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经五朝的沈庆之,为何最后没有善终?

历经五朝的沈庆之,为何最后没有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994 更新时间:2023/12/5 6:00:34

历经五朝的沈庆之,为何最后没有善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南北朝有一位老将军却活到了80岁,无论生命的长短、岁月多么颠簸,人活着就是一种享受。有句话说“人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位80岁的将军,以最像鸿毛一样的方式去世了,但他这个人却重于泰山。

沈庆之的前半生的确很幸运,再加上他天资聪颖、骁勇善战,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有舍必有得,有福必有难,也是因为这份幸运与荣耀,导致这位老将军一生辛劳最终不幸去世,享年80岁,曾辅佐过5位皇帝。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大器晚成

南北朝的宋国寿命也就不到60年,而沈庆之基本见证了南北朝血雨腥风的全过程,因为他的寿命可比宋国久得多。按常理来说,沈庆之应属于东晋时期的人,当时由于动荡较多,内乱频频爆发,在家耕地的他选择跟随哥哥沈敞之出去闯荡,后被赵伦所看重得到了认可,沈庆之在平凡的生活里中午展露出了一丝锋芒。

从30岁到80岁的这50年期间,他先后辅佐了五位皇帝,包括宋武帝刘裕、宋少帝刘义符、宋文帝刘义隆、宋孝武帝刘骏、宋前废帝刘子业,可见他这一生都在为刘家效力,辅佐五位皇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本来为国效力一事早已将生死抛之脑后,还要为尔我诈做好防备。

沈庆之一开始的领导人是刘伯符,后因他身体欠佳转到了襄阳檀道济麾下。之前沈庆之15年内都在做着本职工作,基本没有任何升迁机会也没有任何发挥的空间,但到了檀道济这里却不一样了。檀道济很看重沈庆之,于是将他大力举荐,终于有一天他做了禁军的带头人,虽然官职并不大,但起码有机会表现自己了。

果然因他表现出色,在57岁的时候他被封为钱塘守将,随之机会便来临了。当时雍州出现了很多暴动之人,他被任命平反雍州,没过多久就传来了胜利的喜讯,沈庆之大获全胜俘虏了暴徒数万人。立功后,他又被封为中兵参军兼南东平太守。在他64岁那年,再次领兵杀去雍州平乱,俘虏了5万余人,直接奠定了南北朝名将的地位,60多岁的他终于大器晚成,得到了重用。

二、从重视到威胁

随后汉文帝刘义隆一直想要北伐,沈庆之多次劝阻未能成功,尤其是在第二次北伐之中,只有他一人的劝阻根本毫无用处,这导致了南朝差点走向末路。可此时汉文帝并没吸取教训,依然有北伐的念头,经过几次挣扎,却没收到一丝收获,还造成了大量的兵力损耗。但这期间,沈庆之则修补壮大自己,他先后征服了五水蛮,并把控住了豫、荆、雍三州的兵权,成了一位手握重权的领头人。

沈庆之听后,为了保护刘骏和国家亲自领兵干掉了豫州刺史,并将他的头颅展现在刘义宣和同伙面前,由此平定了内乱。沈庆之可算帮了刘骏一个大忙,让本身没什么大本事的刘骏,终于得到了安心。随后他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手握重兵重拳,又受人尊敬。

这时的沈庆之已经上年纪了,本想退官还乡,可刘骏已驾崩,刘子业随即上位,让本来年过70的沈庆之再次出面在旁辅佐。这看似荣誉至上的事情,却给他带来了不幸。刘子业因长期受沈庆之的劝谏,早就对他不耐烦了,沈庆之虽然手握重兵,但也得不到皇帝的认可,直接从巅峰走到了末路。

三、不得善终

沈庆之无论是在战功上还是年龄上,都是值得被人尊敬的一位老将军,此时年迈的他早就可以荣华富贵、安度晚年了,可还要为刘家作出最后一丝贡献。刘子业这位皇帝,不仅昏庸无能,还非常的残暴、奢侈浪费,对朝政管理方面更是一塌糊涂。这让很多顾命大臣有了意见,作为一代皇帝,岂能如此放纵?于是大家准备推翻刘子业,立刘子恭为皇帝。

这时的沈庆之已经79岁了,哪里还有精力掺和这种事情呢?毕竟年岁在那里,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可听说要立刘子恭为皇帝,他瞬间不淡定了,因为刘子恭向来和他有不和之处,若是他成功坐上皇位,恐怕自己的好日子也就结束了。或许沈庆之的确老了,他竟然将此事告诉了刘子业,希望他能守住皇位。

刘子业知道此事后,杀死了刘子恭和与此事相关的所有大臣,因为他性情残暴无比,所以没有任何人情可言,这让沈庆之也大吃一惊。说到这里,或许我们都认为刘子业会因为此事重新看待沈庆之,或者会感激他,可事情却没有如人意。刘子业根本不信任沈庆之,就算他在80岁时多次请柬回乡,刘子业也不想放过他。

由于沈庆之功高名就,自己不好下手,于是他另沈庆之的侄子在他不注意时,用被子捂死了沈庆之。这位80岁的老将军,就这样不得善终了。

四、总结

这样的老将军最终却不得善终,让人痛彻心扉感到惋惜,他的故事也会影响着一代代子民们。故事到此结束,让我们记住沈庆之这个伟大的名字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郃作为曹魏的一代名将 张郃为何见到赵云就跑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张郃和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五子良将张郃,连张飞都不怕,为何见到赵云就吓得撤退?在三国时期有这样一位将领,他协助曹操官渡之战取胜,被曹操称为“韩信归汉”,与张飞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就连诸葛亮都对其十分忌惮,他就是被称为“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那么张郃身为

  • 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相比 两方到底谁更强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和曹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的“五虎上将”,和曹操的“五子良将”,哪方综合实力更强?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了解,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个个有勇有谋,三国武将榜单的前几名,都被五虎上将包揽了。除了五虎上将,曹操也有五子良将,每个都智勇双全,那

  • 刘备晚年和赵云发生了什么 两人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和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晚年为何和赵云反目成仇?我们都了解,在三国历史中,刘备伐吴是一场规模庞大的战争,它的成败决定了三国未来的走向,而刘备作为这场战役的主角,也是带出了蜀国近乎所有的战斗力,只惋惜在进军路上犯了兵家大忌,让陆逊一把火燃尽了蜀国的生

  • 历史上的赵云到底是什么样的 赵云对蜀汉都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三国赵云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史里真实的赵云是怎样的人,对蜀汉刘备集团有哪些突出贡献?正史里赵云是个近乎完美无缺的人物,赵云忠勇无双,与多谋多智的诸葛亮一样深受大家喜爱。《三国演义》里完美无缺的常胜将军常山赵子龙《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肯定与我一样

  • 小说中的赵云实力那么厉害 历史上的赵云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三国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智勇双全,历史上赵云的真实水平如何?赵云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位三国人物,也是《三国演义》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当然,很多人对赵云的知道可能多半来自于《三国演义》,下面我们就看一下正史上赵云到底是这么样一个人物。

  •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何看重马谡?看中了他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马谡才气器量超过常人,喜好议论军事谋略,丞相诸葛亮对他深为器重。公元223年,白帝城托孤之际,刘备不仅将刘禅托孤给诸葛亮,还没有忘记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

  • 杨恭仁归附唐朝后,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杨恭仁,本名杨纶,改名杨温 ,字恭仁,唐朝初期宰相,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恭仁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清正廉洁,晓畅军事。初仕隋朝,拜吏部侍郎, 封成安郡公,参与平定杨玄感叛乱。出为河南道大使,镇压农民起义。兵败之后,逃归江都。 江都之变后,迁任吏

  • 法正以权谋私滥用职权 诸葛亮为什么还坐视不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权力有多大,法正和诸葛亮谁厉害,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罪

    对法正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法正滥用职权公报私仇,诸葛亮为何不管?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在费尽周折之后终于击败刘璋,控制了益州。《三国志?先主传》称:“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什么内容?李煜为何会做这首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对五代与十国的合称。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因此很多人都对皇位觊觎不已。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在中国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很多不喜欢当皇帝,但是却因为各种原因而不得不坐

  • 刘备去世之后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总是屡战屡败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北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北伐为何屡战屡败?而且历史的发展总是有着十分惊人的规律,那就是乱世之后必是盛世,盛世之后出现乱世。我国古代第一个乱世,无疑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而春秋战国结束之后,便出现了第一个封建专制国家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