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朱棣的四个儿子分别是谁?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上朱棣的四个儿子分别是谁?他们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529 更新时间:2024/1/21 22:22:21

朱棣,出生于应天,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靖难之役,朱棣成功攻进了南京,取代了建文帝朱允炆,自己即位为皇帝,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改年号永乐,也就是永乐皇帝,死后庙号为明成祖。

朱棣的后宫妃嫔很多,除了皇后徐氏,即明朝开国名将徐达的长女,朱棣后宫还有至少二十几位妃嫔,其中,还有朝鲜女人。

然而,朱棣后宫妃嫔众多,却只有四个儿子,五个女儿,子女不算多,比起他老爹朱元璋来,可就差多了,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

那么,朱棣的四个儿子,都是怎么死的呢?

朱棣的四个儿子,前三个儿子都是皇后徐氏所生,只有小儿子生母不详。

朱棣长子叫朱高炽,因为朱元璋非常喜欢他,后来被朱棣立为太子,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年号洪熙,他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也就是明仁宗。

朱高炽性格比较内敛,端重沉静,不喜欢运动,喜欢读书,但他身体不太好,可能是因为缺乏运动,他身体很肥胖,而且脚有毛病,行走不便,经常需要两个人搀扶着。

勇武的朱棣看见朱高炽病恹恹的,不像自己,所以不太喜欢他,但因为朱高炽是嫡长子,所以,最后还是被立为太子,最终继承了皇位。

然而,朱高炽福大命薄,当皇帝不到一年,还没过瘾就挂了,因为他得了重病去世了,年仅四十七岁。朱高炽死后,他的长子朱瞻基继位,就是明宣宗。

朱棣的次子叫朱高煦,朱高煦最初被封为高阳郡王,后随其父朱棣起兵靖难,因为作战勇猛,立下了不少战功。这家伙打仗很厉害,很有其父的风采。

朱棣即位为帝后,封朱高煦为汉王,到云南就藩。但是,朱高煦一直不肯就藩,他嫌云南偏远,一直赖在南京不走。朱高煦不仅不走,还有很大的野心,想搞掉太子,自己取而代之,这家伙性格不好,骜不驯,野心勃勃,多次犯错,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棣强令他就藩乐安州,但他仍不悔改。

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朱瞻基继位,朱高煦觉得机会来了,便学其父朱棣,起兵造反,然而,很快失败,朱高煦被迫投降,被废为庶人,遭到囚禁。

后来,皇帝朱瞻基去监狱探视朱高煦,不知道朱高煦发了疯还是脑子进水了,居然故意伸腿绊倒了皇帝。这一下,朱瞻基大怒,下令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罩住,谁知,这朱高煦力大无比,居然一下将大缸顶起来了。朱瞻基一看,压不住他,接着,又下令在铜缸周围点上炭火,把朱高煦活活烤死在铜缸里。这还不算完,随后,皇帝下令,将朱高煦的几个儿子全都杀死,斩草除根。

《国朝献征录·汉庶人传》:一日上欲往视,左右止之,不听。及至,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亟扶起。亟命壮士舁铜缸覆之。缸约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项负之,辄动。积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诸子并死。

朱棣的三子叫朱高燧,永乐二年(1404年),被封赵王。朱高燧恃宠,多行不法,他和二哥朱高煦关系很好,两个人经常密谋夺嫡,时刻想把太子朱高炽搞下去。他们两个经常为非作歹,干尽坏事。

朱棣知道了朱高燧做的坏事太多,大怒,为了杀鸡儆猴,诛杀了他的长史顾晟,褫高燧冠服,后来,多亏太子朱高炽出来求情,才被赦免。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五月,朱棣病重,这时,护卫指挥孟贤等人勾结钦天监王射成及内侍杨庆的养子伪造遗诏,打算趁机毒死朱棣,然后废掉太子朱高炽,让朱高燧即位。一个叫王瑜的人得知消息,立刻报告了朱棣。不久,孟贤等人被诛杀。

朱棣很生气,质问朱高燧,这都是你做的吗?朱高燧非常恐惧,吓得说不出话。这时,太子朱高炽为他辩解说,这都是下人做的,他不知道。因此,朱高燧躲过一劫。

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谋反被抓,尚书陈山建议捉拿朱高燧,因为他和朱高煦谋逆很久,如果不抓朱高燧,日后他也可能谋反,但是,朱瞻基没有同意。

宣德六年(1431年)八月,朱高燧去世,终年五十岁。

朱棣的四子朱高爔,出生一个月内就夭折了,因此,未封爵位。

朱棣的四个儿子,数次子朱高煦死得最惨,被放在铜缸中被火活活烤死,不过,他也是不懂得收敛,自寻死路,咎由自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一个清廉的正四品官员能有多少家产?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清廉的正四品官员能有多少家产?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大清王朝是我国的最后一个王朝,最后在慈禧太后掌权的时候,被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给推翻了。大家看到的清王朝,是这么的腐败和不堪一击。但事实上清王朝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了十多任的皇帝,其中在清朝最鼎盛的时候,是乾隆皇帝

  • 周瑜打黄盖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 里边到底有什么细节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苦肉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周瑜打黄盖中的细节你了解多少?东汉末年,三分天下,魏蜀吴为争一席之地而战事不断,曹操率大军进攻江东。孙权和刘备两家联合抗曹。孙权帐下大都督周瑜和黄盖上演了一出苦肉计: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句歇后语中包含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 曹丕为什么会选择曹叡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曹丕为什么会选择曹叡继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226年正月,曹丕返回了洛阳,从此,曹丕再也没有出兵征伐,而是留在宫中享乐。然而好景不长,或许是曹丕心眼太小,很多事情想不开,也有可能是曹丕生活不加节制,在五个月后,曹丕就身患重病,无奈之下,他只能诏令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

  • 法正活着刘备就不会输吗 诸葛亮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为什么听法正的话,为什么只有法正能劝刘备,三国志战略版刘备法正徐庶

    还不了解:蜀汉法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说,如果法正活着刘备就不会打败,法正作用真的这么大吗?夷陵大战失败以后,诸葛亮曾经哭着说:“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那么,诸葛亮这个话对不对呢?我认为诸葛亮这

  • 诸葛亮不是料事如神吗 诸葛亮最后为什么会累死在五丈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从哪里看看出诸葛亮料事如神,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在什么地方,五丈原

    对诸葛亮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为何会累死在五丈原?“三顾茅庐入凡世,赤壁一战天下闻;呕心沥血为蜀汉,五丈原前终归魂。”三国,一个人才辈出的乱世,卧龙凤雏、枭雄武圣、三国鼎立,都说乱世出英雄,三国就是最好的证明,三国的谋士有很多,但是最知名的还是诸葛孔明

  • 新城公主去世后以皇后之礼下葬,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穿着龙袍下葬的公主,新城公主墓,魏璎珞为什么要在雪地里跪着磕头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朝先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可以说唐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美国的“唐人街”就是最好的见证,“唐人”成为了中国人的另一个代名词,足见唐朝在历史上的

  • 九子夺嫡中受益最大的皇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9子夺嫡皇子下场,九子夺嫡没参与的下场,清朝九子夺嫡故事

    九子夺嫡中受益最大的皇子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大清作为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朝代,想必世人对它并不陌生,大清的前期一度让昔日的中国进入最鼎盛的发展时期,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以及乾隆三代帝王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尽管如此,他们也成为历史上最受争议的帝王。

  • 三国时期力气最大的四个武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时期哪个州最好,三国时期谁的实力最大,三国杀女武将福利

    三国时期力气最大的四个武将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对于一个武将来讲,他的力气大小是他厉害不厉害的标志之一。在战场上非常厉害的武将,他的力气是非常大的,像比如说王不过霸的楚霸王,他的力气就是大得惊人,甚至可以把鼎也举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后人说项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那么三国中

  • 诸葛亮死后 哭的最伤心的人为什么是刘禅和孟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孟获痛哭诸葛亮,刘禅为什么怕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死了刘备没哭

    还不了解:诸葛亮死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去世以后,为什么刘禅和孟获哭得最为伤心呢?尽管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和孟获哭得都很伤心,但是他们的心思还是有所差别的。一、诸葛亮去世了,刘禅为啥哭得那么伤心?对于后主刘禅来说,随着相父诸葛亮的去世,他所赖以依靠的泰山也

  • 夷陵之战诸葛亮没有跟随刘备出战场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如果诸葛亮参加夷陵之战,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深层原因,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赢了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军师中郎将,武官名。三国蜀先主刘备于东汉末年设立军师中郎将,参掌军事。诸葛亮与庞统均曾任此职,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庞统传》。比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曾记载:"先主遂收江南,以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