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永历帝朱由榔逃亡缅甸始末:永历帝朱由榔怎么死的

永历帝朱由榔逃亡缅甸始末:永历帝朱由榔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611 更新时间:2024/1/16 11:59:20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简介

朱由榔(1623年—1662年),南明末代皇帝,在位16年。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明光宗朱常洛之侄,明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安宗朱由崧堂弟。父桂王朱常瀛,是明神宗第七子,封湖南衡阳,天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就藩,弘光元年十一月初四日病死于梧州。第三子安仁王朱由爱(左木右爱)承嗣。隆武称帝后,病重,不久由榔被封桂王。隆武被俘后,于当年十月初十日(一说十四日)称监国于肇庆。他于1646年在广州做了皇帝,年号永历,史称永历帝。永历帝倚仗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的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在两广一带抵抗清朝,因此维持时间较长。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永历政权灭亡。永历帝被清军逼到缅甸,逃到缅甸首都曼德勒,被缅甸王收留。后来明朝降将吴三桂攻入缅甸,他被俘。于1662年1月在昆明被绞死。终年40岁。死后庙号昭宗,谥号匡皇帝。清乾隆年间天地会私谥出皇帝。

南明是明王朝灭亡后,明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的一些地方性政权的统称,前后共历十八年。一六四六年,南明弘光和隆武政权相继灭亡,桂王朱由榔随之在广东肇庆登基,改元永历,后来在大西军首领李定国的支持下,移至昆明。一六五九年,清军攻陷昆明,永历帝再次败逃,这一跑就跑到了缅甸。

仓皇入缅

选择逃亡缅甸,永历帝的权臣马吉翔起了重大作用。马吉翔靠偷奸取巧、拍马逢迎赢得了李定国欢心。昆明陷落前,朝臣大多主张迁往四川,永历帝也赞同这一主张,但马吉翔认为一旦入川,李定国将被袁宗第、郝永忠等大顺军将领分权,故而联合李定国亲信劝说李定国西撤,致使永历帝不得不向中缅边境撤退。马吉翔认为只要进入缅甸国境就可以保住身家性命,不惜趁夜鼓动士兵判乱,逼永历帝入缅。在马吉翔鼓动下,当晚,在夜色笼罩之下乱兵大肆掳掠,永历帝受此惊吓,急忙渡过曩本河,到达缅关。守关士兵得知有近两千人马随永历帝避难缅甸,便要求放下兵器后才允许入关,永历帝同意,就这样轻易地被缅人解除了武装。

永历帝及其随从历尽艰辛抵达缅甸都城阿瓦后,便立即派人前往缅都与缅王接洽。但是缅王拒绝接见流亡朝廷的使者,只派汉人从中传达信息。后来,为了便于监视永历帝及其随从,缅王令人在阿瓦城隔河对岸用竹子围造了一座城,让永历君臣居住。

咒水之难

暂时有了安身之地,永历君臣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习惯了纸醉金迷的南明朝臣不几日便故态复萌,不图进取,苟且偷安。

顺治18年(1661)5月23日,缅王的弟弟莽白发动宫廷政变,处死缅王自立。新王派使者向永历帝索取贺礼,此时的永历帝已拿不出像样的东西,遂以其事不正为由不送贺礼,因而激怒了莽白。莽白决定铲除永历随行官员,派人通知永历朝臣过江议事。鉴于双方关系紧张,南明文武官员心怀疑惧都不敢前往。缅王又遣人来说,此去只是缅王邀请群臣饮咒水盟誓,以增强双方的信任,否则关系断绝。在缅方坚持下,次日,马吉翔及其他大小官员参加饮咒水盟誓。文武官员一到达盟誓地点就遭到缅兵攻击,被骗来饮咒水的官员全部遇难。

缅军随即突入永历君臣住所,把永历帝、太后、皇后、太子等25人集中于一所小屋内。永历帝妃妾等百余人大都自缢而死。为防永历帝自尽,缅王又遣人前来抚慰,送来一些生活用品,幸存人员方得苟延残喘。

难逃一死

永历帝留在缅甸,终究是一个祸患。1660年,吴三桂几次上疏清廷,力主入缅进讨,清廷采纳了吴三桂的意见,派出八旗兵由北京前往云南,会同吴三桂一起进兵缅甸,捉拿永历帝。随着清政权的逐步稳固,缅甸政府也不愿为收留南明流亡政权而得罪中国的实际统治者。李定国等明朝将领为迎回永历帝一再与缅方兵戎相见,清军又将入境进讨,使得缅甸政府不得不为本国的安全考虑。顺治18年(1661)正月初六,缅王派使者到云南,提出以交出永历帝为条件请清军合攻李定国。吴三桂立刻答应了缅方的请求。顺治18年(1661)8月24日,吴三桂率兵由昆明分两路西进。

不久,清军迫近缅都,缅王派人将永历帝及其随从移交给清军。吴三桂随即撤出缅境。康熙元年(1662)3月,永历帝及其眷属被押回云南昆明。吴三桂认为若押解回北京,路途十分遥远,担心发生意外,建议就地处决,清廷准奏。4月,永历帝被处死。南明永历朝廷至此烟消云散。

拓展阅读:

永历帝朱由榔轶事典故

在晚明的最后几十年中,南明政权曾希望借助于天主教的力量,弘光帝就曾派人去澳门搬兵求援,而永历帝作为南明政权最后一个即帝位的人也曾如此。

1646年,澳门葡萄牙当局发兵300、携大炮数门前来助战,一时使南明收复了不少失地。为了感谢传教士,1648年永历帝家族皆入教,同时宫中受洗的还有嫔妃50人,大员40人,太监无数。其嫡母王太后、妻子王皇后、太子慈炫都进行过洗礼,但永历帝本人则并未受洗。

永历帝朱由榔

1648年10月再度危机,永历帝再次派人赴澳门求援,澳门的葡萄牙当局仅以火枪百枝相助,显得微不足道。于是,王太后又决定派使臣陈安德与传教士卜弥格直接赴罗马向教宗求援。她在致罗马教宗的书信中诚恳地祈求“天主保祐我国中兴太平”,并希望教廷“多送耶稣会士来”中国“广传圣教”。此书信历时两年之久方才抵达。而当卜弥格携教宗复书返回抵交趾(安南)时,已经是1658年8月,南明政权已经濒于瓦解,教宗的回信最终亦未能送到永历帝之手。

王太后曾经向罗马教廷派遣使节,这在中国历史中是非常罕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清王朝建立后明朝的十万皇族遭遇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努尔哈赤如何建立清朝,明朝灭亡清朝建立时间,满清为什么能打败明朝

    清廷对于明朝的藩王、皇子固然是杀之而后快,在政权相对稳固后,对于普通的朱明宗室则报之怀柔以至“满化”的策略。如顺治十八年后,前来投诚的明奉国将军朱议滃、伪王朱璟涑、朱至濬、朱鼎瀇分别被授予拜他喇布勒哈番(乾隆元年定汉名“骑都尉”)或拖沙喇哈番(乾隆元年定汉名“云骑尉”)的八旗世爵,并赐给俸禄、人口、

  • 细说《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中到底有没有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真正的梁山好汉都有谁,梁山好汉都是怎么上梁山的,水浒传真正的英雄

    导读:《水浒传》写了梁山上的好汉,聚众结义,最后凑齐了一百零八个,正好是天罡地煞之数。这些人,有的人称之为一百零八将,有的人称之为一百零八条好汉。这两种说法争议不大,众将中虽然有不能跨马挥刀之人,但皇帝招安他们去征辽国,打方腊,一众都上了前线,称之为将没有问题。英雄可以称为好汉,绿林强盗也可以称为好

  • 在棺材里与死去的皇后同房的奇葩皇帝:与尸体交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皇帝出殡多少人抬,乾隆皇帝的陵墓,棺椁和棺材的区别

    历史上的皇帝奇葩很多。皇帝荒淫也不是什么怪事,皇帝与皇后相爱的也不少,但在皇后死后还要爬进棺材与其同房的皇帝还真是少见,但后燕君主慕容熙就是一位,也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慕容熙是后燕成武帝慕容垂少子,惠愍帝慕容宝之弟,五胡十六国时期后燕国君主。最初封河间王,兰汗之乱时曾被封为辽东公,慕容盛即位后,封河

  • 盘点朱元璋哪些“从不坑爹”的“干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时期的几个大案,朱元璋有多喜欢朱标,朱元璋特点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饥荒不断,百姓颠沛四方,流离失所。最终当过乞丐、做过和尚的朱元璋削平群雄,一统天下,开创了大明王朝。而在这个过程中,朱元璋将一些挣扎在死亡边缘的孤儿收为养子,交由夫人马氏教导,此后这些人成为朱元璋“嫡系中的嫡系”,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文献记载,朱元璋初起之

  • 唐朝史上历经三代皇帝的英国公李勣的忠义与圆滑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隋唐英雄3李恪,皇帝和国王的区别

    导读:在《隋唐演义》中,徐茂公能掐会算,料事如神,类似智多星吴用的角色,不过,这只是小说家的杜撰。其实,徐茂公原型即隋唐名将李勣,原名叫徐世勣,因字懋公,故民间传说称他为徐茂公。投唐后,李渊给他赐姓,改名为李世勣。贞观年间,为避李世民的讳,又去掉“世”字,就叫李勣。仅就改名一事,就可见他一生的不平凡

  • 治理黄河栗毓美:被后人拜为“河神”的清代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道光年间,曾出过一位功勋卓著的治河大臣,泽被千秋的他去世后不仅万民哀悼,连道光皇帝和林则徐都为他亲自写了祭文,老百姓们为他修建了祠庙,拜他为“河神”,每逢水患,便去祭祀。获此殊荣的这位人杰,就是清代名臣栗毓美。栗毓美生于1778年,字含辉,又字友梅,山西省浑源县人,清嘉庆七年(1802年)以拔贡

  • 司马相如受到汉武帝赏识:当面展现拍马屁的本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窦太后崇尚“黄老”学说,罢免了支持儒家学说的窦婴和田羛的官职,陆续任命了几个浑浑噩噩的人当了丞相、御史大夫和郎中令。武帝不愿与他们议事,呆在宫里实在无趣,就经常换上便装,外出游玩打猎,有时跑得很远,一连四五天不回来。后来,他觉得跑得太远,不仅危险,也实在辛苦,就命光禄大夫吾丘寿王拓造大型苑囿上林苑。

  • 虎父未必无犬子:龚自珍 房玄龄都有不肖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又说“老子英雄儿好汉”,看起来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定律古往今来是深入人心了。其实虎父未必无犬子,历史上有许多圣贤之人英明一世却没能教育好自己的儿子,一生清誉毁于旦夕之间。一英法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出来个带路人,名叫龚半伦。这姓氏并不像张王李赵一样多见,姓龚的古人中,怕是清朝大诗人

  • 豹房皇帝明武宗的双面性格:朱厚照真是昏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荒嬉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的一生,几乎都是和“豹房”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开列出历代“昏君”的名录,朱厚照一定会名列其中,说不定排列名次还会靠前,因为他的“豹房”的确会让人觉得真够荒唐的。但是,如果你仔细阅读《明史》,也许你就会发现,明武宗的一生,其实是有着很明显的双面性格的。明武宗朱厚照其人,谈不上残暴昏庸

  • 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七大极品嗜好:花花公子朱厚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终于要说说正德皇帝了。却又不知从哪里下笔。主要是这位叫朱厚照的帝王让我们没法用一个完整的结论去评价他。他到底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还是一个愤青?还是一个有为的“将军”?因为按传统的道德去看他,那真是叛逆到极点了。他十四岁登基,三十一岁死亡。期间的历史,可以用荒诞不经来形容。往往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却一而再