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宋太宗即位后是怎样杀掉自己弟弟和侄子的

揭秘:宋太宗即位后是怎样杀掉自己弟弟和侄子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214 更新时间:2024/1/4 7:54:29

976年,38岁的赵光义登基称帝,史称宋太宗。而太平兴国的年号,可谓太宗一生的追求,而太宗即位之后的种种行为,却给这四个字蒙上了一层阴影。

宋太宗一生挥之不去的就是夺位之后的疑虑,他致力于开创自己的天下,即位之后等不到第二年,立刻改元,就是极端不自信,努力造成既成事实。又把自己的名字赵光义改为赵炅,炅,和光同义,明亮的意思,可是没有了原来的排行意义,看或许太宗心中不想让世人把自己仅仅看成是赵匡胤的弟弟,而希望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君王。可惜后人还是称其为赵光义,真是徒劳呢。

夺位的事情就不赘述了,在夺位之后,如何缓和矛盾,坐稳龙椅,是赵光义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赵光义解决的很不错,太宗继位后,大封群臣,尤其对赵匡胤的儿女和赵廷美特别优待,安抚自己的敌对派。毕竟秦王赵廷美手握重权,而宋皇后和赵德昭等人也有一大批自己的人马。太宗还罢黜了一批元老宿将如赵普、向拱、高怀德、冯继业和张美等,将他们调到京师附近做官,以防和赵德昭等人勾结。而当时的宰相卢多逊等人,和太宗关系密切,早在藩邸,太宗就刻意结交,卢多逊也成为太宗朝的第一位宰相,风光了好几年。太宗又把自己的心腹如程羽、贾琰、陈从信、张平等人都陆续进入朝廷担任要职,慢慢替换太祖朝的大臣。

而赵普因为权力过大,在太祖晚年已经罢相,赵普和太宗关系不和,据传是太祖问起皇位继承问题时,赵普说了太宗的一些坏话。在两人和好之后,赵普当然说一切都是谣传,自己怎么会说太宗坏话,肯定是政敌卢多逊造谣。而太宗也不再深究。事实呢,我想,在当初赵普追随宋太祖的时候,自然一切围绕太祖考虑,而赵光义正是太祖晚年最大的政治对手,也是威胁到太祖皇子赵德昭继承皇位的最大障碍,说一些“坏话”完全合理。

不过,安抚只是第一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斩草除根,让赵廷美、赵德昭兄弟从眼前彻底消失。而恰在太宗苦无良策的时候,赵普上书,表示自己曾经在杜太后临终之时参与“金匮预盟”,是现在唯一的最好的证人。于是太宗把赵普调回京师,两人密谋,一拍即合,以往的种种分歧,风流云散。赵普一生追求权力,在权力边缘的日子是危险的也是他不能容忍的。而赵普的加盟,也让太宗对太祖的众多旧臣有了最有号召力的旗帜,而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自己得位不正的尴尬局面。

于是两人合谋出台了“金匮预盟”,说杜太后临终之时,考虑到五代尤其是后周失去王位世因为国无长君,因此遗命赵匡胤百年之后传位其弟赵光义,赵光义传赵廷美,赵廷美再传赵德昭、赵德芳。金匮预盟使太宗朝初年蠢蠢欲动的反对派暂时的平静下来,给了他们一个美好的希望。

几年之后,太宗权势稳固,就深感“金匮预盟”是自己百年之后最大的祸患,群臣以为太宗皇帝百年之后会传位给赵廷美、赵德昭等,两位的势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更加强大,成为威胁到太宗统治的主要力量。“金匮预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兄终弟及的弊端,太宗比谁都清楚,而发生在赵德昭身上的一件事情更加深了太宗的忧虑。

太宗征辽时,赵德昭从征幽州。高梁河之战,宋军惨败,太宗只身逃脱,不知所踪。这时有人商议立德昭为帝。后来,太宗生还,此事便作罢。班师回京后,太宗以此次北伐不利,对之前平定北汉的功臣也不进行封赏,将士们不免议论纷纷。德昭便为将士们请赏,认为即使与辽作战失败了,还是应该赏赐平北汉有功的将领。太宗听后很不高兴,就说:“待你做了皇帝再赏赐也不迟。”此言一出,赵德昭惶恐万分,低头垂泪,默然而出。

众将拥立赵德昭称帝,成为太宗皇帝心头无法忍受的刺痛,而太宗的话语也撕裂了两人表面的和睦。在不久之后,赵德昭莫名死亡,是自杀?是他杀?无论赵德昭具体如何死的,太宗都难辞其咎。而在两年之后,赵德芳又莫名死去。

毕竟赵德昭和赵德芳仅仅是少年皇子,和一些手握重兵的将军,手握大权的宰辅没有密切的联系,除去不会有太大的波动,而赵廷美就不同了。赵廷美多年为官,身居高位,而且在太宗即位之后担任开封府尹要职,身边有一大群中枢要员。

而赵普的加入让太宗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赵普和卢多逊素来不和,刚好查到卢多逊和赵廷美的来往信函,宰相和王爷之间的信件来往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但私下往来有违朝廷制度。于是赵普状告卢多逊沟通赵廷美,意图不轨,并且卢多逊在信中说希望太宗皇帝早日晏驾,赵廷美尽早登基,而赵廷美虽然表面斥责,却赠送弓箭以示赏赐。太宗闻言大怒。而太宗的一些心腹也纷纷举报赵廷美意图谋反,一时之间,朝廷上下风声鹤唳。

太宗当然是个明白人,抓住大好时机大做文章,虽然赵廷美谋反最终也没找到切实的证据,但是在朝廷上下已经有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而且和宰辅私下往来确实有违制度,于是罢黜赵廷美开封府尹,迁居西京、房州。赵廷美虽有不满,但自己与大义有亏,只能忍气吞声。而太宗步步紧逼,授意当地官员,加紧监管,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向太宗密奏。984年,赵廷美忧愤成疾,最终病逝。

至此,太宗最终解决了自己的即位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开明大臣中靠着九个字就远胜刘伯温的谋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周瑜打黄盖用的是36计中的哪一计,历史上功高盖主不得善终的人物,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历史上最厉害的帝王师是谁呢?在熟知历史的毛泽东看来,不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因为张良尽管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但他从未提出过纲领性的国策。也不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因为诸葛亮虽有纲举目张的《隆中对》,但并没有使刘备统一天下,只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还是鼎立之三国中最弱的一方,自己也最后

  • 明史揭秘:明英宗复辟后为何非要杀忠臣于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为什么明英宗能够复位,明英宗之弟,明朝第一昏君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镇,明宣宗朱瞻基长子,九岁即位,年号正统,明朝第六代皇帝。即位时有三杨辅佐(杨士奇、杨荣、杨溥)和英国公张辅,社会尚算安定。自正统七年(1442年),王振掌权后,政治开始腐败,塞外的瓦剌不断抢掠。1449年,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亲征,由于用兵不当,导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之后,北

  • 商纣王的冤案:周王室在其死后无休止的污蔑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纣王妲己的真实历史,商纣王酒池肉林,佘祥林冤案

    成王败寇,历史多半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隋炀帝因为做了亡国之君,他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在《唐史》中被替换成了凶狠残暴,并被戴上了“暴君”的头衔。崇祯皇帝因为做了亡国之君,他曾经的励精图治在《清史》中被说成昏庸无能,甚至被称为“傻瓜”皇帝。那些取而代之的“幸运儿”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向世人阐述自己改朝换代

  • 曾国藩的窘迫时刻:曾因天赋不高被小偷鄙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曾仕强很难讲看你怎么讲随便讲,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曾国藩小时候天赋并不高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但真正能够实现者寥若晨星,而曾国藩正是其中之一。这一曾因镇压太平天国备受谴责的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己

  • 西汉一代战神霍去病:原来是大汉最厉害的帅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一代战神霍去病,天生富贵霍去病,霍去病帅吗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战神级别的人物,不管怎么挤干净艺术加工之后的水分(比如关羽、李广),霍去病这个人始终是中国战争史上毫无争议的战神。如果说要评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将,不管你的喜好如何,霍去病一定能够排进前三名——这小子实在是太厉害了,厉害得你以为他根本就不是地球人。他出生在一个传奇性的家庭。他是平

  • 历史上啼笑皆非的事件:杨家将后人认为岳飞该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剿灭杨幺的结果,杨家将和岳飞哪个厉害,杨家将与岳飞的关系

    1,名将霍去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出兵打仗时士卒缺粮,手下的兵都饿死了,而他自己一车车的吃食,宁可发臭,也不分点儿出去。当兵的饿得站不起来,而他还在画定球场,踢球玩乐。2,元始二年四月,华北先是大旱,继之蝗灾,百姓纷纷流亡,王莽坚持不吃肉,以示与民同苦。3,公孙瓒没有参与讨伐董卓,所以“三英战吕布”子

  • 皇太极简介生平:他凭什么被公推继承后金汗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努尔哈赤为什么传位给皇太极,大汗传位给多尔衮还是皇太极,历史上皇太极和多尔衮

    姓名:爱新觉罗·皇太极曾用名:爱新觉罗·黄台吉性别:男出生日期:1592年11月28日出生地: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属相:龙星座:射手座血型:A型身高:174厘米体重:51千克职业:皇帝特长:喜欢瞎掰,富有创意社会关系:父亲: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母亲:叶赫那拉氏拥有同父异母兄弟15人,表哥、

  • 宋太宗为何三换太子?宋太宗为什么要两次废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三次废太子为何不杀,太子两次被废的原因,康熙两次废太子的原因

    不管宋太宗如何在文治武功上谋求超越太祖的地位,但终了太宗一朝,始终无法摆脱太祖的阴影。太宗继位之后,面对的一个头疼问题就是如何对待此后的皇位继承。按照“金匮之盟”约定的兄终弟及,赵廷美是皇位第一继承人,并由赵廷美传回太祖之子赵德昭。但这是太宗所不愿意看到的。经过种种手段,太宗终于清除了几个可能染指皇

  • 艺术家皇帝总会亡国:陈后主喝酒作诗致国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后主指的是谁,诗人之死赏析,谁是陈后主

    隋朝对陈国的最后攻势非常轻松,大将贺若弼、韩擒虎分别在广陵、采石渡江,一举拿下了陈国都城建康,他们四处寻找陈叔宝,最后发现陈叔宝带着他最宠爱的张贵妃和孔贵嫔,陈叔宝倒是个多情的皇帝,逃命的时候还带着喜爱的女人。这位亡国的陈叔宝同志,是个不折不扣的艺术家。无数历史在证明,哪个艺术家当了皇帝,哪个国家就

  • 揭秘名妓柳如是的归宿:被老男人钱谦益明媒正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柳如是钱谦益,钱谦益柳如是故居,李民桥罗宝盈婚变

    揭秘秦淮八艳名妓柳如是的最后归宿柳如是,女诗人,秦淮八艳之一,一说浙江嘉兴人,一说江苏苏州吴江区人。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