城楼及兵丁营房等设施。康熙六十年十月,郑家庄工程告成。次年三月,康熙帝与大学士、都统的谈话中,首次提及此事:“前因兵丁蕃庶,住房不敷,朕特降谕旨,多发库帑,于八旗教场盖设房屋,令伊等居住。近看八旗兵丁愈多,住房更觉难容。朕思郑家庄已盖设王府及兵丁住房,欲令阿哥一人往住。今著八旗每佐领下,派出一人,令往驻防。此所派满洲兵,编为八佐领,汉军编为二佐领,朕往来此处,即著伊等看守当差。”康熙帝虽然没有指明让哪位皇子移住彼处,但雍正帝继位后透露:皇考已有让二阿哥移住郑家庄之意,“因无明旨,朕未敢擅自办理”。可见,康熙帝拟将允礽移住郑家庄之意,皇子们一清二楚。

秘密建储成为制度

郑家庄府邸乃是废太子将居之所,康熙帝于此不便明言,暂以王府称之。依照常理,康熙帝不会让尚未成年的小阿哥远居郊外。成年皇子中,除去被软禁在原府邸的允禔与幽禁在咸安宫的允礽,其他皇子常被委派办理政务,于康熙帝离京期间,轮班值守紫禁城与畅春园。如果迁居郑家庄,不仅上朝不便,承旨办事也会受到限制。允禔既已软禁家中,无迁移必要;唯有允礽,于紫禁城内幽禁数载,既非长久之计,对再立储君亦有所碍。因此,尽管西征军费浩繁,康熙帝仍决定动郑家庄工程,历时三载竣工。此时,允禵正在西北前线筹划进兵准噶尔的军事行动。康熙六十一年春,清廷决定与准噶尔议和,尽快结束战事。看来,康熙帝准备在允禵班师后,册立皇储之前,将允礽迁往郑家庄。

最终选定郑家庄作为废太子移住之地,康熙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郑家庄距京城相对较远,有重兵驻守,允礽移居于此,被隔离于清朝政治中心之外,不易与京城联络,难以重新聚集党羽。郑家庄临近汤泉,康熙帝晚年百病缠身,足疾犹重,需要常去汤泉疗养。郑家庄又是康熙帝出巡塞外往返京城时频经驻跸之地,在此建造行宫,既便于休憩,也有利于他随时了解废太子动,及时采取对策。

郑家庄王府、行宫建成后第二年,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69岁的康熙帝突然病逝。他册立允禵为储君并移允礽至郑家庄的意愿,均成泡影。皇四子胤禛出人意料地继承皇位,是为雍正帝。

新君继位,废太子允礽十年希冀一朝破灭,精神上受到致命打击。他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雍正二年(1724)十二月逝于景山禁所。允礽生前未曾抵达为他而建的郑家庄“王府”,他死后,雍正帝命择定出殡日期,送至郑家庄,设棚安厝。允礽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赐谥“密”,葬在蓟州黄花山下理密亲王园寝。

将废太子允礽迁往郑家庄,是康熙帝晚年实施秘密建储计划的一个步骤,因康熙帝猝死,这一计划未能完成。雍正帝吸取其父建储失败的教训,于雍正元年宣布实行秘密建储。乾隆帝继位后,将秘密建储定立为制度,为其后历代清帝遵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上官仪:唐朝时期宰相,他为何被下狱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官仪是什么意思,宰相是现在的什么官,武则天杀了上官仪

    上官仪,字游韶,唐朝时期宰相、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龙朔二年(662年),上

  • 刘禅投降时魏延还活着的话 蜀汉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延真实历史结局,魏延不死蜀汉不亡,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将

    对刘禅和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投降时,倘若魏延还活着,蜀汉还能延续吗?魏延不死,蜀汉的灭亡就更快了。一国之战,绝非单纯的武力,而是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魏延的英年早逝,对蜀汉来说,是一件幸事。诸葛亮死后,蜀汉无政治、经济、军事、威望,蜀汉的动荡渐渐

  • 历史上孟古青为何只做了三年皇后 ?顺治帝为何废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最后三个皇帝没有子嗣,皇后,朕错了

    在清朝博尔济吉特是个名声显赫的少数民族姓氏,这个家族中还诞生了好几位清朝皇后。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封建思想中,女子一旦成家就已经和生养自己的家族脱离了关系,自然也不再受家族庇佑。但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一些例外,比如顺治帝的第一任皇后——孟古青。她出身高

  • 蜀汉内有粮草外有援兵 刘禅为什么还要开城门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禅为什么叫阿斗,刘协为什么不去投靠刘备,汉献帝为什么不去找刘备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禅投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内有粮草外有援兵,刘禅并无危险,为什么要急急忙忙开城投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韩信才能出众,本来可以自己占地为王,可是因没有足够的勇气,他想着只做一个诸侯就好。可是他归顺刘邦之后,不仅连诸侯都没有当上,而且最后还没有一个好

  • 春秋时期楚国诞生过哪几位霸主?分别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晋国霸主,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霸主有

    楚国,又称荆、荆楚,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在春秋时期,楚国和齐国、秦国、晋国并称为“春秋四大强国”。彼时,各个诸侯国之间的长期争霸,自然形成了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就春秋五霸来说,《史记索隐

  •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为何会崇拜一个木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宋八大家排名顺序,唐宋八大家几个是宋朝人,为什么唐宋八大家里面没有李白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生活处处有惊喜,倘若你去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的时候,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中国历史上,柳宗元必然是比较出名的一个人,此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

  • 杜正伦:唐朝时期宰相,他为何会被贬?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宋仁宗时期的宰相,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列表

    杜正伦,唐朝时期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正伦出身于洹水杜氏,隋朝时考中秀才,曾授羽骑尉,入唐后担任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并进入秦府文学馆。贞观年间,杜正伦历任兵部员外郎、给事中、中书侍郎、太子左庶子,封南阳县侯。因漏泄禁中语,被贬为谷州刺史,再贬交州都督。后受李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是因为街亭丢失?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马谡失街亭真实历史,诸葛亮为什么用马谡守街亭,历史上的街亭在哪里

    诸葛亮北伐是国时期蜀汉对曹魏发起的五次进攻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在做好了充分准备之后,开始第一次北伐,对外宣称由斜谷道进攻眉城,派赵云和邓芝率领一支偏师做疑兵,占据箕谷,牵制曹魏主力。而诸葛亮则亲率蜀汉大军主力进攻祁山,诸葛亮军纪严明,声势浩大

  • 后世如何评价李义府?他有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搜神记中对后世有影响的作品,张怀瑾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作品,用唯物史观评价李鸿章

    李义府,唐朝时期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义府早年以荐举入仕,历任门下典仪、监察御史、太子舍人、中书舍人。他是唐高宗的东宫属官,因迎合高宗,建议废王立武,被拜为宰相,授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广平县男,并成为武则天的心腹,后又进爵广平县侯。李义府任相期间,

  •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高适、杜甫三人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白评价最高的一首诗,李白和杜甫都经历过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中的李白和杜甫

    安史之乱是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发展得最为灿烂的士气,在这段岁月中,涌现出了无数不同类型的文豪,他们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不少的不俗之作。高适作为盛唐时期的著名边塞诗人,也是这些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