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古代沟通西域文化交流的第一人究竟是谁?

揭秘:古代沟通西域文化交流的第一人究竟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841 更新时间:2023/12/13 6:23:55

导读:“闻道寻源使,从此天路回。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避难秦州,也就是今日甘肃天水之时写下的诗句。诗句中所歌颂的“寻源使”,就是西汉的张骞。在中国历史上,张骞通西域的故事,早巳家喻户晓,并带上了传奇的神话色彩。民间传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开通西域,曾到了“西天”的黄河源头,会见牵牛和织女,带回了天马,也就是大宛的汗血马。时逢唐朝战乱,社稷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忧国忧民的一代诗人站在通往西域的古道上,不禁想起这位“凿空”西域,远播国威,造福后世的一代名臣。

二千多年来,西汉的张骞一直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沟通西域文化交流的先驱者为千古传颂。其实,翻开尘封的历史,可以看出,张骞并不是历史上沟通西域文化交流的第一人,而历史上沟通西域文化交流的第一人应该是早于他八百年前的西周的周穆王!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西晋时,有人在一座战国古墓中发现了一批古简,古简中有一册记载了西周时期一个君王西游的故事。这故事说的是年轻英俊的周穆王一心梦想周游天下,后来终于梦想成真。他坐着八匹马拉的车子,带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沿着渭水向东前进,到了盟津,渡过黄河,然后,沿太行山西麓间北挺进,直达阴山脚下,转而长途西行,到了昆仑山,又向西走了几千里,到达了一个风景秀丽的国家,即西王母之国。西王母梳着蓬松的发型,穿着下垂的豹尾式的服装,在瑶池盛宴款穆王。穆王赠送给西王母大批中原特产和锦绸美绢,西王母回赠穆王各种当地的奇珍异宝,并邀请穆王游历了她国中的山川名胜。穆王题写“西王母之国”,并种植了槐树以作留念。临别时,西王母设宴送行,并作歌“祝君长寿,愿君再来”,表达了她对周穆王的依依不舍之情。

经历代史学家考证,这则故事并非神话传说,而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周穆王,姬满周昭王之子,西周王朝的第五代君王。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于神话色彩的君王之一。他即位于公元前976年,去世于公元前922年,在位五十五年,享年一百零五岁。周穆王即位时,西周的西部地区经常受一些边境上的游牧部落的骚扰和攻掠。为保卫西部边防,周穆王曾两次率军西征,大败西戎各部落,俘虏过五个部落首领,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道路。西域打通之后,周穆王于公元前 964年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西行旅游和沿途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据汲县西战国墓所出土的《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喜好游历,即位十三年后便驾八骏之乘驱驰九万里,西行至“飞鸟之所解羽”的昆仑之丘,观黄帝之宫。又设宴于瑶池,与西王母做歌相和。据现代学者考证,周穆王西游之地应是里海和黑海之间的旷原,这应该是中国与西域进行交流的最早史料记载。

西王母蓬松的发型、豹尾式的服装,也在历代的出土文物中得到印证。在中国西北部出土的一个舞蹈彩盆内,有三组跳舞的场面,每组五人,头上都梳着蓬发,舞衣从背后下垂,像豹尾一样。先秦史书《列子周穆王》也有同样的记载:“穆王不恤国是,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瑶,王和之,其辞哀焉。”《太平御览》卷七四引《抱朴子》中也说:“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

周穆王时期,国力强盛,周王朝在西部的影响已扩展到很远的地区。穆王又致力于向东南方发展,通过巡游,使许多地方国家部落归顺于周的统治,对周的巩固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当时,他以造父为车夫,驾着八匹千里马,带着七队选拔出来的勇士,携带供沿途赏赐用的大量珍宝,先北游到今天的内蒙古境内,再折向西巡,游览了新疆境内的许多名山大川。传说到了昆仑山西王母国,受到西王母的隆重接待。西王母在瑶池为穆王设宴,饮酒吟诗,共颂友谊,又登山眺望远景,在山顶大石上,穆王刻了“西王母之国”五个大字,作为纪念。然后,穆王继续西进到大旷原,猎到了许多珍禽异兽后,返程东归,回到镐京。周穆王西巡历时两年多时间,行程三万五千多里,是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沿途所经邦国,都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欢迎和殷勤接待,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文化交流的典型范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谁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美女作家?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古代美女作家,人们大都只说东汉的班昭、三国的蔡文姬、唐代的薛涛、宋朝的李清照和朱淑真。而实际上,有许多的美女作家被后人遗忘,比如春秋时代的许穆夫人。其实,许穆夫人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美女作家,而且是见于史料上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美女作家。说起来,许穆夫人并不姓许,而姓姬。其母宣姜

  • 盘点光绪帝家庭悲剧的八大不幸:光绪帝的悲惨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光绪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是清朝第一位非皇子而入继大统的皇帝。4岁登极,在位34年,享年38岁,年号光绪。光绪皇帝一生政治生活可以做出一个结论是悲剧,但是光绪的家庭生活也是悲剧。光绪只有一后二妃,这在清朝皇帝里面是独一无二的,那有人说宣统呢?宣统不算,因为他3岁做皇帝,6岁就退位了,还没成年呢,就不

  • 美女蔡文姬为何嫁匈奴人?蔡文姬12年匈奴凄凉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一想起她,在我心中她就迅速变成了两个人:一个是我早先知道的蔡文姬,是个才女,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她那叩天问地的、以乱世诉身世之苦的《胡笳十八拍》成为千古绝唱;另一个则是流落西域“十有二载呵毡幕风沙”遭受痛苦折磨的蔡文姬。这两位女子的面容在漫长而曲折的时间中,犹如进入了一个老式转门,透明、

  • 诡异的杀伤力!揭秘那些不为人知的三国特种兵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看金庸名著《神雕侠侣》,对神雕侠杨过的江湖号召力很是佩服,为了给郭家的二姑娘过生日,杨过一声令下,叫来数百名武林怪杰捧场子。这个队伍虽然是杨过临时组建的,有些像乌合之众,但战斗力却十分牛气,不但包圆了蒙古两个先锋千人队,还奇袭“白虎团”,烧了蒙古大军的屯粮之所,显然具备了特种作战的某些特点。就《三国

  • 崇祯儿子的悲惨结局:躲藏一生76岁被康熙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清兵入关后,各地明皇室上层人物被诛杀尽净,只有崇祯之子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并且活到了70多岁,才被凌迟处死。各地明皇室上层人物被诛杀净尽,只有崇祯之子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并且活到了七十多岁。朱慈焕幼时被封为永王,在成大长人的皇子中排行第三。明朝灭亡那年,他刚刚十二岁,和两个哥哥一起被李自成军俘

  • 中国历史上14大最擅长防守的悍将:守城名将大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孙子兵法云,攻城是最后无奈的选择——的确,在冷兵器时代, 顿兵于坚城之下,不但牺牲惨重,而且容易师老心疲。孟子也有“三 里之城、五里之郭,环而攻之”的话。但同时,敌人兵临城下,对守 成的何尝不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和困苦。 历史上攻城与守城的战例不计 其数,攻守也是为将者必须掌握的战术。对于守城,将能、兵

  • 死得最惨的10大三国名将:三国死的最惨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十大名将,人生十大最惨失,人生10大最惨失误

    第10名 吕布——被曹操缢死知名度颇高,号"飞将军",公认的三国第一猛将。悍勇世无所匹。吕布原为并州刺史丁原的义子,在董卓会兵京师的时候,董卓本想杀掉丁原但是不敢动手,因惧怕丁原义子吕布,于是请手下谋士李肃前去游说,李肃盛赞吕布勇武天下闻名,若只追随丁原,一生必定埋没。若追随董卓,当封侯拜将,风光无

  • 揭秘:屡立战功的杨业归宋后为什么却不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屡建奇功的解释,屡立战功是成语吗,我为国家立过战功

    杨业简介 杨业,并州太原人。其父杨信,曾任后汉的麟州刺史。杨业从小洒脱有侠气,善于骑马射箭,喜欢打猎,所得猎物比别人多好几倍。曾经对他的随从说:“我将来当将军带兵,也要像用猎鹰、猎狗追逐野鸡、野兔一样。”成年后辅佐刘崇,为保卫指挥使,因为骁勇善战出名。多次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多次立下战功,每次都能取

  • 人比黄花瘦:揭秘一代才女李清照一生不孕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清照漂亮吗,人比黄花瘦图片,李清照的诗词人比黄花瘦

    导读: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她一生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大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不仅如此,即便史学方面她的《金石录》同样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然而,李清照的一生不孕不仅成为这位中国古代文坛红粉佳人的最大的遗憾,而且也成为了鲜为人知的千古之谜。其实,要

  • 纵欲时代:大明王朝历史上最难得的模范夫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明风华符合历史事实吗,大明风华里胡善祥被汉王睡了吗,明朝皇帝荒唐事

    导读:众所周知,明朝是一个纵欲的时代。自朱元璋开国之后,便发动了建妓院、增税收的“革命”,鼓励土豪劣绅召妓嫖娼,从此明朝便走进了放荡纵欲的时代。尽管朱元璋三令五申严禁官员嫖娼召妓,但是“革命”之下,怎么会有完卵存在?何况,朱元璋自己后宫也有三千佳丽?于是,大明王朝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无不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