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伊丽莎白作为堂堂一国女王为何要做女光棍?

史上伊丽莎白作为堂堂一国女王为何要做女光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480 更新时间:2024/2/4 4:41:27

导读:每年的11月11日由于包含“四根光棍”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光棍节”。而2011年的光棍节由于包含“六根光棍”,则被称之为百年一遇的“光棍节”。在此百年一遇的“光棍节”来临之际,历史上的许多著名“光棍”又一次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当然,说起著名“光棍”就不能不说历史上最美艳绝伦的超级女光棍,她就是伊丽莎白一世女

伊丽莎白一世,英格兰王国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她终身未嫁,因被称为“童贞女王”,可谓是世界历史上最美艳绝伦的超级女光棍。她即位时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英格兰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一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著名人物。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间开始确立。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也称为“黄金时代”。那么,这位堂堂的英国女王为终身不嫁,只做一个超级的女光棍呢?

1558年,伊丽莎白在经历了生死磨难后,终于登上了英国的王位。在前去加冕经过伦敦城时,她特意停留片刻,对夹道欢迎的人群作了简短的演讲。她激动地说:“是时间把我带到这里,并承认我为女王。”

伊丽莎白生于王室,然而这位王室“千金”在继承王位之前,却很少享受到王室的荣华与富贵,相反,却被宫廷一系列阴谋、迫害所包围。直到25岁的时候,历尽沧桑的伊丽莎白才登上都铎王朝的王位,从而使英格兰王国和爱尔兰迎来了伊丽莎白时代。

伊丽莎白在位45年。这位饱经了凄风苦雨的女王在即位后,以她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政治经验,把玛丽女王遗留下来的财力匮乏、军事软弱的英国,带进了一个政治稳定、财力充实、军事强大的时期。然而,当她即位时,罗马教廷却拒绝承认她的王位合法性。伊丽莎白像父亲亨利八世一样,断然决定脱离与罗马教皇的关系,宣布英国为新教国家,确立了女王在国教中的最高地位,从而使英国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在处理同议会的关系上,女王则采取一种谨慎态度。她既保持国王对议会所拥有的权力,同时,也尊重议会的传统权力。当议会与王权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她又会以灵活手段,甚至以妥协方式加以解决,保持王室与议会的继续合作。1601年,当她要求议会通过她所开列的某些商品为王家专卖商品时,受到议会的激烈反对和抨击。此时,她没有滥用国王权威去解散议会,相反,还表扬了议会的行为,并且还作了些自我批评,从而避免了王室与议会间冲突的进一步升级。在处理国事上,女王总是以灵活的政治手腕,保持英国政治的平稳发展。

在伊丽莎白时代,英国的财富积累加快。女王即位时,英国还是一个外债累累的国家,到16世纪80年代,英国的财政比1568年增加了两倍。英国不仅偿还了外债,而且国库已有相当积累。国家财富增加如此之快,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女王以她的个人品性造成了一个追求金钱、利润的社会氛围。

伊丽莎白生性节俭,却追求金钱。对宫廷开支,她总是精打细算,省之又省。因此,伊丽莎白时代的宫廷开支不到玛丽时期的三分之一。女王的节俭近乎到吝啬,如她喜欢跳舞,但盛大的舞会通不是在宫廷,而是在大臣的庄园和官邸举行。当然,这笔巨额开销要由这些大臣来承担,许多大臣为此而叫苦不迭。 女王的节俭影响着大臣,他们知道女王喜欢节俭,因此,也不敢过于奢侈。

伊丽莎白一方面厉行节约,另一方面拼命追求金钱。在理财、投资上,她借助于商人和海盗。为了增加王室收入,女王聘请被称为“商人之王”的格勒善为财政顾问。1560年,格勒善在伦敦市中心建立起一座巨大的交易所。这个交易所将交易、仓储、服务融于一体。女王参观后感到十分满意,下令将该交易所取名为“王家交易所”,由格勒善掌管。交易所云集英国和欧洲各地商人,生意红火兴隆。交易所的开办使女王的钱袋很快地鼓了起来。

由于伊丽莎白对金钱的狂热追求,在英国社会掀起了拜金的热潮。在这种狂热中,无论是羊买卖、土地投机、企业经营,还是直接掠夺,都让人们觉得津津有味,而这一过程又加快了国家原始资本的积累。

此时,最引人注目的是伊丽莎白与海盗非同寻常的关系。女王虽然有时也发布缉捕海盗命令,那只是做做样子,而霍金斯、雷利、德雷克等海盗巨头都是女王的座上宾,受到女王的呵护和褒奖。当西班牙要求英国处死德雷克时,女王却把他封为骑士。当贵族出身的女海盗克力格鲁夫人洗劫了西班牙的船只,并把海员沉入海底,西班牙政府要求处死这位女海盗时,女王却下了一道特赦令,使她安然返回领地。

伊丽莎白支持海盗,一方面是通过海盗掠夺充实国库,另一方面是作为和平时期打击西班牙的一种政策。伊丽莎白即位后,西班牙的天主教势力对新教的英国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袭击西班牙的船队,成为防止西班牙天主教的侵略,保卫英国的一种措施。更重要的是,伊丽莎白把海盗看做是未来海战的军事力量,因为英国没有常备军。可以说,伊丽莎白对海盗的支持和保护政策,为后来英国战胜西班牙,从而取得海上霸权地位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1588年西班牙与英国矛盾激化,西班牙的一支由134艘舰只组成的舰队又称为“无敌舰队”,英国扑来。伊丽莎白迅速组织起由140艘船只组成的舰队,昔日的海盗成为皇家的海军,霍金斯、德雷克、雷利摇身一变为海军将领。这些人具有丰富的海战经验,加之海盗的亡命精神,都使英军战斗力强于对手。为了鼓舞士气,女王亲临部队,向士兵们发表了一番激动人心的演讲:“让昏君去害怕吧……我到你们这里来,决心在激烈的战斗中与你们共存亡。我知道,我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女人,但我有一颗国王的心,而且是一颗英国国王的心。”女王的演讲更激发了官兵们的战斗热情。最后,这次海战英国取得了辉煌胜利,“无敌舰队”最后只剩下43艘返回西班牙。从此,西班牙日渐衰落,而英国踏上通向海上霸主的台阶。

这一次取得对西班牙的胜利,使伊丽莎白感到从未有过的兴奋和惬意。此时,这位早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女王请来了画师为自己画像:她穿着华丽耀眼的上装,箍裙折痕笔挺下垂,尖削的脸颊带有一丝漠,显出她的高傲和庄严。她目光中,充满着自信和得意。在她的身上体现了一个新英国形象:自信与高傲。

伊丽莎白美艳绝伦,却终身未婚。自她即位后,议会一次次恳求女王择婿,期望她能为王室留下继承人。然而,女王对此无动于衷。后来,当议会代表团再次恳求女王时,她上了结婚戒指,并说:“我已经献身于一个丈夫,这就是英国。”

纵观数千年帝王史,很少有统治者特别是女性统治者,像伊丽莎白一世这样,从小经历过如此之多的忧患,一个小小的家庭单元,承受了如此之多的祸起萧墙、血雨腥风。当年,她的母亲安娜王后被父亲处死时,小伊丽莎白不到3岁。不久,英国国会又宣布伊丽莎白是非法生养的私生女。亨利八世死后,其幼子爱德华继承王位,是为爱德华六世。不久,爱德华痨病而死。爱德华的姐姐玛丽继承大统,她就是世人所称的“血腥玛丽”。伊丽莎白又被姐姐关进“地狱前厅”的伦敦塔。自幼在心灵深处种下这么多的恐惧、无助、悲苦与凄凉,然而它既没有摧毁她的精神,也没有在她人格中埋下暴戾的种子,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奇迹。

与玛丽女王不同,伊丽莎白的母亲是个地道的英格兰女子,所以伊丽莎白视英格兰为她的一切,并最终比其他任何统治者都更好地代表了英格兰,实质上成为英格兰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象征。从某种程度上讲,伊丽莎白对自己婚姻的处理堪称其“英格兰主义”的最好体现。

伊丽莎白即位后,姐夫、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以及瑞典国王、奥地利大公、法国国王、萨伏依公爵、安茹公爵等王公贵胄纷纷求婚。但伊丽莎白知道,与这些宗教信仰水火不容、家族利益你死我活的外国求婚者中的任何一个结合,都可能使英国卷入欧洲大陆无穷无尽的冲突中。结果她终身未嫁。

在伊丽莎白到了不惑之年时,人们知道,如果再拖下去,婚姻将失去意义。面对大臣们提出的结婚请求,伊丽莎白把弄着手中的戒指,嘲讽地反问:“你们认为我该嫁给谁?”大臣们一时哑口无言。伊丽莎白将戒指戴在无名指上:“我只可能有一个丈夫,那就是英格兰。”伊丽莎白这句话,在英国人心中造成了空前的震撼,他们更加热情地把女王奉为神明,将她比做月神,比做贞洁的凤,比做为国尽职的鹈鹕。伊丽莎白一世成为英格兰历史上最夺目的一朵玫瑰。

从心理角度讲,这位第一个活着从伦敦塔走出来的囚犯,也许并没有真正从童年的刀光斧影中康复过来--女王的独身,被英国人看作是英国摆脱任何外来干涉或控制的一种特立独行。然而终身未婚,恐怕与她人生最初15年中所见所闻的婚恋大有关系:六位母亲中一人离异,三人被丈夫砍头,两人死于产育。第一次追求她的两兄弟,不仅动机卑劣,其中一个还砍了另一个的脑袋。因此,如果这位美丽而敏感的女王畏惧婚姻、畏惧“丈夫”、畏惧生育,甚至畏惧家庭本身,对心理学发达的今天来说,并不算什么意外的结论。

当然,伊丽莎白终身不嫁还有着政治方面的原因。伊丽莎白即位后,西班牙的腓力二世和法国王子都曾向她求婚。她清楚,王室联姻是政治性的,她不想因自己的婚姻使英国从属于西班牙或法国,英国需要的是中立。但是,她又不想由此得罪两国,使英国变为他们攻击的对象。于是女王开始与他们进行巧妙的周旋。对西班牙的求婚,她给予模棱两可的答复,使西班牙对这桩婚事始终抱有希望,以此拖延西班牙对英国的直接进攻。对法国的求婚,女王也采取了同样手段,她以娓娓动听的言词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同法国的婚事谈判拖延了多年。为了保持她所需要的中立,最后停止了一切谈判。如果说女王拒绝与西班牙和法国联姻是为了保持英国的中立,那么,她完全可以从英国挑选一位称心的绅士。然而,她没有这样做。

伊丽莎白并非是个没有情欲的人,她同其他女人一样,希望有人向她求爱,欣赏他们的殷勤和赞美。因此,在女王的石榴裙边围绕着一群宠臣。在这群人中,她曾经喜欢过林塞斯特伯爵,然而,他的妻子罗布莎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去,引起朝廷议论,人们都怀疑是伯爵谋害其妻。女王清楚,如果此时同林塞斯特伯爵结婚,必定会引起臣民震惊,削弱属下对她的忠诚。政治上的审慎使她把自己封闭起来。也许在女王看来,保持独身对臣民会具有更强烈更长久的吸引力。

随着时光的流逝,女王红颜褪尽。到了晚年,她成为一个反复无常、性情孤僻多疑的老人。她常常阴郁地在宫廷中徘徊,两眼失神地张望着;有时拔出宝剑愤怒地刺向墙上的挂毯,怀疑那里隐藏着敌人。她的抑郁心情越来越重,惟有使她感到快慰的是,在她的治理下,英国已经强盛起来。她曾自豪地对大臣讲:“再也不会有像我这样的女王,把满腔热忱倾注于国家,精心料理我的臣民。”

1603年3月初,伊丽莎白病倒了,并失去了语言能力。临终前,她用手势向议员传达了她的遗嘱: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为英格兰王位继承人。20天后,也就是3月24日,伊丽莎白去世于萨里的列治文宫,身边的人默默地从她手上取下了那枚象征嫁给英国的结婚戒指。后来,她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伊丽莎白一生未嫁,她的死也就从此结束了都铎王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三国历史上“高富帅”的刘表为何会失掉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读过《三国》的都知道,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平定黄巾起义之后,这块地盘是属于刘表的,后来刘表的二儿子投降了曹操,将基业拱手相让,再后来孙权和刘备联手在赤壁打败曹操,荆州到了刘备手中。关于失荆州,我们更多的是熟悉“关羽大意失荆州”,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刘表坐拥荆州这么多年,怎么就落得了“地失家亡”

  • 解读:汉光武帝刘秀是不是当真不及历代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前57年),汉景帝庶子长沙王刘发的后人。王莽篡汉后,他和哥哥刘縯在家乡组织舂陵军,欲恢复刘氏统治。兄弟两人加入了更始政权。刘秀在昆阳以少胜多打败了王莽的四十余万大军。刘縯因为功高震主,被更始帝杀害。善于韬光养晦的刘秀亲自向更始皇帝请罪,平息了这次危机。在消灭王莽后

  • 评价宰相贾似道:南宋末年最合适当宰辅的人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史书提到南宋最后一个权相贾似道,都把他说成一个“不学无术”,只知“游押博戏”,没有文学修养的纨绔子弟,其实这主要是似道年少时的形象。历来很少有人注意,贾似道字师宪,别号允从,号秋壑。浙江天台赤山松溪人。出身官宦世家,其父贾涉曾任盱眙军、淮东制署副使兼京东、河北节制,是南宋抗金名将。而似道本人也于

  • 王夫人怎样破坏宝黛爱情的:千方百计拆散宝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读过《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王夫人联合凤姐采用"掉包计",为宝玉娶了宝钗,最后送了林黛玉魂归离恨天,一手制造了宝黛爱情悲剧。那么她对宝黛爱情的破坏是怎样展开的呢?首先王夫人利用自己的特定身份,把原是贾母的人的袭人拉拢过来,作为自己的忠实奴才,"培养"成了贾宝玉身边的"间谍",怡红院"心神耳意"。宝玉

  • 盘点《红楼梦》中四大泼妇 最泼还属王熙凤!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红楼梦里有四个有名的泼妇,她们是王熙凤,赵姨娘,秋桐,夏金桂。这四个人撒泼打横的功夫可谓了得,因为她们在贾府的地位,身份不同,撒泼的方法,手段,目的,结果都不相同。1、贾琏之妻——王熙凤先说王熙凤,王熙凤是整部红楼梦塑造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她是贾琏之妻,王夫人之内侄女,贾府当家少奶奶。她大权在手,恩重

  • 耿弇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耿弇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耿弇(3—58),字伯昭,挟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云台二十八将”位居第四。他勇猛善战,用兵灵活,指挥果断,富于创造,是中国战争史上卓越的军事天才。其父耿况,字侠游,以明经为郎,与王莽堂弟王伋一起从安丘先生学习老子,后任上谷太守。耿弇年少好学,熟习父业。因为常看到郡尉考选骑士时建旗设鼓、

  • 邓禹简介 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邓禹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邓禹(公元2-58年),字仲华,汉族,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才识过人,少有知人之明。王莽末年农民战争爆发后,绿林军将领拥立刘汉宗室刘玄为帝,建元更始。绿林豪杰们以邓禹青年有为,通晓文韬武略,争相荐举;但邓禹深知刘玄庸碌无能,不肯答应。更始元年(公元23

  • 谋反被烤死的汉王朱高煦:朱棣的榜样不好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被称为“王”呢?所谓“王”,在秦朝以前是对诸侯和天子的称呼。自从秦王嬴政称帝后,“王”就成为了一个爵位,这个爵位不一定是王公贵族出身的人才会被加封。到了汉朝,被称为“王”的人一般是指皇子、皇帝的兄弟们,到了隋炀帝的时候,便定制以皇帝伯、叔、兄弟及皇子为王。而这种制

  • 历史上汉初三杰的历史功绩和命运归宿——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秦末大乱,群雄并起,楚汉相争,天下归汉。汉高祖刘邦曾总结过自己能得天下的原因,刘邦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

  • 揭秘红楼梦中贾琏的小妾秋桐:要做就做人上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秋桐原是贾赦房里的一个小丫鬟,是贾赦玩腻了的人,但是因为贾琏出外办事得力,成了贾赦送给贾琏的礼物。既然是自己父亲赏赐给自己的礼物,那就怎么都不能怠慢了,何况两人之间早就眉来眼去已久,只是一直都没有得手而已。这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还不给人家一个好好的姨娘名分?虽然在贾赦房里秋桐只是个小小的丫鬟,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