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胆敢调戏贾宝玉的女人是谁?多姑娘怎么调戏宝玉的

胆敢调戏贾宝玉的女人是谁?多姑娘怎么调戏宝玉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405 更新时间:2023/12/14 13:32:36

多姑娘是《红楼梦》中唯一胆敢调戏贾宝玉的女人。我之所以开门见山地亮出论点,是因为直截了当是一种好态度,同时也是表达我对多姑娘的敬意。列位看官可能会问:为何对一个妖媚淫荡的女人有好感呢?是不是心里龌龊、趣味低俗呢?

当然不是!我这样说至少比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好。烟花女子都那么下贱吗?英雄每多屠狗辈,自古侠女出风尘!你看那梁红玉擂鼓战金山,你看那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你看那红拂女慧眼识李靖,你看那小凤仙知音会蔡锷…

你看那多姑娘情挑贾宝玉!

大观园中,贾宝玉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小丫头紫鹃不知好歹,逗了一下宝玉,贾母便要将那蹄子打烂哩。

多姑娘为何要戏弄贾宝玉?

让我们用倒叙的手法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镜头闪回…

晴雯王夫人赶出大观园,病恹恹地回到家里,贾宝玉去探视。

…一语未了,只见他嫂子笑嘻嘻掀帘进来,道:“好呀,你两个的话,我已都听见了。”又向宝玉道:“你一个作主子的,跑到下人房里作什么?看我年轻又俊,敢是来调戏我么?”宝玉听说,吓的忙陪笑央道:“好姐姐,快别大声.他伏侍我一场,我私自来瞧瞧他。”灯姑娘便一手拉了宝玉进里间来,笑道:“你不叫嚷也容易,只是依我一件事。”说着,便坐在炕沿上,却紧紧的将宝玉搂入怀中。

看到这里,列位看官是不是心中兀自一突,泼喇喇地掀起一刹那高潮?

是的,曹公芹溪先生的目的就是让诸位看官荡漾一下。从艺术表现手法上来看,《红楼梦》这么长的故事,卿卿我我、你浓我浓的爱情一直都是如水中望月,雾里看花般的表达,似有似无,若隐若现,何曾有过这样的率性而直白?朦胧久了,是不是会产生审美疲倦?

所以,有趣味的写作应该是跌宕起伏,高潮四起,让人对前后的情节和人物产生强烈的对比和共鸣。你试着比较一下,多姑娘的一句“看我年轻又俊,敢是来调戏我么?”对林姑娘的“良辰美景奈何天”、“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则何如?是不是似凉风扑面,吹皱一脸风骚?

而“紧紧的将宝玉搂入怀中。”,足以令宝姐姐林妹妹掩面不迭,嘴中曰唐突,心里甜蜜蜜;足以让警幻仙子可卿佳人面面相觑,节操碎了一地!

这,是不是传说中王国维的“隔”与“不隔”之区别?我喜欢直抒胸臆、鲜明真切的感觉,现代诗朦胧得离奇,你想了半天猜出个端倪,热情却没有了。

我们接着分析多姑娘调戏贾宝玉的思想性。

伟大的作品通常都要赞美点什么,反对点什么,批判点什么,《红楼梦》据说是批判封建礼教,反对包办婚姻,赞美男女自由恋爱。这就好了,多姑娘调戏贾宝玉的意义可以上升到反封建的高度了。

烟花女多姑娘真的有这样高的思想觉悟吗?

其实,多姑娘并非是反对封建礼教,而是践行着封建礼教呢!

所谓封建礼教,无外乎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有什么不好?不过是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而已,历来如此,历代如此,比如你“好逸恶劳”,不喜欢“辛勤劳动”,“八荣八耻”也没有将你怎么样;你贪污腐败,嘴里不也是照样高喊“三个代表”吗?

还是让我们先认真学习一下“三纲五常”吧。

三纲来自《韩非子》: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为子纲,父不正,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五常:仁、义、礼、智、信。纲举目张,下面我们重点讨论一下三纲。

“君为臣纲”一直被演绎成“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肯定是皇帝的意思,或者是爱拍马屁的大臣不经大脑随口喷出来的,这样惯性思维下来使我们都忘了后面一句“君不正,臣投外国”。

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只有现代才敢说出来。如果一国的大臣都喜欢往国外跑,那么君……?领导人表示压力很大。

莫谈国事,莫谈国事。让我们回到多姑娘身上,多姑娘是深刻领会了“三纲五常”的精髓,目标是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何必惧怕?只不过凡夫俗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已。

“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

多姑娘是谁?

第二十一回多姑娘是荣府厨子多浑虫的妻子,与贾琏私通幽会;第四十四回贾琏又与仆人鲍二的老婆私通,被凤姐捉奸在床,大闹一阵,鲍二家的含羞上吊死了,贾琏给了鲍二二百两银子,叫他另娶一个;第六十四回,多浑虫酒痨死了,而鲍二向来与多姑娘有一腿,见鲍二手中从容了,便嫁了鲍二,成了鲍二妻子;第七十七回晴雯之死,宝玉探望,多浑虫还在,成了晴雯的姑舅哥哥,多姑娘成了她的姑舅嫂子,也叫灯姑娘了。

真是乱七八糟的,曹公的脑子乱了。

多(灯)姑娘坎坷的经历说明她一直在追求着自由和幸福,似乎并没有受到“三纲五常”的阻碍。多姑娘私通贾琏是因为多浑虫整天醉醺醺的,烂酒鬼一个,见到风流倜傥的高富帅贾琏,能不爱上他?看官可能觉得这个“爱”字有些刺眼,难道多姑娘爱上一个乞丐才叫爱?贾琏强迫她了么?而嫁给鲍二更是因为他手里有二百银子,人往高处走并没有错,我们是穷人,但我们不仇富。

多姑娘勇敢的行为可能是因为她没有读过书,不像宝玉那样被无知的先生教坏了,成为他自己所憎恨的“禄蠹”。幸福本来是可以大胆追求的,却让先生误入歧途,囿于人为设定的樊篱,被莫须有的礼教束缚了。

且看。

…宝玉如何见过这个,心内早突突的跳起来了,急的满面红涨,又羞又怕,只说:"好姐姐,别闹。”灯姑娘乜斜醉眼,笑道:“呸!成日家听见你风月场中惯作工夫的,怎么今日就反讪起来。”宝玉红了脸,笑道:“姐姐放手,有话咱们好说.外头有老妈妈,听见什么意思。”

宝哥哥,多姑娘是在故意逗你的!她在嘲弄着大观园中的银样镴枪头。

…灯姑娘笑道:“我早进来了,却叫婆子去园门等着呢。我等什么似的,今儿等着了你。虽然闻名,不如见面,空长了一个好模样儿,竟是没药性的炮仗,只好装幌子罢了,倒比我还发讪怕羞。可知人的嘴一概听不得的。就比如方才我们姑娘下来,我也料定你们素日偷鸡盗狗的。我进来一会在窗下细听,屋内只你二人,若有偷鸡盗狗的事,岂有不谈及于此,谁知你两个竟还是各不相扰。可知天下委屈事也不少.如今我反后悔错怪了你们.既然如此,你但放心.以后你只管来,我也不罗唣你。”

听听,多么明心见性的话语!多姑娘是明“礼”的,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为。

多姑娘的通情达理与她的妖媚淫荡并不相悖,床上的事切不可拿到厅堂上演讲,媚惑是她的本领,只不过她不屑掩饰罢了,娴静淑德的外表下面都是一颗波澜不惊的心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盘点《红楼梦》中十二大最刚烈女子:谁最刚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红楼梦》的宗旨在于为闺阁昭传,闺阁中历历有人,不能因其不肖,而一并泯灭。因此,作者不仅仅叙述了她们的妩媚多姿,更是在她们品行上大肆泼墨,为我们塑造了许多的可歌可泣之人。不过作者的爱与恨似乎更集中在哪些性格刚烈的女子身上,作者虽没有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但他却时刻左右着我们的情感,让我们去爱她们,去

  • 厂公这个词最早指的到底是谁?权阉刘瑾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的宦官以专权而着名,最贪婪专权的是号称“立皇帝”的刘瑾,而电视中最早出现的厂公指的也是他,他当权共五年,排斥异己,陷害忠良,最终落得个凌迟处死、千刀万剐的下场,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正应了那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刘瑾原姓谈,因靠一个姓刘的宦官的引见得以入宫,此后便改姓刘了。刘瑾在明孝宗

  • 一个与认知不一样的贝多芬:孤僻、傲慢、不换衣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痛苦与不幸,但他却以顽强的意志西对人生,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习性与怪癖。他在30岁时耳朵便聋了,随着耳聋的加重,脾气越来越暴躁,内心世界与外表行为产生强烈的矛盾。他从不让任何人接触他的房间,房内乱得一团糟,椅子上到处是纸张,墨水洒到了钢琴里,纸头下面是装着剩菜的盘子

  • 西晋重臣王衍:揭秘西晋第一美男子王衍如何误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王衍(256—311),西晋大臣,字夷甫,是“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的堂弟,曾经担任过中书令、尚书令、司徒、司空与太尉等职。他端庄清秀,有着一双纤纤玉手。据《世说新语》记载:“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其手如白玉,拿着佛尘时人们都分辨不清玉手与玉柄了。他不像他的堂哥王戎有个向他撒娇“亲卿爱卿,是以

  • 爱国将领冯玉祥如何教育子女:先去牛棚里熏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冯玉祥(1882—1948)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传奇式人物,不仅在政坛叱咤风云,而且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也流传着不少感人的故事。做有志气的人立身先立志。冯玉祥将军很注意这个问题。他对子女经常说:“你们几个孩子,还没有走上社会,爸爸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做有志气有出息的人,今后都成为对民众、对社会有用

  • 到底真实的狄仁杰是什么样的?揭秘史书上的狄仁杰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电影《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票房近五亿,狄仁杰又一次被塑造成了扮着古装、能文能武且英俊倜傥的中国古代版福尔摩斯,而神探狄仁杰系列又是一个肚里能撑船的宰相形象。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究竟是怎样的形象?史书上只写气质好无论是三年前刘德华主演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还是赵又廷主演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狄仁

  • 大明最后的大将孙传庭:为何有人说传庭亡则明亡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百谷,一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生于明神宗万历21年,卒于明思宗崇祯16年,年约51岁。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明崇祯十五年(1642)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在潼关战死。生平简介镇压农

  • 唐宣宗为什么装疯卖傻数十年?如何实现晚唐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唐宣宗装疯卖傻三十六年实现晚唐中兴唐宣宗李忱从小就孤僻木讷,一直被皇宫里的人当作傻子嘲弄,出生三十六年来几乎从未享受过真正的亲王待遇,可谁也想不到,三十六岁登基之后,唐宣宗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聪明与英武,短短一年,就消灭了为患大唐帝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而且极大地遏制了一贯嚣张跋扈的藩镇势力和宦

  • 揭秘:马克思《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人能否在历史上留得住名,往往有很大的偶然性。比如这位王茂荫,历仕清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曾任户部右侍郎兼管钱堂事务,那是正宗的“省部级”。可是,历朝历代的“省部级”多如牛毛,有几个能在历史上记一笔。王茂荫却是幸运的,他的名字出现在了马克思的著作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了过680多人,其中唯一

  • 谁是诸葛亮一生最信任的人?诸葛亮看好谁接班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此人用兵如神,神机妙算。手下人对他极为佩服,不过诸葛亮也有用得最顺手的人,也就是最信任的人。这些人或者耿耿忠心,或者精通阵法,或者善于心理仗,或者武艺高强,深得诸葛亮器重。那么诸葛亮最信任的人到底有哪些?其一,大将赵云。此人武艺高强,白马长枪,号称常胜将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