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在位14年在京都住1年:远征高句丽大肆炫耀

隋炀帝在位14年在京都住1年:远征高句丽大肆炫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02 更新时间:2024/1/5 16:47:00

导读:公元581年, 北周小皇帝的外祖父杨坚篡周建隋,仅12天之后,年仅13岁的次子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就被封为晋王。这是一个异常出众的皇子,不仅外表俊秀,上天还赐予他超乎常人的能力。20岁时,他统军50万南下,平灭陈朝,自三国至南北朝长达400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在他手中轻松结束了。第二年,旧陈全境爆发叛乱,他广泛收纳江南人士,拉拢江南佛教界的头面人物,不流血地将南方民众反隋的情绪化为乌有。种种优异表现终于令父亲作出决定,废掉他的哥哥,立他这个次子为皇储。3年后,隋文帝杨坚驾崩,杨广继位。在挑选新年号时,新皇帝圈定了古往今来年号中最大气磅礴的两个字:大业。

心高气盛的杨广对父亲留下的帝国并不满意。他废掉了父亲严苛的法律,新修的《大隋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宽大的法律之一。他取消了连坐法,开创了中国法律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先河。他大赦天下,普免天下全年租税,在位14年间,还一再降低税率。杨广即位不久便扩容最高教育机构国子监,还兴办了十几类专门学校,培养法律、算学、医药、天文历法等各种人才,全国在校人数近20万,平均每6户中就有1名子弟上学。大业三年,他更是下诏建进士科,在中国古代史上正式创立了科举制度,成为以后1300多年历代王朝的选官制度。到大业五年(公元609年),由于杨广的善政,大隋帝国内财富迅速增加,人口不断高速增长。号称中国第一盛世的“贞观之治”期间,田地开垦量只有隋朝的1/3,朝廷控制的户口还不到大业年间的一半。

几项大功绩

然而年轻的皇帝心中依然沉重。从表面上看,大隋四海安宁,人民乐业,但400年南北分裂造成的种种隔阂,并没有随着军事征服而消弥,两地相视,几如异族。刁钻的江南大族不甘失败,很可能再次滋事反叛。而辽东的高句丽也正在积极与北方凶悍的突厥相勾结,遥相呼应,威胁中原的统一王朝。

他需要一条沟通南北的大动脉,一条大运河,既为了方便迅速地镇压南方可能发生的叛乱,也为了将军队、武器、粮食等物资运往北方,征伐高句丽。而一座新的都城——洛阳将是这条运河中枢。同时,他还设计了一条宽100步、长达3000里、从陕西榆林直通北京的驰道,作为将来征讨高句丽的陆上运输线。一场轰轰烈烈的建设运动在隋帝国开展起来。周长近60里的东都洛阳竟然仅仅不到10个月就出现了轮廓,而大运河的一期工程通济渠用时更短,这段千余里长、40步宽的河道,仅用了171天。工程安排得差不多之后,杨广又开始了马不停蹄地巡游,南下江都、北出塞外、东赴涿郡、西出青海……在位14年,隋炀帝仅在京都居住了一年。

远征高句丽成滑稽大游行

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准备停当的隋炀帝下诏讨伐高句丽,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对外战争爆发了。四面云集而来的113万征讨大军浩浩荡荡地踏上征途。如果再加上200多万民夫, 真可谓是漫山遍野似的杀向辽东。

大军远征利在速战和隐蔽,隋炀帝却反其道而行之,直至第二年正月隋军才齐集于涿郡,行动迟缓,贻误战机。他还对整个战事大肆铺张炫耀,甚至将兵力部署公诸天下,希望以军事威吓逼降高句丽。然而这种屡试不爽的策略在高句丽面前却没有奏效。隋军抵达辽东城时,面对的是一个金城汤池般坚固的城市。战斗经验丰富的高句丽人冒死坚守,援军又从四面包抄,耀武扬威的隋军全线崩溃,一场声势浩大的远征顿时成为滑稽透顶的军事大游行。而此时,国内也开始出现动乱。虽然隋炀帝兴办的每一项工役单独看来都可称之为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但如果将这些大好事相加,人们就不难发现,其劳役总量惊人,大大超出了当时人民所能承受的限度。长时间超负荷的劳动,恶劣的伙食,加上医疗、劳保设施的缺乏,导致大批民工生病甚至死亡。而攻打高句丽的兵役徭役量更超过了前几年几项大工程的总和。山东王薄首先揭竿而起,一时间大隋天下燃起了20多处烽火。紧接着,关陇贵族也正在抛弃他。

被贵族抛弃

所谓关陇贵族,就是山西、陕西一带鲜卑贵族联合汉族世家大族形成的军事贵族集团,他们既有胡族血统,又汉化较深,能文能武,出将入相。在西魏、北周、隋和唐初他们都占据着统治地位,各大家族互相通婚,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都是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直到武则天统治时期,这个贵族集团才彻底瓦解。隋炀帝只顾着激情四射地完成自己的帝国规划,却没有注意自己的种种行为早已引起关陇贵族们的不满。他发明的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地域、年龄界限,触动关陇贵族们的利益,他们不但旧日的经济特权、政治特权被剥夺殆尽,并且子孙后代也无法把家族的基业传下去。杨玄感就是这样一个愤怒的贵族。尽管他叛乱仅仅一个月就被消灭,却如同打开了“潘多拉之盒”。大业十三年,蒲山公李密、唐国公李渊等手握重权的大臣不约而同起兵,割据一方,众多世族亦加入其中。

一直到死,杨广都认为他的真正敌人不是农民起义军,只要能防止贵族们纷纷起兵,维持住帝国政治的平衡,隋军还是有能力消灭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在闻听昔日贵族全部起来反对自己后,杨广的意志完全崩溃了。他逃到了江南的离宫之内,万事不管,整天饮酒为乐,那个励精图治者变成了及时享乐主义者。当禁卫军中的关陇子弟发现他已经颓废不堪时,便发动兵变,将他缢杀。之后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关陇集团新的代表李渊平定了农民起义并战胜各路诸侯,最后建立唐朝。而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证明唐取代隋的合理性,示意魏征等人修《隋书》时,对杨广的暴虐大书特书。历代小说家们为了满足老百姓的猎奇心理,也大肆渲染隋炀帝荒淫的私生活。隋炀帝就这样被一步步妖魔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隋炀帝PK唐太宗:两人的好色程度竟差不多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杨广,一个是模范皇帝流芳千古,一个是反面教材遗臭万年。因为李世民对于唐朝的特殊功绩,唐朝人留下来的有关记载与评论99%都是赞扬歌颂,而杨广被视同亡国之君,身败名裂,唐朝人留下关于他的记载都是谩骂和攻击,连隋炀帝这个谥号也是唐朝恩赐的,充满贬义。本文比较一下两人的历史功过,并

  • 揭秘:南唐历史上重臣为何沉溺于“天上人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夜读《新五代史》,多处见到一个熟悉的名字——韩熙载。这韩熙载便是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的“男一号”。五代大画家顾闳中的这幅《夜宴图》,以连环长卷方式描摹出南唐名臣韩熙载夜宴盛开、纵情声色的场景。画中参加夜宴的四十余人神态各异,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将南唐“天上人间”描绘得淋漓尽致。这韩熙载身为

  • 历史上秦武王酒后比赛举鼎被砸死 提议者遭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芈姓,乃是楚王国的国姓,由此推想,她是楚王的姐妹群中的一人。八子,并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嫁给丈夫秦惠文王后得到的封号。这个“八子”的封号位次比较低。一说大家就能明白——秦国后宫分八级: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后来汉朝也沿用了这套制度,并把八子等同于男性官员中的“中更”一

  • 唐朝历史上唐高宗为何敢收留阿拉伯帝国追逃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公元651年,波斯帝国(伊朗旧称)遭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侵袭,京城泰西封(今伊拉克巴格达南城)沦陷,波斯国王伊嗣俊殉难。伊嗣俊的儿子、也就是帝国的王储卑路斯“火线继位”,一边率残军退守抵抗,一边求助“国际干涉”。卑路斯首先退守到了吐火罗(今阿富汗一带),在吐火罗人帮助下,一度收复了边疆失地。然而

  • 揭秘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贵妃:设贵妃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提起贵妃,那位“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可谓家喻户晓,与之相比,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贵妃却鲜为人知。贵妃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书》。据《宋书·后妃传》记载,“世祖孝建三年,省夫人、修华、修容,置贵妃,位比相国;进贵嫔,位比丞相;贵人,位比三司,以为三夫人。”史籍中的“世祖”,即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孝武

  • 西晋名将:帮西晋司马炎统一中国的三大名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西晋司马炎统一中国的三大名将:西晋统一中国的三大名将都出生世家大族,羊祜先祖从汉魏起就是名门士族,世代皆为二千石高官。王濬和杜预也都出身官宦家庭,名门贵胄。有趣的是,史书中说三人都是美姿貌,仪容不凡,须眉秀美 。西晋这个短命王朝在历史上名声不好,和秦隋不同,虽然秦隋也都是国祚短促,但都在中国历史上有

  • 清朝雍正帝勤政批过奏折数以万计:一扫衰颓之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雍正帝一生以务实精神治天下。做事要求实际而不应该有虚念,这是雍正帝的再三要求。他刚一即位,便针对腐败衰颓之风进行了坚决地惩治与清肃。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文武百官:“朕平生最憎虚诈二字”、“最恶虚名”。一“憎”一“恶”,鲜明地表达了他对虚伪、欺诈等腐败风气的批判态度。雍正帝是中国历史上无人能及的勤政

  • 历史上最不务正业的英雄:鲁肃竟然曾是个败家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历史的天空中,英雄们,就如群星璀璨,高悬而不可企及。喜欢历史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能在英雄的故事中寻找英雄的共性,学习之后,每个人也许就可以照猫画虎,英雄一番也未可知。可以肯定,英雄有很多常人无法做到的东西,但英雄也一定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特性。对比历史上无数的英雄人物,特别是我们喜欢的三国群雄,

  • 胤祥失宠:十三爷爱新觉罗·胤祥为什么不夺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康雍朝萧墙内那纷繁复杂的政斗漩涡中,有这么一位让女人们为之倾倒,男人们也要为他叫一声“好”的皇子,在父亲康熙眼里他志虑忠纯、嫉恶如仇,在皇兄雍正眼里他公忠体国、才干卓著,在世人眼里他文武双全、侠肝义胆。他便是粉丝众多的拼命十三郎,满清王朝十二大铁帽子王之一的 和硕怡 亲王胤祥 。爱新觉罗·胤祥,康

  • 东汉历史上英雄孙坚为什么会与太监集团关系密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十常侍是东汉末年的宦官集团,他们朋比为奸、祸国殃民,在上把持朝政、卖官鬻爵,在下横征暴敛、鱼肉百姓,由于深受汉灵帝宠幸,满朝文武对他们的行为敢怒而不敢言。如此遭国人切齿痛恨的宦官怎么会与顶天立地的英雄孙坚有染呢?一、十常侍究竟是谁?《三国演义》里的十常侍是指: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