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和珅出身考:和珅出身中上级武官并非出身卑贱

和珅出身考:和珅出身中上级武官并非出身卑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43 更新时间:2023/12/28 0:41:25

和珅,字致斋,满州正红旗人。将门之后,幼年丧母,其父做官清廉而又早逝,致使家境十分贫寒,继母乖戾。少年和珅为求学,为生计四处奔走求贷,形同乞丐。面对的只是贫寒和屈辱,而没有一点人间的温暖。但这一切没有使他自暴自弃,他性格刚强,与弟弟和琳互助互勉,与命运抗争,追求自己人生的制高点。

和珅是成安宫官学校里最勤奋的学生。他不仅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还掌握了满、汉、蒙、藏等四种语言。他知道,在大清朝里,最有权力的应该是乾隆皇帝了,于是决定从揣摩乾隆的诗着手,从诗文中分析乾隆的秉性与喜好。和珅本来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不长时间,他就把乾隆所有诗文背熟了。咸安宫官学里的学生都是骄横的八旗子弟,和珅在他们身上试验自己的涵乔和忍耐力;还在那些教习面前检验自己的洞察力与献媚讨好的手段和能力,为将来有一天接近皇上做准备。

纵观和珅的一生,他一介贫寒书生,久经磨难,对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却从未放弃过。他所走的每一步路都要经过周密计划,从不蛮干。他在年少时就显露出做事工于算计的过人之处。善于反思的他在做事为人中更善于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以至于他在以后的运筹帷幄中很少出错。

和珅家族的出身

根据《御制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一书记载,和珅的直系先祖叫噶哈察鸾,其旗籍属于满洲“正红旗”。噶哈察鸾的后代中有个叫尼雅哈纳的,由闲散兵丁随清军入关并征伐山东。由于攻打河间府时首先登上城墙,因而被赐“巴图鲁”(勇士)称号,并被授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正三品)。后经世代沿袭,尼雅哈纳的四世孙常保袭此职,由于常保堂叔阿哈顿色在跟随康熙皇帝出征准噶尔时英勇阵亡,所以常保被特赐为一等云骑尉。到乾隆之时,常保出任福建都统。他死后由其长子善保(即和珅)承袭其职。

和珅是其满语名字的音译,汉语意思是“三纲之纲”。和珅的乳名叫善保,字致斋,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他们的家族在顺治元年(1644年)与其他八旗军民一起入关,进入京师(今北京)后,便按照当时的规制:汉人全部迁出内城,其房屋由八旗军民居住;又按“旗分制”的规定,八旗军民严格按照旗分不同划分住处。特别是在清朝前期,京师的内城设有按满洲、蒙古、汉军等旗籍划分的24都统衙门,各旗分别有自己的驻防领地和固定教场、学校等设施。至于各旗人员的家居住处,也是按旗分不同,分别住在不同的区域。一般说来,这一规定从清初至清末大体上没有什么变化。当时的具体规定如下。

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清皇族属于此旗),正黄旗居德胜门内,正白旗居东直门内(以上三旗为“上三旗”,由皇帝亲自统领)。镶白旗居朝阳门内,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正蓝旗居崇文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以上五旗为“下五旗”)。

据清史档案与和珅的《嘉乐堂诗集》的“诗注”记载,他家隶属于满洲正红旗二甲喇,其原来的宅第坐落在西直门内驴肉胡同(民国后改为“礼路胡同”,即今“西四头条”)的东头、著名古刹“广济寺”(今中国佛教协会驻地)后面,离该寺不到一箭射程的地方。和珅与其弟和琳都出生在这里,一直共同居住到他家的旗籍被抬入正黄旗,才迁至到正黄旗领地德胜门内什刹海畔的大宅第,也就是现在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的恭府。

关于和珅的出身,很多人认为他出身“低微”、“贫贱”,甚至有人说他家出身“包衣”(满语,汉语意思为:家里供使用的“奴仆”、“用人”等)。这种观点也影响到了国际上对和珅的认识。例如,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来华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他的回忆录《乾隆英使觐见记》中就写道:“皇帝之首相,即和中堂,其人乃一鞑靼,出身颇微,然很具有才具。”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常保去世,20岁的和珅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此时,这一职位已经在他家承袭了五代。虽然这是一个世袭的功名,但是国家承平日久,官职不像当年那么难以获得,所以,三等轻车都尉的官职到乾隆时期已是一个很一般的职位。但常保所任的福建副都统一衔,却是有职有权的高级武官,这个官职在清朝属于正三品,和现在的“中将”职位相当。并且后来皇帝又赏给了他家一个一等云骑尉的官职,这在当时众多的八旗军民中,并不是人人都可得到的。另外,和珅的生母是河道总督嘉谟的女儿,继母系吏部尚书伍弥泰之女,这些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封建时代,哪家达官贵人肯把自己心爱的女儿嫁给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呢?如此和珅的“出身低微”又从何说起?

另外,和珅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被“授予三等侍卫,挑补黏竿处”。黏竿处是大众的通用称呼,它的官称是“上(尚)备用处”。这个部门通常由侍卫10人组成,主要负责皇帝的日常出行事宜。每当皇帝出行时,服侍在皇帝的乘舆(轿)左右,负责扶轿、打灯笼等工作,俗称叫“打执事”的。另外有“司库一员(由内务府委派),掌黏竿、钓竿及一切用具。”

人们通常说,和珅曾在銮仪卫当差,做过“拜唐阿”(满语,亦称“柏唐阿”;汉译为“听差的”、“执事人”),是给皇帝抬轿子的,言外之意认为他的社会地位很“低微”,但由此便得出和珅出身“低微”的结论,未免有些轻率。其实“拜唐阿”一职就是“上虞备用处”辖下的属官,是清朝一个低级别的武官官职。清礼亲王昭连在《啸亭杂录》中对此做了细致的描述:“定制,选八旗大员子弟中的捐捷者为执事人,司上巡狩时扶舆、擎盖、捕鱼、罢雀之事,名曰‘上虞备用处’。盖以少年血气偾张,故令习劳勚,以备他日于城侍卫之选。实有类汉代羽林制也,而精锐过之,盖善于宠驭近侍之制也。”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能够当上“上虞备用处”的“拜唐阿”,不但不意味着和珅的社会地位“卑贱”、“低微”,反而证明了他是“八旗大员”的优秀子弟,是皇帝从众多旗人青少年中千挑万选出来的佼佼者。负责在自己身边听差,借以对他们经常进行各种熏陶和锤炼,日后定会有大用。俗话说,皇帝身边无小官。所以,和珅虽然不是出身显贵之家,但毕竟也是生在满洲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中上层武官家庭,并非出身贫寒之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年地方军阀袁术简介:为人骄奢淫逸,横征暴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袁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袁术(?~19

  • 东汉末年孙坚之弟孙静简介:集合乡里及宗族子弟支持孙坚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静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静(157年

  • 武则天一共有两任丈夫 武则天最后为何跟李治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武则天和李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选择与李治葬在一起,是两人感情深厚,还是另有原因?武则天的大名人人都不陌生,她从一个小小的宫人,一步一步走到了皇帝的宝座上,无疑是一段精彩的传奇故事,但是她已经成为皇帝了,为什么不为自己修建一个豪华陵寝,非要和丈夫李治挤

  • 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张昭简介:曾在赤壁之战时,持主降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三国时期孙吴重臣。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

  • 三国时期东吴重臣顾雍简介:为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辅正之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顾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末至三国时吴国重臣。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

  • 李贤作为太子 李贤最后是被武则天所杀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李贤他的生母是谁?因何被废?真被武则天杀害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贤恐怕是历史上最独特的太子,他全家都是皇帝,老爸是唐高宗李治,老妈是女皇武则天,哥哥是孝敬皇帝李弘(追封),三弟是唐中宗李显,四弟是唐睿宗李旦,唯独他只是个太子,且死得莫名其

  • 东汉末年吴国谋士张纮简介:曾建议孙权向秣陵迁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纮(153年

  • 明朝开国功臣谢成,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开国功臣谢成,他的一生是怎样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大家对电视剧《锦心似玉》中的永平侯徐令宜非常欣赏,然而在明朝历史上确实有一位永平侯,他不姓徐,而是姓谢,名成。谢成加入了朱元璋的军队后,参与了与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战争,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了大功。在他平定了洮州(甘肃南部)

  • 东汉末年大臣刘繇简介:曾被朝廷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繇(156年

  • 历史上两位叫张嫣的皇后,为何都命运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两位叫张嫣的皇后,为何都命运坎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她们的名字叫做张嫣。一位嫁给了汉惠帝刘盈,一位则是嫁给了明熹宗朱由校。刘盈的父母就是鼎鼎大名的刘邦和吕后,正因为有这么强悍的母亲,所以刘盈的一生从来由不得他做决定。他六岁就被立太子,也和张嫣被指婚。但是如果论辈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