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到底有哪些人参与了玄武门事变?

历史上到底有哪些人参与了玄武门事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49 更新时间:2023/12/14 13:46:17

历史上到底有哪些人参与了玄武门事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关于改变唐朝历史的玄武门事变,有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到底是哪些人跟着李世民发动这次政变?难道真的只有十个人?

关于这个问题,史书中有两种系统的记载:

《旧唐书·太宗本纪》称,“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 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像中复杂、秦叔宝、段志玄、屈 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新唐书》同篇未提及)

《旧唐书·长孙无忌列传》则是另一种说法:“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 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 元吉,平之。”(《新唐书》同篇也延续了这一说法)

显然,两种渠道出入较大。至于哪个更加准确,现在并没有权威的说法;如果付诸于搜索引擎,一定会告诉你:《太宗本纪》中与各人的列传有出入;而《长孙无忌列传》里的九个人都是秦王府的将领,更可信。

那么,《太宗本纪》中那些功臣的个人列传中,真的没有提及玄武门之变吗?如果我们自己打开新旧唐书这两本权威典籍,会发现结论并没有如此武断。

下面,我们先看看那些在《太宗本纪》名列其中、但《长孙无忌列传》里并未提及的九个人: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他们各自的列传里是怎么记载这一事件的。

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是秦王府最忠诚、可靠的智囊。玄武门事变爆发前,二人本被李建成逐出秦王府;当李世民决心已经后,他们被紧急征召,跟随尉迟敬德潜入秦王府,作为核心策划者参与了这次政变。在新旧唐书中二人各自的列传里,都提到他们被连夜召入计事,事成后被提拔。至于他们有没有进入玄武门,除了《太宗本纪》,其他史书未给出明确答案。

在初唐功勋里,宇文士及比较另类。他是隋朝重臣宇文述之子,弑君者宇文化及的弟弟;然而,他却得到了杨坚杨广、李渊、李世民四任帝王的信任,并与李唐皇室联姻。他跟随李世民平定宋金刚,加官秦王府骠骑将军;随后参与平定王世充窦建德,曾在阵前担任了诱敌重任,战后被进爵郢国公。可见,他是李世民的嫡系。但在史书中,没有提到他在玄武门事变过程中的作用。

至于高士廉,其实不用参看史书,就会知道他一定参与了玄武门事变,毕竟他是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的亲舅舅,在妹夫长孙晟病逝后,他亲自抚养外甥、外甥女长大;连与李家结亲,也是他主持的。玄武门事变时,他与长孙无忌紧密配合,亲自带人释放囚徒、加以武装,其后带向皇宫外助战,以缓解李世民兵力不足的困难。

程知节,也就是程咬金。自从主动脱离王世充后,他就成了秦王府的干将;无论新、旧唐书里,都记载了他被李建成设计驱逐的事件。当时,他劝说李世民当机立断,以免羽翼全被剪除后落得任人宰割的境地;随后,他“以死不去”、拖延待在长安。《旧唐书》的个人列传里写道“六月四日,从太宗讨建 成、元吉”,明确表示他赶往了事变第一线。

秦琼(秦叔宝),与程知节仿佛是“双子星”,当初他们一同脱离王世充、一同投唐,成了秦王府的王牌先锋。《旧唐书》的个人列传里同样写明:“六月四日,从诛建成、元吉”;《新唐书》则写道:“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实封七百户”。很显然,他直接参与了玄武门事变。

段志玄也许名气不大,但在正史中,他是李世民的铁杆心腹,曾经与尉迟敬德一样,被李建成重点拉拢(未遂)。玄武门事变中,他“与尉迟敬德等同诛建成、元吉”(《旧唐书》);而在《新唐书》里则没有相应记载。

屈突通是原隋朝名将,降唐后成了李世民麾下干将,先后参与了征讨薛仁杲、王世充、窦建德等硬仗。关于玄武门事变过程中,他的角色史书未提及;但在其后,他被迅速派向洛阳镇守:“ 建成之变,复检校行台仆射,驰镇洛”。洛阳是李世民的大本营,能够被委以看守重任,可见屈突通的忠诚与能力得到了李世民的绝对信任。

张士贵,虽在《太宗本纪》里被点名参加了玄武门事件,但在他的个人列传中并没有提及。

除了过程的记载外,我们还可以从事后论功行赏的情况来管窥一斑。

据《资治通鉴》,政变成功后,被册立为太子、实际掌权的李世民立即论功行赏:

以 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 长孙无忌、杜如晦为左庶子, 高士廉、房玄龄为右庶子, 尉迟敬德为左卫率, 程知节为右卫率, 虞世南为中舍人, 褚亮为舍人, 姚思廉为洗马。悉以齐王国司金帛什器赐敬德。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些人一定是参与者。毕竟政变刚刚结束,亟需安插自己人稳定局面;而且其中还体现了李世民的一项“恶趣味”:为啥他偏偏把齐王府的财物赏给尉迟敬德?除了对方居功至伟外,也是为了报复、嘲弄当初建成、元吉试图用一车金银收买尉迟敬德的滑稽行为。

过了一个月,李世民再次大肆提拔自己人,我们注意名单:

“以秦府护军秦叔宝为左卫大将军,又以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候大将军。”毫无疑问,这三位纯武将,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军事帮手;

随后,被提拔的还有高士廉、房玄龄、萧瑀、长孙无忌、杜如晦、宇文士及、封德彝、杜淹、颜师古、刘林甫、侯君集、段志玄、薛万彻、张公谨、长孙安业、李客师。这次的名单增加了些许前太子部下,比如薛万彻。显然,此时的李世民已经着手和解,以求尽快给政变带来的后果降温。

除此之外,在上文所有所提及人员的个人列传中,也都能看到他们在贞观初年被加官进爵的记载。我们可以这样猜测:玄武门事变的实际参与者,其实远远不限于《太宗本纪》、《长孙无忌列传》所提及的那人,毕竟这次政变,不单单牵涉到李建成、李世民两人的生死,也关系到双方嫡系的前途命运,凡是秦王府的幕僚,若非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置身事外;也许只在任务、分工上有所区别而已。

这就是职场中的山头、站队问题。古往今来,只要牵涉的利益够大,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甚至以两不相帮、置身事外态度饱受赞誉的李靖、李世勣,也有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记载——李靖、李勣等数言:“大王以功高被疑,靖等请申犬马之力。”

其实,相对于置身事外的说法,二李明面上两不相帮、实际上支持秦王才更真实:

第一,“物以群分”,若李世民因战功被除,同样功劳赫赫的二人自然会“兔死狐悲”;

第二,事后李世民也对二李进行了封赏,并且均安排了重任。任何封建帝王,都不会重用一个只效忠朝廷、不忠于自己个人的部下。(现代职场是否如此,大家很容易结合自身情况得出结论)

当然了,参与这种高风险的政变,所带来的回报也是极为可观的。几乎所有秦王府的幕僚,都在贞观年间名利双收,并且继续得到了重用。不过,这只是对他们过去表现的肯定;接下来,他们有的因为继续建功立业、位极人臣,也有人因为践踏红线、丢掉了性命(如侯君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凤阳乡亲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 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的社会地位是很崇高的,因此倘若一个地方出了一个皇帝的话,乡里人都会觉得十分骄傲,他们也会有很大机会转变自己的人生,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便是这个道理。但是这种事

  •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连杀三位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连杀三位大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234年(刘禅的建兴十二年),实际掌握蜀汉政权12年的诸葛亮病逝。同年,刘禅诛杀了李邈、刘琰;下一年,杨仪被废后自杀。这副场景,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新官上任三把火”——终于摆脱了托孤老臣的刘禅,莫非是在报复性示威?

  • 历史上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后,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即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起隋炀帝杨广,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是穷奢极欲,贪迷酒色,而且在位期间残暴不仁,当时的百姓深受其害,这样的统治最终也导致隋朝走向灭亡,而作为罪魁祸首的隋炀帝杨广也是臭名昭著,遭到后世之人的唾弃和批判。可你想象不到就是这样的一位暴君

  • 为何说西晋的八王之乱是必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为何说西晋的八王之乱是必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晋爆发八王之乱,既有制度的毛病,但最关键的还是人的问题。不过这里的“制度毛病”,并不单纯是指分封制,毕竟之前的曹魏与西晋反其道而行之、对宗室施行刻薄无情的圈养制,存活的时间竟然比西晋还少了5年。实际上,传统史家对分封制普遍持有

  • 公孙衍后来为什么会合纵反秦?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公孙衍后来为什么会合纵反秦?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秦国崛起道路上的绝大部分顶级“头脑”都是外来者,而且基本上来自魏国。其他的如商鞅(卫国人,但是魏国培养的人才)、张仪(魏国贵族后裔)、范雎......没有这些人,秦国就不可能强大,更没啥统一六国的机会。但这些外来人才,几乎没有一

  • 霍光当初掌权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霍光到底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朝霍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霍光:是如何在汉朝掌权近二十年的?霍光是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他从小就很聪明,十几岁时被去病带到京城,当上了汉武帝的随从侍卫郎官,后来又升为本都尉光大夫。公元前87年,汉武帝临终时,像周公相成王一样,把自己八岁的儿子

  • 张郃右膝中箭,为什么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张郃右膝中箭,为什么就死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流传着许多关羽的传说,其中有一个叫“刮骨疗伤”的典故,讲述的是关羽与曹操麾下猛将庞德大战一百多回合后,被庞德暗箭射伤,后来被神医华佗治疗的故事。这个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的记载,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当初关羽与庞德之战,

  • 明成祖朱棣到底有多喜爱孙子朱瞻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到底有多喜爱孙子朱瞻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永乐九年十一月丁卯,立皇长孙瞻基为皇太孙。”寥寥数语其实就足以盖棺定论,能隔着太子朱高炽定下下一代皇帝,这种恩宠在皇家已经是千年难遇。朱棣和朱瞻基的关系并不像朱元璋和朱允炆那种,是对儿子朱标的怀念和对未来继承人的欣赏,朱

  • 关羽的雕像为什么都是闭着眼睛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的雕像为什么都是闭着眼睛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关羽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武将,不但智勇双全,而且忠肝义胆,他的事迹也一直被流传至今,为后人所膜拜。后世的人们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为他塑像立碑,以愐怀这位绝世无双的英雄,同时也想用他的威严来卫家宅保平安。但大家是否注意到?我们在拜关

  • 历史上刘备为何会选择赵云来管理自己的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即汉昭烈帝,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表的儿子刘琦病死之后,刘备被推举为荆州牧,孙权一看,刘备势力做大了,心里害怕了,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孙权因此下了血本,不惜代价,将自己年轻貌美的妹妹嫁给了年近半百的刘备。史书《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