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贞观名臣张亮:因为娶了个坑人的继室走上不归路

贞观名臣张亮:因为娶了个坑人的继室走上不归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750 更新时间:2024/1/15 1:49:16

张亮(?-646年),郑州荥阳人(今河南郑州),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张亮早年以务农为业,后投靠瓦岗,隶属于徐世绩部下,随徐世绩降唐。在房玄龄的推荐下,担任秦王府车骑将军。在洛阳招募私党时,被告发下狱,拒不招供,因而有功,后封长平郡公,授怀州总管。

贞观年间,张亮历任御史大夫、光禄卿、豳夏鄜三州都督、相州大都督长史、工部尚书、洛州都督,封郧国公,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后揭发侯君集谋反,改任刑部尚书;曾担任沧海道行军大总管,随军远征高句丽。

张亮宠信术士,由此逐渐萌生异志,并收有养子五百人。贞观二十年(646年),张亮被告谋反,斩于西市。

投奔瓦岗

张亮出身贫贱,年轻时以务农为业。隋朝末年,李密率领瓦岗军在荥阳、开封一带征战,张亮前去投奔,但是没有得到重用。

后来,瓦岗军中有人密谋反叛,张亮向李密告密。李密认为张亮是忠诚之人,便任命他为骠骑将军,隶属于黎阳(今河南浚县)徐世绩麾下。

效力秦王

618年(武德元年),张亮随徐世绩投降唐朝,被任命为郑州刺史。当时,郑州被王世充夺取,张亮无法赴任,便逃到共城山,不久,张亮被改封为检校定州别驾。621年(武德四年),刘黑闼作乱,徐世绩奉命讨伐,命张亮守卫相州(今河南安阳)。张亮见敌军势大,弃城逃走。

后来,张亮得到房玄龄的推荐,被秦王李世民召入天策府,担任车骑将军。张亮逐渐得到李世民的赏识,被视为心腹之人。

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的矛盾激化。张亮奉命到洛阳,秘密联结山东豪杰,以备局势变化。齐王李元吉得知,便到唐高祖面前告发张亮图谋不轨。唐高祖命有司拷问张亮,张亮紧守秘密,最终得以释放,遣回洛阳。不久,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李元吉,登上帝位,是为唐太宗。张亮因功被封为右卫将军、怀州总管、长平郡公。

历任要职

631年(贞观五年),张亮担任御史大夫,改任光禄卿,进封鄅国公,此后又历任豳州(今陕西咸阳北部)、夏州(陕西横山)、鄜州(今陕西富县)三州都督。633年(贞观七年),张亮进封金紫光禄大夫,兼任相州大都督长史。637年(贞观十一年),改封郧国公。张亮在任职期间,常常暗遣手下侦知治下善恶细隐,抑制豪强,抚恤贫弱,因此得到称赞。

640年(贞观十四年),张亮入朝担任工部尚书。641年(贞观十五年),改任太子詹事,又出任洛州(今河南洛阳)都督。643年(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张亮位列第十六位。不久,陈国公侯君集因罪被杀,张亮因曾检举侯君集,得到唐太宗的嘉奖,并改任刑部尚书,参预朝政。644年(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张亮多次劝谏都被拒绝,于是自请随行,被任命为沧海道(一作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管理军船事宜。

645年(贞观十九年),张亮率兵从东莱(今山东龙口)渡海至辽东,攻陷卑沙城(今辽宁大连),屯兵于建安城下(今辽宁营口)。当时,张亮营寨尚未扎好,遇到敌军劫营,军中都惊慌失措。张亮生性怯懦,对此毫无对策,只是坐在胡床上,一言不发。军中将士却以为张亮临危不惧,在副将张金树的带领下鸣鼓奋击,竟大破敌军。唐太宗得知后,也知道张亮没有将帅之才,并未责备于他。

被杀

起初,张亮抛弃结发妻子,迎娶李氏。李氏生性淫荡、骄横,张亮对她既宠爱又惧怕。后来,李氏与人私通,张亮却将此人收为养子,取名张慎几。此外,李氏还喜好巫蛊左道,交结巫师,又干预政事,逐渐将张亮的名声败坏掉。

张亮在相州时,假子公孙节对他说了一句谶语:“弓长之主当别都。”张亮认为相州是北朝旧都(相州的州治邺城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北齐国都),弓长为张,是自己的姓氏,心中遂生出不臣之心。后来,张亮私下对宠信的术士程公颖道:“您从前说陛下是真正的天下之主,怎么说得这么神?”程公颖知道张亮的意思,便称其卧如龙形,必能大贵。张亮又对公孙节的哥哥公孙常道:“我有一个小妾,算命的说她一定能成为王姬。”公孙常则称在谶书中有张亮的名字,张亮大喜。

646年(贞观二十年),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常德(一作常德玄)告发张亮私养义子五百人,蓄意谋反。唐太宗命马周调查此事,程公颖与公孙常都证实张亮谋反。张亮辩解道:“这两人是怕死,所以诬陷我。”随即自述是佐命旧臣。唐太宗道:“张亮私养义子五百人,是想干什么,就是要造反。”百官也都认为张亮应判死罪。唐太宗便派长孙无忌、房玄龄到狱中与张亮诀别,然后将他押到长安西市斩首,并没收其家中全部财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东汉明帝刘庄皇后马氏:与世无争的贤德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明帝永平三年,立贵人马氏,与世无争的说说

    东汉明德马皇后(公元39年-79年),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南)人。马援不仅是一代名将,更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也是当之无愧的智者。当时最有势力的三股力量中,割据陇西的隗嚣是他的同乡,对他信任无比,言听计从,而占据蜀中的公孙述则是他的同学,待他也是殷勤无比,许以封王。可他认为这

  • 中兴之主汉明帝刘庄:再大的基业 我都守得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明帝永平三年,立贵人马氏,汉明帝是明君吗

    明帝登位之初,就面临着兄弟诸侯王的觊觎。其中他的同母弟弟山阳王刘荆已经写信试图连结他们的大哥,异母兄废太子东海王刘强起兵造反。废太子东海王刘强是个识大体的诸侯王。于是山阳王刘荆的阴谋从一开始就被曝光了。诸侯王谋反,这在任何朝代都是足以让起意的诸侯王及其党羽全族人头搬家的不二重罪。可我们这位急躁而又严

  • 鸠山家族的中国故事:鸠山由纪夫不拜靖国神社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通史鸠摩罗什,原田家族,小泉纯一郎

    导读:鸠山家族,源自日本美作胜山藩的世袭武士。到鸠山由纪夫,已有四代家族成员担任首相、外交大臣或议员。而这四代人都与中国颇有渊源,他们的“中国故事”,已然反映出中日关系史的一个侧面。鸠山和夫:调停与北洋水兵的冲突在鸠山家族中,出任日本政府高官的第一人,是1896年任众议院议长的鸠山和夫。鸠山和夫是日

  • 唐高祖李渊的国舅窦抗:真正让李渊决定反隋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窦抗自幼便与唐高祖交好。杨玄感之乱时,唐高祖在陇右握有兵权,窦抗对高祖道:“杨玄感作乱是上天给我们的启示,李氏名应图谶,正可趁机起兵。”高祖道:“这会招惹祸端,你不要胡说。”后来,唐高祖夺取关中,窦抗前去投奔。高祖握着他的手道:“李氏果然能成就大事。”窦抗(?-621年),字道生,扶风平陵人,唐朝宰

  • 六国相国苏秦的游说人生:前无古人的六国相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苏秦(前337年-前284年),字季子,战国时期的洛阳(周王室直属)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为鬼谷子徒弟。苏秦最为辉煌的时候是劝说六国国君联合,堪称辞令之精彩者。于是身佩六国相印,进军秦国,可是由于六国内部的问题,轻而易举就被秦国击溃。六国宰相苏秦苏秦相传为鬼谷子的徒弟。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提倡

  • 梅妃江采苹:被杨贵妃妒忌而受唐玄宗冷落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玄宗开元盛世,唐朝国家兴盛,四海升平,内有贤相,外有名将,一派昌荣之景。这时,深受玄宗宠爱的萧淑妃不幸离开了人世。唐玄宗极重夫妻之情,虽有后宫佳丽数千人,却对萧淑妃情有独锺。萧淑妃的卒亡使唐玄宗不胜悲痛,日见憔悴。太监高力士想排解一下玄宗的烦忧,到江南寻访美女。在福建的莆田县发现了一个兰心蕙质的

  • 贤妃徐惠之死:唐太宗去世后徐惠为何选择殉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最终获得“贤妃”封号的徐惠,是唐太宗的嫔妃之一。徐惠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她比武则天还要小三岁,但是她聪明伶俐,深得唐太宗宠爱,不久就将她由正五品的才人提升为正二品的充容。徐惠是江南女孩,湖州人。湖州是个才子才女倍出的地方,几十年后,这里又出了一个才女,身为女道士的李季兰。据说徐惠进了宫后,依然手不释卷

  • 史上最可怜的说话不算数得用命来偿还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不听劝告的皇帝,送给说话不算数的图片,世界上最可怜的皇帝

    南北朝充满血泪。而在这纷乱的世界中,有一些人坚守道德底线,选择隐居避世,有些人则在杀伐中建功立业,至于什么礼义廉耻,统统扔一边去。他就算贵为皇帝,也一样无视承诺,行为让人不耻,说话不算数,事实会告诉他得付出惨重的代价。这人是谁呢?南梁武帝萧衍。他的大位得来不太光明,南齐和帝虽然在位期间昏事做了不少,

  • 战国第一阴谋:苏秦帮助张仪当成了秦国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年轻时的张仪,曾和苏秦一起跟随鬼谷子学习术业。毕业后,苏秦很快在赵国谋到了宰相的职位,可张仪呢,却不见起色。正当张仪感到前途渺茫之际,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找你同学苏秦去呀,他现在做了大官,可以帮你啊!”于是,张仪到了赵国求见苏秦。可一连好几天,苏秦端着架子就是不见。终于等到见面了,哪想到呢,苏秦竟

  • 李鸿章的强军梦:临终告诫警惕东邻小国狼子野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凡是知道中国近代史的,都熟悉晚清重臣李鸿章(1823至1901)。也许大家不一定清楚的是:上世纪末的着名外交家、曾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道豫,正是李鸿章的后代;而1940年代着名作家张爱玲,是李鸿章女儿的孙女儿。对李鸿章,以前极左时代的教科书及史籍,都称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媚外卖国的典型人物”。理由是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