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廷玉被抄家后,乾隆为何把东西都还了回来?

张廷玉被抄家后,乾隆为何把东西都还了回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842 更新时间:2024/1/15 16:36:30

张廷玉,字衡臣,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统治者手下臣子的辅佐和帮助,他们为国家建设殚精竭虑,对君主也是忠心耿耿,甚至有些臣子还先后辅佐两三位帝王,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穷尽一生的精力,这些老臣作为元老级别的人物,也自然会受到后续统治者的重视和尊重,可这并不代表他们所有人都会有一个好的结局,能够得以安享晚年。

就比如清朝时期的三朝老臣张廷玉,因为存在着满汉民族的差异,再加上其他的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被乾隆皇帝所认可,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反而还惨遭乾隆下令抄家,不过让人不解的是,在抄家过后,抄来的很多东西,竟然被乾隆皇帝还了回去,那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原因呢?清朝时期满汉两族又是存在着怎样的矛盾呢?

01

清朝入关,满清两族的民族矛盾和冲突

众所周知在明朝灭亡后,清军联合吴三桂顺利进驻中原,接替了明朝的统治,在中原建立了清王朝,可是清朝的政权并不被当时的中原人所认可,即便有着战斗力强悍的八旗军,也无法彻底压制和消灭国内的反动势力,而且在清朝政权稳固之后,仍然存在反清复明的思想和势力,可见清王朝在中原建立自己统治的道路上是充满坎坷和曲折的。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首先,满汉两个民族有着不共容的特点,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满族和汉族两个民族相互排挤,谁也不容谁,因为这两个民族无论是在文化上,还是饮食特点,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更何况两族语言和文字不通,这也就产生了很大的隔阂,谁也不希望对方掺杂到自己的民族之中,骨子里就是将其认为是异类,而清军入关则被当时中原的汉族人认为是外族的侵略者,自然从心底里就不会认可他们的统治。

其次就是忠君爱国这种思想的根深蒂固,在古代很多的朝代都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思想统治地位,世世代代的人们对于自己的国家和君主都有着崇高的信仰,就比如宋朝时期的靖康之变,在遭受被灭国的屈辱后南宋人民通过世代的努力终于报仇雪恨,击败了金国,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对于自己国家是有着怎样的忠诚度。

当然,在后来清朝的统治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开始任用汉族的人,让他们能够入朝为官,以此来减轻两族之间的矛盾冲突,事实证明这一方法是很有效的,虽然在当时汉族在整体上的地位是要低于满族的,但是可以被允许进入官场,这就大大的抵消了他们抵触的情绪,而在其中张廷玉便是清朝时期有名的汉族臣子。

02

三朝元老张廷玉

在清朝建立之初,也就是在清军入驻中原后,首位皇帝便是顺治皇帝,可惜顺治因为太过操劳,年纪轻轻便英年早逝随即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在他继位为后平定三藩之乱,又智擒鳌拜,这才算是稳住了江山基业,等到他彻底走上皇位之后开始选拔和任用官员,帮助他治理国家,在这其中登科及第,考中进士的张廷玉很快便被康熙皇帝看中,并且在康熙晚年的时候还深受其器重。

等到康熙去世后皇位传给了雍正,他对于这位老臣自然是非常的尊敬和信任,怎么说都是自己父亲一手栽培和提拔上来的,对于清朝也是忠心耿耿,所以雍正皇帝对他委以重任,先后任命他为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等,后来又晋升成为大学士,到最后更是成为了首席的军机大臣,这样的地位也就相当于现在国务院总理的位置,这时候的张婷玉,可谓是迎来了事业的巅峰期。

其实张廷玉能坐上这个位置,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别看当时清朝放宽了许多针对汉族人的政策,但在总体上来说满族人还是在很多方面压制汉族人的,毕竟上层的统治者仍然是满族人,汉族要想入朝为官或者是在其他方面有所作为是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和难度的,所以说张廷玉能受到清朝统治者这样的重视的确有些让人出乎意料,不过他汉族人的身份,仍然成为了君臣之间隔阂的一层屏障,而这层屏障恰恰影响了他和乾隆的关系。

03

君臣关系僵化,惨遭抄家

在雍正皇帝因病去世后,张婷玉这位老臣依然还健在,而且还坐在位高权重的位子上,这让即的乾隆皇帝深感不安,首先,张廷玉并不是自己民族的人,这让乾隆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情感,再加上他又是军机大臣,影响着国家政策的制定,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着清朝的命脉与发展,这样一个人的存在怎么可能让乾隆皇帝安心。

除此之外,当时的张婷玉还掌管科举考试,朝中的很多官员乃至在外为官的地方官员很多都是受他任用和选拔上来的,张廷玉对他们来说有着知遇之恩,更有着师生之情,也正是这种情感关系,让张婷玉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帝王。

所以在乾隆皇帝继位之后,便极力打压他,在很多方面剥夺他手中的权利,而张廷玉也深知乾隆皇帝的心思,为了避免被针对,张廷玉主动请辞告老还乡,而乾隆皇帝面对这一要求自然也是应允,可是在后来张廷玉的一个做法触怒了乾隆皇帝。

那就是前朝的皇帝曾答应张廷玉让他死后进入太庙,能够和清朝的祖先一同享受供奉,所以等到张廷玉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的时候,便多次上书请求乾隆皇帝的答复,是否能够同意在自己死后将其安置在太庙之中,因为这不仅关乎着他自身的荣誉,还影响着后世子孙能否得到很好的待遇。可面对这样的请求,乾隆皇帝就算是知道先朝皇帝答应的事他也不愿意去这样做,他不认可这位汉朝的臣子能够进入满族皇室的太庙之中。

所以在后来以莫须有的罪名要抄张廷玉的家,没收了自康熙以来三代君王赏赐给他的东西,可让乾隆没想到的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张廷玉很多私人的东西也被夺来,原因是负责这件事的总管德保借题发挥,以为乾隆皇帝要整治汉族臣子,而张廷玉也因为惨遭这般对待怒火攻心而亡。

本来只是想取消他进入太庙的资格,却没成想因为这件事情还把这位老臣给气死了,出于愧疚,乾隆皇帝把抄来的很多东西还了回去,同时选择按照先皇遗旨将他安放在太庙,张廷玉也成为了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进入太庙的汉族臣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孙吴名将黄盖的结局怎么样?是善终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孙吴名将黄盖的结局怎么样?是善终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早年为郡吏,

  • 诸葛亮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他有一个致命缺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诸葛亮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我爱历史网小编认为这是因为他有一个致命缺点,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一起看看吧。刘备死后,诸葛亮走上了蜀汉政治前台,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凡是曾被刘备重用的人物,都相继落魄失意;诸多被刘备贬抑的人物,却相继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这不能不让诸多高度评价

  • 朱棣在位时间长达22年 朱棣为何连一个孩子都没有生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棣在位22年,为什么没有后代?谁都了解大明是朱元璋一手创建的,但是到了二世,却出现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著名的“靖难之交”,那是一次皇子与侄子的战争,最后以朱棣的身份获胜,成为了明成祖。然而不得不说,他在任上还是有些

  • 蓝玉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朱元璋最后为什么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蓝玉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蓝玉最后为什么会被朱元璋斩杀?真相究竟是什么明代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王朝,元代末年的时候整个朝廷都非常腐败,君王和大臣们每天都只了解玩乐,面对百姓生活的惨不忍睹也不会在意,这样的做法就注定了灭亡的结局。人民最终无法忍受这

  • 李世民当初都敢对老爹下手 朱棣为什么不敢效仿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朱棣和李世民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棣为什么不效仿李世民兵变夺权?如果朱棣效仿李世民,带着大队人马搞一个“应天府之变”的话,那么将有非常大的概率、燕王这一支血脉将从此中断!如果侥幸之下、老爹朱元璋不忍杀害自己的亲生骨肉,朱棣全家老小最幸运的结局也只是

  • 建文帝身为皇帝坐拥天下 朱棣是怎么击败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棣和建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文帝坐拥天下,兵强马壮,为何还会被朱棣轻易打败?提起靖难之役,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辅佐之。可是,只有一个齐泰

  • 朱棣和皇后的感情到底有多深 在她生前未立一妃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朱棣和皇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棣对徐皇后有多深情?子女几乎都是皇后所生,纵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就婚姻制度而言,古代男子不遵循今时今日开明公正的一夫一妻制度,而是多采取一夫多妻制:即家中明媒正娶一位嫡妻,而在正妻之下,依家中男主人财富权势及个人

  • 三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将于禁为何能完败于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于禁在三国时期堪称一代名将,为曹氏集团的振兴与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樊城之役,因为一着不慎,被关羽水淹了七军。于禁兵败后先是被关羽羁押,吕蒙夺取荆州以后,又被孙权软禁在江南。曹操死后,孙权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刘备,从改善孙曹关系的角度出发,才把于禁放回江北。回到魏国后,曹丕对于禁战败后没有杀身成仁的做法

  • 揭秘:小说《水浒传》中的哪些英雄最好喝酒?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无酒无肉,怎么交朋友?一壶清茶,人手一把羽毛扇,坐而谈玄论道,是否太务虚了?况且聊到高兴处,是要碰杯的;以茶代酒,只能使人逾发理智与清醒,挺煞风景的。虽然中国自古即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我更信奉这样一句现代格言: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伪君子总想显得像个素食主义者,其实肚子里同样惦记着人生的那点荤腥

  • 一代名妓柳如是从良嫁人后却又为何红杏出墙?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末年,兵连祸结,眼见社稷摇摇欲坠、大厦将倾,人们只求能苟活于乱世中,哪还有闲心去卿卿我我、风花雪月。可偏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为饱读诗书的风流名士,或为沦落风尘的美丽女子,在乱世的烽火硝烟中逆风飞扬,肆意张扬着不羁的个性与旺盛生命力。有关明末名士与歌妓之间的传奇事迹很多,最出名的有冒辟疆与董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