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何看重马谡?看中了他什么?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何看重马谡?看中了他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53 更新时间:2024/1/24 14:26:33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马谡才气器量超过常人,喜好议论军事谋略,丞相诸葛亮对他深为器重。公元223年,白帝城托孤之际,刘备不仅将刘禅托孤给诸葛亮,还没有忘记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不过,刘备的叮嘱没有起到效果,也即诸葛亮还认为不是这样,让马谡担任参军,时常接见一起谈论军事谋略,从白天直到黑夜。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为何不顾刘备的告诫,执意重用马谡呢?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他们的关系非比寻常。

首先,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发现诸葛亮是因为看重马谡的才华,所以才重用他的。比如在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时候,马谡就提出了“攻心为上”的计策,以此帮助诸葛亮平定蜀汉的南中地区,为之后的北伐中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惜墨如金的《三国志》,并没有其他的记载,也即无法全面解开诸葛亮执意重用马谡的谜底。毕竟,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已经强调了马谡“纸上谈兵”的问题,对此,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应该也会发现马谡的这一问题。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之所以执意重用马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关系非比寻常。

对此,南朝宋著名史学家裴松之,曾为陈寿的《三国志》作注。在《裴松之注三国志》中,裴松之这位历史学家表示:“臣松之以为(马)良盖与(诸葛亮)亮结为兄弟,或相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由此,针对诸葛亮和马良之间的关系,南朝宋著名史学家裴松之认为他们之间存在亲戚的关系,也可能两人曾互相结拜为兄弟,类似于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关系。因为诸葛亮的年龄相对较大,所以,马良称呼诸葛亮为“尊兄”。值得注意的是,就“尊兄”的这一称呼,也体现出诸葛亮和马良之间的深厚关系。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马良(187-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马谡之兄。公元222年,刘备发起的夷陵之战中,马良不幸牺牲,对此,诸葛亮听闻后悲痛不已。因此,对于马良的弟弟马谡,诸葛亮将其视为自己的“儿子”。与此相对应的是,马谡也曾表示,“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进一步来说,就诸葛亮和马谡之间,可谓情同父子。那么,非常明显的是,正是因为这一关系,诸葛亮才不顾刘备的告诫,执意在北伐中原期间重用马谡。当然,马谡的街亭之战,无疑应验了刘备的判断。

最后,从两人的关系来看,诸葛亮执意重用马谡,显然存在用人唯亲的问题。换而言之,诸葛亮重用马谡,可能是存在一定私心的。但是,从蜀汉的整体格局来看,诸葛亮重用马谡,其实还是从大局出发的选择。众所周知,在蜀汉的派系中,益州本土派的实力非常强大,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在公元263年,也是益州本土派的压力,迫使后主刘禅投降。因此,为了平衡益州本土士族的势力,诸葛亮选择重用马谡、蒋琬费祎等出自荆州的蜀汉臣子。除此之外,对于姜维王平等来自魏国的降将,诸葛亮也同样选择重用,以此避免益州本地士族在蜀汉一家独大。由此,平衡蜀汉各派系的势力,也是诸葛亮重用马谡的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杨恭仁归附唐朝后,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杨恭仁,本名杨纶,改名杨温 ,字恭仁,唐朝初期宰相,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恭仁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清正廉洁,晓畅军事。初仕隋朝,拜吏部侍郎, 封成安郡公,参与平定杨玄感叛乱。出为河南道大使,镇压农民起义。兵败之后,逃归江都。 江都之变后,迁任吏

  • 法正以权谋私滥用职权 诸葛亮为什么还坐视不管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权力有多大,法正和诸葛亮谁厉害,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罪

    对法正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法正滥用职权公报私仇,诸葛亮为何不管?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在费尽周折之后终于击败刘璋,控制了益州。《三国志?先主传》称:“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什么内容?李煜为何会做这首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对五代与十国的合称。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因此很多人都对皇位觊觎不已。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在中国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很多不喜欢当皇帝,但是却因为各种原因而不得不坐

  • 刘备去世之后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总是屡战屡败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北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北伐为何屡战屡败?而且历史的发展总是有着十分惊人的规律,那就是乱世之后必是盛世,盛世之后出现乱世。我国古代第一个乱世,无疑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而春秋战国结束之后,便出现了第一个封建专制国家秦朝

  • 荆州丢失后只剩下一个州 刘备为什么还有实力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称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在丢失荆州后,为什么还有实力称帝呢?公元219年,当时的建安24年,刘备在攻打下汉中、斩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后,实力达到人生事业的巅峰。在群臣的劝进下,刘备自己进位“汉中王”,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为前后左右四将军,

  • 刘备全盛时期地盘到底有多大 刘备最后有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对三国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称帝了吗?刘备全盛时期的地盘有多大?很明显刘备称帝了,如果刘备不称帝的话哪里来的三国。不过刘备称帝的时候,刘备的势力已经处于下降阶段。刘备势力巅峰时间特别短,维持不到一年,也就是昙花一现。魏蜀吴三国领导人,建国历程最艰难的应

  • 崔仁师:唐朝时期宰相,曾两度被贬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崔仁师,唐朝时期大臣、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崔仁师出身博陵崔氏安平房。唐武德初年,考中制举,调任管州录事参军。后升任右武卫录事参军,参与修撰梁、魏史。唐太宗贞观初年,与邓世隆、慕容善行、刘顗、庾安礼、敬播俱等为修史学士,改任殿中侍御史。贞观十六年(642年),

  • 第一位执掌大权的宦官赵高:秦朝崩塌的最大推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赵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时期的太监。赵高是赵国人,出身卑微。他的父亲因犯重罪,不仅自己被处以宫刑,而且也连累赵高的母亲被罚为官家奴婢,后来赵母与人野合生下了赵高。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规模充实后宫,嫔妃多达万人。庞大的后宫需要众多的太监来服务,阉割去势的太监由此广泛使用于宫廷,太监制

  • 乾隆朝第一权臣和珅:富可敌国却最终被嘉庆清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幼年丧母,家境贫寒,贫穷和冷漠的生活给和珅童年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和阴影,从那时起和珅就立志要出人头地,争取抓住一切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珅十来岁时就被选入咸安宫官学,接受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的器重。乾隆三十四年,20岁的和珅继承祖上三等轻车

  • 细说历史上秦昭王刘备曹操等人的用人识人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引才案例: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在引才纳贤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气度。范睢原为一隐士,熟知兵法,颇有远略。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睢,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但范睢支支吾吾,欲言又止。于是,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请教”,且态度上更加恭敬,可范睢仍不语。秦昭王又跪,说:“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