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和珅得宠的原因:可以替乾隆皇帝办好难办之事

和珅得宠的原因:可以替乾隆皇帝办好难办之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537 更新时间:2023/12/8 19:52:34

和珅乾隆完成了江南游的心愿,让乾隆领略了他精明能干的本领。乾隆一生中曾因多次南巡,为民间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逸闻趣事,传为佳话。可见,他是一?喜好畅游山水,好大喜功的君主。可是,如果说乾隆南巡只是为了领略江南的湖光山色,倒也不对。江南各地素以物产富饶、人鼎盛而名满天下。明以来,朝廷屡次衣冠南渡,偌大一个中国的文化命脉得以在江南一隅延续不衰,江南的士风也一直胜过北方。清军入关以后,所披靡,唯有在江南受到了以书生文人为首的义军的顽强抗争。因此,才有了诸如“扬州十日”等惨不忍睹的屠城事件,后人有诗曰:“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清朝的统治者们实是对江南的文人们伤透了脑筋,再加上清王朝自认秉承了传统华夏文化,对人文鼎盛的江南也难心存忌惮,多次开设“博学鸿词”等科,希望能够安抚士人。所以,乾隆南巡乃是继续清朝的政策,借机笼络人才和地方的豪强大户,消弭反清情绪,营造满汉一体的民族感情氛围。

另外,自宋明以来,“苏杭熟,天下足”即已成为民谣,江浙一带,加上南巡必经的直隶、山东等省,全都是物产丰富的地方,是整个国家的粮仓,是国家的命脉所在。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发展与否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安危,但这些地方连年水患频仍,乾隆要趁南巡的机会省视河道,摒除水患,发展农业。

这些道理,乾隆只是放在心中,并未向外人提及,和珅?早已了然于胸了,所以他总是力排众议,屡屡劝乾隆南巡。乾隆于是就把南巡的事全部交给和珅办理,并让他扈驾南巡。

每次南巡,乾隆最担心的是国库中的银子。他前四次南下,每次都花去了大约四十万两白银,所以当他又准备下江南的时候,就有一些官员出来力阻,理由即是国库空虚,百姓疲羸。和珅最让朝隆感到满意的就是对南巡的支持。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正月十二日,当乾隆以“观民省方,勤求治理”的名义,开始第五次南巡的时候,内务府只需要出御驾的日费用,其他的绝大部分开销全交由和珅一人筹措。和珅自然不会自己出这笔钱,?立刻传令各省的督抚、盐政、河督,命他们建造修葺行宫,抓紧时间建造龙舟。很快水路旱道俱已疏通,行宫园林也都建好了,各地的龙舟摆满了运河,迤逦几千艘。和珅自己未出一分一文,就假借皇上的威势,将一切置办妥当。乾隆大悦,全然不顾这是羊出在羊身上,只知道赞赏和珅精明能干了。

乾隆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他的第五次南巡,所到之处,和珅与他形影相随,寸步不离。御驾经过的地方,各地官员全都跪拜接驾,和珅站在乾隆的身边,显得更加威风凛凛,和珅又借此向地方官展示了自己在乾隆面前非同寻常的地位。地方官员们对他更加恭恭敬?,纷纷向他行贿纳贡。

圣驾不久就来到扬州。扬州自古就是繁华烟花之地,被古人称为“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乾隆每次南巡,扬州都是必经之地,扬州的慧因寺、倚虹园、致佳楼、怡情堂、法净寺等名胜,都有乾隆御笔亲题的匾额。和珅自然也不敢对扬州掉以轻心,亲自命扬州的官员布置,使小城的繁华更胜往昔,城里的大街小巷,全都铺上了锦毡,两边挂满了丝绸。圣驾一路经过,繁花映目,美不胜收。乾隆驻跸的高曼寺行宫,处处修葺一新,在行宫内新开凿了两个人工湖,堆了许多用太湖石砌成的假山,极尽江南园林之精美。整个修葺建造的费用?没有动用内务府的银两,全是在和珅的授意下由两淮的盐商们“自愿”捐赠的。好大喜功的乾隆对和珅如此能干大为满意,面对着满园春色,把和珅嘉奖了一番。

和珅一方面借助皇帝的权威,令盐商们贡献出大量银两,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了他自己的腰包,另一方面,又借盐商们的富有,讨好了乾隆。和珅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左右逢源,受益良多,真可谓是精明至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极端暴力的战国四大刺客揭秘:手段自杀自残毁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一、专诸刺王僚:鱼腹藏剑专诸(?—前514),吴国棠邑人,今南京六合区人。屠户出身,英武有力,对母亲非常孝顺。伍子胥知公子姬光想杀吴王僚,于是便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姬光。公子姬光相当厚待专诸,并敬其母。专诸感其恩,以死相许。但念老母在堂,行刺之事犹豫不决。其母知道事情后,为成全专诸成大事,自缢而死。专诸

  • 宋朝历史上真实的宋江集团都是哪些梁山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江当梁山领袖原因,梁山好汉发生在宋朝什么时候,宋朝梁山好汉是否真的存在

    这《宋史》里有一件事是奇怪的。《宋史》有关宋江的记载,少之又少。或许,站在修史者的立场,对造反者是不屑一提的。可是,也不尽然。与宋江同期造反的,还有一个叫方腊的人。宋史中就有《方腊传》,在众多纪传之中,也有大量提及方腊的词句,其内容显然比宋江多得多了。宋史中,有关宋江的记载,大致有这么几段,散见于浩

  • 宋朝历史上让金兀术割须而逃的南宋“兄弟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真实的金兀术,金兀术打得过岳飞吗,金兀术对岳飞的评价

    一提起南宋的名将,一般人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岳飞、韩世忠以及张俊、刘光世等“中兴四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在川陕前线,还有一对兄弟将领,他们抵抗金军,守卫着南宋在四川一带的领土长达十多年,他们曾让在战场上不可一世的金国名将、“四狼主”兀术”割须”而逃。但由于受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的影响以及后来民间文学对岳飞

  • 揭秘:宋朝历史上杀死一代忠臣岳飞的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岳飞为什么是大忠臣,秦桧与岳飞两家后代,岳飞的史实

    一千多年来跪在岳坟前的四尊铁人:秦桧夫妇、张俊和万俟,似乎已经告诉了人们答案。对于岳飞的死,他们当然难脱干系。但仅仅是他们四人,就能置岳飞于死地吗?处死岳飞,当然需要皇帝点头。杀害岳飞的人中宋高宗应该算一个。但高宗皇帝为什么一定要杀岳飞呢?岳飞是南宋初年最杰出的抗金将领,在张俊、韩世忠、杨沂中、刘光

  • 为何说历史上岳飞是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岳飞的军事能力,岳飞没有政治头脑,为什么岳飞不是民族英雄

    公元1137年,即绍兴七年,二月,岳飞奉命进京述职。皇帝在他的“寝阁”就是卧室里单独召见了岳飞。皇帝对岳飞说:“光复国土,中兴大宋这项事业,我就托付给你了。从今以后,除了韩世忠、张俊之外,其余的军队都交给你节制。”!如果这一切顺利实现,这位青年将军与对他有知遇之恩的青年皇帝,君臣二人的人生事业将可能

  • 乱世奇缘:宋朝历史上的韩世忠与烟花女子梁红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乱世桃花乞丐,历史上韩世忠梁红玉是夫妻吗,梁红玉韩世忠结局

    南宋“中兴四将”中,以猛将韩世忠的资历最老,官爵最高,因他治军有方,久经沙场,战功卓著,应该说在军中也最有威望,在声望上甚至不输给大名鼎鼎的岳飞。梁红玉,韩世忠的爱妾,生得是花容月貌,国色天香,却偏偏性格刚毅,胸藏韬略,是位巾帼不让须眉,铁骨铮铮的“女汉子”。史料记载,梁红玉出身将门,其父兄都是北宋

  • 揭秘汉顺帝刘保:一个被宦官扶上了皇位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顺帝是谥号吗,卫子夫的儿子刘据做了几年皇帝,汉顺帝简介

    【人物档案】姓名:刘保姓别:男民族:汉职业:东汉王朝第八任皇帝生卒:公元115年~公元144年,享年30岁工龄:19年(公元125年~公元144年)父亲:刘祜母亲:李氏王位继承人:刘炳最大爱好:不详最大特长:哭最大缺点:软弱最大优点:有孝心最大成就:推翻阎氏外戚集团最大错误:太相信太监了最大快乐:消

  • 汉顺帝刘保:刘保太子之位被废为什么还能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顺帝简介,刘保下一位皇帝,刘病已下一个皇帝是谁

    东汉的皇帝列表中,除了汉光武帝、汉明帝还有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之外,其他的皇帝都是皇太后和太监手中的傀儡,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混到这份上也算凄凉了,他们中也有人去反抗,希望断掉太监和太后的联盟,重新启用文臣集团,其中第一个尝试的,就是东汉的第七任皇帝:汉顺帝刘保。他,靠太监取得了皇帝宝座,给了太监前所未

  • 潘金莲竟堪称巾帼英雄:和梁山好汉性情很相似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我国的巾帼英雄有哪些,马金凤梅兰芳,什么叫巾帼英雄

    《水浒》中巾帼英雄要有,也应该算孙二娘、扈三娘、顾大嫂什么的,潘美眉数百年来被选为“淫妇”的代表。虽然近年来,多有人为她翻案不平,但和“巾帼”二字并不沾边。细读《水浒》,发现这潘美眉虽不在天罡地煞之数,也没有什么武艺,但身上却自有一股梁山好汉都具有的气质。其实是和梁山好汉意气相投的,只不过追求略有不

  • 晁盖的死为什么如此蹊跷?真的是史文恭所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晁盖丧命的原因,晁盖之死的原因,水浒传史文恭

    水浒传中,自从宋江上山之后,屡次出征都是宋江主动请缨,从而壮大山寨,立下赫赫功劳,获得崇高的威望,以至于江湖上言必称宋江,不知有晁盖。晁盖欲出征,则宋江必称“哥哥乃山寨之主,不可轻动”。攻打曾头市,晁盖再次执意亲自出征,但是当年共同举事的吴用却并不随行。而晁盖在此次出征中大意轻敌、急功近利,不用林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