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15 更新时间:2024/1/23 9:08:07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提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注引《献帝春秋》),而吕布的部下却说他“反复难养”(同上书·裴注引《魏书》),前者说他有信义,后者说他没有信义,是互相矛盾的。其实,无论是古人或今人,每个人都具有两面性。而作为群雄角逐中的一“雄”(不管说他是英雄也好,枭雄也罢),就更为复杂一些了。他究竟有没有信义,还得从他的行动中来考察。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

在前期,他没有地盘,或者有地盘也未能保住,主要是寄人篱下,借地生财。易中天说刘备“五易其主”,是指其荦荦大者,其实要更多一些。

我们算算:

1.最初跟随校尉邹靖讨黄巾。(《三国志·先主传》)

2.在平原人刘子平的推荐下,跟随了史失其名的青州从事。(《三国志·先主传》裴注引《典略》)

3.投靠大将军何进的都尉毌(音贯)丘毅。(《三国志·先主传》)

4.投奔幽州公孙瓒。(《三国志·先主传》)

5.与公孙瓒的青州刺史田楷屯兵齐国(今山东淄博市),受田楷节制。(《三国志·先主传》)

6.离开齐国投归徐州牧陶谦。(《三国志·先主传》)

7.陶谦死后,刘备领徐州牧,旋被吕布击败,投降吕布,屯兵小沛(今江苏沛县东)。(《三国志·先主传》)

8.被吕布打败,投归曹操。(《三国志·先主传》)

9.在徐州被曹操打败,投归袁绍。(《三国志·先主传》)

10.离开袁绍,投归刘表。(《三国志·先主传》)

真是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在赤壁之战前,刘备竟十易其主,比易中天所说翻了一番。这么频繁地改换门庭,今天是许大马棒的人,明天又是座山雕的人,反复无常,算是“英雄之义”吗?当然,有几次易主,是形势所迫,但最重要的几次,如离开田楷、离开曹操、离开袁绍,都是主动跳槽的。离开曹操时,还拐走了人家的兵,杀了人家的徐州刺史车胄,可把曹操坑苦了。想当年,人家曹操待你不薄,“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好吃好喝的供着,还给你评了个高级职称——“天下英雄”,这名额只有两个,比现在的院士档次还高呢。谁想你这大耳朵哥们儿竟翻脸不认人,这算是义气,信义吗?当然,正如易中天所说:刘备对于自己的下属(如关羽、张飞等)是“弘雅有信义”的。但那只是内部问题,范围很小,秦桧还有三个好朋友呢。从当时的社会现实来看,可谓“春秋无义战”。在群雄角逐中,讲的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谁还讲什么信义、义气?刘备坑了曹操一把,还算是轻的。后来进入了益州,名义是帮助刘璋张鲁,刘璋对这个本家弟兄,别提有多么重视了,出成都360里去欢迎,相见后“欢饮百余日”(《三国志·刘二牧传》)麻辣烫不知吃了多少。结果怎么样?刘备竟夺了人家的益州,把引狼入室的刘璋赶到荆州去过窝囊日子,那才叫惨呢!

那么,刘备是不是英雄呢?易中天说是,我也说是,其实古往今来的人都说是。我只是不同意“英雄之义”的提法,那不正确;“英雄之气”和“英雄之魂”也不提为好,那概念模糊,不好界定;只有“英雄之志”的提法,还比较平实和明确一些。

刘备为什么是英雄呢?很简单,因为刘备成功了,跨有荆益,三分天下,你能说他不是英雄吗?大凡我们后人看待古代历史上的事,往往用的是逆推法,某个人成功了,称王称霸了,在历史上有了地位和名声了,于是我们审视他一生的所作所为,甚至包括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就都有了历史意义了,就都是英雄本色了。你失败了呢?就是把天捅了个窟窿,史官不记,也不会有人知道。即或有一些记载,尽管是很露脸的事,人们也解释成是失败的征兆或前提。

成功了的刘备,为什么是英雄呢?这个题目好作,资料不少,俯拾即是:

第一,时人称他为英雄。

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先主传》)”

他还说过:“刘备,吾俦也。”(《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山阳公载记》)俦、同类,不相上下。

程昱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三国志·武帝纪》)

他又说:“刘备有英名。”(《三国志·程昱传》)

或谓太祖曰(不知是什么人说的):“备有英雄志。”(《三国志·郭嘉传》裴注引《傅子》)

刘晔说:“刘备,人杰也。”(《三国志·刘晔传》)

鲁肃说:“刘备,天下枭雄。”(《三国志·鲁肃传》)

周瑜说:“刘备以枭雄之姿……”(《三国志·周瑜传》)

上面所说的英雄、英名、雄才、人杰,意思都差不多。东吴的鲁肃和周瑜说是枭雄,那也一样,在那个时代里,英而不枭,也英不起来。异口同声,舆论所归,可见刘备是英雄的说法,已经形成为那时的“时代意见”了。

第二,有人对刘备特别看好。

曹操,除了自己外,只承认刘备是英雄。

中山大商张世平和苏双,以金钱资助刘备,使他拉起了一支队伍。

在曹操屠戮徐州的危难关头,徐州官员根据陶谦死前的遗言,把徐州让给刘备。

在刘备被吕布击溃的关键时刻,麜竺以家资助军,带来奴客二千,还把妹妹嫁给刘备。刘备的军队得以复振。

第三,刘备有英雄之志。

刘备从小就做过皇帝梦。他家房子的东南角有一颗大桑树,高五丈余,远远看去那树冠就像一个小车盖。刘备儿时与同宗的小伙伴们在树下玩耍,发话说:“我定要坐这样的羽葆盖车。”(车盖以翠鸟羽毛为装饰的车,这样的车只有皇帝才能坐。)他的叔父急忙制止说:“不要胡说,这是要灭门的。”(《三国志·先主传》)

曹操的谋士董昭说过:“备勇而志大。”(《三国志·董昭传》)

刘备在荆州,从刘表的坐上起身上厕所,回来时流着眼泪。刘表怪问之,他回答说:“过去常常身不离鞍,大腿里侧的肉都消瘦了。时光如同奔马,不觉老之将至,而功业无成,所以感到悲哀。”(《三国志·先主传》裴注引《九州春秋》)

在三顾茅庐时,刘备对诸葛亮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奸臣窃夺了皇权),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蹶(使我遭受挫折),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三国志·诸葛亮传》)“欲伸大义于天下”和“志犹未已”这些话,正好给刘备的“英雄之志”作个注脚。

总之,刘备的意志是坚强的,虽然屡遭挫折,到赤壁之战时,已经48岁,出道已经二十多年,仍然没有寸土,但英雄之志犹存。真是“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啊!

以上不厌烦琐,拉杂写来,只是为了一个目的:订正和丰富一下易中天的有关论断,共同完成一个命题:刘备是英雄。当然,正如上面所说:主要是刘备成功了,否则刘备便要在历史上靠边站,我们也用不着浪费笔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宋朝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苏轼为什么被抓入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轼被陷害,苏轼因为什么入狱,苏轼乌台诗案事件

    北宋元非二年七月二十八日朝庭命官皇甫遵来到湖州,将上任太守三月的苏轼如捉鸡鸭般抓走了,旁观众人无不震惊.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一、文者无心,小人有意乌台诗案的起因,是苏轼调往湖州时写了一篇《谢湖州上表》。其中流露出一些不满情绪。时值北宋政治斗争激烈,变法的王安石起用了一批支持自己的人与司马光等元老重

  • 宰相互相掐架:唐玄宗为何破例设了三位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玄宗抢了杨玉环后李瑁怎么办,唐玄宗重用的两个著名的宰相,唐玄宗在位时期的宰相

    导读:按照以往的惯例,唐玄宗通常只设置两个宰相,一主一辅,相互配合。可是当张说进入宰相班子的时候,他的前面已经有了张嘉贞和源乾曜两位宰相。那么,唐玄宗为什么要打破惯例,设立三位宰相呢?“三驾马车”能否同舟共济,各尽其能,辅佐唐玄宗呢?本文摘自:《蒙曼说唐:长恨歌》,作者:蒙曼,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

  • 被猜疑的慈善家李提摩太:鸦片战争的阴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提摩太的意思,鸦片战争原因,鸦片战争琦善

    光绪初年的山西旱灾,在中国荒政史上意义非同凡响,不仅因为其灾情空前严重,还由于在赈灾过程中涌现了前所未有的元素,即外来慈善家以一?大大出乎传统中国人意料的方式介入了救济事务,从而给中国注入了一种全新的慈善观念。参与山西赈灾并取得了重大成效的外来慈善家就是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李提摩太1870年来中国,

  • 揭秘:三国时期的《射雕英雄传》中的杨康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射雕英雄传杨康的扮演者是谁,杨家将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历史上的杨家将真相

    导读:金庸笔下的杨康可以说是最无耻的小人,他虚伪、奸诈、认贼作父、不忠不义,所以不会有好下场。本以为杨康只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角色,现实中未必就有其人,但是《三国志》中却有一位与杨康重名又有着杨康部分劣行的人,不过他早于《射雕英雄传》1000年,不知金庸笔下的杨康是否部分取材于此。司马懿篡夺曹魏政权之

  • 史上真实的曹操:曹操竟是一位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身长几尺,曹植闯司马门是真的吗,曹真真的那么无能吗

    导读: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历代评价各有不同,易中天说,曹操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总之是个复杂型人物。罗贯中更是将曹操作为奸臣形象加以诋毁,而与曹操同时代的太尉桥玄则说

  • 春秋无义战:春秋仁义之君为何身败名裂国破人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春秋无义战中的无义之战是,春秋无义战的实质,春秋无义战是谁提出的

    导读:公元前638年,春秋时期的宋国与楚国作战,宋襄公命令军队早早的做好准备严阵以待,而此时楚军正在抢渡泓水,司马子鱼对宋襄公说,敌众我寡,趁敌人未全部渡河,请你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渡过泓水,还未列队成阵时,子鱼又说,趁他们立足未稳赶快攻击。宋襄公还是不许。等到楚军完全渡过河作了充分的

  • 伴君如伴虎:中国历史上落下千古骂名的贤能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伴君如伴虎什么意思,伴君如伴虎的典故,历史上善终的宰相

    导读:赵盾是春秋时晋国名相,他“制事典,正法罪”,对维护晋国的稳定和保持霸主地位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可就是这样一位贤能的宰相在历史上却落下千古骂名。《左传》记载,赵盾扶持晋灵公登位后,晋灵公远君子亲小人,追求享乐,不思进取,不遵守做国君的规则,大量征收重税来满足自己荒淫奢侈的生活,宫殿装饰的富丽堂皇

  • 揭秘:南唐历史上后主李煜手下不为人知的忠臣们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唐后主,李煜简介,南唐后主李煜是李渊后人吗

    导读:古往今来载入史册的忠臣名士数不胜数,他们都以对国家和民族的无限忠贞而名传万世永垂不朽,然而,在五代十国的南唐却有几个忠烈之士淹没在历史当中。一、冒死劝谏的汪焕后主李煜特别崇尚佛教,他自号莲峰居士、钟山隐士,宫中设有佛堂,京城寺庙众多,募集百姓钱财供奉僧道,常带领宫娥嫔妃诵经拜佛,聘请高僧讲法,

  • 麻雀变凤凰:中国古代历史上几个意外得宠的后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宠他免费阅读,韩剧麻雀变凤凰,历史上咖妃照片

    导读:春秋时,郑文公大概有十多个儿子,他们的母亲都出身于贵族家庭,但却只有出身贫贱的燕姞之子公子兰继承了王位,其他儿子全部死于非命。燕姞是个很有心计的女人,为得到郑文公宠爱,她编造了一个近乎神话的梦,她梦见一个天使送给她一朵兰花,并说兰花就是她的儿子。从此燕姞身上就时常散发出兰花的清香。她的谎话和兰

  •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应该载入史册的四位隐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谁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中国历史史册,历史上最神秘的四个人

    导读:历史上的贤人隐者数不胜数,有记载的诸如老子、孟子、庄子、范蠡、陶潜等,无记载的那就似天上的繁星,数都数不清。后人对前世的贤人隐者总结的一条规律,很有道理,“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中隐、大隐者,在烟波浩渺的历史中总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而隐于野之小隐或者微隐者,要想寻觅其足迹,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