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麦克阿瑟的东京生涯:将日本变成和平国家是奇迹

麦克阿瑟的东京生涯:将日本变成和平国家是奇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454 更新时间:2024/1/21 10:27:20

1945年8月30日道格拉斯·麦克瑟五星上将乘坐的“巴丹号”降落在神奈川县厚木海军飞机场,那时候日本并没有解除武装,他心里没有底,而且在太平洋战争中见识过喊着“天皇陛下万岁”,冒着枪林弹雨不知道“死”是什么往上冲的日本兵,虽然美国胜利了,但日本军队那种疯狂对麦克阿瑟来讲是恐怖的。所以于麦克阿瑟而言最重要的是不再让一个疯狂的日本出现。

他通过审判战犯、修改宪法、财阀解体、土地改革一连串的政策,使日本成为一个平的国家。现在的日本,不管是言论还是举动,作为一个国家来讲,在这六十几年没干过什么坏事,一个军人把一个国家弄成这样,这是一个奇迹。

麦克阿瑟让占领军中的一些战前职业为律师的年轻军人们起草了一部“和平宪法”,这部宪法所反映的,实际上就是年轻人对于国家存在方式的政治理想。最后在一定程度上,麦克阿瑟还使用了刺刀,逼着日本人接受了这部宪法,来代替俗称为“明治宪法”的那部《大日本帝国宪法》。宪法只是描述了麦克阿瑟脑海里日本社会应有的形象,要达到这个目的,还得进行具体的工作,麦克阿瑟改造日本的过程,几乎就是分别对这六个权力集团采取不同的行动以瓦解或消除他们力量的过程。

麦克阿瑟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解除日本的军事武装,这是在《波茨坦公告》中已经明言了的条件,因此麦克阿瑟没有遇到任军事抵抗。根据联合国占领军总部的命令,日本帝国大本营于1945年9月13日废止,其中枢部分的参谋本部和军令部于10月30日正式消失,陆军省和海军省也于12月1日被撤销。日本军部,这半个世纪以来,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人的噩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麦克阿瑟对于宫廷集团所采取的行动是让日本天皇自己发布所谓“人间宣言”,从“现人神”的位置上走下来,这样宫廷集团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理由,而且日后也不能再有人来使用“效忠天皇”的口号蛊惑人心,煽动骚乱。

麦克阿瑟当然知道以三菱、三井、住友、安田这四大财阀为首的日本财阀集团,在日本军阀对外扩的行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知道他们实际上控制着很大一部分国家权力。麦克阿瑟采取的对策是以占领军的强大武力为后盾,进行“财阀解体”的行动,把这些庞大复杂的康采恩和辛迪加,分割成了一个个再也无力影响国策的普通企业。

战前日本农村的土地兼并现象非严重,由此而产生的无地农民问题,成了日本外扩张的借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麦克阿瑟毫无顾忌地从日本的地主那里把土地抢了过来,分给无地的农民们以安定农村局势。

通过释放政治犯,举行民主选举,鼓励成立工会,推进妇女参政等手段,麦克阿瑟在日本一边推广美国式民主自由的思想,建立新的政党政治,同时也采取将与原政权有关系的人开除公职的方法,摧毁了原来的政治结构。虽然这些做法中,有很多因为朝鲜半岛战争而中断或者发生了变化,但整个方向没有变。在日本一直有一个很有趣的猜想,就是如果没有朝鲜半岛战争的爆发,持坚决反共意识形态的麦克阿瑟,最终会把日本鼓捣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在军部、财阀、地主、政党、宫廷这些昔日的权力集团全部瓦解之后,麦克阿瑟准备如何处理日本帝国的官僚队伍呢?现在这个国家已经不再是“天皇的神国”了,麦克阿瑟教给了日本人一句“主权在民”的口号。但是和过去的天皇不可能自己去执掌权力一样,民众也不可能自身去直接使用权力,还得靠官僚来代表他们行使国家权力,但原来那支被称为“天皇的官吏”,为天皇服务的旧官队伍现在能不能作为为国民服务的“公仆”(public servant,这也是个麦克阿瑟带来的新名词)而被继续使用呢?如果不能继续使用,已经搭起了“民主日本”框架的麦克阿瑟,又准备上哪儿去寻找实际运作这个国家的行政官员呢?

来看看占领军总司令部GHQ对 “帝国高等文官”们的评价。GHQ是这样评价他们的:“这些官僚,也就是说高等文官的大部分出身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他们在大学里接受了完整的法律训练,他们被教育为忠诚天皇和同僚的人,他们甚至受过如何谈判和讨价还价的教育。但是在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的课程中行政学却是选修课目,而且几乎没有人选修这门课目,因为高等文官的考试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行政学的试题。”

这就是麦克阿瑟对他们的评价,麦克阿瑟知道他们忠君的政治倾向,但麦克阿瑟并不认为这是很大的问题。麦克阿瑟直截了当地说:“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官僚集团的本能都是替付工资的人工作。”可能对某个官僚来说存在着意识形态的问题,但对于整个官僚集团来说,“有奶便是娘”才是本能。何况麦克阿瑟除了依靠这支官僚队伍之外也没有别的选择,他在日本不可能找出来能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其他人了,精英化的后果就是除了精英之外就没有了有资格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真实的麦克阿瑟:能力毋庸置疑 脾气饱受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停靠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向同盟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终结。为了使日本记起它对盟军俘虏的暴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让两名骨瘦如柴的战俘营幸存者站在了日本代表团的正对面。这两位幸存者是美国将领乔纳森·温赖特(他率领的部队熬过了史上著名的惨剧“巴丹死亡行军”)

  • 宋朝皇帝竟爱上卖唱女:娶为皇后险成武则天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唐朝的武则天是中国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其实,这样的历史在后来的北宋也差点上演过,她叫刘娥,即《狸猫换太子》里的刘后。刘娥出身不算低微,她父亲刘通也当过刺史,跟赵匡胤征战太原时牺牲。宋朝政府也没做好抚恤工作,刘娥作为大宋烈士的后裔居然沦落到唱花鼓为生。在进宫前,她已有过一段婚姻,嫁给一个叫龚美

  • 雍正如何追查贪官:追得水尽山穷叫他子孙做穷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狗很善于寻找自己逃跑的道路,一有空子就钻进去了,关起门来就可以让它无空可钻,无路可逃。雍正是一个“打狗高手”,他治理贪官的时候,采用关门打狗手段,先让贪官无路可退,然后再算账,最后让贪官陷入死亡之地。满清到了他的手中,有了一句响当当的口号“雍正一朝无官不清”。雍正的父皇康熙,缔造了一个太平盛世

  • 唐宣宗李忱:傻子皇叔被迫出家又如何合法即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来时糊涂去时迷那一年,在丹阳街头,一个郑姓少女和一个方士不期而遇。不知名的卜者从少女身上看出了其不寻常的命运:郑氏将来会成为一位帝王的母亲。虽然说这位郑姓少女就是后来唐宣宗李忱的母亲,但预言在没有成为现实之前,都是荒诞剧。有人听了摇摇头一笑而过,有人听了心理却起了化学反应。镇海节度使李就属于后者,他

  • 土木堡之变:50万军溃败英宗被俘促使大明重修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449年,明朝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三日一大早,河北境内,一大队人马正由宣府(今河北宣化)向明京师北京方向进发。这是一支明朝的军队,人数众多,将近五十万,旌旗蔽日,刀戈耀眼,声势极大。然而,这些明朝士兵看起来相当疲惫沮丧,似乎不但饱经风雨,更还有几分逃难的模样儿。宣府镇占冀州地,秦汉为上谷郡;辽太宗

  • 历史上劣迹斑斑的六大美少妇:谁制造出三个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些少妇,美丽漂亮却劣迹斑斑。1、缔造历史的少妇——馆陶公主为中国历史制造出了一位皇帝和三位皇后这位创造历史的少妇叫馆陶公主,是西汉文帝刘恒的女儿馆陶。她有一个名字叫刘嫖(听着怎么这么别扭),不过幸好,在史书上她还有另一个名称:窦太主。那是因为她的生母姓窦,是刘恒的皇后。窦皇后生了馆陶、景帝刘

  • 朱祁钰汪皇后:因劝阻另立太子被废受宪宗感激厚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汪氏,北京人,明代宗朱祁钰的结发之妻,后成皇后,后又被废黜,后被追谥为:渊肃懿贞惠安和辅天恭圣景皇后。生固安公主。汪氏的祖父汪泉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明英宗正统十年(乙丑,公元1445年),郕王朱祁钰18岁时,册封汪氏为郕王妃。授汪氏的父亲汪瑛为中城兵马司指挥,食禄不视事的差事。汪氏知礼法,所以深受英宗

  • 隋炀帝杨广:历史难以给予公正标准评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史上一位有着赫赫战功的皇帝。也是被后世之人唾骂最多的皇帝。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他修建京杭大运河,劳民伤财,使得万家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他贪图美色,荒淫无道。人们对隋炀帝的评价呈现两极化的趋势。但,隋炀帝却给他身后的千年封建王朝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第一:统一中原,扩土开疆。公元589年,杨广

  • 塞班岛战斗那些疯狂的场景:伤兵冲锋 妇孺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二战时,塞班岛是一个日本以南2100公里的火山岛,那里驻扎着3万多日本兵,还住着3万多居民,包括韩国和日本公民。可以想象,塞班岛一战势必是充满血腥的。在战场上,平民是不可避免的牺牲品。在这一战中,日本舰队出动了9艘军舰和430个战斗机;美国出动了15艘军舰和930架战斗机组成的舰队,一场历史上最大的

  • 奴才的悲剧命运:和珅栽在嘉庆手中三大致命死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位于北京什剎海的恭王府,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最早是乾隆皇帝宠臣、大学士、清朝大贪官和珅的私宅。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归天,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和珅被“赐令自尽”,其宅邸被没收。据说有一次,乾隆皇帝派人到云南查办李侍尧贪污案。先后派去几个人都没有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