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红楼梦》袭人和晴雯究竟谁的地位更高?

揭秘:《红楼梦》袭人和晴雯究竟谁的地位更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228 更新时间:2024/1/17 4:04:39

一般看来,袭人贾宝玉房里排名第一的大丫鬟,地位比晴雯高,因此说不上袭人要排挤晴雯。这种论调,貌似很有道理。然而,果真如此吗?

我们不妨来仔细研究一下《红楼梦》中关于袭人和晴雯地位的描述,看看到底是怎么“定位”的。

先来看袭人的。小说第三回:

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蕊珠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

再来看晴雯的。小说第七十八回:

贾母说:“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摸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

随后王夫人接茬:“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只怕他命里没造化,所以得了这个病。俗语又说:‘女大十八变。’况且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些调歪,老太太还有什么不曾经历过的?三年前我也就留心这件事,先只取中了他。我留心看了去,他色色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知大体,莫若袭人第一。”

把这两段话拿来仔细的对比,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事实远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

其一,对于袭人和晴雯的评价,都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作出的,因此,不存在标准因人而异的问题。

其二,两相比较不难发现,贾母看待袭人和晴雯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贾母是把袭人当做贾宝玉房里的第一大丫环来使用的,请注意说到袭人的词语,一句话里竟然有两次使用到“婢”,而且称赞她“心地纯良,克尽职任”,这是对于一个丫鬟的最高评价,袭人尽的职显然是“婢女”的职。也就是说,她是最称职的婢女。

而与此不同的是,贾母是把晴雯当做贾宝玉未来的妾来培养的。所谓“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请注意,“将来”、“只她”、“还可以”等词,这已经再明白不过地说明,贾母看待晴雯,就不是用一个“婢女”的标准来看待的,她看中晴雯的是“这些丫头的摸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也就是说,贾母看中的是晴雯的摸样、言谈以及针线,这是一个妾的标准而不是一个婢女的标准。我们从贾母和王夫人的谈话中也可以看出,她们谈论的,不是一个丫鬟的变迁,而是一个妾的变迁。

其三,这也就意味着,在当下,在丫鬟的排名里,袭人地位是最高的,当然工资也是最高的,这没有什么问题。而在未来,在贾宝玉成家以后的排名里,晴雯肯定是要超过和压倒袭人的。因为我们从贾母“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摸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话里看出,贾母从来就没有要把袭人培养成贾宝玉的妾的意思。

其四,大丫环可以成为妾,但也可以不成为妾。这二者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比如袭人就是。

其五,袭人在小说第六回与贾宝玉发生关系时所谓的“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我们要知道,这是袭人自己的理解,也就是说,是一个人想干那事时为自己找的借口而已,并不代表贾母就是这样想的。一个最明显的反证就是,如果真是如袭人所自谓的,确实是贾母把她给了贾宝玉的,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可见不得人的呢?为什么还要说“幸得无人撞见”呢?这只能说明其实就是袭人对自己自欺欺人的理解也不自信!

其六,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袭人虽是房内第一大丫鬟却为何不敢得罪晴雯?而晴雯作为地位排名比袭人低的丫鬟为何敢顶撞袭人?这不仅仅是什么袭人忍让而晴雯刁专就能圆满解释的,事实是,袭人心里清楚,按照贾母的安排,将来晴雯地位是比她高的,所以忍让。而晴雯,更清楚,以后自己和贾宝玉的关系是更亲密的,所以对袭人和贾宝玉干那事不忿,对袭人不满,甚至对贾宝玉也不满!这才是最真实的情况。

其七,也正因为如此,王夫人在撵走晴雯之后,还必须要给贾母一个交代,而且是“见贾母欢喜”,才“趁便”说的。而且撒谎说晴雯被撵出去是得了“痨病”。如果只是一个丫鬟,王夫人是不用这样费心的,要专门汇报,还要趁贾母高兴,还要撒谎,还要申诉一大通,把袭人和晴雯比较一大通。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由于袭人之前的一系列投靠行为,王夫人看中了袭人,并且借查抄大观园之机,捏造罪名,撵走了晴雯,并且靠欺骗的手段(说晴雯得痨病)使袭人直接顶替了晴雯。但是,即便如此,不也正反证出一开始的情况是刚好相反的吗?那就是在一开始,袭人就是一个最得力的大丫环,而晴雯就是贾宝玉未来的妾!

而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胆敢调戏贾宝玉的女人是谁?多姑娘怎么调戏宝玉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多姑娘是《红楼梦》中唯一胆敢调戏贾宝玉的女人。我之所以开门见山地亮出论点,是因为直截了当是一种好态度,同时也是表达我对多姑娘的敬意。列位看官可能会问:为何对一个妖媚淫荡的女人有好感呢?是不是心里龌龊、趣味低俗呢?当然不是!我这样说至少比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好。烟花女子都那么下贱吗?英雄每多屠狗辈,自古侠

  • 盘点《红楼梦》中十二大最刚烈女子:谁最刚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红楼梦》的宗旨在于为闺阁昭传,闺阁中历历有人,不能因其不肖,而一并泯灭。因此,作者不仅仅叙述了她们的妩媚多姿,更是在她们品行上大肆泼墨,为我们塑造了许多的可歌可泣之人。不过作者的爱与恨似乎更集中在哪些性格刚烈的女子身上,作者虽没有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但他却时刻左右着我们的情感,让我们去爱她们,去

  • 厂公这个词最早指的到底是谁?权阉刘瑾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的宦官以专权而着名,最贪婪专权的是号称“立皇帝”的刘瑾,而电视中最早出现的厂公指的也是他,他当权共五年,排斥异己,陷害忠良,最终落得个凌迟处死、千刀万剐的下场,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正应了那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刘瑾原姓谈,因靠一个姓刘的宦官的引见得以入宫,此后便改姓刘了。刘瑾在明孝宗

  • 一个与认知不一样的贝多芬:孤僻、傲慢、不换衣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痛苦与不幸,但他却以顽强的意志西对人生,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习性与怪癖。他在30岁时耳朵便聋了,随着耳聋的加重,脾气越来越暴躁,内心世界与外表行为产生强烈的矛盾。他从不让任何人接触他的房间,房内乱得一团糟,椅子上到处是纸张,墨水洒到了钢琴里,纸头下面是装着剩菜的盘子

  • 西晋重臣王衍:揭秘西晋第一美男子王衍如何误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王衍(256—311),西晋大臣,字夷甫,是“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的堂弟,曾经担任过中书令、尚书令、司徒、司空与太尉等职。他端庄清秀,有着一双纤纤玉手。据《世说新语》记载:“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其手如白玉,拿着佛尘时人们都分辨不清玉手与玉柄了。他不像他的堂哥王戎有个向他撒娇“亲卿爱卿,是以

  • 爱国将领冯玉祥如何教育子女:先去牛棚里熏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冯玉祥(1882—1948)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传奇式人物,不仅在政坛叱咤风云,而且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也流传着不少感人的故事。做有志气的人立身先立志。冯玉祥将军很注意这个问题。他对子女经常说:“你们几个孩子,还没有走上社会,爸爸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做有志气有出息的人,今后都成为对民众、对社会有用

  • 到底真实的狄仁杰是什么样的?揭秘史书上的狄仁杰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票房近五亿,狄仁杰又一次被塑造成了扮着古装、能文能武且英俊倜傥的中国古代版福尔摩斯,而神探狄仁杰系列又是一个肚里能撑船的宰相形象。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究竟是怎样的形象?史书上只写气质好无论是三年前刘德华主演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还是赵又廷主演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狄仁

  • 大明最后的大将孙传庭:为何有人说传庭亡则明亡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百谷,一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生于明神宗万历21年,卒于明思宗崇祯16年,年约51岁。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明崇祯十五年(1642)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在潼关战死。生平简介镇压农

  • 唐宣宗为什么装疯卖傻数十年?如何实现晚唐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唐宣宗装疯卖傻三十六年实现晚唐中兴唐宣宗李忱从小就孤僻木讷,一直被皇宫里的人当作傻子嘲弄,出生三十六年来几乎从未享受过真正的亲王待遇,可谁也想不到,三十六岁登基之后,唐宣宗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聪明与英武,短短一年,就消灭了为患大唐帝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而且极大地遏制了一贯嚣张跋扈的藩镇势力和宦

  • 揭秘:马克思《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人能否在历史上留得住名,往往有很大的偶然性。比如这位王茂荫,历仕清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曾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堂事务,那是正宗的“省部级”。可是,历朝历代的“省部级”多如牛毛,有几个能在历史上记一笔。王茂荫却是幸运的,他的名字出现在了马克思的著作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了过680多人,其中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