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策跟孙权到底谁占的地盘更多呢?

孙策跟孙权到底谁占的地盘更多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882 更新时间:2024/1/18 7:22:05

孙策跟孙权到底谁占的地盘更多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东吴的建立,是两代人的共同努力,孙坚和孙策是奠基者,孙权是建立者,他们在不同时期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孙坚以一校尉起家,一生南征北战,奠定了孙氏的名望,也给孙策留下了些许基础。

孙坚的人生定格在37岁,此时孙策不过十七,孙权才十岁,孙氏这个小集团立刻陷入巨大危机中。如果没有孙策出场,孙氏的历史应该戛然而止了,之后的孙权也谈不上开国大帝。

陈寿评论孙策:“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

的确,孙策九岁就举家搬到了九江郡寿春县,这是扬州刺史驻地,扬州的士族名士几乎都聚集于此,孙策十几岁就开始走访寿春的社会名流,成了小有名气的社交达人,认识了扬州庐江郡舒县的官三代兼美男子周瑜,还留下了总角之好的典故。

孙策这十几年的人生轨迹是标准的富家官二代,直到堂兄孙贲带回了孙坚的部队和遗体,孙策的人生被彻底改变,作为家中长子的他,要承担家族的未来。

作为孝子的孙策没有立刻带着旧部去报仇,而是先将父亲安葬在曲阿,然后守孝,孙贲则率军投奔袁术(孙坚本来就算袁术的手下),继承了孙坚豫州刺史的职位。

守孝完毕后,孙策北上徐州广陵郡江都县,他是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叫张纮

张纮很高冷,曾先后拒绝过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的征召,一直待在江都静观其变。但孙策成功拉张纮出山,张纮还给他提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割据建议:北方群雄割据,牛掰人物太多,江东是个好地方,有长江天险保护,只要割据江东,再拿下荆州、徐州,就可以两面包围中原,扫荡天下!

建议很大胆,但孙策此时手下没兵没权,都是空话,于是他去找袁术讨要老爹旧部去了。

这时袁术也混得不好,在北方被曹操打得挺惨,不得不退居寿春,转战淮南。孙策来找他,说能替他平定江东,袁术于是把孙坚几千旧部中的一千多号人给了孙策,还给了孙策九江太守的空头支票。

九江太守当然没能兑现,不过袁术要打庐江郡,为了让孙策出力,他又许愿说要孙策当太守。于是孙策率军围攻庐江两年,最终拿下庐江,但袁术又没兑现,孙策终于明白对袁术不能抱以任何幻想,就跟袁术申请到江东拓展业务。

得到批准后,他带着父亲留下的一千多名旧部和自己的数百名门客出发。一路上不断有人报名参军,到达他舅舅吴景驻地历阳县时,队伍已经壮大到五六千人。

孙策还写信通知他的铁哥们儿周瑜前来会合,周瑜无职无权,却好像架空了堂叔丹阳太守周尚,丹阳郡的精兵全被周瑜带来投奔孙策了。

虽然孙策的兵力仍然很少,但不要紧,他就是擅长以少胜多,不是斩敌五万就是俘虏一万的,以弱势兵力纵横江东,扬州牧刘繇、会稽太守王朗、吴郡太守许贡、地方豪强严白虎这些对手基本上就是被孙策碾压式的花样吊打。

孙策在一天天强大,袁术却在一天天变弱,为了过把瘾,袁术悍然称帝,结果被打成狗,孙策也趁机脱离袁术,说的那叫一个大义凛然。

脱离袁术后,孙策主要忙着往南打,不过偶尔看到北方有机会,他也不介意调转枪头,比如袁术被曹操和吕布夹击的时候,孙策就夺取了袁术手下的丹阳。

199年,袁术呕血而死,孙策发兵夺了庐江郡,至此,江东只剩下豫章郡不姓孙了。孙策倒没有一定要灭掉豫章郡的意思,他直奔荆州江夏郡,打杀父仇人黄祖去了,黄祖损失兵力上万,仅以身免,六千余艘战船被孙策缴获,江东水师的基础就此奠定。

次年,豫章太守华歆投降,孙策占据江东,并从豫章地界上分出了庐陵郡,形成江东六郡的格局。

到了这里,孙策打地盘就结束了,因为年轻有为、事业高速发展的孙策,死了。

200年4月,孙策遇刺,重伤而亡,临终前指定18岁的孙权为继承者。

接下来就是孙权的扩张史了。

孙策给孙权留下了江东六郡,这是东吴的核心基地,可问题是,基地之外,往哪扩张呢?从江东出发,无非南、北、西三个方向,往东就是大海了。

但往北这条路子走不通了,孙权初掌江东时,局势动荡不安,在张昭、周瑜等人辅佐下,地位才逐渐稳定。此时中原逐鹿局势也明朗了,曹操击败了河北袁氏,成为天下最大的军阀,江东想要夺取徐州,就得跟曹操硬扛,以一己之力挑战曹操,无疑是件很有难度的事情。

再有难度,这件事也在孙权27岁时成为现实,因为荆州刘表病逝,曹操南征,赤壁之战爆发。

孙刘联盟胜利后,孙权倒是想乘胜往北打,可打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孙权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扩张策略,能不能往西和往南?

于是接下来孙权的扩张主要就是向西取荆州和向南取交州,往东得了个台湾,论面积,当然是要比孙策扩张大得多,不过论实力增长,这些地区只有荆州对东吴实力增长最大,但同时,危险系数增长也很大,夺取荆州后,孙权跟刘备掐了一个夷陵之战,差点被曹丕坐收渔利,从此孙权只敢跟蜀汉讲和,联手对付曹魏了,实力不如人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时期朱允炆的庙号是什么?有何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的谥号为高皇帝,庙号为太祖。朱元璋死前,因他的长子朱标已经去世,朱元璋立他的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也就是朱标的儿子,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即位,成为明

  • 益州被攻破后刘璋是什么结局?他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璋,字季玉,江夏竟陵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之一。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益州在归属于蜀国之前,一直都由刘璋控制,他是这个地方的老大,这里的百姓也都信服于他。但后来益州进入了刘备的视野,所以刘璋被迫接受了和刘备的较量。当时刘璋所处的境况并不算糟糕,甚至抵抗的力量还比较强,可出于多种因素考虑,他却没

  •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 六国后宫的女人又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秦始皇和六国后宫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始皇一统了天下,可六国后宫中的女人该何去何从?前言: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巩固统治,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功勋流传千古。但有一件事情却让他很头疼,那就是六国后宫中的众多美女该如何处置呢

  • 司马炎为何能成为王位继承人?靠什么胜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炎,即晋武帝,字安世,河内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之后,控制了朝政,掌握了曹魏大权。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继续掌握曹魏大权,后来,司马师因为文鸯率兵突袭大营,惊吓过度,因为有眼疾,眼珠子崩出眼眶,活

  • 诸葛亮为什么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此举有什么目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北伐目的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北伐只是他的一个幌子!从公元228年春到234年秋,诸葛亮先后五次对曹魏用兵,进行北伐。在演义中,这段历史被称为“六出祁山”,实际上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只有两次从祁山出兵。只惋惜

  • 赵云如此能征善战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还让马谡去守街亭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北伐,为什么要让马谡守街亭,而不是能征善战的赵云?中国历史上不乏乱世,不过最为人所熟知的还是三国。演义捧红了这个时期。今天小编便是要带大家来评一评三国中被写成神人的诸葛亮。在初次北伐,为何他不派能征善战的赵云而是派马谡守街

  • 刘邦是如何精心设计防吕氏篡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是如何精心设计防吕氏篡位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邦,他生前为自己的天下争夺的时候,他就已经隐隐察觉到自己的老婆,也就是一或者零后是非常有野心的一个女人,她十分有可能穿多了汗假的天下,然后是自己称臣,然后有流失的汉朝变成吕氏的汉朝,甚至是律师的其他朝代。所以说刘邦在擦。

  • 汉景帝时期的名将,最后为何绝食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时期的名将,最后为何绝食而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邦斩白蛇起义后,身边汇集了一大批以前在沛县的老朋友:萧何、曹参、卢绾、樊哙、周勃等。今天小佛要给大家说的这个人是周勃的次子——周亚夫。汉朝时讲究嫡长子继位制,所以周勃死后,他的政治遗产全部由长子周胜之继承,作为次子的

  • 历史上刘备为何要称汉中王?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即季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率兵进攻汉中,派遣吴兰、雷铜等夺取武都。公元219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并派遣刘封、孟达等占领上庸。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前,其势

  • 三国时期曹叡一生有几个儿子?最后的继位者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魏明帝,即曹叡,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叡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二位皇帝,他的父亲是魏文帝曹丕,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病重,于是,立曹叡为皇太子,曹丕很短命,只活了四十岁,曹丕死后,曹叡继位,就是魏明帝。曹叡在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