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少数民族将领毛忠:祖孙三代一起殉国的明朝忠烈

少数民族将领毛忠:祖孙三代一起殉国的明朝忠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38 更新时间:2023/12/11 4:52:16

毛忠(1393--1468),字允诚,原名哈喇,蒙古族,扒里扒沙(令古浪县大靖镇)人。曾祖父哈喇歹,行伍出身,于明洪武五年(1372),率众归附明廷,官至千户,战殁。祖父拜都,从征哈密,亦战殁。父宝,骁勇善战任总旗。永乐中,从捕沙州(今敦煌)叛寇,进伍长,并授永昌卫(今甘肃永昌县)百户。

毛忠袭父职时,年仅20岁,臂力过人,善骑射。永乐十四年(1416),太宗北征,毛忠在年宝指挥下从征宁夏,至贺兰山;后又北征至牛壁山,皆擒斩有功。宣德五年(1430),征讨叛军曲先(居住在今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西北部一带的蒙古族部落)有功,升永昌副千户。宣德八年(1433),征亦不刺山(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雅布赖一带),俘获伪少师哲卜尊巴勒固和伪知院奇彻岱等。宣德九年(1434),出征脱欢山(今永昌县北边外),俘获敌首领旺札勒特穆尔等.升永昌卫指挥佥事。宜德十年(1435),征黑山(今民勤县西南),俘获敌首领都尔伯台等,升指挥同知。

正统三年(1438),随都督蒋贵征朵儿只伯,毛忠率七骑冲锋陷阵,破其前锋,获大胜,升都指挥佥事。正统十年(1445),以守边疆的功劳,升为同知,并赐姓“毛”。正统十一年(1446),随总兵官任礼,收捕了沙州卫(今敦煌)都督喃哥部落,井把他们迁到长城以内,因此,升都指挥使。正统十三年(1448),啥密使臣朝贡归里,路过罕东地区(今玉门、安西间)被掠,命毛忠出罕东追抚。毛忠到达罕东后,未动用武力,只召集首领,讲明忠信,晓以大理,使之全部归还了所俘掠的东西,使使臣安全回到了哈密。是年,沙州都督喃哥的弟弟伪祁王锁南奔,暗通瓦刺(居住在今宁夏至内蒙古西部一带的蒙古族部落),毛忠设计生擒,并俘获了他的部众1200余人。由于征罕东的功劳,升右军都督府佥事,并赐名“忠”。不久,又军援参将刘震于半截墩,斩获其众,升任右参军,协守甘肃。

景泰初年(1450),礼部侍郎李实出使漠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回来说毛忠多次派人私通瓦刺,于是便诏命逮捕赴京。毛忠到京后,兵部尚书于谦按照他的罪名要判处死刑,代宗皇帝不同意。于谦又建议:“既然不杀,就降职发配福建立功。”代宗同意后,便派他到福建,官衔和待遇不变,并下令甘肃守臣将毛忠家属送往京师。他遭如此飞来横祸,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毛忠在征讨犯境的蒙古族部落时,曾俘获番僧加失真领,献给了朝廷,英宗不杀,赦他回去。此人后来逃到瓦刺那里,为也先所用。他恨毛忠,想乘机诬陷,遂造出了毛忠和也先私通的舆论。朝廷不了解这些情况,这时的英宗北狩塞外,是很清楚这件事的。毛忠到福建后,屡有斩馘功(割下敌人的左耳朵计数献功)。

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皇帝位,立即将毛忠召回,并在文华殿召见,当面昭雪安慰,赐玉带和明甲风翅盔.升都督同知,任左副总兵,并命他和西宁侯宋晟出征甘凉。第二天又赐白金织蟒和绣春刀。过了几天,又召至文华殿面谕降敕奖励,赐银钞。天顺二年(1458),敌人大举进犯甘肃。八月,鞑靼首领,孛来侵扰镇番(今民勤县),巡抚芮钊向朝廷汇报了诸将失职罪。兵部认为毛忠可以将功赎罪,置之不问。天顺三年(1459),毛忠在镇番(今民勤县)破敌,三战三捷,论功升右军左都督。天顺五年(1461)孛来以数万骑,分兵侵掠西宁(今青海省西宁市)、庄浪(今永登)、甘肃诸道,毛忠与总兵卫颖分兵追击,敌稍退却。毛忠即率骑士三千,于凉州(武威市)十三里铺立营,军队立足未稳,突然间敌数万骑冲来,毛忠即率领将士投入战斗,鏖战一昼夜,矢尽力疲,敌人越来越多,敌帅还复立阵前,大言以惑军心。包围圈越来越紧,将士们都吓呆了,而毛忠则意志坚定,勇气超人,安慰和鼓励将士,进行殊死搏斗,自己身先士卒,单骑冲杀,并责骂敌人不臣之罪,目眦尽裂。敌人看到无法战胜毛忠,而且毛忠的援军也已赶到,遂即退走。毛忠在这场战斗中,杀敌无数,自己竟无一人死亡。天顺七年1463),永昌、武威、庄浪(今永登)塞外常有边患,毛忠与总兵官卫颖分别征讨,毛忠先破了巴哇诸大族,后又破了咎咂、马吉思诸族,其他将领不能战胜的,毛忠又将其击破,俘获甚多。成化三年(1467)四月庚子,朝廷以军功封毛忠为伏羌伯,食禄千石。

成化四年(1468),固原(今宁夏回族自泊区固原县)满四(俊)聚万余众据石城(今宁夏固原县西北)反。宪宗皇帝命右副都御史项忠督师征讨,又诏命毛忠率甘凉军马于冬十月会师石城征讨。十一月毛忠与项忠等夹攻敌营,项忠命毛忠从木头沟进军。毛忠命令:“闻炮声而纵,见烟举而回”。次日,毛忠以二百骑冲炮架山,截山夺险,连破七峰,特别是冒矢石夺得山北、山西两座主峰,斩获甚多,敌稍退。项忠等军亦攻下了山的东峰及石城东、西二门。敌人已感到山穷水尽,相对啼哭。忽然昏雾升起,有哨位误先举烟,掣军。敌乘风,集中兵力与毛忠以死决战。毛忠孤军相持,战到日落,大小十余战,箭射尽了,拾敌人箭射,拾得的箭也射尽了,还在坚持战斗,忽然毛忠为流矢所中,回至半山坡就殉国了,终年75岁.他的侄子毛海、孙毛铠上前救忠,特别是毛铠,前后跃马,杀敌很多,后被敌人捉住,断指裂额,问:“你能不能再射箭?”最后都壮烈牺牲了。

毛忠为将纪律严明,爱惜士卒,为保卫边疆贡献了毕生精力.人们把他称为“长城”。他战殁后,河西人民吊哭者相望于道。讣闻至京,“宪宗皇帝震惊,悼嘉叹之。赐祭葬,追赠奉天翊运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追赐伏羌侯,谥号武勇,子孙世袭伯爵。”同时,赐以铁券制书,其文曰:“久擐甲胄而树绩,荐分弓钺以专征。壮号骠姚,老称矍铄。虎头食肉,受封万里之西;马革裹躯,为荣九泉之下。英魂助枭于叛赋,义气可激于懦徒。歌大风飞云之章,朕安得于猛士;挺秋霜烈日之节,尔可列于忠臣。”

毛忠逝世后,遗体葬于故乡——古浪城西南40里处,即今古丰乡西山堡毛家湾子对面的坟洼(坟洼一名即有毛公坟墓而得),后又赐葬(衣冠)于古浪城东南之黄羊川北山下(今黄羊川乡毛家大庄),现墓碑尚存。

一代名将去了,可是他所建立的功勋,却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从成化四年(1468)冬十一月毛忠牺牲,到弘治十二年(1499)四月建祠奉祀的30年中,河西人民哀思毛公之情,深如一日。常常涕泪感叹,“乃何毛公竟舍我.而不永辑宁我耶7”一遇警报,就说:“安得作长城如我公,何寇之敢侮耶?”或遭到蹂躏,又说:“安得起公于九泉,鸣剑抵掌,而剪彼丑,大雪我辈之仇耻耶?”每顿吃饭,必先祭奠毛公;每当休息必先祝告毛公;每有征发,必先祈祷毛公默佑。他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是因为他生前为人民做了好事。弘治十二年(1499),孝宗为了追录毛忠的功勋,根据专管机构的建议,下诏在兰州建立忠义坊,以表其里;根据巡抚许进的建议,下诏在甘州(今张掖市)城东廓建立武勇祠(弘治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动工,八月吉日完工),并赐额“武勇”,春秋致祭。明代官员和文人墨客颂扬他的诗词歌赋很多,大都失散,至今能在史料典籍中见到的也仅有数十篇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英宗朱祁镇:有小聪明却不懂治国的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祁镇昏君的一生,明末藩王结局,明朝皇帝朱祁镇是昏君吗

    说起这位明英宗朱祁镇,真是好有一比:在北京高峰时段开车——-生不完的气。先说年号问题,明朝皇帝,在位时间再长,年号也只有一个,惟独他特殊,在位总共不过十五年,年号却有两个,前一个叫正统,后一个叫天顺。倒不是因为他非要搞特权,两个年号之间,是由一大串可气的事穿起来的。先说正统朝,差不多是地球人都知道的

  • 细数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奶便是娘”的六位古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年表图,盘点中国历史上,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主要看哪些书

    导读:忠诚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人格。如林语堂先生《说诚与伪》里说的“诚即是真!”。自古以来,不诚、不真则大有人在。从五代的冯道到东汉的吕布、东晋刘劳之、北魏的侯景、金朝的孔彦舟和明末清初的吴三桂,都是属于“有奶便是娘”之辈。先说冯道,在唐末先投刘守光作参军,刘败后投河东监军张承业当巡官。后经张承业推

  • 汉初酷吏张汤:将法律当成整治他人的工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改法为律的人是谁,管仲变法主张什么,封建士大夫

    公元前二世纪的某一天,在西汉都城长安,一个男孩连同他正在做的一场游戏,被历史永远地记录下来。男孩的游戏是审理一起盗窃案,一只被拴住的老鼠是贼,一块被撕咬过的干肉是赃证。按照汉代堂审规则,经过一番起诉、具书保证、讯问、笔录、宣读和判决等复杂程序,并使用了那时特有的酷刑逼供,最终人证物证俱全,判处鼠贼磔

  • 古代做官要会做人:易得罪人的窦婴为何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做人不要怕这怕那,做人与做官,怎样做人做事做官

    认真你就输了你如果不知道窦婴是谁,回家看电视,电视里面经常演的那个窦太后窦漪房,是他堂姑。窦婴这人,有个典型的毛病,琢磨事,不琢磨人。办事儿皇帝放心,但是说话让皇帝恶心。有一次窦太后设家宴。窦太后,当时的皇帝汉景帝,还有窦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梁王都在。汉景帝可能是喝高了,饭桌上就说:“千秋之后传位梁王

  • 名将王翦为何坚持灭楚出兵六十万?秦国灭楚始末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翦为何要六十万大军灭楚,王翦最后去了哪里,战国名将王翦

    秦国灭楚之战:在战国时代,楚国西与秦国毗邻,虽屡遭秦国侵犯,国势日衰,但至战国末年,尚占有江淮广阔地区,是秦统一事业的一大障碍。秦国攻取赵国邯郸(今属中国中北部河北省)后,即移师向南,对楚作战。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将王贲夺取楚国十余城。嬴政不听王翦以60万大军全力攻楚的建议,遣李信

  • 解密:为什么齐国最兴盛时期在位的却是昏君宣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齐国的国都,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是谁,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齐国

    《滥竽充数》这篇小学课文,除了对不懂装懂、弄虚作假的南郭先生进行了鞭挞之外,对齐宣王也暗含批判讽刺意味。一个不会吹竽的人,竟然混在王宫吹竽团里好多年没被发现,齐宣王作为领导自然难辞其咎,这糊涂官当得可够水准的。相反,对齐宣王的儿子齐湣王则颇有好感,明察秋毫、雷厉风行,显然是个很不错的领导。然而,查阅

  • 李自成为何不能坐稳江山:统治根基不稳定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自成统一中国会是怎么样,李自成失败原因分析,根基是啥意思

    李自成的失败在于没有完成转型。至于为什么创业多年,虽然当上了ceo,迎娶了白富美,也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可惜最终却演出了一出悲剧。我想来分析一下,教你如何在古代怎么把一个反贼企业转型。得天下不能太速。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用了大概四年,朱元璋光种田就花了不止六年,李自成虽然创业早,但他在逃往商洛山时只有

  • 为何关羽不肯嫁女儿给孙权:并非因为孙权儿子差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飞的女儿,孙权为何要杀死关羽,董卓女儿嫁孙权

    关羽是蜀汉名将,和刘备情同手足。资料记载,关羽有女,孙权曾遣使为子前来求亲。关羽大怒,说:再休多言,立斩汝首,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断然拒绝了孙权的求婚。关羽这样做,毛主席说:“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不讲政策。”其实,这话还值得商榷,因为孙权当年就曾经把妹

  • 曹操的突然崛起:董卓余党的提拔和剿黄巾的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伐董卓群雄大战,伐董卓群雄大战起因经过结果,全战三国黄巾之乱刘备开局

    李傕、郭汜二人把持朝政的这段时间, 各路诸侯都处于调整期, 天下暂时出现了少有的平静。此时天下的格局为:名义上还是东汉一个政府, 实际上已是各霸一方。无论局势多么复杂,我们都可以用归纳法理出头绪:东汉政府可以看作三大板块:1.北方西部(约四分之一)由李傕、郭汜二人控制皇帝,号令天下。2. 北方东部(

  • 为什么魏延在诸葛亮死后被杀:只有他敢用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杀魏延的真正原因,诸葛亮一死魏延必反,诸葛亮为何不重用魏延

    魏延应该是三国时代颇具争议的一位人物。在名著《三国演义》中,这位勇武过人的名将,只是因为同顶头上司诸葛亮的北伐意见不合,最后被冠以谋反的罪名,落个诛夷九族的下场。那么,历史中魏延是否真如演义所言,身陷诸葛亮的黑手,落个身败名裂?如若翻阅史料,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当然,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