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奴才的悲剧命运:和珅栽在嘉庆手中三大致命死穴

奴才的悲剧命运:和珅栽在嘉庆手中三大致命死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096 更新时间:2024/1/23 21:03:38

导读:位于北京什剎海的恭王府,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最早是乾隆皇帝宠臣、大学士、清朝大贪官和珅的私宅。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归天,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和珅被“赐令自尽”,其宅邸被没收。

据说有一次,乾隆皇帝派人到云南查办李侍贪污案。先后派去几个人都没有办好,后来和珅自告奋勇去查办此案。和珅经过精心的策划,到达云南之后没有现身,而是先在暗中调查,获得了大量的证据,最后终于迫使死不认罪的李侍尧交待了自己的罪行。顺利完成任务,和珅回京后,还通过自己在云南的所见所闻给乾隆上了一些治理云南的建议。此外,和珅还通过和乾隆皇帝结为亲家等手段,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六岁的时候就被乾隆指定为额附。儿子与公主结亲之后,和珅更加不可一世,简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成为乾隆面前最得宠的大臣,以至于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时候,称其为“中国的二皇帝”。

和珅仗着乾隆皇帝的宠信,大肆的搜刮民脂,收受贿赂。他不仅通过自己控制的崇文门税关大肆的勒索官商的钱财。还通过各种其他的搜刮金银财宝,古董字画。很快积累起了巨额的财富。据说后来和珅被抄家时,从加了抄出了黄金三万多两,银元宝二百多万两,良田壹千二百多顷,此外还有不计其数的珍珠、宝石、房产,以及散播在穿过各处的当铺银号,总价值达到了八亿多两。是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十几倍。

和珅在大肆搜刮的同事,还利用各种手段打击朝中的正直大臣。以至于结下了很多冤家对头。和珅权势高的时候,就连身为皇子的嘉庆都要请和珅替他办事。嘉庆元年,乾隆皇帝为了不让自己的在位时间超过圣祖康熙。就把皇位传给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自己当起太上皇。嘉庆继位之初,跟本没有什么实权,朝中的重大事务仍然处于乾隆的控制之下,所以,嘉庆也没有自己深切厌恶的和珅表现出什么。有时候有些大臣上书弹劾和珅,嘉庆还故意说:“我还准备让和珅帮我治理国家呢!”嘉庆向太上皇奏报的一些军国大事,也经常让和珅去转奏,以此表示信任。

但是,到了嘉庆四年(1799年)形势发生了变化,这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在养心殿去世。嘉庆帝琰得以真正亲政。嘉庆在亲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采取断然措施除掉了权势遮天的和珅。为了不引起大的政局波动,嘉庆皇帝采取了突然出击的策略,他先是让和珅的死党军机大臣福长安到为乾隆守灵,割断了和珅同党羽之间的联系通道。接着利用正月初五,给事中王念孙上疏弹劾和珅的机会,突然出击,将和珅革职,逮捕入狱。然后,立刻派人对和珅进行查办,列出和珅的二十大罪状。原想将将和珅凌迟处死,后来因为公主求情,改为赐其在狱中自裁。和珅死后,他的儿子丰绅殷德在河北蓟州草草埋葬了和珅。就这样显赫一生的和珅怎么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毁在刚刚即位的嘉庆手中。

嘉庆帝为什么非得除掉和珅呢?关于这个问题,历来存在争议。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和珅权高镇主。且不说嘉庆皇帝在继位之前,在和珅面前要怎么的低声下气。嘉庆在登基做了皇帝之后,因为摄于太上皇的威严,还不得不要处处受和珅的气。据说,嘉庆继位那年,他的老师朱桂升任为大学士。嘉庆亲自具表祝贺老师的升迁。就这么一件事,和珅居然还向乾隆告状,说嘉庆笼络人心。惹得嘉庆在乾隆面前受了一顿训斥。和珅“权高震主”,自己与不知道收敛,从而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他不仅大肆的积累家财,还模仿皇帝的建制修建房屋、陵墓,培养自己的党羽。从而使嘉庆觉得和珅的势力如果发展下去,说不定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嘉庆四年,嘉庆曾在张诚基的奏折上批示说:“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由此可见,嘉庆杀和珅主要是因他权力太大,已经严重威胁到皇权。

还有人认为嘉庆杀掉和珅是为了缓解日益严峻的财政形势。也就是世人传言的“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嘉庆初年,清朝已开始陷入严重的问题之中,国库空虚,财政困难,吏治腐败,官民矛盾尖锐。各地人民起义不断,几乎到了“官逼民反”揭竿而起的程度。嘉庆为了缓和日益严峻的各种矛盾。只有拿贪污最为严重地和珅下手。因为民间都认为是和珅贪暴,才激起这么多民变。嘉庆帝自己也说:“层层朘削,皆为和珅一人。”所以,嘉庆觉得不杀和珅,难以谢天下。 从查抄的和珅的家产的可以看出,和绅的家财是清王朝十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其中有藏金32000多两,地窖藏银200余万两,取租地1266顷,其他还有取租房屋1001间半、各处当铺银号以及各种珠宝、衣物等,其总家产折合白银,达到了8亿多两。当时清政府财政年总收入才7000万两。巨大的财富使和珅过着帝王般奢华的生活。和珅在各地都建有豪宅,在北京海淀还建有淑春园。他的生活锦衣玉食,简直比皇帝还风光,他在河北蓟州修建的巨大坟墓,比皇帝的陵墓还豪华。种种这些都是从小就受够了和珅的气的嘉庆皇帝所难以容忍的。所以他一旦掌握了实权,就迫不及待的除掉了和珅。

和珅的死可以说是盛极而衰,在乾隆时期,和珅的权势遮天。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他一旦得到了权势,就不知道收敛,而是过分招摇,结果招致储君的厌恶。最终惹来杀身之祸。“夜色明如水,嗟尔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卅载枉劳神。室暗难挨算,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累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辜负九重仁。” 这是和珅在临终前写下的一首绝笔诗, “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难道和珅真的会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招致杀身之祸吗?没有,和珅到临死都认为是自己的才华惹来了杀身之祸。和珅也许确实有才,但是他的才华都用到了玩弄权术、收敛钱财之上。如此说来,因才而惹来杀身之祸似乎也说得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孝宗生母纪淑妃:生下大明天子为何惨死宫中?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孝宗朱佑樘生母纪妃之死:纵观数千多年的帝王史,历朝历代的后宫无不是血雨腥风、人命如蚁的皇室领地,在无数惨不忍睹的血案中,惨死了无数花容月貌青春美女。在古代皇帝后宫,佳丽如云,美女荟萃,作为后宫中的女人,要从三千佳丽中脱颖而出,得到皇帝的宠爱,实在是不容易做到的;而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争宠后宫,独霸

  • 从傻子到明君的传奇帝王:唐宣宗李忱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唐宣宗李忱从小就孤僻木讷,一直被皇宫里的人当作傻子嘲弄,出生三十六年来几乎从未享受过真正的亲王待遇,可谁也想不到,三十六岁登基之后,唐宣宗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聪明与英武,短短一年,就消灭了为患大唐帝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而且极大地遏制了一贯嚣张跋扈的藩镇势力和宦官势力,收复了沦陷于吐蕃人手里近百

  • 盘点三国史上的十大无名悍将:十大无名英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10,跟随太史慈无名小将太史慈神亭出战小霸王孙策,大家注意到没,刘繇军中只有一名无名小将跟随。由此可见此小将胆气过人。之后太史慈与孙策单挑,孙策这边有程普,黄盖等12名战将,太史慈这边只有无名小将一人。太史慈与孙策大战数百回合,期间程普等12将不可能全部站着发呆吧。估计与此无名小将也同时发生冲突,然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个皇帝喜欢嫖娼?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中国历朝历代,那些贵为九五之尊的帝王,都是坐拥三宫六院、有三千佳丽伴其左右的风流皇帝。然而即使这样,还是不能够满足他们的欲望,他们总是试图走出皇宫,到那些烟花柳巷妓院之中寻求更大的刺激,那么中国古代有哪些皇帝是沉湎于青楼的呢?青楼乃是烟花柳巷之地,更是被一些道学先生骂为伤风败俗之地,然而就是这

  • 揭秘大唐最后的太监:精通迷龙术 裹胁皇帝出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873年秋,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在不阴不阳、不死不活的晚唐背景下,这样的季节总是让人生出一种无力的苍凉感。在颓废的历史面前,个人的运道只能是船过水无痕。就在这一年,把佛事做到极致的唐懿宗下诏遣使到法门寺迎佛骨,希望通过佛祖的法力,来拯救速坠的王朝,拯救自己不甘速朽的灵魂。唐懿宗迎奉的佛骨刚刚进门

  • 唐朝历史上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何被比作是鹦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古人说得意忘象,文字的真正的妙处就在于沟通彼此之间的意见,如果能够达成这个效果就没必要太具有各种高具体的形式。其实在中国的古代许多预言都被作为一个沟通的工具而使用,这些预言对于当事人来说是在清楚不过了,但是对于外人来说这些预言又有点过于模棱两可。也许预言的妙处就在于模棱两可,任何的政治的交易往

  • 曾国藩是如何收礼送礼的?揭秘清代官场潜规则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是一个标准的传统官僚,他科举出身,从翰林院编修起家,做到了副部级的礼部侍郎。在那之后,他创建湘军,带兵打仗,最后一路做到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可以说出将入相,位极人臣。我们可以通过曾国藩这个具体典型,观察一下清代地方官员的经济生活状态,观察一下清代官场的潜规则是具体如何运转。两江总督收入

  • 中国史上上最牛老丈人!竟做了三个皇帝的岳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最神气的老丈人:给三个皇帝当岳父的风云人物自古养女都想嫁个好的人家,在中国古代,如果能嫁给一国之君,便是祖坟冒了青烟,全家烧高香了!据算命先生说,谁谁是娘娘的命,便是极言其命带富贵。也许有人要说那种被打入冷宫的日子是多么凄苦辛酸,后宫的钩心斗角又如何让人胆寒,但“一朝选入君王侧”仍为许多人梦寐以求。

  • 谁是两汉历史上最懂得“炒作”自己的假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公元5年,年仅14岁的汉平帝去世。没多久,长安附近一个井里就发现一块白石,上面刻有红色文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当时的太后王政君即刻下诏让王莽摄政,朝臣称之为摄皇帝,又有人称他为“假皇帝”。公元6年,王政君宣布,立汉宣帝玄孙、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此后,王莽为了摘掉头上这顶“假皇帝”的帽子,随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冒牌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曾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并不是一位皇子,最终却能登上皇帝的宝座,这是为什么呢?他到底是不是一位冒牌皇帝呢?他的继位经历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笔者一起去探寻一下宋理宗的秘密吧。宋理宗(1205~1264),原名赵与莒,于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