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亡于万历溺爱?福王朱常洵是如何挖空大明江山

明亡于万历溺爱?福王朱常洵是如何挖空大明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367 更新时间:2023/12/18 18:43:35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体形偏瘦,精神矍铄,符合他劳动人民出身的本色。但自从朱元璋登上皇位,朱家的基因就在养尊处优中发生了巨变:后代里每多肥胖之人。其中最肥胖的有三:一是朱元璋之孙明仁宗朱高炽,另两个是福王朱常洵和他的儿子朱由崧。这里重点说一说福王。

福王是万历第三子,母亲郑贵妃。万历的皇后姓王,但没有生育一男半女。一次万历一时兴起,“宠幸”了一个宫女,便有了长子朱常洛。按当年朱元璋立下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和“东宫不待嫡,元子不并封”的继承法,身为长子的朱常洛是理所当然的太子。但一则由于万历对郑贵妃的宠爱,二则由于朱常洛的母亲只是个一般宫女,万历迟迟不肯立朱常洛为太子。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立心爱的女人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万历这种不顾祖制的行径,遭到了多数正直大臣的批评。尽管万历曾“一怒而斥谏官十一人,朝士莫不骇叹”,但前仆后继的批评者依然络绎不绝。最后万历敌不过大臣们的口水仗,他终于明白,尽管贵为天子,却不能随心所欲地立一个接班人,只得接受祖制的安排,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明光宗,即崇祯之父。

在废长立幼失去可能性之后,万历只得封朱常洵为福王。像是作个补偿,朱常洵大婚时,万历为他花费银子多达30万两;给朱常洵在其封地洛阳所修的王府,费银28万两,为祖制规定的10倍。按祖制,成年后的亲王郡王必须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上去,叫“就藩”。但万历却长期把朱常洵留在京城,他对批评的回应是“留中不发”,直到朱常洵将近29岁,才终于恋恋不舍地将其送出京城。

对朱常洵“就藩”,万历又给予了慷慨无比的赏赐,下令赐上等良田四万顷。就连朱常洵也怕接受这笔不依章法的巨赏而成为众矢之的,主动上奏请辞。万历顺水推舟,把四万顷改为两万顷——这仍是个大得惊人的数字,由于河南的良田不够,不得不从邻近的山东和湖广划拨。尽管如此,朱常洵仍嫌不足,而万历也还在担心这个宝贝儿子受穷。于是,当朱常洵向万历请求把没收的前首辅张居正的家产给自己时,万历答应了;请求把江都到太平沿江的杂税和四川的盐税、茶税给自己时,万历也答应了;请求每年给他一千三百引的淮盐,由他在洛阳设店销售时,万历又答应了——前两者使得国有资产直接变成福王的私产,第三项影响更为恶劣:以往,洛阳一带食用的盐都是河东盐,福王获得淮盐销售权后,河东盐一律不准销售,销量锐减,而从河东盐中抽取的边饷也随之锐减。也就是说,为了儿子生意兴隆,万历不惜让驻守边关的军人连军饷也拿不到。

当万历在做一个最优秀最仁慈的父亲时,他对他们朱家江山的伤害却深及骨髓。后世论者以为明朝之亡实亡于万历,可谓一语中的。

到了崇祯年代,论辈分,福王朱常洵乃是今上的叔叔,按朱元璋的设计,所有的亲王郡王均“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这样,这位没当成皇帝的亲王在洛阳封地,除了享受荣华富贵,委实别无他事。《明史》记载:“常洵日闭阁饮醇酒,所好惟妇女倡乐。”当时的河南是农民问题的重灾区,旱、蝗两灾相继,人相食,福王的奢侈引发了诸多不满。一支被派往前线与农民军作战的政府军中,就有人发牢骚说,福王府里金钱百万,却让我们饿着肚皮去送死。当时,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省亲居于洛阳,得知军队的这些不满后,“闻之惧”,跑到宫里讲给福王听,福王却“不为意”,继续他花天酒地的生活——在朱常洵看来,如果不尽情挥霍父皇赏赐给他的钱财,就不能补偿没当成皇帝的遗憾。

崇祯十四年春,李自成围攻洛阳,总兵王绍禹率军守城。这时,福王开始害怕了,他拿出千金募死士出城偷袭农民军并取得一场小胜。但小胜于事无补,何况守城军队早怀二心,与农民军里应外合拿下了洛阳。城破时,朱常洵缒城而下,藏匿于城外的迎恩寺,第二天被农民军抓获。与朱常洵一同被抓的,还有曾告诫过他的吕维祺。吕维祺劝朱:“名气很重要,千万不要受辱。”意思是要朱常洵自杀,但朱既没有自杀的机会,更没有自杀的勇气。

比猪还肥胖的朱常洵不会想到他的结局如此悲惨:李自成下令将他杀死,把他的肉和鹿肉掺在一起作为下酒菜,称“福禄酒”。像朱常洵一样缒城逃出的,还有他的儿子朱由崧。这又是一个胖子,像他那贪恋酒色的父亲一样,朱由崧每天的功课也是观杂剧、饮火酒、奸幼女。他虽没有像其父亲那样被人吃掉,但也没能逃脱被俘处死的末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昏君奸臣之论:如果没有昏君何来祸乱朝政的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明君,也有昏庸懦弱治国无策的昏君;有名垂千古的治世之能臣,也有遗臭万年误国害民的佞臣。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其实,明君与能臣,昏君与奸臣,都是相伴而生的。君主的慧眼识人知人善任,是其能力的最大值。准确辨别臣子的忠奸与才能,是成人臣为人君者的能力的核心。每逢乱世

  • 南北朝第一明君宇文邕:悲情帝王差三年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中上有一些 “悲催”的人物,他们一生励精图治,勤勤恳恳,成功在望之际,却倒在了时间的面前。天不假年,他们距离最后的成功只差那么几年,十几年。之前小编曾介绍过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柴荣,这位被誉为“五代十国第一明君”的皇帝,曾立志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而他却仅仅在位五年零六个月

  • 宋太祖赵匡胤:光明磊落、霸气十足的千古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周显德六年

  • 宋史解密:岳飞真的是因为“立储”问题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在宋代建言立储、武将参与立储都不是触犯禁忌的事情。——稍微通读过一点宋史的人都会知道,从北宋开始,宋朝的皇帝“不举”导致皇储成问题的不是一个两个,所以立储一直是大事而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禁忌。北宋时期还有两位参与立储的武将——李璋和燕达,不但没什么事儿还荣宠而终。所以“武将参与

  • 康熙为何被称为“爱银皇帝”:因为处于艰难时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也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一位明君。他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世人早已多有评说。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幼年登基的万乘之君,还是一个去奢从简、厉行节约之人。以身作则康熙帝的日常生活较为简朴。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对大学士们说,“自朕听政(康熙帝14岁亲政)以来,一应服食,俱从节俭

  • 杀母立子!汉武帝为何制定如此残忍的立储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爆发,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起兵反抗失败,被迫自杀,此后汉武帝一直没有确定新的皇位继承人。汉武帝一生共有6子,分别为太子刘据、齐王刘闳(早逝)、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少子刘弗陵。但岁月不饶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已步入晚年,他必须做出选择。公元前88年,汉武帝依照旧例到

  • 第一铮臣魏征:魏征究竟向唐太宗提了哪些意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是一个明君,但不是一个完人,因此,他就会犯错误,但他大度,能真正地听取不同意见,于是,他成就了一代名臣魏征;魏征珍惜自己的国士身份,以事天下高于事一人,凡利国之事,则知无不为,于是,他成就了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也完美了李世民的明君形像。一个敢说,一个能听,当我们徜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时,不得不为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有为君主却被自己的老婆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多了,死法也就五花八门。有饿死的,有吃错药死的,也有被老婆用被子闷死的,更倒霉的还有本文这位被老婆气死的皇帝。说起来这位皇帝还是一代少年有成的明君,他就是那位把鲜卑族改造为汉族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被老婆气死的皇帝拓跋宏拓跋宏一辈子注定和姓冯的女人有说不完的过节儿。第一个姓冯的女人是他的奶奶冯太后

  • 史书中的“玩笑”:明武宗朱厚照曾封自己为总兵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明武宗对玩的创意超出历代明君、暴君、昏君,他先为自己取了一个“朱寿”的新名字,再用皇帝的名义,加封朱寿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镇国公”。这简直是与群臣开的国际玩笑,给自己封为总兵的皇帝,古往今来唯独他这一份。在中国的历史中,能被记录到史书中的玩笑,通常都不是什么好事。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玩笑”

  • 周世宗柴荣:战乱的五代十国最伟大的贤明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论英伟,他比不上秦始皇和汉武帝;论名气,他比不上唐太宗和清圣祖;论功绩,他比不上隋文帝和宋太祖;论谋略,他比不上光武帝和武则天;论刚猛,他比不上明太祖和明成祖。然而,若要论生平无懈可击,要论身后无一微词,只要他一出场,包括上述十大杰出帝王在内的所有皇帝统统靠边站。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