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凯撒大帝之死:恺撒大帝被刺杀前的各种诡异预兆

凯撒大帝之死:恺撒大帝被刺杀前的各种诡异预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870 更新时间:2023/12/28 11:26:40

导读:两千多年以来,西方人一直把每年的3月15日看作是一个不祥的日子,正是在公元前44年这一天,西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罗马帝国的奠基人恺撒大帝在罗马元老院议事的时候,被人用短剑刺死。他的遇刺,看似是古罗马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是一个突发事件。不过尤其令人惊奇的是,恺撒本人在临死前曾多次收到一些关于他即将遭到谋杀的预兆,甚至还有一些明显的不祥之兆恺撒预示他将被杀,而且他的不少部将和朋友也劝他要留意元老院的阴谋行动,要谨慎处世,加强戒备。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关于恺撒遇刺的预言最终证明,并非空穴来风。

中国古人曾说道“天垂象,见吉凶”,意思是说自然天象和事物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这就是所谓的“天人感应”。古人认为:每当人类社会发生一些大灾难和变故的时候,上天都会做一些警示。据说在恺撒被刺杀的前夜,当时人们曾经注意到,有一个硕大的流星陨落在西北方向,在当时,巨星陨落被看做是大人物将遭到不测的警示,而西北方正是恺撒当时的府邸所在,于是当时有不少流言,认为恺撒即将遭到不测。无独有偶,在此前的几个月里,恺撒曾经派遣一批罗马人民往卡普亚去开拓殖民地,当时为了建造一个广场,他们拆除一些比较古老的墓葬,他们意外发现墓穴之中居然藏着大量的财宝。

于是他们越干越起劲,正当他们为这笔飞来横财所激动时,他们在附近一个据说是卡普亚的创建者卡普斯的墓葬中发现了一块青铜书板,上面用希腊刻着一段铭文,大体意思是说,一旦卡普斯的遗骸遭到暴露,尤里乌斯家的一个子孙将死于自己朋友之手,而且不久之后整个罗马受到史无前例的报复。而恺撒正是尤里乌斯家族的人,他死后甚至被敕封为“神圣的尤利乌斯”,这个预言显然是针对恺撒的。另外有记载说,在恺撒临死前几天,有人向他报告:他在渡过卢比孔河时献给卢比孔河神的马群,怎么也不肯吃草,并且时泪如泉涌,显然它们预见到了有什么不幸的事情即将发生。

令人不解的是,就在恺撒被刺杀的前一天,恺撒和他的亲信骑兵司令雷必达等人一起外出打猎时,不知什么缘故竟然谈起了一个真正应该选择的死亡的方式。当时,恺撒突然向自己的爱将雷必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一种死法是最好的?”大家纷纷发表意见,最后,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之后,恺撒表示,他愿意突然而死,当时大家都对于他的这种表现很是不解。谁料想,第二天他的预言就应验了。据说恺撒在被杀前的那个夜里,他梦见自己在云端与当时的罗马天神朱庇特(朱庇特在罗马神话的地位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携手飞翔;他的妻子卡尔普尔尼娅幻觉,他们家的屋顶坍塌了,丈夫被刺死在自己的怀里。

尤其令人称奇的是,恺撒的一个朋友连出事日期都算准了。恺撒有一位叫斯普林那的朋友,是当时罗马境内着名的占卜师。有一天,当他们一同参加完一个祭神活动之后,斯普林那突然将恺撒拉到一边,悄悄地告诉恺撒他正身处大难之中,而且这场死到临头的大难在3月15日之前不会过去,他尤其提醒恺撒要注意在3月15日这天加倍小心谨防危险,但是恺撒在表面上不置一词地笑了一下,但是在私底下他对于斯普林那的这个预言很是不以为然,甚至讽刺斯普林那有些杞人忧天。

不知不觉中公元前44年的3月15日这天到来了,由于出现了太多的不吉利的现象,恺撒大帝内心也一直在犯嘀咕,并一直犹豫着自己是否参加元老院原定召集他去参加的那次会议,但是,恺撒大帝终于在他的干儿子也是这次刺杀活动的主谋布鲁图斯的劝说下,离开家门,前往元老院。据说,在路上,恺撒又遇见了预言师斯普林那,他开玩笑似的跟普林那说道:“3月15日可是已经到了!”斯普林那却告诫恺撒大帝:“没错,3月15日的确来了,可是还没有过去。”

但是恺撒并没有听从斯普林那的再一次劝告,继续前往元老院。在恺撒快到元老院的时候,又收到一揭发元老们密谋刺杀恺撒的告密书,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或许是恺撒命该如此,恺撒因为其他事耽搁了,并没翻开这张告密书。最后当恺撒到达元老院之后,包括他的干儿子布鲁图斯在内的许多罗马贵族都将自己的匕首刺向他恺撒,最终因寡不敌众倒在了血泊之中。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最终恺撒倒下的地方还印证了另外的一个预言,早在恺撒打败庞培后,罗马就有“恺撒笑,庞培哭”的说法,意思是说恺撒和庞培是对手,两人势不两立,而恺撒最终身中几十个创口倒下的地方,恰好安放着一尊庞培的雕像。

尽管恺撒多次收到自己即将遭受不幸的信息,但是他本人却仍然是无力回天。但是至于为什么包括恺撒在内的许多人都预料到恺撒将会遭到不测,尤其是恺撒的一个朋友斯普林那出事日期的预言为什么会实现,几千年来这一直是萦绕在学者和恺撒崇拜者心头的一个谜团。那位占卜师难道真的能预知未来吗?恺撒死在庞培雕像旁真的只是巧合吗?有不少学者拒绝干脆拒绝承认预言的存在,认为这些预言是一派胡言,只不过是后世一些无趣之人的附会;但是还有一些人试图对于恺撒的死作为一个较为科学的解释。他们认为恺撒死于谋杀,而这些预言只不是恺撒本人和朋友对于这次阴谋活动的察觉而已。最终真相如?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何在马皇后死后未另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当皇帝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皇后马娘娘,生怕马秀英不高兴。而马氏因为恪守妇道,人品好,后宫嫔妃没有人不服,史学家称马氏是一个称职贤惠宽厚仁慈的正宫娘娘。史书上对马皇后多有褒言,《明通鉴》称:后,宿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佐上定天下,恒劝以不嗜杀人为本。及册为皇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告六

  • 和珅只忠不顺的处世哲学:因此倍受乾隆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在专制制度下,一个有才能的人在和皇帝的意旨发生分歧和矛盾的时候,都难免有犯上的“逆鳞”之举。当然,这一切必须是在维护皇帝尊严的前提下来进行,否?你只能是“抱道忤时”,英雄无用武之地,甚至死无藏身之所。乾隆三十九年(1779年)八月,山东临清发生了王伦组织的清水教民反清起义。给事中李漱芳上疏说是“饥寒

  • 冯玉祥与国民军:冯玉祥自此成为北方的重要势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924年10月24日,冯玉祥及胡景翼、孙岳在北京政变后,他们的军队组成了国民军。国民军虽然仅存在两年多的时间,但在1925~1927年间对中国政局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冯玉祥及国民军代表了当时摇摆于中间状态的军政力量,其向背对北伐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北伐战争的胜利,还得益于冯玉祥的国民军?参与和支持

  • 和珅迅速发家的法宝:把握乾隆帝心里的拍马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被和珅举荐前去台湾起兵镇压的常青部队屡屡受挫,常青无奈,只得向朝廷如实汇报。乾隆读罢公文,心中不禁有些担忧起来,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平定起义,让?下复归太平。和珅静静地站在一旁,看到乾隆忧心忡忡的表情,就不等乾隆问话,便走上前说:“皇上,依奴才之见,林爽文之徒不过是一个寻常的贩夫走卒,能有多大的本领,

  • 和珅出身考:和珅出身中上级武官并非出身卑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字致斋,满州正红旗人。将门之后,幼年丧母,其父做官清廉而又早逝,致使家境十分贫寒,继母乖戾。少年和珅为求学,为生计四处奔走求贷,形同乞丐。面对的只是贫寒和屈辱,而没有一点人间的温暖。但这一切没有使他自暴自弃,他性格刚强,与弟弟和琳互助互勉,与命运抗争,追求自己人生的制高点。和珅是成安宫官学校里

  • 东汉末年地方军阀袁术简介:为人骄奢淫逸,横征暴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袁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袁术(?~19

  • 东汉末年孙坚之弟孙静简介:集合乡里及宗族子弟支持孙坚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静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静(157年

  • 武则天一共有两任丈夫 武则天最后为何跟李治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武则天和李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选择与李治葬在一起,是两人感情深厚,还是另有原因?武则天的大名人人都不陌生,她从一个小小的宫人,一步一步走到了皇帝的宝座上,无疑是一段精彩的传奇故事,但是她已经成为皇帝了,为什么不为自己修建一个豪华陵寝,非要和丈夫李治挤

  • 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张昭简介:曾在赤壁之战时,持主降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三国时期孙吴重臣。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

  • 三国时期东吴重臣顾雍简介:为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辅正之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顾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末至三国时吴国重臣。顾雍少时受学于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