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文天祥因何被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文天祥因何被杀?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789 更新时间:2023/12/15 15:18:47

文天祥,字宋瑞,宋末政治家、宋末三杰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公元1279年,崖山战役正式结束。此役,汉人将领张弘范号称威震天下,并且亲自刻下于此灭宋的碑文。而在这位元朝将军的身后,是10万具浮尸,以及无数大宋忠臣的冤魂。

按理来说,此战以后大宋就灭亡了,属于大宋的时代转让给了大元,很多人因此放下武器,接受了新的时代。

然而,一个国家永远不缺少忠臣,尤其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叫文天祥的人站了出来,他不仅没有向元朝屈服,反而继续坚持斗争,甚至让自己的名声流传千古。

面对这样一个硬骨头,即使是忽必烈这样的强人,不得不对他心目中的软弱宋人啧啧称奇,因此想不惜一切代价招降文天祥。

从历史的结果来看,忽必烈终究是白日做梦。但历史却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文天祥在被劝降时曾有妥协之意,并且提出了一个条件,可惜,居然没有被同意,而且他本人还被杀害。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这段往事,背后牵扯了更多的内容,文天祥宁死不屈,代表了他的忠诚。而当年他无奈的妥协,以及他最终被杀,却是让我们看到了更多那个年代的激荡。

将时针拨回到1278年,这时是宋朝的景炎三年,此时的文天祥驻扎在丽江浦,而他也由原先的书生变成了少保以及信国公。

当时他非常困扰,一方面是因为军中产生瘟疫,导致伤亡数百人,众人都在哀嚎不已。另一方面,文天祥想要请求入朝,但却被新天子拒绝,这让一腔热血的文天祥稍微有些无奈。

面对着这滔滔江水,文天祥似乎又回想起了往事,公元1275年,文天祥响应朝廷号召举兵勤王,可惜被朝廷官场所制,终归没能报国。

之后从公元这一年4月开始,他在东南一地苦苦与元军作战,一方面拉拢地方势力,另一方面苦苦哀求富豪大家,让众人一起配合抵抗元军。

那段日子非常辛苦,他们取得过很多的胜利,他们也遭遇过很多的失败。尤其是当年10月,文天祥遭遇元军疯狂反扑,众人以命相抗,几乎全军覆没。然而,旁边的战友们要么袖手旁观,要么如留梦炎一般从中作梗,最终只能留下鲜血和眼泪。

再后来,文天祥前往江西抗元,先后领导多地起兵,曾经也攻克数县,当时整个江西因此而震动,文天祥的声望达到了最高。

然而,转瞬之间高潮就被镇压,起义的部队纷纷被杀被擒,到最后文天祥只能在1278年带着残兵败将接受少保的册封。

从回忆中惊醒,文天祥已经很清楚,宋朝已经没有了未来,无论是这个懦弱的国家,还是那些坑爹的队友,等待他的未来,只有死亡和毁灭。但文天祥没有犹豫,他还是坚定的迈出了向前的道路,即使在这一天他又得到消息,他的母亲和唯一的儿子病死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就在这一年11月,那个灭亡了宋朝的张弘范铁血出手,引导各路军队突袭了毫无防范的文天祥,一时之间到处都是屠杀,文天祥虽然想要及时抽身而去,但却最终被抓获。

在此期间,文天祥曾经吞食龙脑,可惜没有死成。众人对他的态度非常不一般,没有人真的敢让他就这样死去,因为忽必烈对他非常感兴趣。

其实,以文天祥此时的实力而言,他基本上无法与元朝抗衡,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残兵败将的统帅。

但是,文天祥此时已经成为了宋朝最后的脊梁骨,他在地方起义部队中威望极高。所以,忽必烈认为此人是非常罕见的不是软弱的汉人英雄,同时也认为,此人就是一个典型,若能将其招降,元朝彻底消化宋朝将会更加轻松。

于是,先是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文天祥对其置之不理,而且还作过零丁洋进行反击。之后他又连续绝食8天,但依旧没能殉国,而且还被带到了忽必烈的身边。

忽必烈对其尊重有加,并且反复找众人对其劝说,希望他能够归顺。不管对他许诺多高的官职,不管皇帝的态度有多么诚恳,文天祥始终但求一死。

后来,忽必烈被逼到没办法,只能听从下人的意见,以文天祥的家人还有属下的家属为威胁,希望他能够慎重考虑。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天祥终于进行了妥协,他表示:国家灭亡,那么大臣就必须要以死尽忠,否则就是将自己的抱负和为人的道理全部抛弃。若真的能够拯救那些人,我可以以道士的身份回家,然后以世俗之外的身份作为元朝顾问。

这番话一出,忽必烈原本还非常高兴,而且周围的投降官员也对文天祥颇有一丝不忍,所以都鼓动着让忽必烈安排文天祥回家当道士。

可惜,像留梦炎这样的坚定的投降派,却坚决反对,一方面是因为当年他造的孽,使得文天祥对他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就是,他很清晰的看到文天祥根本不是真心投降,而是想要蓄势待发。

所以,此人立刻劝说忽必烈,文天祥此人注定不会服从于元朝,若将其放归必定是放虎归山,而且若此人得以逍遥,那么包括留梦炎在内的10余位投降派,又该如何自处?

忽必烈不得已只能作罢,但他对于文天祥还是有想法,因此将其留了三年。可惜,到公元1282年,忽必烈最终还是杀了文天祥,一代宋朝忠臣死于元主之手。

对此很多人不能理解,忽必烈一直都想要将文天祥当成典范,他希望将他变成第2个张弘范,那么为何还是下了杀手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所有的一切都酝酿于文天祥的请求之中。对于文天祥而言,他的妥协有无奈还有愤怒,无奈的是这个帝国无可救药,靠他一人根本无法挽回。愤怒的是他不甘心国家沉沦,他还想要蓄势待发。

所以,在忽必烈犹豫的那段时间里,以文天祥为口号的起义此起彼伏,江南始终将文天祥当成反抗的旗帜。所以,忽必烈的信心逐渐文天祥击破,这个过程持续了三年之久,一直到最后,有和尚上书,土星冒犯帝坐星,未来将会有变乱。因此,忽必烈最终将文天祥杀死。

就这样,文天祥为国尽忠。但客观说,文天祥最终还是胜利了,因为他保住了自己的忠诚,同时也击垮了这位元朝统治者的野望,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张弘范,宋朝人的反抗意志是不会被打倒的。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忽必烈此后才会对文天祥那么的念念不忘,他真的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董卓当初势力那么大 董卓最后是怎么输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董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董卓是败于诸侯十八诸侯吗?还是败于天下士人之心?东汉末年,士人对于汉王朝的礼崩乐坏确是十分痛心,但一旦有可以为其效力的机会也是义不容辞,这本身表明了汉皇室在读书人眼中的正统性。封建王朝的正统当然是唯一的,这意味着士人们对于对

  • 正史中魏延在蜀汉是什么地位?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三国蜀汉政权中,随着赵云的去世,当时重量级的名将都已故去,只有魏延一枝独秀,成为中流砥柱,当时的姜维,还只是一名降将,刚刚归降不久,还不能独当一面,因此,魏延当仁不让地成为蜀汉武将中的一哥。史书对魏延的记载,有八个字,基

  • 历史上黄巢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黄巢,曹州冤句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901年,一场可怕的宫廷政变爆发,宰相派与宦官派展开斗争,而这场斗争的直接结果就是朱温攻陷长安。之后不过4年时间,大唐帝国就这样落入了朱温手中,满朝文武的尸体都陈列于白马驿的河边。史书称之为唐朝日落西山。从历史记载来看,

  • 历史上康熙皇十三子胤祥有几个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胤祥,满洲正蓝旗人,和硕怡亲王,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康熙晚年之时,发生了一场重大的灾难事件“九子夺嫡”,给清朝的朝政带来了重创。最终,四阿哥胤禛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下一任的皇帝。而在这场争夺皇位的战斗之中,胤禛自然不会是孤军奋战的,比如十三爷

  • 历史上朱棣病死后,为何没有立即发丧?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永乐大帝朱棣在北征班师的路上,走到榆木川时,病死在军营中,朱棣死时,六十五岁,不算长寿,也不算短命。然而,皇帝驾崩,并没有立即发丧,而是选择封锁消息,秘不发丧,甚至每日继续正常给死去的朱棣上膳食,那么,当时封锁朱棣

  • 历史上张辽的一生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张辽,字文远,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近些年来,人们一直都在纠结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差异,也或许是如此,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人物突然成了大英雄,反而是一些威震天下的演绎人物,最终泯然众人。这之中既有被很多人贬低了无数遍的赵云,也有现在逐渐被抬上

  • 古代官员很早就要上朝了 他们住哪里又是在哪里办公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古代官员上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官员是如何解决上早朝时的住行问题的?早朝后又在哪办公呢?早朝是古代皇帝召集王公贵族和朝廷重臣的议会,在古代凡是能参与早朝的人都属于官职级别比较高,权力比较大的国家高官,但是实际上早朝却让这些人十分发愁,这主要就在

  • 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如何改写自身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如何改写自身命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众所周知汉帝国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是草根出身,所以汉朝皇室不管是在重用人才还是纳妃立后上;只要你有足够的才能,美貌,深得皇帝的赏识,宠爱,不管你是出身王侯将相之家还是平民百姓之家,或者世代出身奴仆,你们的机会都

  • 李世民到底凭什么敢逼李渊下台?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到底凭什么敢逼李渊下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如果说武则天是唐朝最强的女人,那么李世民就是唐朝最强的那个男人,即使后世也曾出现李隆基那样的人物,却也无法超越李世民在政治军事上的成就。众所周知,李世民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成为了太子,而在这场政变中,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兄

  • 历史上朱棣的四个儿子分别是谁?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出生于应天,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靖难之役,朱棣成功攻进了南京,取代了建文帝朱允炆,自己即位为皇帝,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改年号永乐,也就是永乐皇帝,死后庙号为明成祖。朱棣的后宫妃嫔很多,除了皇后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