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灵帝刘宏的皇后何氏:临朝称制引狼入室被逼死

汉灵帝刘宏的皇后何氏:临朝称制引狼入室被逼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9 更新时间:2024/1/17 16:37:25

汉灵帝皇后何氏临朝称制引狼入室

何氏是继宋皇后之后,汉灵帝的第二位皇后。她本是布衣,为灵帝生了皇长子刘辩后,“母以子贵”做了皇后。她本无才无德,灵帝死后她临朝称制,完全仰仗娘家人掌权。后来,为了诛杀宦官,她引董卓入京,使皇室开始了受制于人的日子。最后,何太后被董卓逼死。

汉灵帝在位二十一年,期间局势动荡,士大夫集团和宦官集团的斗争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作为一个懵懂少年,他唯一可做的就是将皇权让出去,由那些喜欢权力的人掌握。在这种背景下,他的婚姻也不可能幸福。

实际上,灵帝本人并不喜欢宋皇后,只是他根本无法控制时局。自扳倒窦氏家族后,宦官一直掌握着权力,他们给年仅十几岁的灵帝“收集”了众多的嫔妃,试图让这个小皇帝从小便知道权力的危险以及美女的乐趣。

汉灵帝的第一位皇后宋氏是陕西扶风平陵人,她的曾祖母是汉章帝刘旦的贵人,算是皇亲国戚了。她于公元170年被选入宫,由于家庭背景,马上封了贵人。第二年,在没有生子的情况下,被立为皇后。

如此之快的进封,使灵帝原先的一些采女、贵人分外眼红,宋皇后遭到嫔妃的嫉恨也是必然的。由于皇帝不喜欢,加上嫔妃的交恶,宋皇后内心十分痛苦。

宋皇后有个姑姑是渤海王刘俚的妃子,本来也算亲上加亲,可偏偏刘俚与宦官中常侍王甫不对付,此时正是宦官当道,王甫诬陷刘俚谋反,刘俚被迫自杀,其妻宋妃也死了。

王甫怕灵帝的皇后日后报复,便与其他宦官诬陷宋皇后行为不轨。灵帝不敢不听信宦官之言,便将宋皇后废黜。

光和三年(180年),空置了几年的皇后位终于有了新人选,那就是日后临朝听政的何氏。何氏是河南南阳人,她父亲何真以屠宰为生。屠户的家境虽然不算贫困,但地位毕竟低下。何真为了光宗耀祖,便通过关系贿赂官户,让自己的女儿何氏进入了皇宫。

由于家庭没有任何背景,何氏刚入宫时没有什么地位,她不得不默默地等待机会。

因为士大夫集团和宦官集团的斗争非常激烈,汉灵帝对政治已经没有了任何兴趣,但他对女人却有“特异功能”。一次偶然的机会,灵帝见何氏模样漂亮,顿生淫意,便临幸了她。说来何氏也该出头,不久便怀孕了。灵帝非常高兴,因为他还没有子嗣,何氏的怀孕使他感到了新生活的开始。

要知道,作为一个即使是无权无用的帝王,无嗣也是很痛苦的事情。于是,灵帝下令宫人对何氏格外的关照。何氏也对灵帝采取了攻心战术。由此更加重了何氏在灵帝心中的分量。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求子心切的灵帝终于当了父亲。何氏为灵帝生了一个胖小子,兴奋异常的灵帝给其起名刘辩。

母以子贵,何氏不久就被封为贵人。刚生下的灵帝长子刘辩,并没有立刻封为皇太子。因为灵帝的皇子们都已夭折,所以刘辩出生后,没有养在皇宫中,而是寄养于道人史子眇的家里。史道人一家不敢叫他的本名“刘辩”,都称他为史侯。

过了两年,皇后的位置终于被何氏揽于手中。她的父亲何真被封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她的母亲被封为舞阳君。

何真本是一个下贱的屠户,依靠女儿的帮助提升了社会地位。他为此洋洋得意,小人得志,几乎到了不可一世的地步。

何皇后此时也骄横一时,对后宫的嫔妃痛下狠手,不仅让她们不能随便接触灵帝,而且利用皇后的地位,动不动就使出黑手,使许多嫔妃非常怕她。

灵帝的活动也受到了限制。有时他也对何氏看不惯,只不过念其为自己生了长子,才宽容她罢了。

就在这时,王美人怀孕了。

按说,何氏为灵帝生了皇长子,自己也坐到了皇后的位置上,刘辩的太子位已经拴在了“老牛桩”上了。可是,何氏还是有些不放心。她怕,她怕其他嫔妃再给皇帝生儿子。

这位怀孕的王美人是赵国人,出身于官宦家庭,很有教养,人更长得漂亮,与何皇后有很大区别,所以灵帝一见倾心,自从临幸王氏之后就离不开了。

王美人的出现以及怀孕,对何皇后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她不能坐以待毙,心中盘算着如何将王美人置于死地。一些嫔妃或提醒王美人注意何皇后的加害,或静静地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此时的王美人,没有怀孕和即将当母亲的喜悦,她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王美人知道,何皇后需要的不仅有“独宠”,还要“独子”,一旦自己生下了儿子,遭到何皇后的报复怎么办?她知道,如果将自己的顾虑告诉灵帝,又怕灵帝对何皇后问罪,落下冤家,日后在宫中的日子不好过,所以王美人左思右想,不得要领,痛苦万分。最终,她作出了一个最无奈的决定:打掉胎儿!

这在皇宫中是非常特殊的举动。历来皇妃都是“母以子贵”,都希望能给皇帝留下子嗣,以便巩固自己的地位。要知道在封建社会中,良家妇女最大的“罪过”也不过是“无后”,何况皇妃呢?王美人打掉皇嗣的行为只能说明,灵帝是一个糊涂皇帝,他无能到无法保护自己的子嗣!

同时,这也说明,何皇后凶残异常!凶残到能令一个即将当母亲的女性、一位皇帝宠爱的美人,需要靠打掉皇嗣来保护自己!这是怎样的绝望啊!应当说,这是环境所迫,是性命遭到外来威胁后的被迫选择。但凡有办法,王美人也不会想出如此下策来。

王美人让人请来医生,为自己开了打胎药。奇怪的是,几副药喝下去,却毫无反应,胎儿仍岿然不动。这可让王美人发愁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王美人在那几天夜里常常做梦,梦见自己“负日而行”,梦见她的孩子日后撑得一片天。王美人收此相信,她的孩子不仅是龙种,同时具有天子命。于是,打胎失败的王美人彻底改变主意,决定保胎。

小心谨慎地度过了怀胎十月,王美人生了灵帝的第二个儿子,取名刘协。的确如王美人梦中所预示,这个孩子日后成为了汉朝最后一位皇帝,只可惜是个“儿皇帝”,权柄掌握在董卓手中,他甚至连自己的皇后都无法保护,汉朝的江山也断送在他的手里。

实际上,刘协出生后,只有灵帝一人高兴,后宫的何皇后、王美人都陷入痛苦之中。王美人知道,何皇后是不会放过她的。她的判断是正确的,何皇后通过心腹给王美人下了毒药。王美人死了,她的罪过是为皇帝生了儿子。

灵帝平时对何皇后就有意见,见自己喜爱的王美人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去,心中已经有几分底数,于是,他派人暗中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和他的判断一样:何皇后毒死了王美人。灵帝龙颜大怒,他已经废黜过一位宋皇后,为什么不能再废何皇后呢?

可是,这一次皇帝的想法不能实现了。在宫中颇有实力的何皇后及其兄长大将军何进,还有其他一些盘根错节的关系在发挥着作用。他们通过不少宦官对灵帝劝谏,灵帝不能不考虑大宦官的意见,因为他自己的皇位及权柄,实际上就操纵在宦官手里。

灵帝的龙颜白怒了,他只能把对王美人的思念放在心里,被迫接受何皇后为他设计的现实。但他可以消极对应,他可以冷落何皇后。

八年后,时间推移到公元189年,在位二十二年的灵帝终于不能支撑自己被嫔妃掏空的身体,驾崩了。他在死去之前,望着太子刘辩,似乎有话要说。因为他知道,按照后汉的规矩,十七岁的太子仍然无法亲政,权力很可能落在何皇后和她的哥哥何进以及何氏家族手中。他似乎要向太子说“你身上流淌着刘家的血液,权柄不要让你母亲掌握啊”!可惜,这时的灵帝已经不能说话了。灵帝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太子刘辩即位,是为少帝。何皇后荣升皇太后,临朝听政。灵帝的预感灵验了。皇权依旧掌握在何皇后、何进手中。

到了此时,何氏家族与宦官集团的矛盾更加水火不容,他们决定与宦官集团决一死战。何进虽位居大将军宝座,但能够掌控的兵力有限,为此,他与并州刺史董卓密谋,让董卓率兵进宫,了结宦官。

董卓虽然在何进面前表现得极其忠诚,实际上是个两面派。他只想有一个正当的借口,能够率兵进京,然后控制局面,他的内心已经觊觎皇帝位很久了。

可是,没等何进动手,宦官集团已经得到消息,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以太后召见为名,将大将军何进召进宫后设伏杀害。在乱军之中,何皇后的母亲舞阳君也被杀死。幸好这些宦官没有杀死何皇后和皇帝,否则历史又要改写。

并州刺史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后,装作听取大臣的意见,欲梳理朝政。这时的大臣谁还敢造次?董卓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有枪便是草头王嘛。董卓宣布,废黜少帝刘辩,贬其为弘农王。立年仅九岁的刘协为皇帝,是为献帝。何皇后被迁居永安宫。董卓自封为相。

董卓的目标是“挟天子而令诸侯”,他非常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这个目标。如此说来,汉朝的天下已经衰竭,气数已尽。

虽然献帝是董卓的傀儡,但做为皇帝,他可以经常举行仪式祭祀母亲。即位后第二年,即公元190年,他说服董卓任命母亲王美人的兄长王斌为车都尉,并赐宅院与桑田。后来又封都亭侯,赠五百户的食邑。公元194年,献帝又追尊王美人为灵怀皇后,并且改葬文昭陵,还专门举行了隆重的下葬仪式。

何太后在永安宫里一直不得安生,最终被赐死。算起来,前汉、后汉皇太后临朝听政人数不少,何太后算是最后一位吧。

献帝先是落在董卓手里,后来又落到曹操手中,前前后后角色都是一样:傀儡。最后在曹丕的逼迫下,让出皇帝位,汉朝就此罢休。

献帝是亡国之君,他的皇后不但不能临朝听政,最后连命也没有保住,在献帝眼睛底下被杀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文帝的皇后窦猗房: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皇后窦氏干政及三朝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氏先后干政文帝、景帝、武帝前期三朝。她出身微贱,也并非册立皇后之后生子,而是通过生下刘启、母以子贵被册立为皇后的。她推崇黄老思想,在对人方面尽管没有刘邦吕后的阴毒,却也有自己的一套。她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皇帝位不传子而传弟的先例。另外,她虽然眼睛失明了,但在她干

  • 神话刘邦: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皇帝包装工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是一个怎样的君主,千古一帝刘邦,神话易小川最后不为刘邦所用

    古代开国皇帝在坐稳了江山后,大都鼓吹自己出生时的传奇色彩。《宋史》和《明史》中就分别记载了赵匡胤和朱元璋出生时都出现了“红光满屋”的怪异现象。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想证明自己做皇帝的合理性和权威性,向世人宣称自己不是“一般人儿”,是当之无愧的“真命天子”。不过,这种为自己出生涂上一种传奇色彩,声称

  • 刘禅陷入昏庸的诱因:皇后是猛将张飞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者张飞对比刘禅,刘禅好用吗,刘禅真的很无能吗

    刘禅是号称“枭雄”的三国顶尖风云人物刘备的儿子,蜀汉政权的第二代皇帝,也是蜀汉的亡国之君。刘禅的父亲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虽出身布衣,但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英雄,而且以“仁德闻名天下”,一生戎马征战,最后奠定了与魏、吴鼎足而立的蜀汉政权,用曹操谋士荀彧的话来说:“刘备,英雄也

  • 胡夏国主赫连勃勃;中国古代最具狼性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鲁国第一代国君是谁,春秋时期鲁国国君列表,鲁国的十二位国君

    狼是一种可怕的动物,以其机警、奸诈、凶残、狡黠、嗜血称霸于草原。当然,这些词语不光是用来解释狼的,也是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尤其是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帝。在历代皇帝中,机警的,奸诈的,凶残的,狡黠的,嗜血的,均不可胜数;但将这些狼性融贯于一身的,却极其罕见。十六国时期胡夏建立者赫连勃勃,就是这样一匹来自

  • 最窝囊的傀儡皇帝北魏孝静帝:被高湛污蔑为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魏嬿婉和太监进忠,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崇祯如果不杀魏忠贤

    在皇帝——权力——大臣的政治格局中,权力就像是一台天平的指针。指针偏左,可能会出现独裁皇帝;指针偏右,多半要产生傀儡皇帝。因为有命无运、有名无实、有位无权,所以,傀儡皇帝大都被权臣搞得很郁闷,很狼狈。在历代傀儡皇帝中,被人挟持者有之,被人废黜者有之,被人幽禁者有之,被人砍头者有之;但是,被人当众警告

  • 齐国东郭牙: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肢体语言分析专家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人的肢体语言图解,阏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鬼谷子考验孙膑和庞涓

    《吕氏春秋重言》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代多战事。一次,齐桓公跟宰相管仲密谋发兵讨伐莒国。可是不等付诸行动,他们要讨伐莒国的消息已经传遍全国。密谋泄露,莒国方面闻讯,很快做了迎战齐国的准备,自然这仗就不好打了。莒国范围相当于今天山东安丘、诸城、沂水、日照、莒县一带,都城在今山东莒县。齐桓公很郁

  • 揭秘:宋太宗即位后是怎样杀掉自己弟弟和侄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太宗杀了宋太祖,宋徽宗坑儿子,李世民杀侄子的记载

    976年,38岁的赵光义登基称帝,史称宋太宗。而太平兴国的年号,可谓太宗一生的追求,而太宗即位之后的种种行为,却给这四个字蒙上了一层阴影。宋太宗一生挥之不去的就是夺位之后的疑虑,他致力于开创自己的天下,即位之后等不到第二年,立刻改元,就是极端不自信,努力造成既成事实。又把自己的名字赵光义改为赵炅,炅

  • 开明大臣中靠着九个字就远胜刘伯温的谋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周瑜打黄盖用的是36计中的哪一计,历史上功高盖主不得善终的人物,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历史上最厉害的帝王师是谁呢?在熟知历史的毛泽东看来,不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因为张良尽管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但他从未提出过纲领性的国策。也不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因为诸葛亮虽有纲举目张的《隆中对》,但并没有使刘备统一天下,只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还是鼎立之三国中最弱的一方,自己也最后

  • 明史揭秘:明英宗复辟后为何非要杀忠臣于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为什么明英宗能够复位,明英宗之弟,明朝第一昏君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镇,明宣宗朱瞻基长子,九岁即位,年号正统,明朝第六代皇帝。即位时有三杨辅佐(杨士奇、杨荣、杨溥)和英国公张辅,社会尚算安定。自正统七年(1442年),王振掌权后,政治开始腐败,塞外的瓦剌不断抢掠。1449年,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亲征,由于用兵不当,导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之后,北

  • 商纣王的冤案:周王室在其死后无休止的污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纣王妲己的真实历史,商纣王酒池肉林,佘祥林冤案

    成王败寇,历史多半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隋炀帝因为做了亡国之君,他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在《唐史》中被替换成了凶狠残暴,并被戴上了“暴君”的头衔。崇祯皇帝因为做了亡国之君,他曾经的励精图治在《清史》中被说成昏庸无能,甚至被称为“傻瓜”皇帝。那些取而代之的“幸运儿”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向世人阐述自己改朝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