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史之乱到底是什么样的 最后又是怎么平息的

安史之乱到底是什么样的 最后又是怎么平息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806 更新时间:2024/1/10 16:11:07

对安史之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安史之乱”到底有多乱?这血腥的叛乱,最后又是如何被平定的?

前言

长相思,在长安,美人如画隔云端。

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自安史之乱之后,便逐渐走向衰落,盛极一时的京都,再也寻不到曾经的繁华。

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整个大唐造成了太大的影响。

安史之乱

当唐玄宗还沉迷在盛唐的美梦之中时,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已经开始了反唐之路。时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联合自己的好友史思明打着诛杀奸臣杨国忠的旗号率领浩浩荡荡的队伍开始造反。

而初次收到消息的唐玄宗甚至还认为是别人的胡言乱语,不仅没有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还怒斥上书的人。直到颜真卿也递上了一份一模一样的内容,唐玄宗才醒悟安禄山是真的反了。

安史之乱的爆发,让整个大唐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水深火热,生灵涂炭

安史之乱的爆发,不仅让唐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更是让人民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无止境的战争,带来的是普通人民的悲痛。在河北魏城之战中,三万多的无辜百姓被叛军所杀,连老人和孩子都没有放过。

而长安城沦陷之后,安禄山等人的做法更是残忍至极。

安禄山认为长安是天子脚下,更是李隆基的根基所在,誓要将其彻底铲除。所过之处尽数一劫而空,能带走的全部带走,带不走的便一把火烧掉。曾经京畿两百多万户的人家,在长安沦陷之后便锐减到一千多户。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

全世界的中心点,最为富庶的长安城,在安史之乱中一片凋敝。

除了战争之中被无辜杀害的百姓之外,还有很多无辜之人被带往战场之上。双方的战事虽然有胜负,但是士兵却在一直死亡。为了弥补战争所带来的的士兵亏损,于是不管以前的募兵制度直接将壮丁抓到战场之上。

杜甫的“三吏三别”正是对安史之乱这一无情现象的有力控诉。

八年的安史之乱下来,曾经接近五千万人口的盛唐,余下不过一千多万的人口,其他的人都成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

节节败退,马嵬兵变

安史之乱初期,高仙芝与封常清据守潼关,通过严筑军事防御工程把守着长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这样的严防死守之下,安禄山破门无法,大军士气严重受挫。

然而,唐玄宗却听信谗言认为高、封二人有意拖延不敢进攻,于是将二人撤下并斩首,换了抱病在身的老将哥舒翰

作为唐代最为有名望的老将,哥舒翰就这样被派去驻守潼关。当时哥舒翰也认为不能主动进攻,必须严防死守消耗安禄山才对。恰在此时,李光弼郭子仪等人在河北大胜史思明,张巡也在江淮路上率兵阻挡安禄山,形势一片大好。

朝中众人欣喜不已,于是下令哥舒翰也主动出击,来个大获全胜。哥舒翰几次进言无果之后,只得听从唐玄宗的话主动出击。可是刚出潼关便中了安禄山的埋伏,潼关失守,哥舒翰被捕,长安得以长驱直入。

唐玄宗只得带着杨贵妃众人逃亡四川避难。行至马嵬驿的时候,全军上下怨恨不已,他们要求惩治杨国忠和杨贵妃等人。

于是杨国忠被乱棍打死,杨玉环也被白绫赐死。

随后唐玄宗进入四川,而太子李亨及皇孙李倓、李俶北上前往灵武。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为皇,而在成都的唐玄宗则被称为太上皇。

安史之乱的结束

唐代的反击

李亨在灵武即位之后,便任用郭子仪反击。在郭子仪的推荐之下,李亨又任用李光弼此人,大唐形成了以郭、李为首的主要反击部队。由于作战策略的正确和稳定,唐代逐渐在安史之乱中取得优势。

叛军内部的动荡

在唐代反击的时候,安禄山大军内部也斗争不断。

安禄山个性残暴,惹得身旁侍从对其怀恨在心,在一天晚上他伙同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将安禄山杀掉,并且尸体就地掩埋,就此夺得了叛军的政权。

不久之后,唐军力量突起,安庆绪为了得到史思明的援助,于是许诺将叛军之主的位置让给他,而后史思明前来杀掉安庆绪,叛军再次易主。

或许胡人的血统天生便少了几分纲常伦理在其中。儿子弑父的戏码再次在史思明的身上上演。

不久之后,史朝义杀掉了自己的父亲史思明,成为了叛军之主。然而由于叛军内部内讧不断,早已是樯橹之末,长达数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就此迎来了尾声。

尾声

安史之乱横跨八年之久,将繁华富庶的大唐拉入战争的火海之中,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生灵涂炭。而安史之乱后的大唐更是危机四伏,这个曾经辉煌的朝代逐渐走向落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邦在封赏功臣的时候 刘邦为什么将萧何排在功臣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和萧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邦为何坚持将萧何排在功臣第一?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发生了一段特别经典的历史故事,这段故事被后人称之为“萧曹争功”,当时刘邦主张将萧何排在功臣第一,而跟随刘邦一起南征北战打下江山的那些武将,则是主张将曹参排在功臣第一,一时间大家争

  •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傅士仁简介:因投降间接导致关羽被俘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傅士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傅士仁,三国时期蜀国将领。受到关羽的重用,但被关羽轻慢。在吕蒙袭击荆州时,与麋芳一同不战而降,间接导致

  • 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许靖简介:被刘备任命为司徒,位列三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许靖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许靖(?—222年),字文休。汝南郡平舆县(今河南省平舆县)人。汉末至三国蜀汉时期重臣、名士、评论家。许

  • 诸葛亮病死之后 司马懿为什么再也没有攻打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懿和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攻蜀国?诸葛亮病逝之后,司马懿并非不想攻打蜀国,而是错过了攻打蜀国的最佳时机。此后,司马懿认为川蜀地形险要,蜀汉已经有所防备,在时机成熟之前,不宜伐蜀。直到去世,他都没能再和蜀国直接交锋。魏明帝

  •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陈到简介: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到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到(?-247年左右),字叔至,豫州汝南(今河南驻马店平舆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刘备帐下白毦兵统

  • 李承乾都已经是太子了 李承乾为什么还要选择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承乾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子李承乾原本可以继承皇位,李承乾为什么还要造反?皇室内部的争权夺利从来没有停止过,历代皇族之间的争权夺利不知道有几个王子会因为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这也可以说是因为他们无法抗拒庞大的利益。可是他现在是太子,居然还想要造反,这种行

  • 魏晋时期将领诸葛靓简介:因父仇而终身不仕西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魏晋时期,国家政权更替频繁,思想自由开放。文化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文学、思想、美术、书法、音乐都诞生了影响后世的大家。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文化史上称之为魏晋风流或魏晋风度。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靓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靓(jì

  • 魏晋时期大臣王祥简介:二十四孝之“卧冰求鲤”的主人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魏晋时期,国家政权更替频繁,思想自由开放。文化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文学、思想、美术、书法、音乐都诞生了影响后世的大家。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文化史上称之为魏晋风流或魏晋风度。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祥(184年

  •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当初跟随李世民造反的十个人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玄武门之变后,跟随李世民造反的十人下场如何?最后有善终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玄武门之变发生后,那十个冒死造反的功臣下场如何?是跟着李世民享受荣华富贵?还是被卸磨杀驴?上有唐高祖李渊,下有太子李建成,李世民不过区区一个潘王,

  • 汉晋时期大臣王览简介:“二十四悌”之“王览争鸩“典故主人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魏晋时期,国家政权更替频繁,思想自由开放。文化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文学、思想、美术、书法、音乐都诞生了影响后世的大家。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文化史上称之为魏晋风流或魏晋风度。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览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览(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