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马上天子李世民:虎牢关和浅水原奠定其军事地位

马上天子李世民:虎牢关和浅水原奠定其军事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63 更新时间:2024/1/25 6:51:35

说起李世民,那是大名鼎鼎,史家的赞誉似万丈光芒,千古圣君嘛!

扒一扒龙鳞,却发现此君的“宣传工作”也做得很好,贞观盛世么,细算GDP,也不是最高的;勤于朝政么,似乎身前后世诸多帝王累吐血的大有人在;善于纳谏么,宋明的好多皇帝比他更有气量;至于那不光彩的玄武门之变,更是传得走了样,大哥三弟全成了吃喝玩乐的浪荡公子,亲爹高祖李渊成了是非不分的老迷糊。好事放大成了大好事,坏事也涂抹成了好事,直让人一声叹息:历史啊,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文治武功尚可称道,堪称一代圣君,只是……貌似被过分浮夸了。

却有一样,是一点也没浮夸的——打仗。

李世民,不仅是个好皇帝,也是位卓越的军事家。这一点,两千年青史,或褒或贬,却无可否认。

说军事,山西李家,老爹李渊造反前就是隋朝名将,在草原上把突厥追得没处跑,大哥建成,三弟元吉,也全属于不要命的主,这样的家族传统,身为贵族子弟,自小耳濡目染,李世民,想不会打仗都难。

饶是如此,李世民却是最了不起。论武艺,他未必最能打,论战功,哥哥弟弟也不是草包。说他最牛,却只因俩字——境界!

何为境界?别人看不到的,他看得到,别人看得到的,他比人家看得更深更远,这就是境界。

先说李渊造反,太原起兵后,下一步该咋办?李渊部下纷争不休,有?南下取东都的,有说东进的,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唯有李世民,提出一个完全相左的建议:西进,夺关中!

这在好多人看来简直是疯了,那些个各地反军都快当皇上了,争着抢地盘呢,放着中原富庶之地不去打,却往关中跑,为啥?

为啥?只因一句话:谁坐八百里秦川谁得天下。

事实证明,李世民是对的。

李渊的大军向关中进发了,开局很顺利,先灭了隋朝精锐宋老生,却在河东城下碰了钉子。隋将屈突通把城池守得如密封一般,隋朝的增援部队也在火速开进,企图吃掉唐军,内外夹困下,大家有说撤兵回家的,有说继续猛攻的,一时间争得面红耳赤,连李渊本人也没了主意。轮到李世民发言,他又拿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看法。

吵什么吵?这有什么难的,咱绕开他不攻,改道走不就完了。

按照今天教育学的话说:这就叫跳跃性思维。

河东,这个让唐军吵翻天的难题,被李世民跳跃性地解决了。

数万唐军自梁山与龙门进入关中平原,仅留少量部队牵制河东守军。唐军穿过几路隋军的缝隙,竟这样兵不血刃地踏进了关中平原。无险可守的关中地区很快沦陷,进长安,李渊称帝,国号大唐,年号武德。富饶而易守难攻的关中平原,至此完全变成李家的根?地,也成为李渊争天下的最大本钱。彼时李唐,拥兵数十万,坐拥八百里秦川,雄视中原群豪,已然成为逐鹿天下的最强力量。

根据地打下来了,后面就该争天下了,先是陇右的薛举父子,李世民一上来就吃了亏,被薛举杀得大败。不久后薛举病逝,对手变成了儿子薛仁杲,病愈后的李世民再率重兵出击,双方对峙于浅水原,薛家军重兵齐集,士气高昂,数次交战都击败唐军。这样的强敌,怎么对付?

唐军上下倒是意见很多,种种进攻方略,说啥的都有,叽叽喳喳半天,李世民只说了两个字——不打!

众将愣了,不打?那咱来干啥?

不打就不打吧,任你薛军如何挑衅,咱就是坚守不出,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李世民早就找到了对付他的最好办法——粮食。

你不是实力强吗?我先拖住你,然后派小部队断你的运输线,拼战斗力我不如你,拼消耗你可不如我,等把你拖疲拖垮了,然后嘛……

然后就是决战,先派小部队出动,把薛军的精锐引到浅水原,再派重兵合围。薛军果然凶悍,饶是饿着肚子,又被拖了两月,却还是死战不退,计划中的围歼战打成了相持,激战一日,双方都死伤惨重。

眼看就要打成平手了,可别急,李世民还有后招呢。奇袭,李世民亲率2000精骑,突然打击薛军的侧翼,苦苦支撑的薛军终于崩溃了。大胜,全歼,薛仁杲长叹一声:投降。甘肃青海大地,尽落李唐手中。

薛仁杲服了,浅水原一战,非兵不利,战不善,实在是统帅的档次不一样。

还有不服的呢,不服就灭。决定李唐统一大业的洛阳会战打响了,李世民先败王世充,将王世充团团围困在洛阳城,看似中原尽在手中,可意外发生了,另一大豪强窦建德亲率大军支援王世充,兵锋也抵到唐军背后。彼时中原,真正能与李家争天下的只有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家,本想灭一个再灭一个,这下可好,两家全招来了,困于坚城,腹背受敌,这仗,怎么打?

有说撤兵的,有说继续攻洛阳的。可能退么?争天下的事,退一步就是退百步,要让窦王两家合伙了,还有李唐的活路么?可继续攻洛阳,攻下攻不下是一回事,窦建德杀过来,还不全给包饺子了?

李世民做出了第三种决定,也是决定大局的决定:留兵围洛阳,主力回虎牢关消灭窦建德。

虎牢关是窦建德救援王世充的必经之路,唐军大部队严防死守,终于阻击住窦建德部凶猛的攻击,接着双方转入了相持战,经过一个月的拉锯,窦建德部终于走上了薛仁杲的老路,士气低迷,急于速战,下面的事情就成了故技重演了,诱敌、合围、全歼,窦建德部军队的战斗力毕竟比薛仁杲差了档次,也用不着啥骑兵突袭,5万败兵当了俘虏。窦建德本人伤重后被生擒,之后王世充投降,两大最强悍的对手,竟全部经此一战败亡,虎牢关之战,一箭双雕,天下争霸大局,一战定鼎。

一句话,还是他境界高。

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里的独创战法,之后数千年被无数名将有样学样,及至现代解放战争时期还屡试不爽,当然,它有了个更学术性的名字——围点打援。

要是后世的宋太宗有这智慧,幽云十六州早拿下来了。

国家一统了,江山坐稳了,按照哲学的话说,次要矛盾转化成主要矛盾了,啥主要矛盾,争储。

虽然无数史家和评书对李世民的兄弟极尽嘲讽,可那和李世民争太子的俩哥们确非省油的灯。大哥建成,三弟元吉,都是战功赫赫的当世英雄,可建成和元吉别不服,就拿玄武门之变来说事,你们俩的争位招数,不过就是造谣加暗害,或是挖墙脚,再狠也逃不出常规政治斗争的路数,可李世民看得更远,费那劲干吗?打伏击,把你俩杀了,再逼宫,这不就行了,用你想不到却最简单的办法解决最复杂的事,这就是能耐。

他能赢,不是因为他正派,还因为用兵境界高,所以,不服不行。

大哥三弟完蛋了,李世民坐江山了,后面的事情自然让中国人骄傲,外逐突厥,内修德政,中国在他的手中繁荣富强,这是举世公认的,就不必啰嗦了,需要啰嗦一点的,就是他身为君主的军事眼光与谋略。

对付游牧民族,自古以来要么打要么和亲,李世民绝,分化瓦解,各个击破,软硬兼施,拉一支打一支,直修理得蛮族叫他“天可汗”。边打敌人边?设国家,既平定了边患,又不伤国力,别人不说,汉武帝就该叫声佩服。

建军,完善府兵制,寓兵于农,既巩固中央集权,又保持军队强悍战斗力和新陈代谢,两全其美。特别是骑兵建设,汉朝击匈奴,经文景两代累积,可历经几次大战,军马储备还是消耗殆尽,可看看李唐,军马储备丰厚,为历朝之最,骑兵之强也为历朝罕见。统御属下,既恩威并施,又虚怀若谷,一干骄兵悍将无不忠心耿耿,大多功臣都得以善终,这份胸怀和御人方略,刘邦该叫声惭愧。

李世民,或许称不上千古第一圣君,却有理由称得上一位伟大的统帅,原因还是那俩字—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史上最牛的女人:成就盛世严禁皇帝大臣娶小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初期的独孤皇后,曾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协助隋文帝杨坚开创了“人庶殷繁,帑藏充实”的“开皇盛世”。独孤皇后名伽罗,是北周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之女。独孤伽罗14岁的时候,其父独孤信替她挑选了北周柱国大将军、隋国公杨忠之子杨坚当老公。《北史》中是这样赞美杨坚的:“皇考美须髯,身长七尺八

  •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被儿子杀死的皇帝们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位是南北朝时宋朝的宋文帝刘义隆被儿子宋元帝刘劭杀死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在位30年。公元453年,因太子刘劭被揭发以巫术谋夺帝位,故文帝召集大臣谋废太子,而刘劭先发制人,与其弟刘濬共谋杀害宋文帝即皇帝位。3月16日深夜,刘劭与萧斌趁

  • 明朝第一理财能手夏元吉:永乐年间的财政总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通过“靖难之役”篡逆而起的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除了“篡逆”的行为后世颇多指摘,登基之后倒行逆施,大肆屠杀建文旧臣的行为招致抨击外,历学家对其在位22年的评价还是挺高的。纵观朱棣执政的22年,可谓丰功赫赫:重开大运河,编修《永乐大典》,经营边疆,西部建哈密卫,东北设努尔干都司,册封蒙?三部,西南改

  • 明初倭寇问题的产生:元明两朝实施的海禁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曾经席卷中国东南沿海和朝鲜半岛,杀掠中、朝两国平民百姓无数的日本“倭寇之乱”,今人第一印象无不是明朝中后期嘉靖时代东南沿海的倭寇大起,以及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明朝军民可歌可泣的抗倭事迹。但实际上,倭寇对中国沿海百姓的祸害,远比此时要早得多。早在元末明初之时,这场历时200余年的抗倭战争就已开始

  • 详解:南北朝历史上胡氏从太后到妓女的跌宕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南北朝,具体是北齐时代,有个胡家的女儿,父胡廷之,母卢氏,他们送女儿进了宫。16岁那年,女孩被册封为王妃,她的丈夫是长广郡王高湛,当时高湛也是16岁。五年后,胡氏给高湛生了个儿子,起名高纬。又四年,高湛继承皇位,是为武成帝。于是胡氏水涨船高,成为皇后。但高湛的皇帝只干了四年,就正式宣布退休,成为太上

  • 古代历史上禽兽王朝北齐竟然还有个完美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读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看到“北齐的鲜卑化”一节,内有一故事,“神武明皇后娄氏讳昭君,赠司徒内干之女也。少明悟,强族多聘之,并不肯行。及见神武于城上执役,惊曰‘此真吾夫也!’乃使婢通意,又数致私财,使以聘己,父母不得已而许之”,颇着有趣。神武是高欢,北齐建立者高洋他爸。生时虽掌东魏大权,却未

  • 春秋真正的第一个霸主郑庄公:击败周王室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段战乱时代的开始,春秋时代,一直是个精彩纷呈的时代。这个时代,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春秋五霸的轮流坐庄,从落魄到霸王的血泪史,从霸王到亡国的沧海桑田,重大的战争战役也多,有宋襄公愚蠢的兵败,有城濮之战的千里虎啸,有楚怀王饮马黄河的扬眉吐气;杰出的人物也很多,杰出人物的离奇身世很多

  • 揭秘:北齐历史上皇帝高湛到底有多么变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胡太后是宁夏人,长得非常漂亮,被选入宫中作了高纬老爹高湛的老婆。后来高湛继位为帝,便顺理成章干上了皇后这份工作。开始的时候,高湛还是很喜爱这个漂亮且风骚的老婆,史载他曾经花费不菲为胡太后制作珍珠丽服,可见他当时还是对胡太后相当友好的。不过高湛有浓重的变态心理,对别人的老婆特别的钟爱,自从他霸占高洋

  • 陈庆之的成功:萧衍力排众议启用的宠臣“小书童”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人,他自幼追随梁武帝萧衍,实际上一直作着书童的角色,性情嗜好与萧衍也相像,可谓臭味相投。?衍喜欢下棋,据说就算半夜里萧衍兴之所至,要下围棋,周围亲随都酣睡不醒,唯有陈庆之,随叫随起,而且精神很好,两人总能棋逢对手,杀得不亦乐乎,所以萧衍一直将陈庆之视为心腹,极其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三位著名的“口吃”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口吃是指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的现象。口吃,会惹出很多不必要的笑料,令人自卑和困窘。当然我们作为一个有素质的人,不能够嘲笑有口吃的人,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口吃的人很多,也分布在各个行业当中,古代的帝王就有口吃的,皇帝口吃,这可没人敢笑,要是笑,那恐怕就不是笑掉大牙,而是笑掉脑袋了。几千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