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红楼梦》中最完美的女性究竟是谁?

揭秘:《红楼梦》中最完美的女性究竟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03 更新时间:2023/12/15 7:35:59

《红楼梦》作为一部突出女性人物的煌煌巨著,写了共四百多个女性人物形象,堪称古典小说之最。如此众多的女性人物却也引得后世读者们争论不休。因为书中的很多女性人物形象都集智慧、美貌与才情于一身,那么多的女性人物里谁是最完美的一个呢?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有人说是林黛玉,有人说是薛宝钗,也有人说是平儿、袭人、香菱这样的丫鬟,不过我认为最完美的人物应该非贾家的大姐大贾元春莫属。

对于完美女性的标准,古今并不相同。古代女性晓三从,知四德就算是完美了,但仅仅如此也不过是男权制度下的一个机器而已。作为女性来说也不必那样不食人间烟火。而贾元春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无论古今都堪称完美女性的代表。《红楼梦》第二回借冷子兴说道:“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贤孝才德“这四个字就是她品格的真实写照。

首先说贾元春的贤。

什么是贤呢?这个字有多种寓意,但用在女子身上就是善良、贤淑深明大义的意思。如《孔雀东南飞》飞里有一句“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在《红楼梦》第十八回,雪芹先生着重描写了贾元春之贤:“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且同随贾母,刻未离。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

贾元春未入宫之时便体谅父母年迈,自己作为长姊,承担起了教育幼弟的责任。甚至在入宫之后依然关心弟弟的教育问题:“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母说:‘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眷念切爱之心,刻未能忘。”贾元春作为封建家族的大小姐,并未沾染任何贵族病,反而比贫寒家庭的女孩更懂事。而且在教育上注重人格的培养,既不像贾政那样只知打骂,又不像王夫人那样一味溺爱,这一点也是很让人钦佩的。

其次说贾元春的孝。

贾元春在家时自然是孝女,而且主动担起了教育贾宝玉的职责,也是为父母分忧。而后一入宫门深似海,鲜能与家人见面,但思念之情却与日俱增,因此才有了“元妃省亲”的桥段。省亲之旅,是她在书中唯一的一次正面亮相,却让读者留下极深的印象。因为她的特殊身份,像贾母、贾政、王夫人这些她的至亲之人还要给她下跪施礼,捆于礼制,她也必须接受这样的施礼,可以想象此时她的复杂心态。

在巡游完大观园之后见到家中长辈,欲行家礼,也被贾母等人跪止了。“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泪。”而在短暂团聚后起驾回宫时作者又写道:“贾妃听了,不由的满眼又滚下泪来。却又勉强堆笑,拉住贾母、王夫人的手,紧紧的不忍释放,【庚辰双行夹批:使人鼻酸。】再四叮咛:“不须记挂,好生自养。”这几处描写十分感人,尽管封建礼制无情,但血浓于水的亲情却不会随着这森严的等级而消逝,一个孝女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了。

再说贾元春的才。

贾元春文才极高,如果放到今天的环境里,拿个博士是很轻松的事。她是贾宝玉的蒙老师,贾宝玉年龄尚小,却能诗做赋,出口成章,自然是贾元春这个老师打下的良好基础。也可见一个好的启蒙老师的重要性。贾元春巡游大观园时,题写匾额对联,为园内各处赐名,又题写一绝,都显出她不凡的文才。除此之外,还可能在音乐方面有造诣,因为她的贴身丫鬟叫抱琴。贾家“四春”的丫鬟以“琴棋书画”命名,以显示主人的志趣。

因此元春可能也通音律,善抚琴。此外第十六回的回目叫“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直接写到了贾元春之才。要知道贾元春被封为“贤德妃”成为凤藻宫尚书这在后宫中是很高的职位。按明清后宫的体制,皇后自然高高在上,其次就是皇贵妃,接下来就是淑妃、德妃、贤妃等。而德妃与贤妃都属于一品夫人。凤藻宫在历史上并无这个机构,只是作者假托。而“凤藻”也就是文采的意思,因此贾元春的这个职位也可理解为凭自己的文采座到了后宫很高的职位上,自然也是皇上的宠妃之一。

而至于说到贾元春之德。

《论语》学而中有一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贾元春对父母之孝,对兄弟之悌,对众姐妹之仁,都堪称是女中的君子。她看到家里为了接待她修了这么豪华的一个园子并不以为然,“默默叹息奢华过费。”临走时还叮嘱“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可见她也是比较反对铺张浪费,崇尚节俭之人。而将题写“天仙宝境”的石牌坊换成了“省亲别墅”四字则显示出她低调的一面。她喜欢龄官唱的戏,龄官唱完了之后她额外赏赐了龄官东西,想让龄官再唱两出,什么戏都可以。

贾蔷想让龄官唱《游园》《惊梦》,龄官却执意唱《相约》《相骂》这显然和气氛不太合拍,但元春却很高兴,说:“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而后又赏赐了龄官不少东西。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妃对一个下九流的艺人如此大度宽宏在那个封建年代着实不多见。贾元春具备“贤孝才德”这样优秀的品质也得到了上上下下一致的好评。因此第65回,作者借贾琏的小厮兴儿之口说道:“我们大姑娘不用说,但凡不好也没这段大福了。”

另外一个方面,一个完美的女人既要干得好,也要嫁得好。

贾元春除了才华出众,也因为嫁给了皇帝而获得显赫的地位,当然这对她来说并不是好事,也是她悲剧命运的成因。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的确没有哪个女人能比她嫁得更好了。而且正因为有了这层皇家背景,才有了贾家的鼎盛以及四大家族的形成。如若不然,老贾家只有有名无实的世袭爵位,贾政不过是个五品官,是没有多少人买他们帐的。当然贾元春本人并不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因此贾政在官场上始终也没有爬上去。但毕竟皇家的威慑力在,不用自己动口,有的是人上赶着溜须他们家。可以说贾元春直接带火了贾氏家族,贾元春一死,老贾家也就大厦将倾了。所以论对于家族的贡献以及重要性,贾元春可以说是最举足轻重的一个。

因此再来逐个分析红楼梦里的女性人物看以看到,如果选一个毫无争议的完美女性也的确只有贾元春一个。因为林黛玉和薛宝钗也都有各自的缺点,因此直到现在“钗党”和“黛党”们还在网上掐架。至于其他女性,不是德行有瑕疵就是文采差一些。唯一可以和贾元春掰下手腕的就是薛宝琴,雪芹先生也把她当成完美女性来写。

不过尽管薛宝琴貌似天仙,又德才兼备,但对于家族的贡献则不如贾元春。当然作为旅行家的薛宝琴自然要比深锁宫中的贾元春要自由潇洒得多。成为万人之上的宠妃,对于贾氏家族来说是幸事,而对于贾元春来说却是最大的不幸,因此她的人生最终以悲剧收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红楼第一婢金鸳鸯:宁愿死也不当二奶的丫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红楼八卦周刊,红楼梦被赶出去的丫鬟,宝玉为什么要赶走李嬷嬷

    大观园里漂亮的丫头中,也有人不想当二奶,鸳鸯就是一个。鸳鸯是贾母最离不开的一个丫头,没有鸳鸯,贾母就没法活。鸳鸯长得漂亮,心眼儿好,非常聪明,对贾母非常忠诚,是红楼第一婢。鸳鸯长到十七岁了,该拉出去配个“小子”了。但考虑到贾母离不开鸳鸯,此事乃罢。和自己一样大的丫头们被集合起来拉出去配“小子”去了,

  • 渥巴锡东归:乾隆年间最大的正能量和最大的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为什么不接受西方文明,乾隆为什么60年退位,乾隆对马戛尔尼的态度

    1771年正月,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蒙古族3.3万余户,16.9万人,持家带口,赶护牲畜,携运辎重,自沙俄伏尔加河下流起程归国,沿途克服长途跋涉、疾病饥饿、多次战争等困难,用了半年时间,以近十万人伤亡代价回到新疆伊犁。他们凭着果敢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完成世界史上的伟大壮举!然而,当他们东归祖国后所发

  • 97个孙子 康熙为何只看中了12岁乾隆当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的儿子们都娶了谁,乾隆皇帝见过几代孙子了,康熙一共有多少个子女?

    长到十多岁,孙子才有机会见到祖父,这在爱新觉罗家中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因为康熙皇帝的孙子实在太多了,一共九十七名,政务缠身的老皇帝只见过不到其中的一半。一见到这两个孩子,老皇帝不觉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哥哥弘历简直让康熙过目难忘:他身材颀长,容貌清秀,特别是两只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

  • 揭秘贾宝玉人生中四大知己:谁是最懂宝玉的知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与贾宝玉关系最好的5个人,贾宝玉四大丫鬟,红楼梦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误了卿卿性

    畸笏叟说:“通部《红楼梦》笔笔贬宝玉,人人嘲宝玉,语语谤宝玉。”他不是被横眉冷对,就被千夫所指。他似乎也没招谁,也没惹谁,老实巴交,竟然落得个如此下场。命运对于贾宝玉似乎是不公平的。但是,畸笏叟的话似乎也是不全面的。对于贾宝玉淡泊无为、放荡不羁的行为,也由着不同看法的人。她们有的表示支持,有的表示理

  • 揭秘:宋朝历史上无能宋徽宗凭何稳坐皇位25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皇帝无能,宋朝有好皇帝吗,宋朝太弱了谁都打不过

    导读:众所周知,“靖康难”把“中原外战史”提到了史无前例的“窝囊”顶级,始作俑者,就是徽钦二帝。在东京保卫战时,敌兵尚未压境,金兵将领宗翰下通牒书,宋钦宗竟及时回信,说“一一听命”。金兵围攻东京,宋钦宗下令不得得罪金兵,一霹雳炮手发炮后竟被枭首处死。东京保卫战本来是有持久战机会的。但是,贱骨头父子先

  • 揭秘:历史上大清朝嘉庆皇帝不喜欢和珅喜欢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嘉庆皇帝是好皇帝吗,乾隆怎么暗示嘉庆抄和珅,嘉庆如果重用和珅

    导读:凡是皇帝,周围都少不了宠臣。就像坐轿的离不开抬轿子的道理一样。都知道嘉庆皇帝不喜欢和珅——那是他爹乾隆皇帝的红人。所以老爹一死,尸骨未寒,嘉庆皇帝就将和珅拿下,随乾隆皇帝一同“葬”了。后人在分析这段历史时,或言和珅对嘉庆不敬,或言嘉庆立志做明君,其实这都是过于贬低和珅的智商、美化嘉庆皇帝了。不

  • 司马懿窝囊曾孙司马睿:如何凭一根白头发当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懿和司马睿的关系,司马炎与司马睿的关系,司马师和司马懿的关系

    司马睿简介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于290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睿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晋怀帝即位后,司马睿被封为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的“复国主义”高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什么时候建立的明朝,朱元璋是明太祖,朱棣怎么对待马皇后

    导读:从起事的时间而论,朱元璋参加“复国运动”时间是比较晚的,有点趁火打劫、“抢夺胜利果实”的意思。待他单独领兵时,不少“革命前辈”已经成了气候。韩山童打出“宋徽宗八世孙”旗号,他的忠实属下刘福通把国号定位“宋”,可谓华夏正溯,但到头来,为什么被无根无基的朱元璋继承了大统呢?朱元璋的“复国主义”高明

  • 《敌营十八年》江波的原型:两位廖师长两个110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敌营十八年人物原型,敌营十八年康瑛,廖师长起义

    1948年11月27日,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国民党第八十五军一一○师,在淮海战场的双堆集附近起义。领导起义的主官叫廖运周,是黄埔军校第五期的学生,少将师长。蒋介石既痛恨廖运周的叛逆,又爱惜嫡系部队的番号,遂将暂编第一师改编为第八十五军一一○师,少将师长叫廖运升,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1949年5月4日

  • 南汉竟有变态皇帝:考上进士要先阉割才让做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隆基怎么夺得皇位的,张居正为何死后下场如此之惨,汉宣帝不进祖陵

    读书作官历来是中国读书人的理想,各个时代的统治者也非常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可是在中国古代,曾经有这样一个王朝,它的统治者规定:凡是作官的人都要阉割。这个奇怪的王朝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南汉位于中国南方,这是一个很荒唐的王朝。老国王刘晟吃丹药丧命之后,新国王刘继兴继位,他非常信任宦官龚澄枢,国家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