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韩信最后被杀是因为他错杀两个人?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韩信最后被杀是因为他错杀两个人?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90 更新时间:2024/1/17 14:01:30

韩信,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说到楚汉争雄,我们不得不提到三个人物,头两个自然是刘邦项羽而第三个就是韩信。说实话,楚汉相争是刘邦和项羽的事情,韩信不过是刘邦的手下,那么为何人们聊到这场战争,必然要将这三个人都摆出来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在大家看来只有这三个人才是王的级别,韩信甚至可能裂土封王三国鼎立。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当年刘邦和项羽大战,而韩信几乎以一人之力灭了项羽手下所有的诸侯王,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灭赵和灭齐,以少胜多和兵不血刃拿下70多座城池,直到现在都是传奇。

但可惜,像韩信这样强悍的人物结果却被刘邦掐得死死的,甚至到最后被剥夺了一切,被一个女人杀死。每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会由衷的惋惜,而且有很多学者感慨,韩信其实不必死,至少有两个人可以救他,可惜都被他给杀了。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史书记载中,韩信是刘邦夺取天下最重要的人物,当年他被刘邦金台拜将,紧接着就是杀入关中灭三秦,转手之间又是灭魏国灭赵国灭齐国,打的最后,项羽能动用的军队只有10万老弱病残。

可以说韩信是真正影响战局的人物,而且从楚汉战争的后期来看,当年刘邦和项羽进行最后的对决,韩信率领一支部队独立于两人之外,史书更是评价,韩信投靠谁谁就能取得天下定局。

在那关键时刻,刘邦和项羽都在拼命的拉拢韩信。刘邦当场赏赐韩信为齐王,而且努力地讲述当年他对于韩信的恩情。至于项羽这边,他则反复的强调利害关系,告诉韩信谁都不要帮助,来一个三国鼎立,这样对他能够达到利益最大化。

如果是一般人,那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三国鼎立,毕竟这时候玉蚌相争,最容易渔翁得利。

但韩信因为感念刘邦对他的恩德,所以他最终拒绝了三足鼎立,转而挥兵进攻项羽,结果导致项羽兵败自杀。

因此,回顾历史,个人以为第一个人就韩信性命的人,自然是项羽。

常言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当敌人一直活跃于外部的时候,那么将军必然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益。尤其是像项羽这样强大的对手,每每都能带给刘邦灭顶之灾的感觉,所以韩信的重要毋庸置疑,因此他才能够任意索取,甚至当到齐王。

当然,韩信此举必然会引起刘邦对他的愤怒,甚至他会想尽办法来干掉韩信。但韩信还有更多的选择,如果刘邦逼得急了,他可以投靠项羽,甚至项羽不可靠,他可以自立为王。

如果大家玩过三国杀应该知道,内奸和反贼虽然相互对抗,但当主公过于强大的时候,他们随时都可以保持联合,甚至可以成为最好的朋友。当时刘邦项羽和韩信的关系,完全可以靠这种关系来维持,韩信做一个内奸未必不能活得更好,甚至可以笑到最后。

可惜,韩信不懂得细水长流,更不懂得大争之世,人人都应该抱有野心的道理。

当然上天也并不是一个无情的人,像韩信这样的天才,上天总是会给他更多的机会。等到项羽被消灭以后,刘邦的屠刀正在缓缓的举起,而此时,韩信的身边来了一个老朋友,这个人又是来救项羽命的,此人叫做钟离眛

从史书记载来看此人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本来应该是项羽的绝对粉丝,但是项羽中了刘邦的反间计,所以身边的忠臣一个个离开了,此人也被逼无奈来到了韩信的身边。

很多史书记载,此人不止一次劝说韩信造反,甚至劝说他自立为王。但可惜韩信始终不予理睬,但他又十分注重兄弟感情,所以又不把这个刘邦的眼中钉交出去,于是他就以这种暧昧的态度面对刘邦。

刘邦对此自然是非常生气,于是就设计想要抓韩信,当时手下人性的计策就是云游梦泽,靠着几个武士抓获韩信。

史书的记载是,韩信被吓得坐立不安,于是立刻把自己的好兄弟斩了人头送给刘邦。刘邦一看韩信如此窝囊,所以当场将其抓获,事情圆满解决。

但是假如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场景,对历史进行细微改变,那么事情是否会有变化呢?

从史书记载来看,刘邦对于韩信其实是非常害怕的,因为此时韩信掌握了项羽的地盘,手下又有非常多的精兵能将,如果想要和韩信火拼,且不说打不打得赢,即使打赢了刘邦的天下也会四分五裂。

因此,刘邦其实在和韩信对赌,刘邦赌的是韩信不敢反抗,这其实就是一种零和博弈。

事情发展到这个时候,那么一切就变得很巧妙了,毫无疑问,此时的钟离眛变成了一个博弈对象。因为此人的存在,就暗指韩信有狗急跳墙的可能,只要韩信勇敢的保住此人的性命,那么刘邦的霸气必然会最后选择妥协,因为韩信狗急跳墙的后果他不敢承担。

我们试想一下,刘邦想要来一个云梦泽之游,韩信不仅不交出钟离眛,而且还带着兄弟们大摇大摆的来到刘邦面前,并且表现的十分傲气。做的过分一点的,甚至还可以带着钟离眛来到刘邦的面前晃荡,并且咬死不承认此人就是犯人。

这种场景肯定会非常精彩,刘邦肯定会隐忍下来,那么接下来的发展可就没那么简单了。至少在汉朝初期,刘邦绝不敢与韩信博弈,那么韩信的命就保住了。

因此,回头看那段历史韩信此人曾经有多次机会保住自己的性命,甚至还有机会称王称霸,但是他的胆量太小了,或者说他的格局一直被刘邦的一碗饭给局限住了。所以最终他只能成为军事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最终被刘邦玩到死,被吕太后给斩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最被埋没的三国英雄:关羽 黄忠全都被他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三国的英雄很多,论武艺早有其定论:“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按古今的逻辑,谁想出名,你就狠揍上述这些人,准能出名。三英战吕布,不是一下子成就了吕布、关羽、张飞和刘备四位英雄吗?但出乎我们的预料,有一位英雄威震华夏的关

  • 曾国藩师爷左宗棠为何自比诸葛亮:后人多为名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这两副对联表明,虽然他隐居此间,但其志并未稍减,和当年诸葛孔明一样,一直在盼望着干一番大事业,无奈时运不济,只有长叹。左宗棠在给人的书信的落款处也常常自署"今亮"。很多人由他而起,出自他的门下,从此飞黄腾达,扬名古今;很多人一生忠诚地伴其左右,为了他和他们的事业出谋划策,鼎力相助,死而后已;也

  • 性格上的格格不入:孔明为何总是和魏延过不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格格不入的人好吗,袁绍是个什么性格的人,为什么觉得自己和别人格格不入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

  • 曾国藩是如何锤炼李鸿章的?曾国藩与李鸿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鸿章评价曾国藩迟钝,曾国藩跟李鸿章的关系,李鸿章和左宗棠谁厉害

    李鸿章是很有才气的,才可塑,才堪大用,但李鸿章毛病也是蛮多的,他是优点杰出、缺点突出的那类人才。李鸿章的缺点是,有一股傲气,还有一股不叫流氓气,最少也算是流里流气之气。这气李鸿章一直携带着的,比如他对下属,不太尊重,每提升一人,先要将这人训一顿,说的话很难听,国骂不断,骂完了,你一回去,嘿,他给你

  • 看看历史上那些大器晚成的名人:姜尚八十遇文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例子,姜子牙80岁才当丞相,大器晚成

    6 齐白石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

  • 明朝史上第一功臣徐达为何能够躲过朱元璋迫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下诏建立功臣庙,并亲自确定功臣的位次,以徐达为第一,下面依次是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等人。徐达能够成为明王朝的开国第一功臣,不只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老乡、少年时代的好伙伴,更重要的是他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明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徐达开辟

  • 闪电将军夏侯渊:黄忠杀他为何是魏国重大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黄忠为什么可以斩杀夏侯渊,谁辅助黄忠杀了夏侯渊,正史黄忠亲手斩夏侯渊么

    夏侯渊,曹操老婆的妹夫,一生都是跟着曹老大混,为他坐牢、为他挡箭,因为善于发动闪电战而成为一代名将,可惜勇猛有余,而机智不足,最后黄忠发动突袭,被杀于定军山。夏侯渊是哪里人夏侯渊,字妙才,安徽亳(读 bo)州人,夏侯渊的老婆是曹操妻子的妹妹,读起来有点拗口,简单来说,夏侯渊和曹操是亲戚,当时夏侯家和

  • 曾国藩也曾是“北漂”:工资一半花在租房上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曾国藩是一位什么人,左宗棠和曾国藩什么关系,曾国藩原名

    十三年间,曾国藩总计搬家八次,其中仅道光二十年就换了五次住处。总的趋势是居住条件越来越好,租金也从月租四千文到八千文、十千文直至三十千文,不断上涨。京官租房总体情况没住房补贴,租房要体面清代京官在住房问题上不享有补贴。除了个别人享有皇帝的赐第外,京官解决住房问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建或者自购。二是

  • 吕布与项羽:吕布比孙策更称得上三国时期的霸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权和项羽是一个地方的人吗,吕布与张飞谁厉害,孙策为什么在袁术手下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千古流传,三国第一猛将的地位无人能撼动,吕布除自身武艺无人能敌之外,手下大将个个彪悍,尤其是高顺,带领数百人杀得夏侯渊数万大军,不得不说是神话。愣是谋有陈宫,猛将如云,但吕布落得个血染白门楼,就不得不说是太悲情了。为什么吕布不能纵横三国,称霸一方呢?我只能说吕布多情终误己,“情

  • 跳槽的没计划:吕布仅跳槽三次被骂三姓家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吕布被何人骂为三姓家奴,三国吕布是被谁杀死的,三国吕布到底有多可怕

    有人以为刘备曾经“十易其主”,挑出名的来说,先后追随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但是,却很少有人抨击刘备为什么什么家奴,这是为什么呢?第一,吕布两次跳槽,前任领导都被其祸害而死。我们说吕布不厚道,主要就是说当年董卓以高官厚禄引诱吕布归降,结果吕布一刀把丁原给咔嚓了。后来王允又联合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