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汉朝汉高祖刘邦祭孔子:一场封建帝王的文化秀

大汉朝汉高祖刘邦祭孔子:一场封建帝王的文化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19 更新时间:2023/12/8 12:33:48

刘邦是历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的帝王,正因为如此,被后世之人称颂。但刘邦真的是想祭祀孔子吗?其实不然,他才没那个心,祭祀孔子只是出于文化的改革而已。刘邦从起事之初就看不起儒生,认为儒生没用。是张良改变了他的看法,他想不到刺杀秦始皇的人竟然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所以之后也起用了大批的儒生。最终得天下,但他骨子里还是看不起儒生的。他始终认为马上得天下,自然也能马上治天下。《诗》、《书》等都没用。陆贾说:“马上得到天下,能马上治天下吗?”这句话提醒了刘邦,于是刘邦命陆贾著书论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资借鉴。

后来刘邦建立规模宏大的“国家图书馆”天禄阁、石渠阁等。“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刘邦采取的宽松无为的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刘邦不仅仅统一了中国,还把当时已经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这一切靠的都是文化。儒生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即便是内心反感,但能让国家昌盛的事,他一定会去做,所以刘邦决定来一场文化秀,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成为了他的目标。

前195年十二月刘邦在回京师长安的路上,专程到曲阜以隆重的“太牢”礼仪祭孔,自此刘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亲临孔庙祭孔的君主,开了帝王祭孔的先例。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统治者掌握政权后,儒学的价值在社会的变革中得以充分体现。这场文化秀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获得儒生的认同,天下儒生都一心归附于他。

第二:改变了形象,刘邦的形象一直不好,粗鲁、大大咧咧等等,这一拜孔子,刘邦的档次瞬间提升了好几档。

第三:文武并治,一个国家只有武功不行,还要有文治,所以祭孔子能让天下饱学之士信服。

第四: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禁锢百姓的工具,以达到封建王权的目的。

刘邦不愧为一个好皇帝,他与其他人的区别就是知错能改,哪怕自己是皇帝,也要改。即便内心反感,也要忍。反正他又不用天天对着儒生。刘邦的这场文化秀做的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宋国大将裴方明:继檀道济之后又一位大将冤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祁致中和赵尚志,檀道济后代,刘宋是什么朝代

    裴方明(?—443.9.5),南北朝时期宋朝大将。裴方明虽为宋朝名将,但史书并没有为其立传,最早关于他的记载是在元嘉九年(432年)镇压赵广起义。是年,宋益州刺史刘道济聚敛兴利,伤政害民,立官冶禁私铸,贵卖铁器,民众怨声载道。七月,流民许穆之诈称晋宗室司马飞龙,得氐王杨难当资以兵力,又招募蜀人,共得

  • 北魏大将慕容白曜:屡立战功刚正不阿却最终冤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开国大将,白起坑杀40万大军真的假的,白起坑杀40万赵军是什么战役

    慕容白曜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他为人性格敦直,任北部尚书期间执法如山,刚直不阿,受到文成帝的厚待。作战时曾“旬日之内,克拔四城”。他能够虚心听取部将谋士的意见,把握全局,择利而为,谨慎用兵,是一位好的将领。任用及战功慕容白曜年轻时为中书吏,因性格敦直奉命为太子办事。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慕容白曜任北部

  • 造纸能手蔡伦:作为个权臣最后不可避免被清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蔡伦发明了造纸术还是改进了造纸术,蔡伦造纸的时候使用的材料有,蔡伦造纸视频

    纸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众所皆知,纸的出现促进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很多人一提到纸就想到蔡伦,误以为将纸推广的蔡伦,就是纸的发明者,这是一个“想当然尔”的误会,蔡伦是东汉时期的人,而根据考古和史书记载,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纸,但因为当时纸的造价非常昂贵,老百姓的经济能力承受不起,因此纸

  • 汉章帝刘炟:想封舅舅做大官竟然被皇太后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宣帝乱我家者太子也,汉章帝刘炟怎么读,刘邦之后的皇帝是谁

    做了皇帝,无法回避的话题就是如何处理与舅舅们的关系,整个东汉,除了皇帝之外,出现了两股最大的势力。一个是皇帝的舅舅们,一个身边的太监们,他们甚至可以影响谁来当皇帝。而从汉章帝的儿子汉和帝刘肇开始,皇帝要么是小孩,要么皇帝做的太短,直到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外戚和太监统治了整个东汉一百多年的时间。汉章帝

  • 大汉贤后事必躬亲:比武则天更善于治国的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皇太后临朝听政,历史上汉、唐、宋、元、明、清等封建王朝大都曾有过这样的时期。在这些临朝听政的皇太后中,人们的印象中最善于治国的大概是非武则天莫属了。其实,纵观二千多年的帝后史,比武则天更善于治国还是大有人在的。这位皇太后就是东汉时期汉和帝刘肇的和熹邓皇后邓绥。东汉是临朝听政的皇太后最多的王朝。自

  • 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取代内乱的梁朝建立陈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温是哪一个朝代的皇帝,陈霸先杀南梁宗室,梁国皇帝列表及简介

    陈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寔之后,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出身低微,担任过里司(相当于今天的村长),后到建康(今南京)作过油库的库吏,可见陈霸先年青时之艰难,其入仕也是从最底层做起的。约534年(梁大同初年),新喻侯萧映(梁武帝萧衍的侄子)为吴兴太守,

  • 贞观名臣张亮:因为娶了个坑人的继室走上不归路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想立杨妃为后,李世民3500人打败窦建德十万,李善长接糟糠之妻回家

    张亮(?-646年),郑州荥阳人(今河南郑州),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张亮早年以务农为业,后投靠瓦岗,隶属于徐世绩部下,随徐世绩降唐。在房玄龄的推荐下,担任秦王府车骑将军。在洛阳招募私党时,被告发下狱,拒不招供,因而有功,后封长平郡公,授怀州总管。贞观年间,张亮历任御史大夫、光禄卿、豳夏鄜

  • 东汉明帝刘庄皇后马氏:与世无争的贤德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明帝永平三年,立贵人马氏,与世无争的说说

    东汉明德马皇后(公元39年-79年),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南)人。马援不仅是一代名将,更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也是当之无愧的智者。当时最有势力的三股力量中,割据陇西的隗嚣是他的同乡,对他信任无比,言听计从,而占据蜀中的公孙述则是他的同学,待他也是殷勤无比,许以封王。可他认为这

  • 中兴之主汉明帝刘庄:再大的基业 我都守得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明帝永平三年,立贵人马氏,汉明帝是明君吗

    明帝登位之初,就面临着兄弟诸侯王的觊觎。其中他的同母弟弟山阳王刘荆已经写信试图连结他们的大哥,异母兄废太子东海王刘强起兵造反。废太子东海王刘强是个识大体的诸侯王。于是山阳王刘荆的阴谋从一开始就被曝光了。诸侯王谋反,这在任何朝代都是足以让起意的诸侯王及其党羽全族人头搬家的不二重罪。可我们这位急躁而又严

  • 鸠山家族的中国故事:鸠山由纪夫不拜靖国神社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通史鸠摩罗什,原田家族,小泉纯一郎

    导读:鸠山家族,源自日本美作胜山藩的世袭武士。到鸠山由纪夫,已有四代家族成员担任首相、外交大臣或议员。而这四代人都与中国颇有渊源,他们的“中国故事”,已然反映出中日关系史的一个侧面。鸠山和夫:调停与北洋水兵的冲突在鸠山家族中,出任日本政府高官的第一人,是1896年任众议院议长的鸠山和夫。鸠山和夫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