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临终前为什么托孤匈奴王子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汉武帝临终前为什么托孤匈奴王子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67 更新时间:2024/1/24 6:57:5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和匈奴王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匈奴王子为何得汉武帝托孤,并陪葬茂陵?

提到汉武帝,可能人们都会马上想到他锐意进取,派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名将攻打匈奴,并取得了"封狼居胥"这样名垂青史的骄人战绩。从汉武帝倾全国之力痛击匈奴的举动来看,他对匈奴人的仇恨是非常大的。但汉武帝临终前,却将一位匈奴王子作为托孤大臣,这是为什么呢?

据《汉书》记载,后元二年(前87),汉武帝自知时日无多,便"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成为了汉武帝的托孤对象。

而上文所说的匈奴王子,就是这四人中的金日磾。看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将它读作"jīn rì chán",但实际上,他的名字发音为(jīn mì dī),这一名称很生僻,原因就在于它是来自匈奴语的音译名。那么,金日磾是怎么从外族王子成为汉廷重臣的呢?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金日磾出生在匈奴,他是匈奴休屠王的儿子。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汉军在匈奴境内连战连捷,大败浑邪王和休屠王。甚至俘虏了浑邪王之子,并缴获了休屠王的珍宝"祭天金人"。

根据《史记》的记载:"其秋,单于怒浑邪王、休屠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与休屠王恐,谋降汉,汉使骠骑将军往迎之。浑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降汉。凡四万余人,号十万。"在霍去病大败二王的同年秋天,匈奴单于见浑邪王、休屠王接连被汉军挫败,十分生气,便想要将他们杀掉。

浑邪王、休屠王听说后,十分害怕,便商量着投降汉朝,并向汉朝廷发出投降文书。汉朝廷十分高兴地派霍去病前去接收,但半路上,"休屠王后悔",于是浑邪王将休屠王杀掉,兼并了休屠王的兵卒,凑齐了四万多人,号称十万兵马投降了汉朝。

至于休屠王之子金日磾则"以父不降见杀,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官,输黄门养马,时年十四矣。"年仅十四岁的金日磾因为父亲不投降被杀而选择跟随浑邪王一同投降了汉朝,因为生在草原,熟悉马匹,他被派去饲养宫廷用马。

《汉书》记载:"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日磾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日磾独不敢。"自金日磾被派去养马过了很久,一次汉武帝下令检阅宫中马匹,于是养马的人都牵着自己的马在汉武帝面前走过,其他的养马者都好奇皇帝的庐山真面目,便在走过时都偷偷窥视,只有金日磾坚守礼数,不敢去看汉武帝的模样。

"日磾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加上金日磾身材高大,面容很有威严,养的马又膘肥体壮,十分健硕,汉武帝便十分惊讶,询问他的来历,金日磾全部如实以对,汉武帝听说他曾是匈奴王子,便"即日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

金日磾十分守规矩,在汉武帝身边做事很得喜爱,甚至于"恩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汉武帝俨然将他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这一状况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于是他们非议道:"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汉武帝则不以为意,反而对金日磾更加优厚。

金日磾的母亲教子有方,得到了汉武帝的赞赏,她死后,武帝"诏图画于甘泉宫,署曰'休屠王阏氏'。"金日磾每次见到母亲画像,"每见画常拜,乡之涕泣,然后乃去。"可见其虽然不是在儒家文化熏陶下成长,但依然十分孝顺。

后来金日磾有了两个儿子,汉武帝也十分喜爱,常常和他们一同玩耍。后来金日磾的长子逐渐年长,"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磾适见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儿。"汉武帝听说自己喜爱的孩子被金日磾所杀,便勃然大怒,而金日磾"顿首谢,具言所以杀弄儿状。"自此,汉武帝愈发敬重金日磾,认为他品德过人。

巫蛊之祸时,马何罗和弟弟马通诛杀太子有功被封赏,而汉武帝发觉太子是无辜的之后,将当年诬陷太子者及其党羽下狱处死,马何罗兄弟虽然没有被株连,但心中恐惧,便想趁着武帝处置自己前先刺杀武帝。"日磾视其志意有非常,心疑之,阴独察其动静,与俱上下。何罗亦觉日磾意,以故久不得发。"

而后一次金日磾生病卧床,马何罗兄弟便趁机连夜混进宫中,并于早晨带着藏好的凶器来到汉武帝寝宫。金日磾再次敏锐发觉,便藏在武帝卧室门后,并捉住了马何罗,救了武帝一命。即使尊崇备至,但"日磾自在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侍奉汉武帝几十年,金日磾能够做到从不逾越礼数,直视武帝,可见其忠厚和谨慎。

汉武帝病重,便叫来霍光,让他辅政,他谦让给金日磾,而金日磾则说:"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为了不让匈奴人看清汉朝,金日磾谢绝了大权,可见其虽是匈奴人,却为汉朝着想。这样一位恭敬、谦逊、忠孝识礼且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大臣,汉武帝当然会让他帮忙辅佐自己的继承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被誉为“丹青神化”的阎立本,他有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阎立本,唐朝时期宰相,也是一名画家,隋朝殿内少监阎毗之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朝时,阎立本门荫入仕,累迁朝散大夫、将作少监。唐武德年间,担任秦王(李世民)府库直。贞观年间,历任主爵郎中、刑部郎中,迁将作少监。绘制“昭陵六骏”和“凌烟阁”功臣图,监修翠微宫。显庆元

  • 三国时期赵云的真实能力怎么样?与关羽和魏延相比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时期,刘备手下有几位名将,比如,正史记载中,刘备称汉中王后,封了四位名将,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后将军黄忠,还有镇远将军、汉中太守魏延,而赵云当时被封为翊军将军。因此,赵云就被冠以“杂号将军”

  • 历史上三个同名女子,最后都嫁给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三个同名女子,最后都嫁给了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一、汉朝皇后阴丽华阴丽华出生于当地的豪门家族,声名显赫,虽然自己家族在政治当中并没有什么地位,但是这丝毫不影响阴家是豪门大户的地位。而此时的刘秀身无爵位,不过是平民百姓,但是见到了阴丽华以后,不顾身份的差距,深深的爱

  • 历史上楚昭王是如何继位的?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楚国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楚昭王(约前523年―前489年),芈姓,熊氏,名壬,又名轸(珍),楚平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根据《史记》、《春秋》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不满十岁的太子壬继位,是为楚昭王。在不少

  • 史上最惨太后是谁?被迫生下敌人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史上最惨太后是谁?被迫生下敌人孩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太后的位置不仅比皇后更加的珍贵,而且要比皇后安全得多,毕竟皇后不仅要防着皇帝宠爱其他妃子、宠妾灭妻,还要防着其他的皇子窥伺太子之位,抢自己儿子继承人身份。可以说,直到自己的儿子登基为帝,升级成太后的皇后才能松一口气。所

  • 曹魏政权中张辽和曹仁二人相比,谁的实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的猛将集团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顶尖的存在,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汉末三国时代,曹操手下最厉害的几位大将,曹氏宗族大将,以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真、曹休为代表,外姓武将,以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为代表,这五人也被称为“五子良将”。在这些人

  • 后世对刘仁轨的评价如何?他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刘仁轨,字正则,唐朝时期宰相、名将,汉章帝刘炟之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仁轨出身尉氏刘氏,他自少孤贫,却恭谨好学,成年后博涉文史。在唐太宗时以直言敢谏闻名,累官至给事中。唐高宗即位后,历任青州刺史、带方州刺史、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职。镇守百济期间,因救援新罗,并在白

  • 如果单论统兵数量,五子良将当中谁最多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这五人,战绩都是非常厉害的,如果单论统兵数量,他们当中谁最多呢?如果排序,怎么排?首先可以肯定,统兵最多的,不是张辽,也不是于禁。第一名,张郃。张郃是很能活的,一直活到了诸葛亮北伐,那时,

  • 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 董卓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董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董卓究竟有多残暴?他究竟做了什么,天下人对他恨之入骨?三国时期,很多军阀都干过“挟天子而令诸侯”的事情。可是,为什么只有董卓干了这件事,引起了全天下人的公愤,十八路诸侯一起站起来声讨他。那么,董卓究竟干了什么,他的运气为什么这么不好呢

  • 清朝最“短命”的皇太后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最“短命”的皇太后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从昭圣慈寿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开始,到隆裕皇太后叶赫那拉静芬为止,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上,一共有11位女性被尊立为皇太后,其在位时间长短不一,其中有一位最“短命”的太后很容易被人忽略。此人,便是在位仅有9天的康慈皇太后博尔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