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庞统一句话能改变刘备的想法 诸葛亮为什么阻止不了刘备伐吴

庞统一句话能改变刘备的想法 诸葛亮为什么阻止不了刘备伐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53 更新时间:2023/12/18 7:18:34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和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庞一统句话,能改变刘备,为何诸葛亮却束手无策,任由刘备伐吴?

皆知,刘备有三大谋士,诸葛亮、庞统法正!这三位共同辅佐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刘备,在人生晚年时期,最终鼎足三国,当上了蜀汉开国皇帝。

那么这三大谋士中,谁的功勋最高?当然是诸葛亮,这是公认的。理由一条就足够了:活得比庞统和法正都长!所以诸葛亮干的事最多,以至于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独臂撑天支撑起了蜀汉,开创了一个“诸葛亮时期”(五次北伐)。

但公允来言,诸葛亮最闪亮的时期,几乎都集中在了刘备去世之后。所以若论对刘备的影响,诸葛亮明显就比不过庞统和法正了,其中尤其是庞统!

庞统,堪称三国“最闪亮”的流星,他只跟随了刘备四年,便中箭而死了。但恰恰是这四年中,庞统却做到了诸葛亮一辈子都没做到的事,那就是:改变了刘备!

其实,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后,也曾试图改变刘备。比如在刘表死后,荆州投降了曹操。当时,刘备率着诸葛亮等,曾来到荆州城下。诸葛亮建议刘备:趁机拿下荆州,这样咱就有了落脚点和能力跟曹操掰手腕了。但刘备却道“吾不忍也”,然后就有了著名的“长坂坡之败”。

刘备之所以,坚决不趁机夺荆州,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此人(刘表)待我厚,今从其言(夺了荆州),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从刘备的这句话可以感受到,刘备属于那类“古典骑士”风格。也就是说,别看刘备书读得少,却对“保留古代先贤仁义之风”这事,最为坚定。

因为若是曹操,处于刘备这种困难情况下,他必会夺荆州,且出手是又快又狠,这点从曹操几次三番,强夺徐州就能推断出来。若是孙权呢,也不会犹豫,为了拿回荆州,孙权都敢背后捅关羽(盟友)的刀子。

这同时也是刘备为啥,总是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的真正原因。比如刘备当徐州牧时,非收留吕布,却被吕布反咬一口,夺了徐州,刘备好端端的局面,一下子泡汤了。所以,荆州城下,刘备说出“吾不忍也”,其实依然是延续着这个套路。哪怕有了诸葛亮,都没法改变。

刘备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无论用过去还是现代的眼光来看,都必须要承认,是非常值得赞美的。不过,赞美过后,却要思索一下了。曹操,这位刘备的死对头,要“文凭”,是东汉最高学府太学院毕业,导师是大儒蔡邕!

按理说,刘备的这种思维定式,最该出现在曹操身上。可实际却是,曹操成了三国时最“庸俗”的现实主义者,做事从来不管适合不适合先贤标准,怎么对自己有利,他怎么来。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曹操虽读书多,但却没读傻,反而是越读越“成精”!

而刘备虽“喜狗马、音乐,美衣服”,不喜欢读书,却反而给读“傻了”。所谓“春秋无义战”,刘备却还死抱着春秋大义不放。这种情况下,他如何能应对现实?只能顶着“仁义”的美名,从一个失败,奔向另一个失败。但刘备的这种情况,却被庞统给终止了!

那是刘备在进军西川时,但在这关键时刻,刘备又犯了这毛病,言称:“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此刻,若是诸葛亮的话,估计就不会吭声了。万幸是庞德跟着,于是庞统急眼了,道:“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

即:老大,你要看清现在是什么时候,别活在过去影子里好不好,妄想用过去的那一套再包打天下,那是不行的!跟着就又举例。最终一席话,说得刘备茅塞顿开!开抢刘璋的西川,然后抢汉中,当荆州丢了后,又不顾一切地抢荆州……再也看不见刘备,动不动就道“吾不忍也”了,比曹操都狠!

所以,若论对刘备影响最大的谋士是谁?只能是庞统!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论口才,诸葛亮比庞统还牛,论见识智谋,也跟庞统齐名,可为何诸葛亮,却改变不了刘备,反而在关键时刻,显得那么束手无策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刘备伐吴,发动夷陵之战前,赵云都看出来了,这是分不清主次矛盾,慷慨劝谏,可诸葛亮却一直束手无策,只在事后说,要是法正活着就好了!这是为何?其实,在笔者看来,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促成的。

其一:诸葛亮的性格。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这句话换个说法就是:诸葛亮从来不做出头鸟!故而,关键时刻,总见别人劝谏刘备,而诸葛亮却总是,把最坏的准备做好,竭尽全力的兜刘备的底。

其二:诸葛亮的地位。诸葛亮在刘备时期,主要的职责是内政。即,刘备开疆扩土,诸葛亮把刘备打下来的地盘,治理好,让百姓归心。两人配合得非常好,形成了默契,达到了平衡。所以,刘备从没干预诸葛亮如何实施内政,那么诸葛亮岂能,干预刘备动兵,打破这个平衡?

故而,庞统可以在关键时刻,跟刘备叫板,一句话改变刘备,但诸葛亮却只能束手无策,然后默默做好一切准备,给刘备兜底——这其实,更需要智慧和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古代,皇后身为后宫之主,她的权力位置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来说,皇后是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清宫剧中,后宫永远是不安宁的场所,除了不知情的皇帝以外,其他的女人都在各使手段疯狂算计对方。最为经典的场景就是,皇后与贵妃在皇帝左右,一片欢声笑语之中,两位女人眼神中却是杀机四起。也正因为这种反差性,所以后宫斗争成为了

  • 历史上文天祥因何被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文天祥,字宋瑞,宋末政治家、宋末三杰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1279年,崖山战役正式结束。此役,汉人将领张弘范号称威震天下,并且亲自刻下于此灭宋的碑文。而在这位元朝将军的身后,是10万具浮尸,以及无数大宋忠臣的冤魂。按理来说,此战以后大宋就灭亡

  • 董卓当初势力那么大 董卓最后是怎么输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董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董卓是败于诸侯十八诸侯吗?还是败于天下士人之心?东汉末年,士人对于汉王朝的礼崩乐坏确是十分痛心,但一旦有可以为其效力的机会也是义不容辞,这本身表明了汉皇室在读书人眼中的正统性。封建王朝的正统当然是唯一的,这意味着士人们对于对

  • 正史中魏延在蜀汉是什么地位?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三国蜀汉政权中,随着赵云的去世,当时重量级的名将都已故去,只有魏延一枝独秀,成为中流砥柱,当时的姜维,还只是一名降将,刚刚归降不久,还不能独当一面,因此,魏延当仁不让地成为蜀汉武将中的一哥。史书对魏延的记载,有八个字,基

  • 历史上黄巢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黄巢,曹州冤句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901年,一场可怕的宫廷政变爆发,宰相派与宦官派展开斗争,而这场斗争的直接结果就是朱温攻陷长安。之后不过4年时间,大唐帝国就这样落入了朱温手中,满朝文武的尸体都陈列于白马驿的河边。史书称之为唐朝日落西山。从历史记载来看,

  • 历史上康熙皇十三子胤祥有几个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胤祥,满洲正蓝旗人,和硕怡亲王,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康熙晚年之时,发生了一场重大的灾难事件“九子夺嫡”,给清朝的朝政带来了重创。最终,四阿哥胤禛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下一任的皇帝。而在这场争夺皇位的战斗之中,胤禛自然不会是孤军奋战的,比如十三爷

  • 历史上朱棣病死后,为何没有立即发丧?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永乐大帝朱棣在北征班师的路上,走到榆木川时,病死在军营中,朱棣死时,六十五岁,不算长寿,也不算短命。然而,皇帝驾崩,并没有立即发丧,而是选择封锁消息,秘不发丧,甚至每日继续正常给死去的朱棣上膳食,那么,当时封锁朱棣

  • 历史上张辽的一生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张辽,字文远,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近些年来,人们一直都在纠结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差异,也或许是如此,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人物突然成了大英雄,反而是一些威震天下的演绎人物,最终泯然众人。这之中既有被很多人贬低了无数遍的赵云,也有现在逐渐被抬上

  • 古代官员很早就要上朝了 他们住哪里又是在哪里办公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古代官员上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官员是如何解决上早朝时的住行问题的?早朝后又在哪办公呢?早朝是古代皇帝召集王公贵族和朝廷重臣的议会,在古代凡是能参与早朝的人都属于官职级别比较高,权力比较大的国家高官,但是实际上早朝却让这些人十分发愁,这主要就在

  • 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如何改写自身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如何改写自身命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众所周知汉帝国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是草根出身,所以汉朝皇室不管是在重用人才还是纳妃立后上;只要你有足够的才能,美貌,深得皇帝的赏识,宠爱,不管你是出身王侯将相之家还是平民百姓之家,或者世代出身奴仆,你们的机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