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自成为何不能统一天下?逼反吴三桂非主要原因

李自成为何不能统一天下?逼反吴三桂非主要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986 更新时间:2024/1/21 16:41:39

历代以来,有极个别王朝是以草根逆袭,登上帝位,建立国家的。比如,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很少,但毕竟有榜样在前。本来,李自成也可以改朝换代,可惜,他八字已经有一撇了,最终还是落荒而逃,死在一个农民的锄头下。

李自成为何不能一统天下?很多人都把原因归结为逼反了吴三桂。确实,那是一个重要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

首先,李自成是一个“流寇”。这个词语自然是有相当的贬义,明末很多人就是这么称呼李自成的部队的。但这里也说明了一个严重的事实,就是李自成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李自成是陕北人,他起兵之后,1641年,很快就攻占洛阳,杀了福王。这个举动震动天下,为李自成赢得了声誉,也招来强敌。明朝调集各路共同征讨李自成。李自成几乎被消灭。1642年,李自成再次崛起,攻克襄阳。1643占领西安。1644,改西安为长安,建立大顺政权。本来李自成应该以西安为中心,把后方根据地妥善经营。可是李自成没有,他趁着明朝把主力调到山海关抗清的时机,一路东进——结果还真的攻下了北京。

攻占北京后,李自成变劣势为优势,一时之间站在了时代的最高峰。当时,他本应当改换角色,从一个流寇改变成一个君王。平民是他的百姓,官员富豪也是他的百姓。可是,李自成对北京的那些明朝官员乃至普通百姓肆意盘剥,大家对李闯的部队,由欢迎迅速转变成愤怒。

失去民心,是李自成灭亡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是李自成对山海关吴三桂部队的轻敌。在得知吴三桂不同意归降后,李自成只带了六万人马就攻打山海关。在他看来,明朝军队不堪一击,有六万人足以。可是他没有想到——他本应该想到,吴三桂领导下的部队乃是明朝最为精锐的关宁铁骑,而他的大顺军也不是进北京前那支骁勇善战吃苦耐劳的部队。

李自成从1644年4月13日出京,到23日才到达山海关。一场本该速战速决突袭战斗,变成了公开的决战。这几乎就是坐等清军调集人马,抢占果实!

一战之下,大顺军惨胜。可就在此时,多尔衮率领清军杀出,局势顿时扭转。

本来李自成的主力还在北京城。可是他退回北京后,发现已经无法控制北京了。

愤怒的百姓(主要还是被摧残的那些权贵富豪们)听说李自成军队大败,大喜。这些人到处张贴告示,串联起来谋划献出北京城。当时吴三桂打着引清兵为崇祯帝复仇的旗号,这个旗号颇具有迷惑性。

在这种局面下,李自成做出了第四个错误决定——称帝。

李自成称帝,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实际好处。他的大顺军已经不复当初,而后来的南明军队对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恨之入骨,甚至最后宁愿降清,也要剿灭李自成——严格的说,是一些人利用这点,作为他投降清朝,保存体面的借口。

4月30日,大顺军退出北京城,此后,李自成一路溃败。他本以为回到西安后会出现昔日万民拥戴的场面。可惜,等待他的,是一个充满猜忌和仇恨的西安。大家都对李自成的许多措施很失望。1645年的四月,李自成兵败被杀。有人说,杀死他的是个普通农民,也有人说,是地主武装。总之,最后的李自成沦落成了官员百姓人人喊打的角色。

李自成死在哪里李自成兵败以后结局如何?自清初以至现在,只就死地和终年来说,已知的至少有14种说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说李自成死于兵败之后,第二类说李自成兵败之后削发为僧。那一代闯王李自成兵败后究竟被谁所杀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明史研究会副会长林金树和他的同事杨志清认为,李自成自率轻骑掠食,为村民所困,“不能脱,自缢而死”,或被乡民杀死,或入庙为赛会山民击死。这是所有史料记载中最普遍,也是最模糊的说法。

林金树称,在记录李自成死事的问题上,《明史·李自成传》,选材最佳,立意最巧,自杀与他杀并存。它历时多年,经多人之手,反复修改,非为“撰写草率”,而是极为用心,绞尽脑汁。但由于对李自成之死一事心存疑虑,把握不定,结果弄得矛盾百出,不能自圆其说。他还说,生于天五年(一说天启六年)的四川新繁(今成都)人费密,在其著作《荒书》中,对李自成的死时、死地、过程、杀李自成的凶手及其受奖的情形等,都有非常清楚的记载。据载费密“年近六十,始成此书”。由此推算,《荒书》当成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的前几年。现存的有光绪戊申(1908年)怡阑堂校刊费氏遗书本。

书中记载:清兵追李自成到湖广,李自成的军队还有三万人,由其他将领统率,从兴国州到江西。李自成亲随十八骑,从通山过九宫山。山民听到消息,将十八骑打散。李自成独行至小月山牛脊岭,被山民程九伯发现,两人开始搏斗。程九伯向金姓外甥呼救,李自成被金姓外甥铲杀。但不知道他就是李自成。

此书对李自成死事的记载,疑点极多,最主要的是两个问题:1、既然有杀死李自成的程九伯这个凶手,又有告密的,又在小月山牛脊岭(通山县九宫山的一部分),何以会找不到尸首?如果承认李自成的尸首已朽不可辨,或是尸首多难以查找,或是被起义军自己收理,则所谓“县官亲入山,谕以所杀者流贼李自成”一事,纯属子虚乌有。2、程九伯杀死的究竟是谁,这是全部问题的要害所在。有关方志资料的记载,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被程九伯杀死的人,由李闯→李自成→李延。

据此,林金树认为,李自成殉难于通山九宫山,虽有一些史料记载,但多互相矛盾,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问题缺乏说服力,又无任何文物可以印证,需要今后进一步探讨。

他说,“程九伯杀死的是李延,不能确定是李自成。目前,包括‘奉天玉大和尚就是李自成’在内的各种说法都缺乏确凿的证据,根据我的研究和到现场考察的结果,我认为李自成死于通城县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李自成结局问题课题组”负责人王戎笙认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先后在山海关、潼关大败之后,于顺治二年正月撤出西安,向湖广转进。从内乡、邓州、承天,直到武昌,被清军八旗劲旅穷追猛打,屡战屡败。复从武昌沿长江水陆两路兼程溃逃,在富池口及九江上游被清军追及,又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损失惨重,舰船全部丧失。四月间,李过率领的另一支由陕西撤退下来的部队,向东南方向转进时受阻于荆州当阳一带,与李自成分两路撤离陕西后没有会师。四月下旬在九江战败后,李自成亲自率领大约万余人的一支小部队,被清军八旗劲旅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九宫山区。李自成率少数亲随突围,遭到当地乡勇伏击,于清顺治二年五月上旬遇害于湖广兴国州通山县九宫山北麓,即今湖北省通山县九宫山北麓。围追李自成的清军将领,有传记可查的至少有九人,从其职衔推算,大约一万余人。他也认为,“奉天玉大和尚不可能是李自成,说李自成没有死在九宫山,归隐于湖南石门县夹山寺破绽太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雍正如何除掉军中大老虎?揭秘年羹尧的悲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年羹尧进京为什么不报四爷,雍正杀年羹犹豫过吗,雍正老八的下场

    雍正三年,年羹尧苦心经营20多年的权力和财富金字塔土崩瓦解。雍正从正月一直忙活到腊月,终于打掉了这个军中大老虎。“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年羹尧的下场比这个还惨,身败名裂,自我了断。徐才厚、谷俊山、杨金山等一批军中大老虎的落马,振奋了军心、民心。军中打虎,严明了军纪,振奋了士气,提升了战斗

  • 一个最真实的冉闵:武悼天王冉闵算不算一个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武悼天王,冉闵有多厉害,武悼天王冉闵图片

    对于中国古代史,恐怕没有一个人像冉闵这样会引起历史爱好者之间对立的争论,恐怕也没有一个人像冉闵这样,使草根的热情和官方的冷漠变得如此滑稽。一个生活在五胡十六国时代的历史人物,以他短短三十年的生命,却如流星般闪耀十六国史的夜空,却也如流星般焚尽于十六国史的边际,留下的是后人的唏嘘、赞叹、谩骂和疑惑。一

  • 和珅的蛰伏之路很漫长:初次参加八旗科举考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冬季漫长而艰辛万物蛰伏于土地,八大臣为什么都打不过慈禧,烧百官行述为什么都很高兴

    据宋人《过庭录》所载:江苏人孙山与同乡一起去省城参加乡试(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待发榜时孙山是最后一名,而其同乡则榜上无名,孙山在回家时遇见同乡的父亲,其父向孙山询问儿子是否孝中举人,孙山不便明讲,就顺口编了两句顺口溜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从此“名落孙山”就成了“落第”的代名词。乾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崛起:世界的敌人是怎么炼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简介

    12世纪中后期,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这也是蒙古草原第一次得到统一。铁木真在蒙古语里是金刚的意思,很贴切。蒙古草原上有很多的部落,蒙古部只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塔塔尔部、汪古部,篾儿乞部等,但是金刚把这些部落都灭掉了,所以草原上的民族统称为蒙古族。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成吉思汗的

  • 和珅得宠的原因:可以替乾隆皇帝办好难办之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为什么养和珅,乾隆为啥喜欢和珅,乾隆喜欢福康安还是和珅

    和珅为乾隆完成了江南游的心愿,让乾隆领略了他精明能干的本领。乾隆一生中曾因多次南巡,为民间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逸闻趣事,传为佳话。可见,他是一?喜好畅游山水,好大喜功的君主。可是,如果说乾隆南巡只是为了领略江南的湖光山色,倒也不对。江南各地素以物产富饶、人文鼎盛而名满天下。宋明以来,朝廷屡次衣冠南渡,偌

  • 极端暴力的战国四大刺客揭秘:手段自杀自残毁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一、专诸刺王僚:鱼腹藏剑专诸(?—前514),吴国棠邑人,今南京六合区人。屠户出身,英武有力,对母亲非常孝顺。伍子胥知公子姬光想杀吴王僚,于是便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姬光。公子姬光相当厚待专诸,并敬其母。专诸感其恩,以死相许。但念老母在堂,行刺之事犹豫不决。其母知道事情后,为成全专诸成大事,自缢而死。专诸

  • 宋朝历史上真实的宋江集团都是哪些梁山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江当梁山领袖原因,梁山好汉发生在宋朝什么时候,宋朝梁山好汉是否真的存在

    这《宋史》里有一件事是奇怪的。《宋史》有关宋江的记载,少之又少。或许,站在修史者的立场,对造反者是不屑一提的。可是,也不尽然。与宋江同期造反的,还有一个叫方腊的人。宋史中就有《方腊传》,在众多纪传之中,也有大量提及方腊的词句,其内容显然比宋江多得多了。宋史中,有关宋江的记载,大致有这么几段,散见于浩

  • 宋朝历史上让金兀术割须而逃的南宋“兄弟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真实的金兀术,金兀术打得过岳飞吗,金兀术对岳飞的评价

    一提起南宋的名将,一般人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岳飞、韩世忠以及张俊、刘光世等“中兴四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在川陕前线,还有一对兄弟将领,他们抵抗金军,守卫着南宋在四川一带的领土长达十多年,他们曾让在战场上不可一世的金国名将、“四狼主”兀术”割须”而逃。但由于受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的影响以及后来民间文学对岳飞

  • 揭秘:宋朝历史上杀死一代忠臣岳飞的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岳飞为什么是大忠臣,秦桧与岳飞两家后代,岳飞的史实

    一千多年来跪在岳坟前的四尊铁人:秦桧夫妇、张俊和万俟,似乎已经告诉了人们答案。对于岳飞的死,他们当然难脱干系。但仅仅是他们四人,就能置岳飞于死地吗?处死岳飞,当然需要皇帝点头。杀害岳飞的人中宋高宗应该算一个。但高宗皇帝为什么一定要杀岳飞呢?岳飞是南宋初年最杰出的抗金将领,在张俊、韩世忠、杨沂中、刘光

  • 为何说历史上岳飞是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岳飞的军事能力,岳飞没有政治头脑,为什么岳飞不是民族英雄

    公元1137年,即绍兴七年,二月,岳飞奉命进京述职。皇帝在他的“寝阁”就是卧室里单独召见了岳飞。皇帝对岳飞说:“光复国土,中兴大宋这项事业,我就托付给你了。从今以后,除了韩世忠、张俊之外,其余的军队都交给你节制。”!如果这一切顺利实现,这位青年将军与对他有知遇之恩的青年皇帝,君臣二人的人生事业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