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朝最后的名将章邯:辉煌在项羽的光芒下黯淡

秦朝最后的名将章邯:辉煌在项羽的光芒下黯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338 更新时间:2023/12/17 8:11:31

从春秋到战国,秦国涌现出不少名将,如王龁白起、王翦、蒙骜、蒙恬……个个都是用堆积如山的敌人尸首,书写自己的功勋。在他们统率下,秦军所向披靡,横扫六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国。

然而随着秦始皇驾崩,昏庸的二世继位,杀功臣,乱政法,短短几年,就把老子的基业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这时,有一个人站出来,捍卫了秦军的荣誉。他也成为秦国名将序列中的最后一位。

他叫章邯。在带兵之前,他担任的是秦朝的少府,也就是负责建筑的官员。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朝的暴政是他们最有利的催化剂。陈胜的部队很快由九百人发展到数万人,四方起兵响应的,更是不可计数。

陈胜派大将周文向秦朝的腹地——关中进发。由于二世的昏庸无能,周文一路所向披靡,竟然杀过函谷关,直逼咸阳!他的队伍沿途滚雪球似的,达到了几十万人。

秦朝的无敌之师,在统一后化整为零,分散到全国各地驻扎,很多已经被潮水般的义军消灭,或者正在溃逃的途中。就是关中的部队,一时也来不及集结。咸阳,几百年来第一次处于几乎不设防的状态!

陈胜吴广起义

面对危局,秦朝君臣乱成一团。负责建筑的章邯挺身而出:现在从别处调兵已经来不及了,但在骊山还有几十万劳改犯正在修土木工程。可以把他们武装起来,对抗周文!

火烧眉毛了,秦二世还有什么话说,当即同意。于是章邯领着一群武装到牙齿的劳改犯,向周文起义军迎头杀去。

显然,章邯绝不仅仅是一位称职的包工头,他具有超强的统帅能力。在他的指挥下,几十万劳改犯组成的大军,把周文起义军打得大败。

这时整个天下,反秦烈火熊熊燃烧。齐、燕、赵、魏、楚等地都已扬起复国的大旗。

面对这让人眼花缭乱的局面,章邯自然压力不小。但他坚韧地履行一位统帅的使命,向着一个又一个的敌军进攻。短短几个月,他一路把周文从陕西追到河南,打得他兵败自杀;接着向东进军,歼灭了陈胜的主力,使吴广和陈胜先后死于内讧。下一步,他跨过黄河,灭掉刚刚复国的魏,魏王咎自焚而死。顺带着,还歼灭了前来增援魏国的齐、楚两军,杀死齐王田儋

一时之间,大秦的军旗重又在中原招展,让诸侯闻风丧胆。秦皇朝灭顶的威胁暂时解除了。在二世心中,章邯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救星。章邯率领的劳改犯大军,在与起义军的激战中损失不小,秦二世就派司马欣董翳等带领召集起来的正规军前去加强,又把驻守北方的王离军也调到他麾下。章邯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并成为秦国当时唯一的主力军团。

在中原地区,章邯遭遇了自己一生的劲敌——项家的楚军。

楚曾经是凌驾于秦之上的大国,也是秦统一过程中最强悍的障碍。“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已经写入每个楚人的灵魂。楚军主帅是项燕的儿子项梁,部下有足智的范增,狡猾的宋义,勇猛的项羽,厚黑的刘邦,凶悍的英布等一票牛人,可谓如日中天。项它之败,不过是激怒了这头猛兽。

两军在中原展开大战,章邯接连在东阿、定陶、雍丘等地吃了败仗,损失惨重。秦朝竭力为他补充后援,但也不过是把更多的人力送到流血的战场上粉碎而已。一个败仗接一个败仗,就连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也死在项羽枪下。

雪上加霜的是,秦廷中的赵高,开始更加疯狂的弄权。他并没有陷害忠良,因为朝廷中早就没有什么忠良了。在赵高的诡计下,昔日秦始皇手下第一重臣李斯,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指鹿为马的劣质把戏,又把朝廷中敢说真话的大臣清洗一批。

指鹿为马的赵高

内焦外困下,章邯拼命与逆境斗争。恰好,他的主要对手项梁犯下了轻敌的错误。于是,趁着项羽和刘邦在攻打外黄的时机,章邯突袭定陶,击败楚军,杀死项梁。

这样的胜利,足以重振因为累败于楚军,而给秦军带来的心理阴影。然而章邯没有时间去将楚军斩尽杀绝——说实话,他也没这个能力。他把旌旗再次指向黄河北岸的赵国。

黑色的军旗潮水般涌过黄河。在他们身后,楚军迅速再次整合起来。在他们左手边,魏咎的弟弟魏豹被立为新的魏王,聚集了魏国军民,又打下了二十多座城;在他的右手边,田儋的弟弟田荣成为新任齐王。

章邯军团如同破冰船在关东大地上纵横,所向披靡,然而在他经过之后,迅速就又燃烧起反抗的火焰。

很快,章邯击败赵军主力,攻占了邯郸。赵王歇逃到巨鹿城中,被秦军团团围住。燕、齐等国都派兵前来增援,赵将陈余也带着数万常山兵屯于巨鹿北面。

针对此,章邯令大将王离围攻巨鹿,自己率领主力,屯于巨鹿之南作为接应,一面为王离输送粮食。

章邯的百战威名,对诸侯形成了极大的威慑力。包括陈余在内的各路援军,都不敢近前来交战,眼睁睁看着赵王歇在王离的猛攻下朝不保夕。

直到项羽从南方赶来。这是在公元前207年的冬春交际。

这位千年罕见的猛将,杀死了迟迟不进兵的主帅宋义,夺取了楚军的统帅权,然后怀着刻骨的仇恨,渡过黄河。他凿沉渡船,砸碎饭锅,拿出决一死战的气势,向秦军猛冲过来。

巨鹿之战

项羽的勇猛,超过任何人的想象。在楚军不要命的攻势下,章邯一连九次交锋,都败下阵来,被迫引军西撤。项羽乘机切断了巨鹿城下王离的粮道,并向王离突击。有了楚军趟雷,巨鹿城下作壁上观的赵、燕、齐诸军也纷纷恢复勇气,向王离合围过来。

转眼间,王离在优势敌军围攻下全军覆灭。

巨鹿之战,以秦军的完败而告终。这也基本上宣告了秦皇朝的灭亡。

章邯之败,当然有他自己在军事能力上的缺陷。然而更是大势所趋。秦以强横霸道统一中国后,变本加厉的苛虐百姓。六国子民没有享受到统一和平带来的安乐,反而被置于难以忍受的暴政下。秦的统一,为自己扩充土地的同时,增加了一千多万心怀仇恨的“暴民”.

而秦二世的夺权,更是以名将蒙恬自杀,奸臣赵高上位作为代价。这个昏庸的天子,丝毫没有继承老爹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却把刚愎自用的“霸气”学了个顺溜。

大秦的百万雄兵,分散到了心怀不满的广袤土地上,被吸收,吞噬。一旦燃起反抗的怒火,自然措手不及。甚至,当陈胜已经建国称王时,二世还相信,那只是些盗贼,让警察抓起来就是。

章邯在周文大军逼近咸阳时,能奋发一击,已经是挽狂澜于既倒的豪迈。然而帝国要求他的,却不是守住本土,而是开出关东,平定燃烧在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烽烟。于是,章邯被迫带着已经大大削弱的秦军,去重新扫荡和征服六国的土地。

这个任务,可能完成么?不能。

所以章邯成为了败将。即使没有项羽在巨鹿的破釜沉舟,他也很难凭借手下那三十余万强弩之末的秦军,完全讨平河北的燕赵,山东的齐国,江南的楚国。更何况,在朝廷里还有揽权成性的赵高——很早就有人论证,赵高是赵国宗室,他一切目的就是想彻底玩砸秦王朝。

巨鹿之战后,章邯退守棘原。这一次的兵败,让朝廷恼羞成怒,秦二世接连派人问罪,赵高更是乘机谗害。走投无路的章邯,带着司马欣、董翳和二十万秦军投降了项羽。

后来,在项羽进军咸阳途中,20多万投降的秦军,被楚军全部坑杀。

再后来,项羽灭秦,分封诸侯,章邯、司马欣、董翳三名降将被项羽封为王,分别占据着秦国原有的关中土地,以阻挡汉中王刘邦。然而韩信看的很明白,章邯等人带着秦军投降,秦军全被项羽杀了,三人被项羽封为王,秦地的父老,对章邯等人恨之入骨,他们怎么可能在秦地站得稳脚?

果然,公园前206年,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三秦的防线很快土崩瓦解。公元前205年,章邯兵败自杀。

灭秦后,刘邦被项羽封在巴蜀、汉中之地,要想争夺天下,就必须先占领原先秦国的关中地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一方面扬言要修复栈道,进攻三秦,一面引精兵从陈仓小路潜进,出其不意,大败章邯。

其实,作为大秦名将的章邯,在巨鹿之战后便已然死亡。苟延残喘下来的,只是一条惶惶不可终日的丧家之犬。

他的前面,是勇猛善战的敌军;他的周围,是熊熊燎原的反抗怒火;而他的身后,是昏庸腐败到极点的朝廷。

在这样的困境下,章邯已然失去了翻盘的能力和勇气。他选择了投降,选择了一条在强权下顺从,苟且的屈辱之路,抛弃了跟随他征战数年的子弟兵,屈膝承受富贵,直到在这条路上走向末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宫廷血斗让宋仁宗一生无子?因何子女成活率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宫廷血斗让宋仁宗一生无子?在宋人笔记《孙公谈圃》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仁宗)晚年每遇真庙讳日,群臣拜慰,必闻上恸哭,其声甚哀。”为何宋仁宗在宋真宗的忌日中,会悲恸不已,像个孩子一般流眼泪呢?宋仁宗称帝前后四十年,可以说是宋代甚至是汉唐以来的第一位仁德天子,在位期间宋仁宗做了不少好事。看两宋名臣如云

  • 北宋仁宗赵祯的皇后曹氏:垂帘一年垂范百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曹后一生,经历了北宋两次变法。身为女子,她的角色的确受到了限制,但是,当一群士大夫为了确立自己的主张而大闹朝廷时,深宫中的曹后却能致力于保全双方的精锐力量,为后世子孙留下一批声名卓著的人才。这样的远见,让后世无法忽视她对国家长远发展的贡献。宋仁宗有三个皇后:第一个郭皇后是“包办婚姻”,垂帘听政的太后

  • 北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极有政治手腕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献明肃皇后,名刘娥(968~1033),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刘娥祖籍太原,生于宋太祖开宝元年(968),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后晋高祖石敬瑭起兵于太原南,而后汉则建都太原),父

  • 宋太祖母亲的杜太后:干政酿成“烛影斧声”谜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杜太后临终前,与儿子宋太祖约定,将来死后把皇位传给宋太宗。这段由赵普记载的盟书,经太祖亲手放于金匮之内,成了宋太宗继位合法化的最好证据。长期以来,很少有人怀疑“金匮之盟”的真实性。清末,有人提出了疑问,接着人们纷纷认为杜太后的顾命是伪造的,“金匮之盟”成了一团历史疑云。“斧声烛影”事件后,赵光义在太

  • 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山后,选择归属刘备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占据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卧龙岗诸葛草庐山访诸葛亮出山辅佐

  • 蜀汉的御林军为何没打过邓艾的疲惫之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的御林军为何没打过邓艾的疲惫之师?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263年,掌握魏国大权的司马昭发动了灭蜀之战。在魏灭蜀之战中,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邓艾

  • 钱皇后对朱祁镇的一生有多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钱皇后对朱祁镇的一生有多重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朱祁镇在“夺门之变”中复位以后,立了一个眼瞎腿残又无子嗣的钱氏为皇后,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朱元璋开国建都后,为了防止外戚干政,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因此钱皇后的出身自然不高贵,但却是张太皇太后

  • 明朝第一毒舌大臣,李时勉有何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第一毒舌大臣,李时勉有何经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我们知道明代大臣多出硬骨头,尽管有明一朝皇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不过明代的御史言官同样也是不要命的主儿。这些个言官谏臣们用近乎严苛的标准要求皇帝,但凡皇帝表现出了哪怕一点的懈怠,御史们飞扬的奏疏变回堆满案头,而且他们以挨打为

  • 为何说李凤娘是宋光宗的“噩梦”?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为何说李凤娘是宋光宗的“噩梦”?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她凶悍,不是因为她美若天仙,夫君宠爱;她凶悍,不是因为她精于算计,擅长宫斗;她凶悍,是因为她家里有钱、有权,是南宋军队的重要力量。她只为自己代言,从不在意别人看法,她就是南宋最有名的悍妇皇后李凤娘!那么李凤娘为何被称为古代史

  • 郑贵妃死后为何会被追尊为太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郑贵妃死后为何会被追尊为太皇太后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起明朝万历皇帝的宠妃,我们第一反应自然是宠冠六宫的郑贵妃。她的名气之大,即使比较明宪宗的万贵妃也毫不逊色。自她入宫之后,明神宗才明白什么叫做爱情,将其在短短数年之内,由嫔升为皇贵妃,实际地位远远高于名义上的皇后。更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