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朝一统天下后秦始皇焚书时哪些书是不用烧毁?

秦朝一统天下后秦始皇焚书时哪些书是不用烧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969 更新时间:2024/2/14 19:15:47

导读:对于秦始皇的我们会很奇怪地发现,偶语诗书的罪罚,居然远比私藏诗书的罪罚为重。私藏诗书不过黥为城旦,偶语诗书却要弃市掉脑袋。再加上罪罚更重的“以古非今者,族”这一条,可以判断,禁令的最大目的,是禁止民众议论当今政治,其次是禁止民众讨论古代政治。归结为一句话:禁止议论政治。庶人不议,然后天下有道,这大概就是禁令背后的逻辑依据吧。

焚书自然是不对的,不好的。但对帝国而言,言论窒息、万马齐喑才是最恐怖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自古以来,防川有两种方法。一是封堵,便是采用此一方法,结果洪水越发肆虐,自己则被帝祝融杀于羽郊。二是疏导,鲧的儿子大禹,则是采用此一方法,最终治水成功。

为帝国之久远计,理应保持一定程度上的言论自由,从而有疏导之效,收善治之功。以我所见,当以北宋朱弁《续骫骳说》中士气一条,倡此论最为精妙,姑录于下:一身之盛衰在于元气,天下之盛衰在乎士气。元气壮则肤革充盈,士气伸则朝廷安强。故善养生者使元气不耗,善治国者使士气不沮。欲元气不耗,则必调饮食以助之,而咽喉者,所以纳授饮食也。欲士气不沮,则必防壅蔽以达之,而言路者,所以开导壅蔽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远近虽殊,治道无二。再回到焚书,其对古籍造成的损失究竟有多严重?时至今日,已经很难作出确切判断。《史记?六国年表》云:“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王充《论衡?书解篇》云:“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具在”。这两条记载表明,至少在汉代,古籍中的精华部分——诗书诸子,都还完整地幸存了下来。另一方面,由于所有的古籍都在宫廷留有备份,只要秦国不灭,可想而知,这些古籍便将一直完好地留存下去。然而,诸多古籍湮灭无踪,后世永不得复见,这却要特别感谢我们的项羽先生。

众所周知,项羽先生不爱读书,生性暴戾,伊攻入咸阳之后,首先是屠城,然后搜括金钱妇女,临去再是一把大火,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帝国的珍贵藏书,就此付之一炬。可怜唐、虞、三代之法制,古先圣人之微言,最终只化为若干焦耳的热量而已。所以,刘大魁作《焚书辨》,毫不客气地指出:书之焚,非李斯之罪,实项羽之罪也。单就秦国焚书而言,其所引起的实际损失,可能也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严重。《汉书?艺文志》所载677种著作,其中约有524种,即77%,现在已不复存在。这个事实说明,汉以后的几个世纪,特别在印刷术流行前,文献损坏所造成的总的损失,也许甚至大于秦代的焚书。因此,可以想象,即使没有焚书之事发生,传下的周代的残简也不可能大大多于现在实际存在的数量。

焚书坑儒,后世多持恶评。然而,在附和过往那些骂声之前,我们有必要详细了解有关焚书的种种细节和实际后果。夸人要夸到痒处,骂人则要骂到痛处。知己知彼,方能百骂不殆。倘一闻焚书二字,也不深究,便即拍案而起,破口大骂,作激愤声讨状,窃以为不免“操”之过急。首先,从李斯的视角看去,焚书有它的逻辑必然性。在李斯的上书中,对淳于越请求分封之事,只用了“三代之事,何足法哉”八个字,便已驳斥一尽。随即,将淳于越之流定性为“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而像淳于越这样的人,所在多有,“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人之所学,则是源于书本,因此,禁书乃至焚书便是斩草除根的应有之义了。

古人竹简刀笔,著书匪易。不比今日,每年都有数十万种著作出版面世,借用叔本华的话来说,还都是些“内容丰富、见解独到、而且全是少不得” 的著作。这也就决定了,帝国焚书的品种不可能太多,大致为:一,史官非秦记者,即六国之史记,以其多讥讽于秦。二、诗书、百家语。尤其诗书,乃是淳于越之流以古非今的武器仓库。烧之等于缴械,看尔等还怎么援引去。需要特加注意的是,从李斯的上书可知,当时帝国所有的书籍,包括明令烧毁的在内,在政府中都留有完整的备份。朱熹也云:秦焚书也只是教天下焚之,他朝廷依旧留得;如说“非秦记及博士所掌者,尽焚之”,则六经之类,他依旧留得,但天下人无有。

对帝国的这一举措,清人刘大魁的解释是,“其所以若此者,将以愚民,而固不欲以自愚也。” 而在我看来,帝国将这些禁书善加备份收藏,并不以悉数销毁为快,除去不欲自愚外,也应存有一种责任心和长远考虑。好比我们都知道,天花病毒曾经肆虐了几个世纪,夺去了数千万人的生命,给人类带来巨大而深重的灾难。尽管如此,人类却也并没有将天花病毒彻底销毁,让它永远消失于地球,而是分别在莫斯科和亚特兰大的两个实验室里保存了少量样本,以备研究,或应对任何人力无法预测的不时之需。

至于民间,如果私藏禁书,抗拒不交,后果又会如何?答曰:“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也就是说,将接受黥面和输边筑长城的处罚。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后果无疑是严重的,但在刑罚严酷的秦国,这却算得上是轻罚了,并不严厉。而且,这样的处罚还是在藏书被官府发现的前提之下,如果未被发现,自然也就不用追究。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禁令中,焚书并非第一要务。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李斯和嬴政自然也明白得很,焚书哪能焚得尽!焚书只是一种手段而已。且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咸丰死前不杀慈禧的原因:早年丧母 怕幼儿孤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太后说的丧国辱权的话,咸丰与慈安为何无子,咸丰皇帝死亡的原因

    咸丰十年九月初五( 1860年10月18日),英国军人纵火焚烧圆明园。此刻,大清帝国的咸丰皇帝早已不在北京城,他已较为安全地逃往塞外的热河行宫。热河(承德)虽可苟安,但帝国南方有太平军,北方有洋鬼子,烂摊子一大片。更为严重的是,咸丰离驾崩已然不足一年,他首先要考虑的是皇位继承的问题。咸丰只有一个儿子

  • 揭秘:明朝嘉靖帝为成仙御女童1200人后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霹雳御清绝成仙,嘉靖皇帝的怪癖,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活了几年

    导读:孙思邈在《千金方·房中补益》中提到:“昔黄帝御女一千二百而登仙……能御十二女而不复施泄者,令人不老,有美色。若御九十三女而自固者,年万岁矣。”怪不得,皇帝要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呢,原来这是为了万岁万岁万万岁。孙思邈的研究成果,有点不明,“御女一千二百可登仙”,御女1200人还是累计1200次?如果

  • 斯大林女儿投奔美国:父亲是魔鬼 苏共太腐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斯大林与希特勒的最后较量,别斯兰事件彪悍的家长,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斯大林

    1967年3月6日,无疑是斯维特兰娜一生中极富戏剧性的一个转折点,这位苏联前铁腕领导人斯大林唯一的女儿,在这天通过美国驻印度大使馆,辗转“叛逃”美国,一时轰动世界。为此她与自己留在苏联的一双儿女阻隔了17年,直至1985年才重返祖国。她早早便总结自己的一生:“我这一生太沉重了,沉重得不堪倾诉,更不堪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妓女的生活过得像女明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中国历史上一百个女人,历史上历代美女

    导读:妓女在古代她们的生活并不都是悲惨的,个别妓女她们的生活更像今天的女明星一样,文人雅士的社会生活需要捧出名妓,名妓更需要文人雅士的扶持。双方实现了生物学上的共生关系,也打造了彼此双赢的青楼市场。文学大家林语堂曾说,“妓女是叫许多中国人尝尝罗曼蒂克的恋爱滋味。而中国妻子则使丈夫享受此比较入世的近乎

  • 揭秘:历史上成为英国女王情敌的一名舞女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舞女的悲哀,英格兰第一位女王,英国女王熬死王子

    导读:钻石总有瑕疵,童话常有遗憾。2007年底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的钻石婚庆典在众人眼中宛如一场世纪童话,然而,59年前,一个女子的出现曾经给这对世纪夫妻的婚姻蒙上了一层阴影。她就是英国一代舞台剧女王———帕特.科克伍德。2007年的圣诞节,身患重病的她,主动绝食而逝。这位曾在聚光灯下华

  • 在朝鲜长大的非洲“公主”:我是怎样在朝鲜长大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朝鲜和非洲哪个发达,朝鲜人有多可怜,中国长大的非洲女孩

    导读:在平壤生活久了,莫妮卡发现朝鲜人都有“内心一清二楚,表面不露声色”的“绝活”。在朝鲜,外部世界的信息并不来自官方媒体,而是在普通人的谈话间传播。对很多人来说,朝鲜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莫妮卡·马西亚斯却在自传中写道:“我知道朝鲜人在想什么,也懂得如何与他们交谈,是他们造就了我。”从1979年到

  • 揭秘:北宋历史上最香的男人和最怪的王爷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上有名的王爷,历史上有名的王爷排名,清朝地位最高的王爷

    导读:梅询号称是北宋最香的男人。有种人相传体有异香,比如汉之赵合德,清之香香公主,不过,多数人却没有这种天赋。先天不足,后天补之。梅询就是这么一个逐香之夫。梅询在出名很早,在宋真宗时期就享有大名,在宋仁宗庆历年间更担任翰林学士,经常陪王伴驾。宋代官员工资待遇高,皇帝有多有赏赐,梅询有了钱就去买各种熏

  • 揭秘:清朝时期慈禧点状元为何看上倒数第一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最后一位状元,历史上真实的慈禧,清朝最后一个状元是哪里人

    导读:古代考状元成绩最好的中,这似乎是自然规律,然而在慈禧手头上却亲自点过一位考得最差的状元,还好这位状元最终的表现非常不错,不然慈禧肯定又得背一条罪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光绪二十年,也就是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岁。为了祝贺她六十寿诞,皇宫里头特地设立了个规矩:这一年要增考一期恩科状元。本来

  • 中国历史上被历代文人树为女神的一位美貌妓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古代100位杰出女性,中国历史上一百个女人,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美人

    导读:没见过苏小小的照片,只有她的墓,在杭州西湖边。 据说她是美的,只从那些慕名去见她的公子文人即可看出。这个南齐钱塘的名妓,与别的青楼女不同的是,除了会吟诗作赋之外,她成了历代文人的一个梦想。可还是觉得奇怪,不过是个青楼女子,虽然会写几句诗,怎至于拔高到这样的境界。看看她传下来的诗作:“妾乘油壁车

  • 逆境中挑战最强大的帝国:汉尼拔辉煌的征战史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拿破仑帝国时期辉煌让他骄傲,《汉尼拔》,大征服者罗马征服三星条件

    罗马人统一了意大利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建一支海军(罗马人只善于陆战,海战则打不过迦太基人)。可是罗马人不会造船,一开始就打了几个败仗,罗马人的船大多数都被迦太基人的战舰撞翻了,连上对方的船混战都没有机会。不过他们有幸找到了一艘搁浅的迦太基战舰,用它建了许多仿制品,一支海军很快就建起来了(史书估计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