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国楚国的吴起奇迹:一年变法就让楚国崛起

战国楚国的吴起奇迹:一年变法就让楚国崛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990 更新时间:2023/12/18 9:58:15

公元前382年,吴起正式担任令尹后,楚国朝中一下子炸开了锅。

这小子,初来乍到(刚到楚国满一年),何德何能,大王竟给他封这么大的官。

面对满朝的流言蜚语,楚王不为所动,他郑重的告诉吴起:楚国的军政,就此托付给令尹您了。

吴起也毫不谦让,一上任,就雷厉风行的进行变法——史称“吴起变法”。

变法,其实就是改革,在战国时期颇为流行。之前的李俚,后来的商鞅,都进行过变法。和他们相比,“吴起变法”的内容最少,名气最小,时间最短,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不起眼的变法运动。

当然,他的变法也有显著的优点:见效最快。

其他人变法,少说花个三五年,更多的是十年八年甚至十几年。而且变来变去的,还不一定有效。

吴起变法从推行到见效花了多久?

一年!

是的,你没有看错,楚国在吴起变法的推动下,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脱胎换骨,强势崛起。

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一点,我们只需看下具体的变法内容。

从吴起变法的资料来看,共分为四大总纲,另附有许多实施细节。鉴于本文篇幅有限,在这里我只用八个字简单概括。

打压贵族,整肃军队。

三毛钱的药同样能治病,简单并不代表就没效果。吴起的速成型变法,对当时的楚国,可算是对症下药。

在战国诸强中,楚国的君权最弱。很多贵族平时都逍遥法外,就算是楚王,有时也拿他们没办法。更严重的是,楚国还是历史上君主被弑几率最高的国家。比如楚悼王的老爸——楚声王,就被人稀里糊涂的给暗杀掉了(声王六年,盗杀声王)。

随便一个盗贼就敢杀国君吗?必然是楚国的贵族在暗中搞鬼。楚国历代国君,被各种暗杀活动搞得焦头烂额,特意立下一条法律:楚王死后,凡用兵器触碰到王尸的,一律处死,并罪及三族——不管是谁杀的我,只要对我亮过刀子,一律咔嚓。

这就是所谓的白色恐怖。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些楚国的贵族们。

吴起身处如此环境下,却毫不畏惧。他的变法工作一动,很快就罢免了许多混饭吃的世袭贵族和官员们;不仅如此,即使有些人立过功,不在被免职的名单内,吴起也将他们的封地和俸禄一压再压。至于那些平日横行乡里,无法无天的败类,他同样快刀斩乱麻:直接全部发配到南海去搞扶贫!

(补充一句,这个发配南海不是指把他们扔到海里喂鲨鱼,而是指如今的广东、广西一带,在那时是人迹荒芜的偏远地区。)

这下楚国的权贵们没日子过了,碍于吴起武艺高强并且兼掌军队,他们只得跑到楚王那里去告状:“大王,如此下去,楚国必将大乱!”

楚悼王轻蔑的看着这些告状者,回答道:“这些都是寡人的主意,如何,你等有意见?”

“这……”权贵们这下都傻眼了。

出于对吴起工作的支持,楚王还特意唱了一出双簧:他下令,所有来告状的,不用追究爵位高低、官职大小,统统任由吴起发配。

好了,这下官位、钱财、土地都大量的腾出来了,吴起变法也进行到第二阶段:整肃军队。

不消说,这更是吴起的拿手绝活。

他将“魏武卒”的训练模式,在楚国进行大面积推广。由于他是令尹,不但管军队,还拥有任命权,因此训练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肯苦又听话的,重用;肯苦不听话的,待定;不肯苦但听话的,后勤;啥都不行的,打一顿,赶走。

以上就是吴起变法的核心内容,简单,方便,见效快。

战国时期的所有改革家,李俚也好,商鞅也罢,包括不算有名的申不害,所做的工作说到底都是为国家战争机器服务的。吴起变法既然已有成效,楚国军队也就跃跃欲试了。

楚国的最大敌人当然是强大的魏国。楚悼王见吴起变法初有成效,就迫不及待的想和魏国一较高下。

吴起听说大王想让自己领兵伐魏,赶紧婉言拒绝。他对楚王分析道:“如今三晋关系密切,楚国尚不具备以一敌三的能力;当务之急,是消除楚国东、南、西三方的威胁,然后等待三晋之间出现分歧。到那时,楚军无后顾之忧,只需一心向北,魏国可轻易打败。”

楚王听后深以为然,改变了伐魏的初衷,委任吴起执行上述战略构思。

吴起得令后,立即亲率五万楚军东进讨伐越国。

越国自从勾践过世后,状况是一代不如一代。他的子孙丢弃了先祖那份“卧薪尝胆”的精神,自以为有长江天堑,北可以挡齐国,西可以拦楚国,平时不整饬军备,只顾肆意享乐。

吴起大军开到长江岸边,越国毫无准备,被打得大败。只一战,就几乎把越国赖以生存的众多战船焚烧殆尽。越王见来势不妙,赶紧写信求和,答应向楚国称藩并献出大量的财物。吴起无意孤军深入,也见好就收,将矛头转向,对准了楚国南方的百越部落。

在此注明下,这个百越和上面的越国不是一个概念,是当时地处云南、广西一带的少数民族。玩过《仙剑奇侠传》的朋友应该知道,游戏里有个邪教叫做拜月教,地处苗疆——“百越”、“拜月”,呵呵,原来如此。

百越族虽然人不多,但占据着有利地形,又距离楚国核心地带较远,平时造造小反,抢抢财物,也没人能管得了。

现在吴起说,你们得归我管,不服从管理我就来打。百越族人平日躲在深山里,自然是没机会听说吴将军的丰功伟绩,面对吴起的恐吓,只轻哼一声道:你是哪位,老娘贵姓?

吴起见这帮人吓不住,便动起真格的,带了一万多人轻装上阵前去讨伐。百越族人平日里最多也就是欺压下官府,哪见过这么多的正规军队,自然被打得四散而逃。吴起顺利平定百越部落后,又采取恩抚策略,渐渐吸引少数民族前来归顺。同时,他留下一部分军队驻守在此,设置了五岭郡,作为楚国的最南方边界。

东、南已定,接下来只剩西边了。

楚国的西边主要有三个国家:除了占据蜀中(今四川省)巴、蜀两国外;另一个则是吴起的老对手——占据陇西的秦国。

巴、蜀两国人烟稀少,且一门心思闭关自守,不足为虑;秦国本来也是楚国的老朋友,之前还帮过楚悼王的大忙。但朋友和敌人是可以轻松转换的,谁让这是弱肉强食的战国呢?

这时的秦国国君已经是秦献公了。他本是秦国太子,和当初的陈完一样,也受过夺位之痛,一直流亡在魏国(秦惠公之父秦简公是他的叔祖父,当年篡夺了君位)。他趁着秦惠公死后新任国君才两岁的机会,潜逃回国成功夺回了君位。

秦献公继位后,意欲奋发图强,开疆拓土。他鉴于魏国数次大败过秦国,不敢招惹,只得南下向楚国开刀,希望能讨点便宜。

当时楚国和秦国的交界点位于汉中—商於(今陕西南部)一带,距离楚国郢都较远,靠秦国雍都却很近。楚悼王眼看秦军大举来袭,而楚军主力鞭长莫及,便想放弃汉中,让给秦国人算了。

吴起强烈反对,他对楚王分析道:“汉中虽然荒凉偏僻,却临近陇西,关系重大——若是让秦国得到了汉中,就能南下兼并巴、蜀两国。那时,秦国的实力将大大增强,楚国西境将永无宁日。”

因此,汉中再难以控制,也绝不能拱手让给秦国。

说的是很有理,但汉中地区和之前的宛城一样,也是楚国的力量薄弱地带,想以一支偏师和秦国主力周旋,难度不小。

不过,吴起出马,那就不一样了。

考虑到汉中一带这时已剑拔弩张,他为了节约时间,并没有召集大军,只带着几名副将轻装上路,迅速赶到汉中负责抵御秦军。

看到汉中的统帅突然换成了吴起,秦军很是郁闷。从魏国打到楚国,怎么就是躲不过这位吴瘟神呢?

吴起才不跟他们多废话,亲率汉中城内的几万楚军主动出战。而秦军上下早已患上了“恐吴症”,看到吴起来攻,之前还信誓旦旦的他们竟然不战而溃,被人数少于自己的楚军一顿痛打,伤亡惨重。

秦献公这才相信:无论吴起在哪里,都是秦国的煞星,此人一日不死,秦国一日不得出兵征战。

他只好无奈的暂时放弃了开疆扩土的念头,将精力转移到内政治理上。

看到秦献公的和议书,吴起立即同意——汉中地区楚军的实力他是知道的,只够自守,不能进攻。

和平,就这样被打出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宋仁宗朝郭皇后为何被废:误扇皇帝巴掌而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崇祯为什么不封李自成为王,宋仁宗评价为什么那么高,郭皇后被废

    自古有言,不是冤家不聚头,很多的夫妻都是吵吵闹闹一辈子,年轻的时候偶然动手动脚也算不得什么,可是在遥远的宋代,仁宗朝的郭皇后,却因为自己一个巴掌甩出去,引发了一连串的问题,甚至于自己最后莫名死亡。据《宋史》记载,仁宗有段时间非常宠幸尚美人、杨美人,而这两位也很不识趣,自以为有皇帝撑腰,尾巴就翘上天去

  • 唐太宗是个怎样的人?爱玩弄权术随意贬斥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太宗的过人之处,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包括哪些,唐太宗李世民用人之道包括

    唐太宗是个怎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是一个颇能给人好感的帝王,其一,他懂得与民休养生息,唐初一度出现过“贞观之治”的良好局面;其二,他的物质生活相对比较俭朴,其在位那些年,皇室的奢侈之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不过,如果我们因此认为唐太宗道德如何高尚,那实在是自作多情。郭灿金的一本书讲了许多唐太宗

  • 三国史上关羽为何不让自己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不让女儿嫁给没钱的,三国关羽有几个儿女,董卓女儿嫁孙权

    导读:关羽是蜀汉名将,和刘备情同手足。资料记载,关羽有女,孙权曾遣使为子前来求亲。关羽大怒,说:再休多言,立斩汝首,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断然拒绝了孙权的求婚。关羽这样做,毛主席说:“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不讲政策。”其实,这话还值得商榷,因为孙权当年就曾

  • 唐朝史上一代女皇武媚娘登基的手段很很惊艳毒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武媚娘登上皇位一点都不励志,不仅有点毒辣,有时还很恐怖。既然想着更高一步的舞台,武媚娘从来都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她喜欢给自己喜欢的男人戴绿帽子,有人认为他喜欢李世民,可为了接近李治,她把自己漂亮的身躯献给了殿下。在尼姑庵里,武媚娘知道自己如果不玩点心跳,很可能走不出这个牢笼,于是一方面弄点表面文

  • 慈禧太后如何过年?亲自包饺子与后宫女眷吃太平饭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真实的慈禧太后,宫女与太监结为对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慈禧吃饭只吃两口

    导读:清朝末年,虽然政权濒临灭亡,宫廷里却依然过着奢侈享乐的生活。1901年除夕临近,过了腊月二十三祭灶,内务府便传知各宫总管封印准备过年事宜,由内务府奏明太后,得旨按宫中旧例后,便传告各府第福晋、命妇、格格,及一二品大员的女儿于腊月二十五进宫过年。命众格格做针线活这天上午8时,太后升堂入座后,第一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荆轲:荆轲不仅武艺差还好色?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隋唐大将武艺排名,历史上的荆轲有妹妹吗,什么武艺

    但凡提起杀手,我们脑海里浮现的大多是王家卫式那种有着忧伤、冷漠、凉寂、深澈的眼神,立在大漠风中高冷安静的美男子。或如古诗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那般飘逸、离俗、莫测、不羁,微微一笑,折煞万千。 可遗憾的是,若是翻起古籍记载,里头的杀手模样,和我们相知的,却不尽相同。当然,

  • 被俘后竟依然贪恋女色:宋徽宗在金国生六子八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宋弱女子,宋徽宗在金国生儿育女,宋徽宗的妃子在金国

    导读:宋徽宗赵佶一生有两多,其一,多才艺;其二,多子女。在艺术领域,不论是吟诗作赋,填词作曲,还是笔墨丹青,鞠场竞技,宋徽宗堪称一流;在生育方面,宋徽宗也以多子多女,在中国古代帝王生育史上独领风骚。据《宋史》记载,北宋灭亡之前,“徽宗三十一子”(《宗室传》,“三十四女”(《公主传》)。单凭这份官方的

  • 那些挺过美人关的真英雄:王安石不为美女所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英雄不过美人关,英雄难过美人关的下一句是什么,能过美人关的人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当年毛泽东就警告大家,有些男子汉在战场上不愧是英雄的称号,却会在糖衣炮弹面前吃败仗。糖衣炮弹的原材料其实只有两种:一是金钱,一是美女。对于很多大老爷们,美女比金钱更有杀伤力。很多人面对钱财可以高风亮节,毫不动心,然而面对娇滴滴的美女,却会心猿意马,坚硬的骨头随之酥软下来。

  • 揭秘:赵匡胤当皇帝后为何不杀后周皇帝柴氏子孙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大宋柴氏,赵匡胤为什么不杀柴荣后代,赵匡胤如何对待后周小皇帝

    赵匡胤嗜酒,没有当皇帝以前,他是后周世宗手下的大将,有一次想喝酒,周世宗的一位亲吏曹彬掌管御酒,曹彬跟赵匡胤关系也不错。但是,他说什么也不给赵匡胤酒喝。赵匡胤有点不高兴,说你这人怎么那么矫情?咱俩这关系,你给我点好酒应该不是问题吧?曹彬说:这是官酒,我不能随便送人。赵匡胤说:你怎么这么死心眼儿?曹彬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屈辱的傀儡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于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傀儡皇帝有哪些,历史上傀儡皇帝有哪些

    导读:在皇帝——权力——大臣的政治格局中,权力就像是一台天平的指针。指针偏左,可能会出现独裁皇帝;指针偏右,多半要产生傀儡皇帝。因为有命无运、有名无实、有位无权,所以,傀儡皇帝大都被权臣搞得很郁闷,很狼狈。在历代傀儡皇帝中,被人挟持者有之,被人废黜者有之,被人幽禁者有之,被人砍头者有之;但是,被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