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就退位了,是心甘情愿的吗?

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就退位了,是心甘情愿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109 更新时间:2024/2/5 12:27:41

玄武门之变是唐初李世民兄弟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政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杀死了身为太子的兄长李建成和他的弟弟李元吉,在这之后更是逼着他的父亲,也就是唐高祖李渊退位,自己则登上了这大唐王朝皇帝的宝座,成为了唐太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在这次兵变后李世民顺利登基称帝,而李渊也不得不退位当上了太上皇,那在自己的儿子强行夺走皇位后,当上太上皇的李渊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他与李世民的关系以及他晚年的生活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大唐王朝第一位皇帝退位后的故事。

01

被逼宫退位,成为太上皇

其实玄武门之变的爆发有一部分原因是和李渊挂钩的,首先李世民虽然不是他的嫡长子,但是在征讨天下,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基本上大大小小的战争他都参加过,可以说唐朝的天下大半是他亲手打下来的。

可眼看着唐朝建立的太子却成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自己的这个兄长虽说也没少参加征战,可在总体上来说他的功绩肯定是没有李世民多的,所以到最后让他当太子接管唐朝未来的天下,李世民怎么可能心甘情愿?

在这之后唐朝建立,李渊也登基称帝成为了唐高祖,可此时的李渊已经年近花甲之年,这也就意味着他当皇帝的日子不会太久,而按着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兄长李建成肯定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为了避免这一结局的出现,李世民也开始和李建成明争暗斗争夺皇位。

作为他们父亲的李渊自然也是知晓这一情况,不过他并未出手阻拦,或许他也感觉自己对李世民有所亏欠,也觉得他能力比较突出,更适合成为太子接管未来的唐朝,亦或许此时的他,已经没有足够强大的势力支持他去阻止两个皇子之间的争斗,所以这也就造成了后来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在这场兵变发生后,李渊被李世民逼宫不得不退下皇位,其实就算李世民不逼他,李渊看到李世民连自己的兄长和弟弟都残忍地杀害,甚至连他们儿子也未曾放过,这肯定会让他心生惧怕,自然也就识时务的将皇位主动让出来,毕竟此时的李世民已经被权势所蒙蔽双眼,再加上朝中的文武百官也大多数都偏向他,大势所趋下李渊也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在这之后,李世民很快取得了唐朝的全部政权,李渊也就此成为太上皇生活在太极宫中,此时的他也就只有太上皇这个名号,手中没有任何的权利,只能过上养老的生活,而这时的李源也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在这个年纪交出皇位,享享清福,想来也是不错的。

02

从太极宫辗转到大安宫

成为太上皇的李渊最初是继续生活在皇帝应该住太极宫内,李世民对于这样的安排也是保持默认的态度,毕竟怎么说李渊也是他的父亲,他夺取皇位的方式也不光彩,也就没有什么理由再去和自己的父亲争夺一个住所,要是真这么做的话很可能引起朝中官员的议论,对自己树立帝王的尊严和形象极为不利。

所以说在最初的几年时间中,李渊依旧生活在太极宫中,身边的妃子和婢女也是继续陪伴着她,别看此时的李渊手中没有任何实权,可生活过的还算是不错,每天不需要去担心什么国家大事,仅仅只是颐养天年,这样的生活相信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

可这样的好日子也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太极宫终究是皇上所居住的地方,李世民不可能让李渊一直住在这里,而自己一直住偏殿,这样做不符合皇家的礼仪制度,也无疑是对自己的皇帝身份充满了不自信,于是等到李世民将皇位坐稳也就开始想方设法将自己的父亲挪出太极宫,让他去住别的宫殿,自己也该享受这皇帝才拥有的住所。

可是该用什么理由好呢?总不能平白无故就把自己的父亲挪出太极宫啊!正当李世民一筹莫展时,一名叫李百药的官员看出了李世民的心思,于是便上书说太极宫中所养的宫女太多,不仅浪费财力资源,更使宫中积郁阴气,这将会带来不吉利的事情。

这个说法正好为李世民编了一个完美的理由,就这样他将李渊身旁近3000名的宫女遣散出宫,算是给李渊一个暗示,而李渊也是聪明人,知道李世民这样的做法目的为何?于是在次年李渊将自己的东西收拾好主动搬出了太极宫,看到自己父亲这样的做法,李世民也是又惊又喜,随即便把自己曾经住过的秦王府也就是弘义宫改名为大安宫,设立为李渊新的住所。

03

李渊晚年的生活和结局

在搬到大安宫后,李渊的生活水平呈现了巨大的下滑趋势,一来是身边的宫女大部分都被李世民遣散回家了,能伺候和陪伴他的人为数不多,其次就是身为太上皇的他对于李世民来说没有任何的价值,自然也不可能过多的去照顾他,甚至很长一段时间,身为儿子的李世民都不过去给他请安,所以说这个时候的里约日子过的是比较清苦的。

日子过得清苦也就算了,就连住的地方也因为年久失修有些破破烂烂的,对于这样的情况很多朝中的大臣都看不下去了,所以其中有些臣子就上书给李世民,希望能够重新翻修一下大安宫,可李世民以太上皇的意愿:“游心道素,志存清俭”为理由,拒绝了大臣的提议。

直到后来,因为一些重要的活动或是重大的仪式,身为太上皇的李渊不得不参加,这也成为了父子两人少有的见面机会,经过了几次的交谈和沟通父子二人僵硬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两人也已经放下了曾经的过往和仇怨,李世民也重新正视了自己和父亲的关系,于是在后来终于选择为其修建新的宫殿作为住所。

只可惜,还没等宫殿建成,李渊在次年便宣告病危,因病离世,享年70岁,就这样结束了他十年之久的晚年生活,临死前还不忘立下遗嘱,要求自己的葬礼一切从简,避免铺张浪费,这也给李世民省去了很多麻烦,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开支,可见此时的李渊仍然为唐朝的发展着想,确实是用心良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明武宗朱厚照是位什么样的皇帝?发生过哪些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真实的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照是第几个明朝的皇帝

    奇葩代代有,明朝特别多。“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的第十位皇帝,年号正德,朱厚照从小表现不俗,机智聪明,喜欢骑马射箭,长大后应该英明神武,然而,他后来当皇帝后,居然非常昏庸,做了很多荒唐事,非常可笑。当然,他也不是全部糊涂误事,他也有聪明的

  • 曹操封关羽为襄阳太守的用意是什么?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为什么要攻打樊城,关羽打樊城时刘备在干嘛,关羽攻打樊城是刘备的命令吗

    关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人,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记载:“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在赤壁之战后,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荆州,于是刘备又与孙权大将周瑜夹攻曹仁,命关羽绝北道断曹仁后路。在此背

  • 欧阳通:唐朝时期宰相,与父亲欧阳询合称“大小欧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对欧阳询书法的评价,欧阳询欧阳修是父子吗,欧阳询儿子欧阳通

    欧阳通(625年—691年),字通师,唐朝时期宰相、书法家,太子率更令欧阳询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欧阳通门荫入仕,起家秘书郎,迁中书舍人。历任怀州刺史、卫尉卿、殿中监、兵部尚书、太常卿、刑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同平章事,册封渤海县子。天授初年,授礼部尚书,反对

  • 宰相当初只写了两个字 武则天为什么就将人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隆基对武家赶尽杀绝,武则天最敬重的宰相,武则天不听话就毒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代宰相,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大唐宰相裴炎写了只有“青鹅”俩字的书信为何就被武则天诛杀了?唐代武则天时期宰相裴炎只写了一封带有“青鹅”的两个字的书信,被武则天发现之后下场就老惨了,不仅自己被武则天杀了,还连累全家被杀,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裴炎最初是武则天的政治

  • 韦待价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包豪斯的主要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冯谖客孟尝君有何启示,提香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韦待价,唐朝时期宰相,象州刺史韦挺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待价出身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历任左千牛备身、卢龙府果毅都尉、兰州刺史、凉州司马、萧州刺史、右武卫将军、凉州都督,封扶阳侯。武后摄政时拜相,授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后升任文昌右相,期间曾出任燕然道行军

  • 韦待价:唐朝时期宰相,他立下了哪些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时期宰相,清朝有宰相吗,唐朝姓韦的宰相

    韦待价,唐朝时期将领、宰相,象州刺史韦挺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待价出身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历任左千牛备身、卢龙府果毅都尉、兰州刺史、凉州司马、萧州刺史、右武卫将军、凉州都督,封扶阳侯。武后摄政时拜相,授天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后升任文昌右相,期间曾出任燕然

  • 张光辅:唐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太宗重用了哪些人才,宰相是几品,唐太宗时著名的宰相是谁和谁

    张光辅,唐朝时期官员、宰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光辅在687年被擢升为宰相,次年为诸军节度,参与征讨越王李贞的叛乱。期间,张光辅纵容将士趁机暴敛,杀降冒功,受到新任豫州刺史狄仁杰的抵制和谴责。张光辅因此怀恨并弹劾了狄仁杰,使其贬官。公元689年,罪臣徐敬真、张嗣

  • 刘贺在位27天就被废黜了 刘贺真的是一个昏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贺真的昏庸无道吗,刘贺被废后过得怎么样,废刘贺的大臣

    还不了解:汉朝刘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仅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的刘贺,真是荒淫无道、昏聩无能吗自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后,皇权成为中国古代至高无上的存在,因此,废黜皇帝不仅难度极大,而且一旦有人施行,就被视为大逆不道的行为被人痛斥。然而,历史上有一个人不仅成功完

  • 历史上孝庄死后37年都没有下葬,康熙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孝庄死后多久下葬,孝庄下葬之谜,孝庄为什么一直没下葬

    孝庄皇后,出生于蒙古科尔沁,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孝庄秘史》这部影视剧,同时也在其他的一些清朝的宫廷剧中了解到孝庄太后这个人物,不得不承认,她可谓是清王朝一位传奇人物,先后辅佐了两位帝王管理清朝的江山基业,别看在表面上感觉孝庄太后什么都没有做,

  • 朱高煦有突出的军事才能,朱棣没料到他会造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棣怎么这么爱朱瞻基,朱高炽,朱高煦投降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朱棣通过靖难之役,起兵造反,推翻了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政权,最终夺取了帝位,也就是后来的永乐皇帝,庙号明成祖。朱棣当皇帝后,也算很有一番作为的帝王,但是,朱棣也有一个问题,被他忽视了,那就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