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的大封功臣:汉初三杰的张良为何坚决推辞?

刘邦的大封功臣:汉初三杰的张良为何坚决推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71 更新时间:2024/1/6 2:10:34

当年项羽消灭大秦王朝后,他开了一次英雄大会,对天下的各大诸侯进行了分封。但是因为项羽感情用事,使得很多人都对他的分封不满,致使英雄大会后,不是今天这个诸侯造反,就是明天那个诸侯言变。总之项羽在西楚霸王的位置上就没有过一天安稳的日子。而正是因为这些诸侯的叛乱,使得刘邦在汉中得到了喘息和厉兵秣马的机会,为他的东归创造了条件。

此时天下形势基本已定,这么多功臣鞍前马后拼死拼活还不是图个功名利禄?还不是图个封妻荫子?于是刘邦版的英雄大会顺应形势召开了。大会开始后,刘邦先客套了几句,然后就直接进入了主题,对各大功臣进行了分封,名单如下:

萧何封酂侯。

曹参封平阳侯。

周勃封绛侯。

樊哙封舞阳侯。

郦商封曲周侯。

夏侯婴封汝阴侯。

灌婴封颍阴侯。

傅宽封阳陵侯。

靳歙封建武侯。

王吸封清阳侯。

薛欧封广严侯。

陈婴封堂邑侯。

周绁封信武侯。

吕泽封周吕侯。

吕释之封建成侯。

孔熙封蓼侯。

陈贺封费侯。

陈豨封阳夏侯。

任敖封曲阿侯。

周昌封汾阴侯。

王陵封安国侯。

审食其封辟阳侯。

大家看到这里,肯定会问,怎么不见汉中三杰张良及“盗其嫂”陈平的分封啊?各位别急,奶酪有的,面包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是刘邦故意卖的关子,他把自己最为信任的两大谋臣放在最后来分封,就是想把最具悬念的留到最后揭晓。

待众人的声音平息后,刘邦开始揭晓最后的悬念了:赏张良三万户,封为留侯。

这张良自刘邦一统天下后,他就整天待在家里修身养性。今天的英雄分封大会他本来也不想参加,但刘邦派人请了他几次,碍于情面他只得来出席。面对刘邦的分封,张良却不买账,推托道:“臣自愿在家闭门练功,不愿再受封侯累赘。”

这时刘邦来了个霸王硬上弓,这个侯你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这世上居然还有逼别人当侯的,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就好比武侠小说中一些名师高人强行收自己喜欢的年轻后辈为徒一样。

当然,张良之所以总是推托,除了他一贯谦逊的作风外,还有更重要的是他从《太公兵法》中学到了“上兴邦安国,下全功保身”之法,悟出了功成名就后就该隐退的道理。单从这一点来看,张良比韩信明显高出了N个等级。

最后分封的是陈平,他被封为户牖侯。当听到刘邦的分封时,陈平双膝跪地,泪流满面地说:“臣无功无德,请陛下另封他人。”

刘邦就说了,你怎么没有功劳了,你的很多计谋都很好啊。没你的妙计我能打败项羽吗?陈平说这一切归功于一个叫魏无知的朋友。他说当初如果没有魏无知的推荐,微臣哪能为陛下效力呢?听完陈平的解释,刘邦对他更是刮目相看,当即宣魏无知进宫,赏了他黄金千两。

这次分封看似皆大欢喜,但实际上藏有隐患。这些文臣受封时,那些冲锋陷阵的武将们就不服了。他们说,我们是用鲜血和汗水换来这个侯的封号,像萧何等人哪里上过前线呢?为什么要封他为侯,而且还排在第一的位置呢?

刘邦没有直接与这些武将们进行理论,而是不急不慢地讲了一个猎人和猎狗的故事:追杀野兔,靠的是猎狗;而发号施令,靠的是猎人。刘邦知道这些武将们终将会明白他这句话的,没有这些文弱书生们“运筹帷幄之中”,就算他们勇冠三军,那又如何?能“决胜千里之外”、能打下这江山吗?

外族人分封完毕,接下来刘邦还对自己家族的人进行了分封。

长兄刘伯早逝,无封。

次兄刘仲封为代王,管辖代地。

小弟刘交封为楚王,管辖淮河以西。

堂兄刘贾封为荆王,管辖淮河以东。

刘肥(刘邦的情妇曹氏生的儿子),被封为齐王。

吕后的儿子刘盈早就定为太子了,这里就不用再分封了。

分封完毕后,刘邦的老爹刘老公不服了。他提出了抗议,说是自己的大儿子刘伯尽管英年早逝,也应该追封他一个侯爵,不应该什么都没有。其实,刘邦当年当流氓时,大嫂对他很是冷淡,一年四季想到他家打打牙祭都不行,对此刘邦怀恨在心,这次分封自然没答理他们。但刘老爹毕竟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因此对刘邦进行了苦苦相求。刘邦最后被逼急了,又碍于老爹的颜面,最后决定还是封一个侯给他当:武哀侯。封他的儿子刘信为羹颉侯。

不过刘信被封为侯后却喜怒交加。喜的是自己终于也被封为侯了,怒的是谁当了这个侯也不会好受。这倒不是说刘信封的侯空有侯名没有实权,相反实权还很大,但问题是这个侯的封号太不雅观了点——羹颉的意思是吝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邦身世传说:史记中记载刘邦为赤龙所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与项羽刘邦有关的典故,项羽本纪中刘邦的形象,刘邦的身世

    秦亡后,经过多年的诸雄争霸战,刘邦最终拔得头筹,开创了西汉王朝。历代开国皇帝中,刘邦的异禀异样最多且复杂,自然也更为引人入胜。《史记·高祖本纪》一开始就指出刘邦不是他爹的儿子,而是龙的儿子。话说刘邦的母亲王氏有一天在河边睡着了,“梦与神遇”。此时电闪雷鸣,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出来寻找妻子,找到河边,看见

  • 春秋美女南子简介:因为招惹孔子而名声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南子见孔子的缘由,孔子卫国夫人南子,孔子和南子的故事

    南子是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灵公的妻子。南子是宋国人,她在嫁到卫国前就有一个叫子朝的情人,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后来两人虽然相隔遥远,却依?藕断丝连。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卫灵公知道这事后不但不生气,反而将子朝招来,精心安排他与妻子约会。虽然春秋时期,世俗礼法还比较宽松,但南子这个事还是召来了不好的反响。南

  • 为什么武则天晚年会把权利还给李家?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治为什么把皇位让给武则天,武则天被谁推翻,谁推翻了武则天的王朝

    历史上武则天辛辛苦苦从李唐夺得江山,为什么晚年又把江山还给李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武则天不仅有过人的魄力、能力,和拥有无上的权利,重要是她还是一个很有野心、权利欲的女子。后来她废唐中宗李显,改立李旦为帝。然而李旦同样是没有实权的皇帝。李旦明白他母后武则天的心思,他

  • 唐玄宗李隆基对杨玉环是一见钟情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隆基为什么喜欢杨玉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看法,唐明皇和唐玄宗是同一个人吗

    唐玄宗李隆基对杨玉环是一见钟情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之子。他在位前期,重用名臣贤相,经过他的励精图治和大臣们的辅佐,最终开创了开元盛世,此盛世是唐朝极盛局面。虽然他后期开始怠慢朝政,甚至还发生了安史之乱,让

  • 袁绍当初胆敢顶撞董卓 董卓为什么没有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袁绍是个怎样的人,袁绍怒斥董卓

    董卓极度残暴,袁绍当场顶撞,为何董卓并没有杀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宫大乱,董卓入主洛阳,结束了士族与宦官长期斗争。董卓掌权,也引发大量士族的不满,比如曾经支持何进的曹操与袁绍,他们俩人就坚决反对董卓干政,可是反对归反对,毕竟俩人实力太弱,没

  • 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三岁 早年时期的刘邦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推翻的是哪个朝代,刘邦和项羽谁的年龄大,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还不了解:秦始皇和刘邦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只比秦始皇小三岁的汉高祖刘邦,早年都在做什么?公元前256年(另一说出生于前247年,这里采用出生于公元前256年的说法),刘邦出生于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中阳里。他的父亲是刘惴,母亲是刘媪。《史记·高祖本纪》载,刘

  • 古代兵马俑到底是什么制作的 真的是用真人浇筑而成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兵马俑里面是不是活人做成的,说你是兵马俑是啥意思,为什么说兵马俑是真人烧制的

    还不了解:古代兵马俑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兵马俑是否用真人烧制?一具兵俑裂开后,千古谜题终于真相大白一派诚心护帝灵,谁言土偶不无情。——《兵马俑》坐落在陕西,距离西安三十七公里的临潼区东,有一座世界闻名的博物馆,它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范仲淹都已经在朝中做官了 范仲淹为什么会娶雏妓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范仲淹娶了几个老婆,范仲淹老婆,范仲淹是哪朝的

    北宋文人范仲淹,为何会娶雏妓为妻?这里面有何隐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先祖曾是唐代的宰相,由于他的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到一户姓朱的人家,因此他青少年时使用的是朱说这个名字。他在二十六岁时,以朱说的名字考取了进士,从此开始在朝中做官

  •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丁奉简介:见证了三国的盛衰兴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鼎立吴国怎么被灭的,三国时期东吴皇帝列表,三国东吴大将朱然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丁奉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郡安丰县(今安徽霍邱,一说河南固始)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丁奉年少时以

  • 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严畯简介:著有《孝经传》、《潮水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范仲淹范文正公,三国时期的东吴是哪里,三国时期的东吴首都在哪里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严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严畯(生卒年不详),字曼才,彭城(治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官员、学者。性情忠厚,待人以诚。少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