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宁铁骑:让满清八旗闻风丧胆的大明朝特种部队

关宁铁骑:让满清八旗闻风丧胆的大明朝特种部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564 更新时间:2023/12/10 21:51:57

导读:明朝末年,有一支曾让满清八旗劲旅闻风丧胆的特种部队,这就是明朝重臣袁崇焕精心训练出来的关宁铁骑。宁远大战期间,一万明朝残兵打败了十三万八旗劲旅,只因为那是攻防战,许多人并不以为然。但是宁锦会战,关宁铁骑却实实在在的在野战中打败了满清八旗劲旅。当时,辽东军队不过七万人,却铸就了一条让满清八旗不可逾越而一筹莫展的宁锦防线。后来满清八旗劲旅经蒙古入寇北京,关宁铁骑星夜驰援,九千骑兵在北京城外阻击了十万八旗劲旅。此战虽然胜的有些侥幸,但足以体现关宁铁骑强大的战斗力。关宁铁骑有高素质骑兵队伍,还有很强的火器装备,可谓是能攻善守的古代铁军。那么,这支铁军是怎样训练出来的呢?

在明朝训练军队的问题上,袁崇焕力主“以辽人守辽土”。过去的辽东战事,明朝往往是从全国各地征调部队增援。除了少数特别精锐的部队外,这些客兵往往战斗力很弱。一方面长途万里跋涉来援,不适应辽东的环境;另一方面,家不在此,打起仗来缺乏一种保家卫国的意识;而且,南方兵也不适应北方骑兵作战。袁崇焕将这些客兵归纳为“南兵脆弱”。说到底,还是民风剽悍,有切身利害关系,而且多善骑马的辽人才最适于守辽土。因此,袁崇焕在东北十余万辽民中精选身体强壮者,充实各军,同时大力栽培祖大寿等一大批辽将。借着宁远大捷后明军士气有所回升,开始敢于与满清军队作战的机会,袁崇焕苦练出了一支兵力并不很多,但战斗力相当强的骑兵。这支部队后来被人们称作 “关宁铁骑”。“关宁铁骑”的诞生,从此拉开了大明王朝悲壮战史的序幕。

一、初战告捷

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朝天七年,即公元1627年5月6日,刚刚征讨过朝鲜的满清大军在皇太极的亲自指挥下向西进发了。虽然士兵们对宁远的惨败还颇有些心有余悸,但皇太极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他相信,那次宁远的失利主要是过于轻敌,缺乏攻坚的准备,而只要准备充分,城池并不是坚不可摧的。袁崇焕只有一个,不可能哪儿都照顾到,就算打宁远比较困难,要攻刚筑不久的锦州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5月12日清晨,满清军从西,北两面发起了对锦州城的总攻.马步军对城垣轮番进行攻击,满清大兵们拖着盾车云梯冒着炮火直向城下冲去。赵率教,左辅,朱梅和监军太监纪用均身披甲胄,冒着满清大军雨一般的箭矢亲临督战,指挥将士拼力射打。连攻三日,满清大军死伤无数,却毫无进展。皇太极无奈撤军,绕过锦州,直接攻打宁远。

28日黎明,满清大军先锋部队出现在宁远城北岗。很快,持各色军旗的满清大军沿宁远外围扎下九座大营,形成了对宁远的包围之势。然而,此事令满清大军惊奇的事情发生了。大批明军整队开出宁远城外,总兵孙祖寿,副将许定国出西门;副将尤世威出东门。与满桂,祖大寿等指挥的援锦兵马一起,明军沿着早已挖好的深壕内侧列车营驻扎。皇太极带领弟弟阿济格和戈什哈们一马当先冲了出去。数万八旗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直向宁远城下冲去。

正当此关键时刻,突然“轰”的一声炮响,随后明军各种火器一齐发射。城下的车营都司李春华指挥明军使用“红夷”、“木龙虎”、“灭虏”等诸般火器“齐力攻打”。而威力更加巨大的则是城上袁崇焕亲自指挥的红衣大炮。一排又一排的满清骑兵倒了下去,但后面的还在不断冲上来。慢慢的,满清大兵就要冲到明军的战壕了。皇太极正等待着看到明军在满清铁骑面前溃逃的熟悉的那一幕。然而,这之后发生的事情真正把他惊呆了。明军并没有溃逃,而是在手持红旗的满桂的指挥下迎头冲了上来。大批的明军骑兵从战车后面冲出来,与刚杀到的后金军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大混战。而明军的火力也并没有因为肉搏战的开始而减弱。炮手抬高炮口,对准满清军队的中军和后队继续猛烈轰击。

战斗很快的进入了白热化,前沿的明军和满清军骑兵在拼死撕杀,而满清军的后队则在明军炮火之下大批大批白白的伤亡。八旗骑兵不顾一切的冒死猛攻,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他们,只要突破了前面明军的阻拦,立刻就可以消灭明军城下的火器。接着就可以跟着溃退的明军冲进宁远城去。可是这一次却并不是那么回事了。不论满清军怎样冲击,明军却始终死战不退。他们遇见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明军。这些明军就是袁崇焕手下的关宁铁骑!

此时,双方的伤亡都相当惨重。在混战中,满桂身中数箭,他和尤世威的坐骑均被射死。而满清军损失更大,皇太极的叔伯弟弟济尔哈朗,大贝勒代善的两个儿子萨哈瞵和瓦克达也都负了重伤,战将觉罗拜山,巴希等被射死!明军和满清军的兵士尸体铺满了宁远城外的旷野。激战从早晨持续到了中午,后金军伤亡越来越大,但胜利仍然是那么遥远!皇太极接到刚刚从锦州送来的急报,那里面报告了赵率教乘满清军主力离开的机会,突然大开城门冲杀出来,攻入满清军的大营中,满清突遭重创,皇太极再次无奈撤军。

关宁铁骑首战告捷,在宁远城下的战斗中,成长起来的以关宁铁骑为核心的明军开始敢于跟满清军打野战了!虽然是有宁远城上炮火的支援,虽然明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士多死",但毕竟明军敢于刀对刀,枪对枪的干了,而且还取得了胜利,这是前所未有的奇迹! 袁崇焕含泪感叹:“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与奴战,合马交锋,今始一刀一枪拼命,不知有夷之凶狠剽悍,人人敢死,大小数十战,解围而去,诚数千年未有之武功也!”这数千年虽未免有些夸张,但还是说出了宁锦大捷的重要意义。关宁铁骑的威名打出来了!现在还是依城而战,这样发展下去,再过几年就可以跟满清军真正的争雄于疆场了。

二、血战京畿

三年之后,崇祯二年秋,皇太极避开了坚固的宁锦防线,绕道蒙古,于10月26日突破喜峰口入塞,成千上万的后金兵如潮水般向长城涌去。毫无准备而且刚刚才因为欠饷闹过兵变的明军几乎立刻土崩瓦解,当年戚继光苦心经营数十载的防线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满清军一路所向披靡,一只打到了北京最后一道门户遵化的城下。这对于明朝君臣来说这无疑是个晴空霹雳。

10月28日,消息刚传来的时候,即使是袁崇焕也不免大惊失色.但他立刻作出了一系列决策:立即命令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领四千轻骑立刻驰援遵化。几个时辰之后,袁崇焕亲率副总兵张弘漠,参将张存仁,游击曹文诏等人带领紧急动员起来的部队进关。第二天,总兵祖大寿负责指挥参将王承胤等人率领关宁大军主力前往接应。经过袁崇焕等人多年苦心经营的关宁铁骑的素质今天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袁崇焕军令一到,十几万明军将士无不严格遵守。从山海关到宁远、锦州,无数座军营几乎同时忙碌起来,虽然将士们心中都感到震惊,但基本上还能做到忙而不乱。

山海关南门整夜都有军队源源不断的开向关内.只不过一天多的工夫,几万军队就完成了动员,开向前线,辖地数百里的大军区整个进入了戒备状态. 袁崇焕很清楚,赵率教的那四千轻骑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数万八旗大军的。他只希望的是赵率教能够抢在城破之前驰入遵化。然而,在赵率教带领军队赶到前遵化已经陷落,而且这支军队于城外几十里处误中埋伏,全军殉国,赵率教英勇战死!这时,袁崇焕和他的几千精骑就已经连续赶了两天两夜的路程。在三百五十里的急行军中,即使是他亲自精选的九千最精锐的骑兵也有四千人掉了队,但还是及时的赶到了北京城下。

11月20日清晨,两军在北京广渠门外摆开了战场。这决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一边,是皇太极亲自指挥的数万八旗大军,而另一边,则是袁崇焕和他的五千关宁铁骑!关宁铁骑分为三个部分,祖大寿阵于南,王承允阵于西南,袁崇焕亲率标营阵于西。三军互为犄角之势。明军刚刚布阵完毕,八旗骑兵就如黑云压城排山倒海般扑了过来!皇太极已经知道对手是辽军了,这个消息一度使他十分紧张,不过他很快断定这决不可能是辽军的主力,而且指望不上城中的炮火支援。一鼓作气,先把这支明军消灭了再说!自信归自信,皇太极对这支少得可怜的敌人还是相当瞧得起的。为了谨慎起见,他投入了手头几乎所有的兵力,打算一个时辰就把他们干净利落的全部消灭,也给城上的其他人看看,顽抗的结果是什么!一个时辰过去了,两个时辰过去了,虽然敌人早已成了八旗大军的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小小孤岛,但无论怎样的惊涛骇浪都无法将这个弹丸小岛淹没!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尔等等,他最器重的精兵骁将都上去了,可他所等待的捷报却始中没有传来!

就在此时,关宁铁骑的四千掉队人马赶到,在满清军的侧后方发起猛烈冲击,两面铁骑的夹击之下,满清军最终狼狈溃逃。关宁铁骑取得了历史性大捷!

三、自毁长城

然而,令袁崇焕始料不及的是,大捷之后,崇祯皇帝竟将袁崇焕下镇抚司看管,即日革职听勘!袁崇焕被下狱后,北京城外的关宁大军哗变,在祖大寿的带领下返回了关外,12月16日,皇太极在得知袁崇焕下狱的消息之后,立刻率兵从良乡回师北京,在芦沟桥尽歼明副将申甫所部七千余人。12月17日,满清军与明满桂,孙祖寿,黑云龙,麻登云四总兵部四万人大战于永定门外。结果明军尽溃,满桂,孙祖寿战死,黑云龙,麻登云被俘。12月27日,满清军在蓟州全歼来援的明山海关军队五千人。12月29日,贝勒杜度在遵化击破明骑兵五千人。崇祯三年正月初四,满清军克永平。迁安,滦州归。正月22日,代善军大破明新任兵部右侍郎刘之纶军万人,射死刘之纶。此时唯一能够与满清八旗一战的就是关宁铁骑了。然而,祖大寿就是拒绝奉旨入京勤王。还是在狱中的袁崇焕写信给祖大寿称述利害,关宁铁骑方才进关。

关宁铁骑的回师入关使整个战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皇太极看到继续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于3月2日取道冷口关出塞,只留下了由堂兄二贝勒阿敏指挥的重兵守卫遵化、永平,滦州,迁安四城。但是,令他极为吃惊与震怒的是,他刚回盛京不久,阿敏就跟着回来了。原来祖大寿指挥的关宁铁骑从5月9日开始,在数日之内将阿敏军全部击溃,满清八旗劲旅望风而逃,明军尽复关内四城,史称“遵永大捷”。皇太极大怒之下,立即将阿敏幽禁,其他守备将领也无一例外的遭到了严厉的惩罚。

袁崇焕遭陷屈死之后,愤怒的呼喊着“袁督师都被杀了,我等在此立功何用!”,被时人评价为“明用之善,则为后金之劲敌;用之不善,则为明朝之叛将”的“自祖大寿以下凡五十员辽将”和关宁铁骑一步步的分化瓦解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被调回关内镇压农民起义军,如左良玉、曹文诏,刘泽清,一部分倒在抗清的战场上,如何可纲、曹变蛟、黄得功,剩下的则投降了清朝,成为满清入关的急先锋,如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而他们的首领祖大寿,则在大凌河与锦州两次浴血奋战而均最终被俘之后,投降了满清.虽然无法与他的督师和满桂、赵率教、何可纲、孙祖寿那些战友相比,但他力竭被擒和终身不为满清献一计一策的表现,在历史上至少也可以赢得李陵那样的评价。

尽管前途各不相同,但不论是在哪个阵营,辽将们都显示出自己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将领,不断被稀释和削弱的关宁铁骑则始终是最优秀的部队。直到清康熙二十年,即1681年,三藩之乱被平息,袁崇焕所培育出的那支大军的最后一丝血脉才告消失。每当读到此史,都不禁要感慨万千,如果袁崇焕不死,统领关宁铁骑这支强大的力量,历史又会是什么样子呢?然而,历史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结果竟然是,掌握关宁铁骑的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大门,让清军轻易入关,不但进了北京,还鲸吞了大明王朝的万里江山。由此可见,一支军队再精锐的军队,关键还要看掌握在谁的手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师师的男闺蜜都是哪些名人?李师师最喜欢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有名的师生,李师师的性格特点,送女朋友闺蜜什么礼物好

    导读:李师师天生一副美声唱法的好嗓子,加上老鸨的耐心调教,悉心指点,不满15岁的小孩,就已经是“人风流、歌婉转”,在首都各教坊中独领风骚,高树艳帜。根据各种资料来看,和李师师有过交往的历史名人中有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以及宋徽宗赵佶等人。李师师(1102--1129),原是汴京城内经

  • 汉朝赵氏姐妹花:探秘究竟谁的杀伤力更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汉末年赵氏姐妹,独孤三姐妹真实历史,赵氏家谱32个字辈

    导读:赵飞燕与赵合德是汉成帝刘骜龙床上的一对姐妹花,说起来可谓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每当人们一提起历史上美女,人们就会自然想起一句成语,叫做“环肥燕瘦”。 “环肥”说得是唐宫杨玉环,“燕瘦”说的就是汉宫赵飞燕了。而她的妹妹赵合德,虽然没有他姐姐的那么多高的知名度,然而,作为妹妹她的杀伤力是姐姐赵飞燕

  • 揭秘:古代帝王中最具有才华的三大亡国之君盘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方四大帝王,帝王的三大素质,三大帝王

    导读:悠悠中土,浩浩华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纵观中国二千多年来的帝王史,自秦始皇以来,共涌现出四百多位九五至尊的皇帝。其中有一代雄才大略的开国皇帝,也有一生命运不济的亡国之君。而就在这些命运不济的亡国之君中,却有着三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大师,他们文学上的才华即便是那些文治武功的一代英主也难以望其项背。

  • 天翻地覆1644年:1644年中国同时出现了哪三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天翻地覆是什么意思啊,天翻地覆和翻天覆地的区别,天翻地覆的解释

    公元1644年,也就是——大明朝崇祯十七年大清朝顺治元年大顺朝永昌元年紫禁城的黄昏时间:1644年、大明崇祯十七年,元旦地点:北京紫禁城太和殿这一年的元旦,皇帝朱由检比平时更早就上朝了,除了近身侍卫和太监外,御座旁只有一个手执金吾的礼官站班,皇帝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启奏万岁,群臣因为没听到钟鼓声,以

  • 揭秘:古代历史上最令男人心惊肉跳的三大狐狸精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著名的狐狸精,中国历史的顺序顺口令,心惊肉跳的是什么意思

    导读:说起狐狸精不能不说狐狸,其实狐狸在先秦两汉的地位最为尊崇。它与龙、麒麟、凤凰一起并列为四大祥瑞。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青鸟并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还有人总结说狐狸有三德:毛色柔和,符合中庸之道;身材前小后大,符合尊卑秩序;死的时候头朝自己的洞穴,是不忘根本。由此可以

  • 揭秘:先秦历史上四大荒唐绝伦的好色国君大盘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先秦儒家三位代表人物,先秦四大水利工程

    导读:春秋战国,是一个战乱蜂起的时代,也是一个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更是一个好色成风的时代,就连堂堂一国之君的齐宣王就毫无隐讳地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而“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则成为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在当时争先恐后声色犬马、穷奢极欲的春秋战国的国君中,有四大荒唐绝伦的好色国君脱颖而出成为最

  • 关胜为什么能坐上梁山第五把交椅?关胜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江是如何坐上第一把交椅的,关胜为什么排在第五位,大刀关胜怎么上的梁山

    关胜简介:关胜,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泊英雄中排第五,马军五虎将第一位。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使一把青龙偃月刀,故人称大刀关胜,又精通兵法。上梁山之前是蒲东的巡检,因梁山攻打北京,宣赞将其推荐给童贯,领兵攻打梁山以解北京之围。关胜一人大战林冲、秦明两人,在即将落败之时,宋江怕关胜战亡叫停。呼延

  • 揭秘:被历史所遗忘比武则天更有成就的高端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如何成为武则天一样的女人,武则天改变女人的地位,武则天时期女人地位

    导读:提起一代女皇武则天,人人都知道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二手女人,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比武则天成就更高的二手女人。然而,这位女人在朝中大臣推举她效仿武则天做女皇的情况下,却不愿意坐上女皇的宝座,被人称为胜过武则天却不做武则天的高端女人。这个高端女人就是北宋真宗赵恒的皇后,也是宋朝第一位临朝摄

  • 揭秘:史上唯一历5朝11君的“狐狸精”宰相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唯一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十大皇帝,包拯历经几朝

    国学大师钱穆曾指出,中国古代最无耻的时期就是唐末的五代。确实,五代是一个纷乱的时代,在这乱哄哄的氛围中,各色人等都容易显示其本色。出身低微 仕宦史上的奇迹我们都知道,五代时期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不要脸的“儿皇帝”石敬塘,而这里我们要看的是那个历事五代而不倒的官场不倒翁,老狐狸精冯道。冯道的出现确实是中

  • 吴王僚:吴国第23任君主,最后被刺客专诸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刺王杀驾出处,吴国怎么被灭的,吴国刺客流

    吴王僚,姬姓,名僚,号州于,吴王夷昧之子,春秋时期吴国第23任君主,在位共12年。公元前527年,吴王夷昧去世,吴王僚继位。公元前515年,吴王僚被其堂兄弟公子光的刺客专诸刺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拥立继位公元前527年(吴王夷昧四年)正月,吴王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