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军事方面,越王允常是如何增强兵力的?

在军事方面,越王允常是如何增强兵力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05 更新时间:2023/12/14 10:30:37

允常,一作元常, 姒姓,他是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后裔,春秋时期越国君主,继位者为勾践。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允常在其父夫谭死后,继任越国君主之位。允常即位后,接受中原各地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农业、陶瓷业、纺织业、造船业、编织业等,尤重冶炼业,曾命欧冶子铸剑,得青铜宝剑五,工艺精良,坚韧锋利。于是国力强盛,向外扩张,“拓土始大”。至晚年,越国疆土南至句无(今浙江诸暨一带),北至御儿(今嘉兴一带),东至鄞(今宁波一带),西至姑蔑(今龙游一带),江西东北一部亦属越国。越国自允常始称王,“越王”之称始于此。允常是越国霸业活动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周景王八年(公元前537年),吴越在越国北部边界檇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发生战争。不久双方缔约媾和。周敬王十年(公元前510年),吴王阖闾发兵攻越,占领檇李等地。十五年,允常趁吴国兴兵伐楚、国内空虚之际,发兵攻入吴境。自此,吴越两国怨恨加深,战争日益频繁。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葬允常于会稽木客,世称“木客大冢”。

主要成就

增强兵力

吴、越结怨,由来已久。究其原因,既受晋、楚争霸战争的影响,更是两国间根本利益的冲突。

晋、楚争场前后长达八十余年,是一场南北两大集团扩大统治范围、抢夺土地和人口的斗争,夹在中间的一些小国,其势力之消长,往往受晋、楚矛盾的制约。

晋是北方强国,在晋文公执政时期(前636— 前628年),其势力发展到顶峰。其时,文公在狐偃、赵衰等著名大臣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国力强盛。而南方之楚国,已控制汉水流域和长江中游地区,大有北上争霸之势。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澈(今山东哪城西南临浪集)之战,晋虽取胜,也只是暂时遏止楚国争霸中原的野心。至楚庄王继位之后,任孙叔敖为令尹,整饬内政,兴修水利,加强战备,使国力更盛。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挥师北上,晋楚又会战于泌(今河南荥阳东北),结果晋军大败,楚庄王成了霸主。庄王死后,楚国渐弱,而晋经过几代国君的努力。又重振旗鼓,至公元前576年,晋、楚复战于鄢陵(今河南鄢陵北),晋击败楚师,得以重新确立中原霸主地位。

晋、楚拉锯式的战争,双方都想联络第三国打击对方。如公元前584年,晋使申公巫臣“使吴,令其子为旱行人‘封早乘车用兵。吴晋始涌,约伐楚”。楚亦用同样方法联越制楚、间接削弱晋国的力量。如公元前537年,楚国联合越国等讨伐吴国:“冬,十月,楚子以诸侯及东夷伐吴,……越大夫常寿过,帅师会楚子于琐"所以晋楚争霸对吴、越矛盾的激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然, 吴、越成为“仇雕敌战之国”,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双方利益的冲突。吴谋臣伍子胥说:“夫吴之与越也,仇雕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车。”可见吴视越为扩张领土的首取之地。所以早在吴王阖闾元年(公元前515年)构建吴都时,“欲东并大越。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无独有偶,越国君臣也有类似想法。越大夫范蠡说:“吴、越二邦,同气共俗地户之位,非吴则越。两国民风习俗相同,地理位置又紧密相连,要向外扩张,必然是势不两立。

吴之攻越,由来已久。湖北马王堆汉墓出土之帛书《春秋事语》,就载有吴王余祭进犯越国之事。吴军把俘获之越民施以残酷刑罚,如断其手足,又通其看管船只,处境甚于奴隶,故被俘越民“怨以伺间”,想寻找机会进行报复。公元前544年,“吴人伐楚,获俘焉,以为阁,使守舟。吴子余祭观舟,阁以刀拭之”。此所谓“阅”,即守门奴,其来源很可能就是被俘的越民,因为当时越是楚之附庸,随楚征吴之事时有发生。吴王余祭被杀,反映越民对吴军的切齿仇恨。

公元前510年,吴国大举进犯越国,使吴、越间的矛盾骤然橄化。《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载:“夏,吴伐越,始用师于越也。”杜预注:“自此之前.虽扭事小争,未尝用大兵。”此为吴、越间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开始,而其时正值越王允常执政时期。战争爆发时,允常责以背信弃义:“(阖闾)五年。吴王以越不从伐楚,南伐越。越王允常曰:‘吴不信前日之盟,弃贡踢之国,而灭其交亲。’阖闾不然其言,遂伐,破携李。”越依附楚国,至公元前584年。“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从此,越又沦为吴之附庸。作为附庸国,越每年要向昊供给礼物,故贵以“弃贡赐之国,灭其交亲”。

此次战争,是在越碎不及防的情况下姗发的。越国首战失利,携李失陷。但从道义上讲,越国是胜利者,当时晋史官蔡墨就说:“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吴乎。越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凶。”撕毁盟约,突然进犯盟国,乃不义之举,自然要遭到舆论的谴责。

至公元前505年,越王允常经过数年准备之后,决定举兵反击。《春秋·定公五年》载:“于越人吴。”同年《左传》亦载:“越人吴,吴在楚也。”允常选择此时讨伐吴国,因为其时吴军正与楚交战,故《吴越春秋·卷四》云:“吴在楚,越盗掩袭之。”

此次伐吴之战,是越国历史上第一次自卫反击战争,“越王允常恨阖闾破之柳李,兴兵伐吴”,也是对五年前吴军进犯的报复。从当时两国军事实力而言,吴军正处于“五战人郑”的鼎盛时期,所以越军并未能取得重大战果,但也足以显示越王允常战胜强敌的决心和勇气。勾践在临死前曾说:“吾自禹之后,承允常之德,获天灵之佑、神抵之福,从穷越之地,籍楚之前锋,以撇吴王之干戈。"勾践报仇雪耻,正是继承其父允常的斗争精神。

综上所述,史籍中关于“有越侯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越之兴猫自元常”的记载,殆非虚言。允常为越国的发展,筚路蓝缕,功不可没。

人物评价

赵晔:越之兴霸自元(允)常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越王允常是如何发展越国生产的?在生产领域有哪些突出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允常,一作元常, 姒姓,他是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后裔,春秋时期越国君主,继位者为勾践。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允常在其父夫谭死后,继任越国君主之位。允常即位后,接受中原各地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农业、陶瓷业、纺织业、造船业、编织业等,尤重冶炼业,曾命欧冶子铸剑,

  • 刘裕死前选择的托孤大臣是谁?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历史,有很多老皇帝无法继续照顾孩子,于是有了托孤的情况。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皇帝年老或者疾病缠身,想法设法为自己的继承人做好足够的准备,一般都是托付给皇帝最信任的大臣和宗室,辅助自己的儿子,期待他们能够完美辅佐新帝,但是人心难测,不是所有的托孤大臣都能忠心耿耿,没有夺权

  • 越王允常执政期间有哪些成就?他扩大了越国版图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允常,一作元常, 姒姓,他是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后裔,春秋时期越国君主,继位者为勾践。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允常在其父夫谭死后,继任越国君主之位。允常即位后,接受中原各地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农业、陶瓷业、纺织业、造船业、编织业等,尤重冶炼业,曾命欧冶子铸剑,

  • 允常:春秋时期越国国君,是越国霸业活动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允常,一作元常, 姒姓,他是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后裔,春秋时期越国君主,继位者为勾践。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允常在其父夫谭死后,继任越国君主之位。允常即位后,接受中原各地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农业、陶瓷业、纺织业、造船业、编织业等,尤重冶炼业,曾命欧冶子铸剑,

  • 汉末三国时期卢植的地位如何?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说深刻的阐述了老师的重要作用,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这个道理!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之所以能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固然离不开诸葛亮、赵云、关羽、张飞等文臣武将的鼎立相助,当然,这也和刘备

  • 郑繻公:郑国第27任国君,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郑繻公,姬姓,郑氏,名骀,为郑国第二十三位第二十七任君主,郑幽公之弟,在位共27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前408年韩景侯伐郑,取雍丘。次年郑伐韩,在负黍击败韩兵。前400年郑围韩之阳翟。前398年杀其相子阳,两年后被子阳之党所弑。人物生平郑繻公,是郑幽公之弟(一说

  • 历史上甘宁是什么实力?他带领一千多精兵能活捉关羽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建安二十年(215年)初,孙权请求刘备归还荆州的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双方谈崩了,各自调兵遣将,准备开战,刘备令关羽率军三万进逼益阳,孙权也派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率军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派鲁肃率

  • 历史上刘裕建立南宋后,司马家族的下场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是中国古代上承北宋下启元朝的朝代,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南宋“词中之龙”辛弃疾曾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有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所说的“寄奴”便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刘裕素有“南朝第一帝”

  • 郑定公:春秋时期郑国国君,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郑定公(?—公元前514年),姬姓,郑氏,名宁,春秋时郑国第十七位第二十一任国君,郑简公子,在位共16年。定公八年,子产死,以子太叔执政。十一年,周敬王避子朝之乱出居狄泉,公与晋谋,入敬王于周。在位十六年。(《史记·郑世家》作十三年,据刘坦考证,以16年为是。)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

  • 宇文护杀了三位皇帝,后来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护杀了三位皇帝,后来什么结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人在历史上真的是绝世无双的人物,绝对的独一份,往前往后都找不到他这样的人了,他的一生做了五个皇帝的大臣,却杀死了三个,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绝对应该在史册里留下名字。宇文护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蒙古人,家庭有一个相当显赫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