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莎士比亚早年曾是恶棍打手?因威胁他人吃官司

莎士比亚早年曾是恶棍打手?因威胁他人吃官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554 更新时间:2024/2/5 17:04:58

这些晦涩的法律件一直被陈旧的牛皮纸包裹得严严实实,当中不仅将莎士比亚描绘为危险的恶棍,而且还列出了他的许多同伙——换言之,当年的莎翁不仅从事过违法行为,还可能卷入有组织犯罪。

貌似温文尔雅的莎士比亚曾经是个打手兼恶棍?据美国《史密森尼杂志》近日报道,加拿大学者莱斯利·霍森从英国档案馆故纸堆中得出的研究成果,在这位令人钦佩、但少有人透彻了解的文坛巨匠的肖像上,添上了与众不同又令人大跌眼镜的一笔。

莎翁早年社会地位平平

在面公众的历史读物中,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出生在英国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德镇,成年后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直到前往伦敦投身演艺界,才踏上成名之路。今天,许多人对莎翁的经典作品如数家珍,却对他早年的经历知之甚少——譬如,莎士比亚曾为好几起诉讼案件出庭作证,并且在不止一份卷宗上留下自己的大名。

这并不十分奇怪。莎翁毕竟是将近5个世纪前的人,而关于他创作生涯之外的情况,我们的了解程度不会比与他同时代的人更深。英国国家档案馆的大卫·托马斯就指出:“莎士比亚早年的史料少,恰好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吻合;我们强烈关注他,才突然发觉史料不足。”

完成于1600年的《钱多斯肖像》,画中的莎翁着耳环,也未穿当时流行的绉领衫。

伦敦的“环球剧场”,莎士比亚拥有部分股权。

莎士比亚被控发出死亡威胁的令状

更糟糕的是,存世的史料要么质量低劣,要么枯燥乏味。莎士比亚的多数奇闻轶事,其实是在他逝世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后,才经他人之笔流传开的。著名古董商和传记作家约翰·奥布里曾撰写过莎翁编年史,当中提到:莎翁的父亲是屠夫,他本人却“英俊、身材匀称,非容易相处”。(而最新研究发现,莎士比亚之父是个羊商人,根本不是屠夫。)17世纪80年代,牧师理查德·戴维斯率先披露了莎士比亚的一则丑闻:他曾在托马斯·鲁西爵士的庄园偷猎鹿,被抓获之后,才被迫离开斯特拉特福德前往伦敦。

既然缺少第一手资料,勾勒出莎士比亚完整肖像的惟一希望,就剩下在伊丽莎白女一世(1558~1603年在位)和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在位)时代的档案资料中大海捞针。英国国家档案馆确实收藏着数以吨计的纳税记录和法庭诉状,但这类材料的字里行间往往充斥行业专用语言和拉丁文缩写,即使出现莎士比亚的名字,也有80种不同拼写方式,文字专家也必须经特殊培训才能看明白。

开剧场和妓院不差多少

由于几乎找不到铁证,现存的多数莎士比亚故事都是靠推测写就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加拿大学者莱斯利·霍森发现的史料尤其引人注目。据了解,这些晦涩的法律文件一直被陈旧的牛皮纸包裹得严严实实,当中不仅将莎士比亚描绘为危险的恶棍,而且还列出了他的许多同伙——换言之,当年的莎翁不仅从事过违法行为,还可能卷入有组织犯罪。

“大家都知道,”一份法庭令状用拉丁文写道,“威廉·威特为了保命,被迫接受威廉·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兰利、约翰·索厄尔的妻子多萝西·索厄尔和安妮·作为‘合约担保人’……”令状附件由萨里郡法官签发,日期为1596年11月29日。那么,威廉·威特是谁?文件暗示他受到了莎士比亚等人的死亡威胁,又是谁指使后者这么做的呢?

霍森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当年的莎翁,是个精力充沛、思维敏捷但学识粗浅的乡巴佬,渴望在“放荡不羁且不讲道德”的戏剧界发迹。在16世纪末,戏剧表演远不是受人尊重的行当,否则,伦敦的剧场也不会成群地建在泰晤士河南岸萨瑟克区,处于司法管辖的空白区域。大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霍森才会从萨里郡而不是伦敦的令状中发现这些文件。

作为初到大城市闯荡的新人,莎士比亚不得不从最卑微的职业做起,为那些声名狼藉的老板打工。在那个年代,开剧场和开妓院差不了多少,二者都是社会中下层人士寻花问柳之地,到处游荡着小混混、皮条客和妓女,观众对舞台表演的兴趣反倒是最小的。由此可以推断,无权无势的莎士比亚最初找到的工作,必定会把他带入演艺界最阴暗的一面。正如作家们提到的那样,他的头一个雇主是菲利普·汉斯洛维,此人发家致富的途径,首先是开妓院,其次才是做剧场经理。

帮无良老板“黑吃黑”?

莎士比亚的第二任老板弗朗西斯·兰利也是同一类人。莱斯利·霍森经缜密分析发现,兰利的多数财富都属不义之财,作为“天鹅剧院”的业主,他本人是一长串暴力和勒索案件记录的主角。伦敦市长曾经反对兴建该剧院,称它将成为“小偷、盗马贼、嫖客、骗子和叛乱者”的聚会场所,结果没起任作用。

在生意场上,兰利最主要的对头就是威廉·威特——疑遭莎士比亚恐吓的对象。滑稽之处在于,威特本人也是个凶残的打手,他的继父威廉·加德纳曾在萨里郡担任地方官,表面上在高档商业区做皮革生意,巨额财富却大多来自不法交易。另有记录显示,他妻子家的许多亲戚控诉加德纳撒谎成性;后者还在不同时间犯下“诽谤、侮辱和暴力”等罪行,并因此入狱短期服刑。当过地方官,也绝不表明此人有多么正直,只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罢了。

耐人寻味的是,研究莎翁的部分学者曾在各自的著作中提及相关的人和事,却一直对此躲躲闪闪。他们大多表示,“几乎找不到”莎士比亚作为兰利雇员参与不法活动的直接证据。在传记作家塞缪尔·舒恩鲍姆口中,“最合理的解释是,莎翁只是目睹争端的清白证人”。

而在霍森看来,类似的表述更像是歪曲事实,有点“为尊者讳”的意思,故意回避莎翁在法庭令状中被明确地点了名,直接卷入了争端这一事实。霍森坚持认为,兰利和威特(加德纳)之间一定发生过某种激烈的冲突,目的是垄断剧场业主涉足的暴利行当,他们的争执的实质是“地痞流氓之间的‘黑吃黑’,简而言之,是抢夺当地副业和对有组织犯罪的控制权”。由此观之,“既然莎士比亚是案件的当事人,想必他是积极参与了两大犯罪集团的交锋”。

来路可疑的巨额买房款

当然,受害人威特和他的同伙也不是善良之辈。此人在另一起案件中被描述为“不懂好赖的轻浮货色”——莎士比亚心甘情愿地给兰利做帮手,其模仿对象或许就是出道更早,同样对继父兼老板忠心耿耿的威特。以这种阴暗面貌存在的莎翁,不禁让人联想起以他为主人公的、颇具争议的画作《钱多斯肖像》。正如莎士比亚研究专家比尔·布赖森所说的那样,这幅画像似乎要描绘这么一名男子:“他的本质,与外界描绘的谦卑、秃顶的文人形象格格不入。”布赖森曾经写道,画中男子“肆无忌惮的做派”和“淫荡的嘴唇”足以令人不安,“凭感觉,他就不像是那种你能够轻易将妻子或女儿托付之人”。

事实上,初入文坛的莎士比亚并非出色的作家,更不是完全诚实守信的公民。其他法律文件显示,在1596年、1598年和1599年,因为拖欠几先令(旧货币单位,一英镑折合20先令)的税金,莎翁总是从一处出租屋躲到另一处出租屋。他为何惹这么多麻烦着实令人不解,因为税款与其同期花费在购置财产上的支出相比,只是九牛一毛。同样,他还因微不足道的金钱和至少3名男子打过官司。而在其他同行的评价中,莎士比亚的口碑亦非完美无瑕。剧作家罗伯特·格林临终前,就谴责莎翁剽窃他的作品,并警告其他人不要落入这位“暴发户式的乌鸦”的圈套。

从霍森的种种分析看,“年轻时代的莎士比亚,曾由于某种原因在伦敦从事过见不得人的下流勾当”,这样的结论是完全合乎情理的。不过,这与他作为演员和剧作家的生活并不全然矛盾——以莎翁之头脑和变通能力,有理由认为他能做到一心二用,在登台演出、创作剧本的同时,继续充当兰利的得力干将。

另一个值得玩味的事实是,到了1597年,莎士比亚居然出资60英镑,在老家斯特拉特福德购买了一栋带有好几个花园的豪宅,要知道,60英镑在当时可是很大一笔钱。人们不能不联想到,这笔巨款究竟是他写剧本挣来的血汗钱,还是从事“地下副业”的不法所得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逆境将军俞大猷:从挫折中成长的抗倭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如何面对挫折和逆境,如何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俞大猷是明朝中后期的著名军事将领。在抗倭上功勋卓著,是与戚继光齐名的“抗倭英雄”。他虽然功名显赫,为国家贡献颇多,却屡遭打击陷害,一生沉浮漂移,命运多舛。所幸的是,俞大猷总能化险为夷,东山再起,显现出超常的政治军事智慧。愈挫愈勇成名将俞大猷出身习武世家, 20岁那年,他的父亲突然病故,他便继承了父亲

  • 阴差阳错就当了皇帝!中国古代的十大幸运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最公认的千古一帝,历史上最凶残的皇帝,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十大皇帝

    中国的皇帝数不胜数,雄才大略者有之,昏聩无能者有之,他们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的群体,鄙人不才,妄评出下面十大幸运皇帝TOP.1 康熙在影视剧中,大都是这样描述的:说是在众多皇子参加的廷试当中,这个爱新觉罗·玄烨的表现最为出色,最后他就当上皇上了。那在历史上,爱新觉罗·玄烨真的是最出色的吗?最出色是真

  • 趣谈哪些人因为名字不够高大上而被忽略的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不出名的名人故事,走不寻常而成功的名人,高大上的职业

    历史上有众多因为名字不够上档次,即使功业通天仍不被世人记住,一个个残酷的现实摆在这里:鲜卑凉州之主——秃发树机能北朝关张弗过——杨大眼(兄弟叫杨小眼)南齐第一名将——张狗儿(他兄弟叫张猪儿,这两兄弟后改名恭儿敬儿,格调略上升)隋代疾风之狼——麦铁仗西魏八柱国家——大野虎(唐太宗的亲曾祖父)日本遣隋大

  • 岳飞被宋高宗怨恨不止是军功:对起义军太仁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精忠岳飞王贵为什么叛变,宋高宗后悔杀岳飞吗,宋高宗为什么不能生育

    岳飞小朝廷把农民反抗斗争看作比金军入侵还更危险。在金兵暂时撤退、宋金形式发生急剧变化以后,高宗立即把南宋领兵抵御金军的大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岳飞等从抗金前线调离,分头去镇压各地的农民起义。建炎四年(1130),江南东路信州地区农民不堪王琰溃军的劫掠骚扰,在王宗石领导下,二十万农民奋起反抗。高宗派

  • 汉初第一名将韩信为何初投刘邦时未被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韩信十面埋伏为何网开一面,项羽后悔没重用韩信,韩信手下将领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元勋,为刘邦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不过当初这个人投奔刘邦的时候,刘邦并不待见他。萧何多次向刘邦举荐韩信,说他天下国士,刘邦总是无可无不可。后来萧何问刘邦为何不看好韩信,刘邦说出了这样的原因:孤闻韩信亲死不能治葬,无谋也;寄居亭长,乞食漂母,无能也;受辱胯下,乡人贱之,无勇也;事楚三年,

  • 汉高祖的军事才能:史官都无法遮掩的彭城惨败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彭城之战项羽为什么能赢,刘邦彭城兵败后如何翻身

    史官对于开国太祖的过失,不得不有所隐讳,特别是对于刘邦军事指挥能力的有限,更是不便多言,因为汉朝的天下是骑在马上打下来的,打天下的最高统帅,怎么会有如此丢人现眼的过去?彭城战败,是刘邦一生中最为惨痛的败仗。关于这次败战的原因,历代的史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纷纷议论中,最为一致的当数刘邦进入彭城之后

  • 德主刑辅:汉武帝独尊儒术背后的司法建设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独尊儒术和焚书坑儒的异同,如何看待汉武帝独尊儒术,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窦太后死后,汉武帝没有任何羁绊了,他要一展雄图,他修改法律,使西汉“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死罪“大辟四百零九条”,他所奉行的重刑主义之繁苛由此可见。可以说,汉武对“文景之治”的另起炉灶,翻开了中国刑法史上最酷烈的一页。但是,治国手段的打、杀、罚只是硬币的一面,硬币的另一面则需要洗脑,要统一思想。关于

  • 汉武帝依靠怎样的文治武功和罗马帝国并驾齐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武帝的武功,刘询是汉武帝的什么,汉宣帝和汉武帝是什么关系

    长达54年的铁碗统治,铸造了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的独特性格和高大形象。在他的统治下,奠定了中华大帝国的壮阔版图,实现了东西文化的大撞击、大融合。汉武帝“外攘夷狄,内修法度”的赫赫功业也奠定了他在西汉历史上的地位,成为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传奇人物。那么,汉武帝是如何治国、用人?又是如何与当时鼎盛的罗马帝国并

  • 平阳公主讨好皇帝弟弟:接连送上绝色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美女嫁给了皇上太简直,卫子夫平阳公主结局,平阳公主是谁的女儿

    在各种关于汉武帝的影视剧里,大家对平阳公主并不陌生,她总是占有不小的戏份。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皇后生了四女一男,除了他之外,还生有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和金俗(异父姐姐)。以刘彻这种六亲不认、子女老婆都杀无赦的性格来说,他有这么多同父或同母的兄弟姐妹,小小一个平阳真不能算啥;但最后,她却是汉武帝

  • 班超投笔从戎:大汉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控制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骞通西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班定远平西域,汉朝时的西域是指哪里

    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拘小节。在其少年时代,也曾读过许多历史等方面的书籍,但往往只读个大概。班超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居家常亲事勤苦之役,不耻劳辱。对于张骞、傅介子等历史人物,班超非常赞赏。西汉武帝时的张骞、昭帝时的傅介子都曾出使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